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10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82.3 KB
頁數
7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21,离现在 3 22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單選題(每題 2.5 分,共 100 )
1. )下列哪一個是正確的「氫氣與氧氣完全反應產生水」粒子模型圖?
(A) (B)
(C) (D)
2. )下列關於鈉離子(Na)和鈉原子(Na)的比較,何者正確?
(A)原子序相同 (B)化學性質相同 (C)電子數相同 (D)鈉原子獲得一個電子後,形成鈉離子
3. )下列有關大多數金屬與大多數非金屬物質燃燒的產物溶於水中,其水溶液特性的敘述,何者最恰當?
(A)非金屬氧化物呈酸性,金屬氧化物呈鹼性 (B)非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皆呈酸性
(C)非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皆呈鹼性 (D)非金屬氧化物呈鹼性,金屬氧化物呈酸性。
4. )已知碳的原子量為 12,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1 莫耳碳原子的質量為 12 公克 (B) 1 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12 公克
(C) 12 公克的碳中含有 2莫耳碳原子 (D) 12 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1公克
5. )取不同質量的鎂在空氣中燃燒,分別測得鎂和氧氣反應的質量關係如附
圖所示,請問需要鎂和氧氣各多少公克,才能燃燒生成 6公克的氧化
鎂?(原子量:O16Mg24
(A)1.8 公克、氧氣 1.2 公克 (B)2.4 公克、氧氣 3.6 公克
(C)3.6 公克、氧氣 2.4 公克 (D)4.2 公克、氧氣 1.8 公克
6. )關於電解質的說法,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由固體的食鹽不能導電,可知食鹽不是電解質
(B)由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能導電,可知氯化氫是電解質
(C)由銅線可以導電,可知銅是電解質
(D)由酒精易溶於水,可知酒精是電解質
7. )下列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或作用,哪一個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
(A)蘋果切開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後變黃
(B)洗廁所時若不小心使鹽酸碰觸大理石檯面,會產生大量的氣泡
(C)植物的光合作用、大多數生物的呼吸作用,維持地球上氧氣的循環
(D)利用漂白水,讓衣物恢復顏色的潔白
8. )歷史上,人類使用鐵器較銅器廣泛,但在博物館所保存的古物中,往往銅器多於鐵器,這可能與銅和鐵的什麼
性質有關?
(A)顏色及延性、展性有關 (B)活性及表面生成物的性質有關
(C)重量及導熱、導電性有關 (D)硬度及熔點有關
9. )已知元素對氧活性大小為:鈉>鎂>鋁>鐵>銅,將下列各組混合物隔絕空氣加熱,請問下列何者能發生氧化
還原反應?
(A)Al2O3Cu (B)Cu Fe2O3 (C)Al CuO (D)Mg Na2O
10. )阿德想測試甲、乙、丙三種不同金屬的活性,於是設計了實驗,分別燃
燒此三種金屬,其反應情形如附表,根據與氧反應的難易程度,判斷
甲、乙、丙三種金屬對氧的活性大小關係應為下列何者?
(A)丙>甲>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甲>乙>丙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10 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理化
命題
教師
蕭家銘
得分
3 6
範圍
1-13-1
班級
姓名
座號
2
11. )將 65.1 公克的氧化汞加熱分解成 60.3 公克的汞與 X公克的氧氣,若 X公克氧氣恰與 Y公克的氫氣化合生成 5.4
公克水,試問 XY各為多少?(原子量:H1O16Hg201
(A)X4.8Y0.6 (B)X3.6Y1.8 (C)X3.0Y2.4 (D)X1.8Y3.6
12. )阿德利用附圖的裝置及石蕊試紙,檢驗下列各物質水溶液的導電性及酸鹼性:甲.葡萄糖
C6H12O6;乙.氯化氫 HCl;丙.氫氧化鈉 NaOH;丁.氯化鈉 NaCl;戊.酒精 C2H5OH。請問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實驗中,更換待測溶液時,須以鹽酸沖洗電極
(B)乙、丙、丁、戊可以使 LED 燈發光
(C)讓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的有乙
(D)讓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有丙、戊
13. )承上題,如果在實驗室找不到燈泡,也可能可以藉由通電後觀察何種現象以得知此溶液是
否具導電性?
(A)溶液量是否越來越多 (B)觀察兩電極棒間的距離是否越來越近
(C)兩電極棒是否漸漸變為透明 (D)電極棒附近是否有氣泡產生
14. )每逢梅雨季節或在潮溼的環境,物品特別容易發霉或生鏽;我們知道鐵生鏽是鐵氧化的結果,此外水分和鹽分
還會加速鏽蝕呢!例如在海邊往往可見鐵製的船身或橋架有鏽蝕的狀況,嚴重時將有斷裂危險,因此可別疏忽
了保養與維護。請問:鐵釘在以下四個試管的作用條件,哪一個最符合腳踏車在梅雨季停放室外的條件?
(A) (B) (C) (D)
15. )三個相同的廣口瓶內分別裝有氬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今將點燃的鎂帶分別放入各瓶中,發現鎂帶在甲、乙瓶
中繼續燃燒,在丙瓶中則熄滅,且在甲瓶中同時有黑色與白色的物質產生,試問甲瓶中裝有何種氣體?
(A)氬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無法判斷
16. )黑火藥是早期的炸藥,一般由硫磺、木炭和硝石(硝酸鉀)混合而成,被廣泛用作早期槍械中的發射藥和煙火
中的火藥,燃燒的化學反應式為: S C KNO3→ K2S N2 CO2(係數未平衡),請問方程式的係數總和
為多少?
(A) 8 (B) 9 (C) 10 (D) 11
17. )「真金不怕火煉」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純正的黃金不怕被火烤,這是因為黃金不易與氧發生反應。依上述對黃
金性質的描述判斷,下列哪一類元素對氧的活性與黃金對氧的活性最接近?
(A)在自然界中,多以元素狀態存在的金屬元素 (B)在自然界中,多以氧化物狀態存在的元素
(C)在煉鐵過程中,可使氧化鐵還原成鐵的元素 (D)放入水中能與水反應而產生氫氣的元素
18. )已知有一化學反應如下:3CuOa3CuN23H2O,其中 a代表係數,甲代表物質,下列選項 a 和甲的配
對何者最合理?
(A) a3;甲= H2 (B) a3;甲=NO2 (C)a2;甲=Cu(NO3)2 (D)a2;甲=NH3
19. ( ) 氯化鈣(CaCl2)水溶液在導電時,水溶液中解離的情形與離子移動的方向,下列何者正確?(
鈣離子
氯離
子,+、-表示正極和負極)
20. )有關化學反應式的敘述,下列何者為
(A)化學反應式表示實際發生的化學反應,不能憑空杜撰
(B)若反應在某條件下進行,可在箭號上方或下方註明
(C)化學反應式中若反應物或生成物不只一個,會用「+」連接
(D)化學反應式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子總數目相同
21. )金屬元素 X、非金屬元素 Y的質子數及離子 Xm+Yn-的電子數如附表所
示,當 Xm+Yn-形成化合物時,其化學式為何?
(A) Y3X3 (B) Y2X2 (C) X2Y (D) X2Y3
3
22. )茶葉中含有茶多酚的成分,許多醫學實驗已證實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和造成人體細胞氧化、老化的物
質發生反應。茶多酚在上述內容所扮演的角色和下列「 」中哪些物質的功能相同?
甲、漂白竹筷的「二氧化硫」;乙、氧系漂白水中的「過氧化氫」;
丙、藍色「硫酸銅晶體」加熱變白色;丁、泡麵中添加「維生素 E」;
戊、乾粉滅火器中的「碳酸氫鈉」乾粉;己、煉鐵時加入「煤焦(碳)」;
庚、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A)甲乙己庚 (B)乙丁戊 (C)甲丁己 (D)丙戊庚
23. )鋁在地殼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僅次於氧、矽,但因為鋁活性大,較難找到便宜的物質將鋁化合物還原出鋁
來,所以在西元 1886 年之前,鋁的價值竟然超過金和鉑!西元 1854 年,法國化學家德維爾用鈉和無水氯化鋁
一起加熱,還原出鋁,但價格昂貴;西元 1884 年霍爾把氧化鋁加冰晶石加熱至熔融狀態,再通以電流電解,在
負極得到鋁,利用電解法廉價煉鋁,使鋁成為人類多方面重要用途的材料。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鋁因為地殼中儲存的量少,所以價格昂貴
(B)要得到鈉、鉀,可考慮用電解法由化合物中提煉
(C)鋁因為無法用氧化還原取代,只能用電解法提煉
(D)鋁的提煉可與煉鐵一樣,加入煤焦(碳)進行氧化還原反應
24. )阿德做自然實驗,他將碳酸氫鈉粉末放在乾淨未加蓋的坩堝中加熱,產生二氧化碳、水及碳酸鈉,試問下列哪
一個圖形表示坩堝及其所裝物質的質量變化?
(A) (B) (C) (D)
25. )鐵是生活中時常被使用的金屬,但因容易在空氣中氧化生鏽,所以有以下兩種常見防鏽方式:一、鍍鋅來防止
鐵生銹,鍍上鋅的鐵稱為白鐵,很多家庭用品及公共建設會採用,如:通風槽。雖成本較貴,但使用壽命較
長。二、鍍錫來防止鐵生銹,鍍上錫的鐵稱為馬口鐵,可防鏽、耐腐蝕、無毒。主要用於製作金屬包裝,包括
罐頭食品、化工、醫藥、塗料的包裝。已知對氧活性大小順序為鋅>鐵>錫,關於兩種防鏽方式的原理,下列
何者正確?
(A)白鐵和馬口鐵都是利用鋅和錫不易氧化來保護內層的鐵
(B)白鐵是利用鋅的緻密氧化物保護內層的鐵,馬口鐵利用錫不易氧化來保護內層的鐵
(C)白鐵和馬口鐵都是利用鋅和錫的緻密氧化物保護內層的鐵
(D)白鐵是利用鋅不易氧化來保護內層的鐵,馬口鐵利用錫的氧化物保護內層的鐵
26. )火柴是以火柴頭與火柴盒側邊擦劃,同時產生熱能,再促使火柴頭成分中的氯酸鉀(KClO3)和硫(S)反應燃
燒,反應式為: KClO3 S→ KCl SO2(係數未平衡)。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KClO3進行氧化反應 (B) SO2進行還原反應
(C)S KCl 的係數和為 5 (D)S SO2的係數和為 5
27. )常溫常壓下,甲、乙氣體儲存在相同大小的鋼瓶中,且瓶中氣體未壓縮。發現 3瓶甲氣體可與 2瓶乙氣體完全
反應成 1瓶丙氣體。若生成物瓶中共有 1.2×1024 個丙氣體分子,則參與反應的甲氣體分子有幾個?
(A) 1.2 × 1024 (B) 2.4 × 1024 (C) 3.6 × 1024 (D) 6 × 1023
28. )某金屬 M氧化物化學式為 M2O3,若取 38.0g M2O3分析,發現其中含 M金屬 26.0 公克,則金屬 M 可能為
何?(原子量:Al27Cr52Fe56Cu64
(A) (B) (C) (D)
29. )阿德在玩積木時,發現用相同的積木排列組合出不同的形狀,就好像是發生化學反應時,原子的種類與數目不
變,但分子的種類卻會改變。阿德利用積木排列出反應式,則下列哪一個用積木排列出的反應式是正確的?
(A) CO O2 CO2 (B) H2O2 H2O O2
(C) N2 3H2 2NH3 (D) H2 O2 H2O
4
30. )科學家由實驗測得「一莫耳」所含的粒子數目約為 1023 個,若想要得知 300 個碳原子質量為多少公克,試問
下列何者列式正確?
(A) 300×12 (B) 12 × (6×1023300 (C) 12 × (6×1023) ×300 (D) 300×12÷(6×1023)
31. )已知甲、乙、丙為三種不同的純物質,甲與乙反應生成丙的化學反應式為:4甲+3→2 丙。取 30g 的甲和
16g 的乙進行反應後,發現兩者皆會完全反應耗盡,並且生成 46g 的丙。若改取不同質量的甲和 16g 的乙進行
數次反應,則甲加入的質量與丙生成的質量關係圖,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32. )將碳酸鈉與氯化鈣水溶液混合,下表為此混合溶液分離的實驗步驟,則圖中甲、乙、丙、丁各代表產物何者正
確?
(A)甲-氫氣 H2 (B)乙-酒精 C2H5OH (C)丙-氯化鈣 CaCl2 (D)丁-碳酸氫鈉 NaHCO3
33. )若
ABCD
代表四種不同的元素,AOBOCO
DO
則代表它們的氧化
物,兩兩反應所得結果如附表所示,「ˇ」表示有反應,」表示無反應,請問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為ˇ (B)丁、戊為
(C)己、庚為ˇ (D)對氧活性順序:ACDB
34. )阿德操作鎂與稀硫酸反應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化學方程式:鎂+稀硫酸硫酸鎂+氫),試問第 5 號試管中有
多少莫耳的稀硫酸參與反應?(原子量:H1O16Mg24S32
(A) 0.05mol (B) 0.10mol (C) 0.125mol (D) 0.15mol
試管編號
1
2
3
4
5
6
(公克)
0.6
1.2
1.8
2.4
3.0
3.6
硫酸(毫升)
20
20
20
20
20
20
硫酸鎂(公克)
3.0
6.0
9.0
12.0
12.0
12.0
5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第 3536 題:
生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鈣(CaO),外觀為白色固體或粉狀,常用來作為脫水乾燥劑。將生石灰加水會產生熟石灰,成
分是氫氧化鈣(Ca(OH)2),是水泥的原料,這個反應的過程會放出大量的熱。氫氧化鈣為強鹼性,若不慎接觸到皮膚、
眼睛、呼吸道或消化道,會造成灼傷,須謹慎使用。
很早就有人將生石灰遇水放熱的特性,應用到加熱食品上,不需要用火即可將食品加熱,可以提供包括軍人和從事野
外活動的人員使用,現在也有一般民眾使用的自熱食品,例如:中國流行過的懶人火鍋或日本的自熱式火車便當等,在超
市或便利商店即可購得。
阿德想要自己嘗試用生石灰來加熱便當,為了找出生石灰與水的最佳混合比例,在老師陪同下做了以下的實驗:在隔
熱裝置中取 50 公克的生石灰,上面放置一裝 250c.c.水(水溫 28 ℃)的燒杯,在生石灰上加入不同量的水,並每隔 1
鐘測量燒杯中的水溫,實驗結果如下表:
35. )以下物質反應變化及能量變化的描述,何者和生石灰遇水反應相同?
(A)將水通電分解成氫氣及氧氣 (B)乾冰昇華變成二氧化碳氣體
(C)粉紅色氯化亞鈷試紙變成藍色 (D)植物行呼吸作用。
36. )依實驗結果,阿德應該選擇多少水量與生石灰混合可以讓水的上升溫度最快最高?
(A) 25 公克 (B) 50 公克 (C) 100 公克 (D) 500 公克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第 3738 題: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疫情之後,民眾生活中常用以消毒殺菌的消毒液包括酒精、漂白水及次氯酸水這三種消毒液,以下
是這三種消毒液的相關資訊:
消毒液
酒精
漂白水
次氯酸水
成分
乙醇 C2H5OH
次氯酸鈉 NaClO
次氯酸 HClO
使用對象
(有效濃度)
環境消毒、食器清潔、人體
皮膚(7075)
環境消毒(500ppm)
環境消毒(100300ppm)
食器清潔(2090ppm)
作用
可溶解新冠病毒的外套膜,
使病毒脫水及蛋白質變性凝
固。95%酒精會使病毒表層
的蛋白質迅速凝固,難以滲
透到內部達到殺菌的目的。
鹼性溶液,擁有強力消毒
性,其強氧化力可以破壞核
蛋白質結構、抑制新冠病毒
的活性,但刺激性高。
呈弱酸性,與漂白水滅菌原
理上大致相同,相對溫和的
消毒液,在規範濃度劑量可
作食材容器洗滌。
37. )關於三種消毒液,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95%的酒精因為濃度更高,拿來殺菌消毒物品效果更好
(B)酒精、漂白水、次氯酸水都是電解質溶液
(C)漂白水和次氯酸水是應用其可將病毒蛋白質結構還原的能力來消毒
(D)漂白水殺菌、抗病毒效果好,但刺激性高,不建議作為手部清潔替代品,適合用於環境消毒
38. )學校為了防疫,每天會準備 200ppm 的次氯酸水共 105 公升供全校環境消毒殺菌用,請問學校每天準備的次氯酸
水中,含有次氯酸約多少莫耳(mol)?(原子量:H1O16 Cl35.5,假設次氯酸水密度為 1g/cm3
ppm 可表示 1,000,000 毫克溶液中所含溶質毫克數。)
(A) 0.1mol (B) 0.4mol (C) 2.1mol (D) 3.8mol
6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第 3940 題:
一般含碳、氫、氧的有機化合物,通常以燃燒分析法(combustion analysis method )進行元素分析,其裝置如附圖所
示。實驗步驟如下:將有機化合物(試樣)先與氧氣反應,這些氣體再通過高溫的氧化銅,以確保氫與碳元素皆被完全反
應生成水及二氧化碳,之後再通過裝有無水過氯酸鎂(Mg(ClO4)2)與氫氧化鈉(NaOH)的 U 形管,以無水過氯酸鎂作
為水的吸收劑,氫氧化鈉作為二氧化碳的吸收劑,兩吸收管所增加的質量,即為水及二氧化碳的質量。可從增加的水與二
氧化碳的質量計算出待測物中氫原子與碳原子的質量,再利用質量守恆算出氧原子的質量,如此可求出該有機化合物中的
氫、碳與氧原子的莫耳數及各原子的個數比。
氫氧化鈉:是一種具有高腐蝕性,一般為白色片狀或顆粒,能溶於水生成強鹼性溶液。具有潮解性,會吸收空氣裡的水
蒸氣,亦會吸取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反應式如下:2NaOHCO2Na2CO3H2O
無水過氯酸鎂:白色多孔的粉末,是實驗室常用的乾燥劑,用於乾燥氣體樣品,吸水效率比氫氧化鈉、無水氯化鈣等乾
燥劑高得多。吸水後產生過氯酸鎂晶體,反應式如下:Mg(ClO4)2 6H2O → Mg(ClO4)26H2O
39. )關於燃燒分析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有機化合物與氧氣和氧化銅反應時,只發生氧化反應,不發生還原反應
(B)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是一種氧化還原反應
(C)無水過氯酸鎂與水反應是一種氧化還原反應
(D)將兩支 U形管架設的順序顛倒,會造成無法計算氫與碳元素的量
40. )已知某化合物 X 由碳、氫、氧元素構成,將 17.6 克的 X 進行燃燒反應,會產生 26.4 克二氧化碳與 7.2
水,請問下列何者可能是 X的化學式?
(A) C2H6O (B) C3H4O3 (C) C6H8O2 (D) C11H18O5
7
參考解答
AAAAC|BBBCD|ACDDB|DADCD|
CCBAB|CCBCD|ACABD|ADBDB|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