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八年級 109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928.85 KB
頁數
4
作者
Windows 使用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4-12,离现在 4 19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共四頁
北興國中一○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一次段考 理化科 二年級 姓名:
出題範圍:ch1~ch2 《電腦讀卡》 配分:單選 1~10 每題 3分;11~45 每題 2 100
一、選擇題
1. 物質因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新物質,或化學性質改變的過程,稱為
(A)化學反應 (B)氧化反應 (C)原子量變化 (D)分子量變化
2. 十八世紀法國科學家拉瓦節,由實驗得知,在一般的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反應物的總質量會等於反
後生成物的總質量,稱為下列何者?
(A)原子說 (B)質量守恆定律 (C)定比定律 (D)亞佛加厥假說
3. 下列哪一個現象,不是因為化學變化?
(A)生米煮成熟飯 (B)藍色的蝶豆花水溶液中加入食醋變紫色 (C)清水煮成沸水 (D)國慶日的煙火秀
4. 有關化學反應發生前後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原子總數不變,分子總數不變 (B)原子總數會變,分子總數不變
(C)原子總數和分子總數均可能改 (D)原子總數不變,分子總數可能改變
5. ()原子種類;()原子數目;()質量總和;()分子種類;()分子數目;()原子排列方式。
一般的化學反應前後,上述一定改變的有哪些? (A)甲乙丙 (B)丁己 (C)丁戊己 (D)戊己
6. 某化學反應之反應式為 2AB2C,今有 a公克的 A恰與 b公克的 B完全反應,生成 c公克的 C
則下列各計算式,何項正確? (A) 2ab2c (B) 2a × b2c (C) a/2bc/2 (D) abc
7. XYZ表示三種不同之物質,其分子量分別為 abc,若 XY反應生成 Z化學反應式為
2XY2Z,下列各式何項正確 (A) 2ab2c (B) 2a × b2c (C) a/2bc/2 (D) abc
8. 有關化學反應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化學反應式表示實際發生的化學反應,不能憑空杜撰 (B)化學反應式即化學式
(C)用「→」表示化學反應的快與慢 (D)化學反應式左、右兩邊的分子數目須相等
9. 化學反應式的係數,可以代表參與反應的反應物及生成物,兩者之間的何種比例
(A)分子數或莫耳數比 (B)原子數比 (C)質量比 (D)密度比
10. 同樣 1莫耳的氫氣(H2)氧氣(O2)和二氧化碳(CO2),哪一個氣體的分子數最少?
(A)氫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一樣多
11. 承上題,哪一種氣體的總原子數最多? (A)氫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一樣多
12. 承上題,哪一種氣體的質量最大? (A)氫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一樣多
13. 1 莫耳某化合物 M6莫耳氧氣(O2)完全反應,會產生 6莫耳水(H2O)及 6莫耳二氧化碳(CO2
氣體,則下列何者可能是此化合物 M的化學式? (A)C6H6 (B)C6H12 (C)C6H13OH (D)C6H12O6
14. 下列何種物質,燃燒後的氧化物之水溶液,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
(A) (B) (C) (D)
15. 金屬在空氣中燃燒的難易程度,即為對氧的活潑程度,稱為?
(A)助燃性 (B)可燃性 (C)活性 (D)還原性
16. 圖一為把點燃的鎂帶放進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發現鎂帶繼續燃燒,但反應後瓶上
有黑色斑點附著此反應的反應式為 2 MgCO2 2 MgOC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瓶壁上的黑色斑點為碳粒
(B)在這反應中,二氧化碳被氧化
(C)此反應可以說明鎂的活性比碳大
(D)由此可知,當鎂粉燃燒時,不宜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滅火
17. 附圖二是一化學反應式 甲+乙→丙+丁(未平衡) 的示意圖。 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代表氫原子。下列哪一個化學反應式最符合此示意圖
(A) CH4 O2 CO2 H2O
(B) CH4 2O2 CO2 2H2O
(C) CH4 O2 H2O CO2
(D) CH4 2O2 H2O 2 CO2
18. 承上題,如果取一莫耳的甲和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則能生成多少公克的丁? <圖二>
(原子量:C12H1O16 (A)18 公克 (B)44 公克 (C)36 公克 (D)88 公克
19. 已知原子量為:Na23Ca40Cl35.5;則下列各化合物的分子量,何者是錯誤
(A) NaHCO3 84 (B) CaCO3 100 (C) NaCl 58.5 (D) CaCl2 121
2 共四頁
20. 氫氧化鈉的化學式 NaOH,現有氫氧化鈉 80 公克,試問為多少莫耳?
(A)0.5 莫耳 (B)1 莫耳 (C)2 莫耳 (D)3 莫耳
21. 試平衡下列化學反應式: x NaHCO3 Na2CO3 y H2O z CO2;則平衡係數 xyz=?
(A) 3 (B) 4 (C) 5 (D) 6
22. 俗語說:「真金不怕火煉。」這句話指的意思應是下列何者?
(A)金容易與氧結合,氧化物加熱不會熔化
(B)金的活性很小,加熱不易氧化
(C)金的熔點很高,用火加熱不會熔化
(D)金加熱後,其表面生成緻密的氧化物,可防止內部的金氧
23. 鋼鐵工業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基礎而冶煉鐵礦更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高爐煉鐵主要化學反應如下,
() 2CO2 2 CO () Fe2O33CO 2Fe3CO2
() 2Fe2O33C 4Fe3CO2 () CaCO3
CaOCO2 () CaOSiO 2 CaSiO3
請問上列哪些選項為氧化還原反應?
(A)甲乙丙丁戊 (B)乙丙丁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
24. 下列哪一個化學反應前後測量的質量可能不同
(A)錶玻璃上的暖暖包放熱 (B)密閉寶特瓶裡的稀鹽酸和小蘇打粉反應
(C)燒杯中食醋和蝶豆花水溶液的反應 (D)錐形瓶內氯化鈣和碳酸鈉水溶液的反應
25. 已知甲和乙兩種物質反應會生成丙和丁,其反應式為:2甲+乙→ 3 丙+ 2 丁。下表是甲和乙反應的
一組實驗數據,理論上可以生成多少公克的物質丁?
(A) 36 公克 (B) 45 公克
(C) 70 公克 (D) 90 公克
26. 承上題,若改取 20g物質甲與 20g的物質乙進行上述反應,
則最多可以生成多少 g的物質丙?
(A) 9g (B) 18g (C) 27g (D) 36g
27. 25.題,若物質甲的分子量為 23,則物質丙的分子量為?
(A) 108 (B) 36 (C) 18 (D) 12
28. 取一錐形瓶裝置及溶液如(),將瓶口用軟木塞塞緊使溶液
不會漏出,再將錐形瓶倒轉使兩種溶液充分混合,如圖()
下列有關此實驗的敘述何者錯誤?
(A)混合後不會產生氣泡
(B)混合後會產生氯化鈉沉澱
(C)混合後溶液呈白色混濁
(D)混合後總質量等於混合前
29. 一氧化碳氣體不助燃但具有可燃性因其易與紅血球中的血紅素結合使得紅血球喪失攜氧的能力,
而造成中毒窒息的現象,在臺灣地區每年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人數可高達數十人。下列為天然氣
通風不良的房間燃燒時之化學反應式為 CH4O2
COH2O(未平衡)
試問 1莫耳的純天然氣(CH4),在氧氣不足下,最多可以產生多少公克的一氧化碳(CO)
(A) 7g (B) 14g (C) 28g (D) 44g
二、題組選擇題
【題組一】
大翰利用如右圖二~1 的裝置,進行小蘇打粉(碳酸氫鈉)加熱的實驗。
請根據實驗的歷程和結果,試回答下列問題:
30. 實驗時,該採用下列哪個方法,才能正確檢驗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產物?
(A)以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物是否有水
(B)以紅色氯化亞鈷試紙檢驗產物是否有水
(C)以澄清石灰水檢驗產物是否有碳酸鈣
(D)以澄清石灰水檢驗產物是否有二氧化碳
物質
反應前質量(g)
反應後質量(g)
50
4
80
0
0
36
0
() ()
3 共四頁
31. 小蘇打粉加熱分解後的產物不包括下列哪一種
(A)碳酸鈣 (B)碳酸鈉 (C) (D) 二氧化碳
32. 如果將裝有碳酸氫鈉的試管口移轉成向上傾斜,則在實驗過程中最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A)沒有差別
(B)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沉到試管底部,無法由導管導入澄清石灰水中
(C)產生的水流會回試管底部,造成試管破裂
(D)碳酸氫鈉無法分解
33. 以下列哪一個圖形表示試管內所盛裝物質,在反應完成後的質量變化情形較為適當?
(A) (B) (C) (D)
【題組二】
小梅將鈉粒、鎂帶和銅片三種金屬,依照下面步驟進行燃燒實驗,探討金屬對氧的活性大小。
實驗後發現,鈉粒受熱熔化後迅速燃燒,鎂帶加熱後可以燃燒,而銅不燃燒,僅於表面生成黑色物質
反應所產生的氧化鈉和氧化鎂可溶於水,且水溶液可使石蕊試紙由紅色變成藍色,銅的氧化物不溶於水,
無法使石蕊試紙變色,試回答下列問題:
34. 有關鎂的燃燒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燃燒產生明亮的白光 (B)燃燒後的產物是一種白色氣體
(C)燃燒後的產物含有水氣 (D)燃燒後的產物溶於水呈中
35. 根據實驗結果,這三種金屬元素的活性大小應為下列何者?
(A)鎂>銅>鈉 (B)鈉>鎂>銅 (C)銅>鈉>鎂 (D)鎂>鈉>銅
36. 呈上題,根據金屬元素的活性大小,請推測下列哪一項反應不會發生?
(A) 2NaMgO MgNa2O (B) 2NaCuO CuNa2O
(C) MgCuO CuMgO (D) MgNa2O 2NaMgO
【題組三】
已知某元素 X的原子質量與碳原子的質量比為 163且將 X元素完全燃燒後可以產生固體氧化物 XO
試回答下列問題:
37. 已知碳的原子量訂為 12,請算出 X元素的原子量為
(A) 23 (B) 24 (C) 64 (D) 65
38. 查閱右表,可知 X應為何種元素?
(A) (B) (C) (D)
39. X 元素燃燒的化學反應式,為下列何者?
(A) 2CuO2 2CuO (B) 4NaO2 2Na2O (C) 2MgO2 2MgO (D) 2ZnO2 2ZnO
40. 1莫耳X元素完全燃燒後,可以產生多少莫耳的氧化物 XO
(A) 0.5 莫耳 (B) 1 莫耳 (C) 2 莫耳 (D) 4 莫耳
41. 24 公克的 X元素完全燃燒後,可以產生多少公克的氧化物 XO
(A) 24 公克 (B) 30 公克 (C) 64 公克 (D) 80 公克
元素
(O)
(Mg)
(Na)
(Cu)
(Zn)
原子量
16
24
23
64
65
4 共四頁
三、閱讀素養題
日常生活中,人們購買多數體積較大的物品時,習慣以精準的數量單位作為溝通的方式,但當個體
過於細小時,計算上就顯得相當不易,像是在購買米時會以「袋」作為量詞,而不會以幾粒米去計算
在化學計量中原子或分子是比米粒還要細小的物質因此科學家為了便於溝通訂定了單位量詞―莫耳。
義大利科學家亞佛加厥於西元 1811 年提出假說「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
這個理論對後來科學家在量測原子量和分子量上非常有幫助,也引發出「莫耳」的觀念。
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莫耳這個詞,是在西元 1893 年化學家奧士華的著作中提出,當時他將莫耳定義為:
「當物質的質量等於其分子量時,該物質數量為 1mol。」自此之後,科學家們在研究的過程,就開始使用
莫耳這個單位,但是因為對莫耳各自有不同解釋而造成了數據上的差異,因此國際度量衡協會將 1莫耳定
義為質量數為 12 之碳原子12C所含有的原子數目為 1莫耳訂定碳的原子量為 12,而 1莫耳的碳原子
12 公克。並以此做為標準,其他元素的原子量,則以相對於碳原子質量的比值來表示。
科學家們經過反覆的氣體實驗後發現無論是何種原子或分子氣體當計數為 1莫耳時都是 6×1023 個,
且體積相同,這實驗結果完全驗證了亞佛加厥假說,並將 6×1023 稱為亞佛加厥數。
請依據文章,試回答下列問題:
42. 依據文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莫耳是一種重量單位 (B)同溫同壓下,不同的氣體分子,一莫耳的體積不相
(C)不同的原子,一莫耳的個數皆相同
(D)莫耳數是亞佛加厥發明的
43. 下列選項中,何者適合使用莫耳作為單位?
(A)圖書館藏書數量 (B)金項鍊的原子數量 (C)灣的人口數量 (D)進口的豬隻數量
44. 依據文章知道 1莫耳碳原子的重量為 12 公克,而 1克拉(約 0.2 公克)的鑽石,約相當於有多少莫耳
的碳原子? (A) 0.2/12 莫耳 (B) 1/12 莫耳 (C) 0.2 莫耳 (D) 1 莫耳
45. 氧氣的分子量 O23232 的氧氣在 0℃、1大氣壓下,氣體體積為 22.4L,約共含有多少個 O2分子?
(A) 6×1023 (B) 2×6×1023 (C) 16×6×1023 (D) 32×6×102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