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共四頁
北興國中一○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第一次段考 理化科 二年級 班 號 姓名:
出題範圍:ch1~ch2 《電腦讀卡》 配分:單選 1~10 題每題 3分;11~45 題每題 2分 共100 分
一、選擇題
1. 物質因發生化學變化產生新物質,或化學性質改變的過程,稱為?
(A)化學反應 (B)氧化反應 (C)原子量變化 (D)分子量變化
2. 十八世紀法國科學家拉瓦節,由實驗得知,在一般的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反應物的總質量會等於反應
後生成物的總質量,稱為下列何者?
(A)原子說 (B)質量守恆定律 (C)定比定律 (D)亞佛加厥假說
3. 下列哪一個現象,不是因為化學變化?
(A)生米煮成熟飯 (B)藍色的蝶豆花水溶液中加入食醋變紫色 (C)清水煮成沸水 (D)國慶日的煙火秀
4. 有關化學反應發生前後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原子總數不變,分子總數不變 (B)原子總數會變,分子總數不變
(C)原子總數和分子總數均可能改變 (D)原子總數不變,分子總數可能改變
5. (甲)原子種類;(乙)原子數目;(丙)質量總和;(丁)分子種類;(戊)分子數目;(己)原子排列方式。
一般的化學反應前後,上述一定改變的有哪些? (A)甲乙丙 (B)丁己 (C)丁戊己 (D)戊己
6. 某化學反應之反應式為 2A+B→2C,今有 a公克的 A恰與 b公克的 B完全反應,生成 c公克的 C,
則下列各計算式,何項正確? (A) 2a+b=2c (B) 2a × b=2c (C) a/2+b=c/2 (D) a+b=c
7. X、Y、Z表示三種不同之物質,其分子量分別為 a、b、c,若 X和Y反應生成 Z之化學反應式為
2X+Y→2Z,下列各式何項正確? (A) 2a+b=2c (B) 2a × b=2c (C) a/2+b=c/2 (D) a+b=c
8. 有關化學反應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化學反應式表示實際發生的化學反應,不能憑空杜撰 (B)化學反應式即化學式
(C)用「→」表示化學反應的快與慢 (D)化學反應式左、右兩邊的分子數目須相等
9. 化學反應式的係數,可以代表參與反應的反應物及生成物,兩者之間的何種比例?
(A)分子數或莫耳數比 (B)原子數比 (C)質量比 (D)密度比
10. 同樣 1莫耳的氫氣(H2)、氧氣(O2)和二氧化碳(CO2),哪一個氣體的分子數最少?
(A)氫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一樣多
11. 承上題,哪一種氣體的總原子數最多? (A)氫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一樣多
12. 承上題,哪一種氣體的質量最大? (A)氫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一樣多
13. 1 莫耳某化合物 M與6莫耳氧氣(O2)完全反應,會產生 6莫耳水(H2O)及 6莫耳二氧化碳(CO2)
氣體,則下列何者可能是此化合物 M的化學式? (A)C6H6 (B)C6H12 (C)C6H13OH (D)C6H12O6
14. 下列何種物質,燃燒後的氧化物之水溶液,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
(A)磷 (B)碳 (C)鈉 (D)銅
15. 金屬在空氣中燃燒的難易程度,即為對氧的活潑程度,稱為?
(A)助燃性 (B)可燃性 (C)活性 (D)還原性
16. 圖一為把點燃的鎂帶放進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發現鎂帶繼續燃燒,但反應後瓶上
有黑色斑點附著,此反應的反應式為 2 Mg+CO2 → 2 MgO+C,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瓶壁上的黑色斑點為碳粒
(B)在這反應中,二氧化碳被氧化
(C)此反應可以說明鎂的活性比碳大
(D)由此可知,當鎂粉燃燒時,不宜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滅火
17. 附圖二是一化學反應式 甲+乙→丙+丁(未平衡) 的示意圖。 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代表氫原子。下列哪一個化學反應式最符合此示意圖?
(A) CH4 + O2 → CO2 + H2O
(B) CH4 + 2O2 → CO2 + 2H2O
(C) CH4 + O2 → H2O + CO2
(D) CH4 + 2O2 → H2O + 2 CO2
18. 承上題,如果取一莫耳的甲和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則能生成多少公克的丁? <圖二>
(原子量:C=12;H=1;O=16) (A)18 公克 (B)44 公克 (C)36 公克 (D)88 公克
19. 已知原子量為:Na=23,Ca=40,Cl=35.5;則下列各化合物的分子量,何者是錯誤?
(A) NaHCO3 = 84 (B) CaCO3 = 100 (C) NaCl = 58.5 (D) CaCl2 =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