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八年級 110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97.48 KB
頁數
4
作者
Windows 使用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5-27,离现在 3 15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頁,共 4
北興國中一一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理化科二年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 : 每題2分共40
1.附表為酸鹼指示劑的顏色變化及變色範圍,有一未知溶液,滴入指示劑甲變成藍色;滴入指示劑乙變成
紅色,則此溶液之 pH 值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指示
顏色改變的 pH 值範圍
()5.58.1()
()8.69.0()
(A)3 (B)5.6 (C)8.5 (D)9.9
2.配製好的澄清石灰水於燒杯中,放置於空氣中一陣子,常會在表面產生一層白色物質,請問這現象是因為
石灰水發生什麼反應?(A)CaCO3 CaOCO2 (B)CaOH2O Ca(OH)2 (C)Ca(OH)2CO2 CaCO3
H2O (D)CaCO32 HCl CaCl2CO2H2O
3.下列哪一種物質加入水中,可降低水溶液的 pH 值?(A)氨氣 (B)食醋 (C)石灰 (D)小蘇打
4.()胃酸、()醋、()蒸餾水、()氨水。將上述四種溶液的 pH 值,由小而大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乙丙丁甲 (B)丁丙乙甲 (C)丁丙甲 (D)甲乙丙丁
5.在室溫下,將一杯固定濃度的氯化氫水溶液加水稀釋,下列哪一個圖形可以表示其 pH 值與溶液體積(V)
關係圖?
(A) (B) (C) (D)
6.下列何者性質是 NH3NaOHNaHCO3等三種水溶液的共同性質?
(A)都為酸性水溶液 (B)都為鹼性水溶液 (C)都不能導電 (D)都呈中性
7.碳酸鈉在水溶液中完全解離,其解離方程式為 Na2CO3 2NaCO3
2,若碳酸鈉溶液中含有 0.5 莫耳的碳
酸根離子,則應含有多少莫耳的鈉離子?(A)0.25 莫耳 (B)0.5 莫耳 (C)1 莫耳 (D)2 莫耳
8.含吸管對著試管內的氫氧化鈣水溶液多次的吹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試管中溶液溫度會上升 (B)試管中溶液會變白色混濁 (C)試管中溶液 OH濃度會變小 (D)試管中溶
液的 pH 值會變大
9.酸鹼性物質相遇時會發生中和反應,下列哪一個反應沒有中和的現象?
(A)口含吸管對著氫氧化鈉溶液吹氣 (B)農夫利用稻草灰燼改善土質 (C)胃酸分泌過多,服用含有小蘇打
的胃藥 (D)使用乾粉滅火器來撲滅火
10.附圖為氯化氫水溶液中的離子示意圖,於氯化氫水溶液中加入下列哪一杯氫氧化鈉水溶液,能恰好完全
中和?
(A) (B) (C) (D)
11.關於阿瑞尼斯電離說的內容何者正確?
(A)任何物質置入水中皆會解離產生陽離子與陰離子 (B)水溶液中的陽、陰離子數目相同 (C)陽離子為原
子獲得質子而形 (D)陰離子為原子的電子數多於質子
12.若欲檢驗白色的岩石是否含碳酸鈣的成分,可加入下列哪一種試劑檢驗?檢驗時有什麼現象產生?(A)
鹽水,顏色改變 (B)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C)稀氫氧化鈉溶液,有沉澱產生 (D)稀氨水,發出刺眼
13.已知酒精的化學式為 C2H5OH,當酒精溶於水時,有關酒精粒子狀態的示意圖,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2頁,共 4
14.臺灣人常喝的茶葉沖泡方式是將茶葉浸泡在高溫熱水中,浸泡初期茶多酚等酸性物質溶出。若是長時間
浸泡時,茶葉中茶鹼類的物質會開始溶出,請問茶葉長時間浸泡時,茶水中 OH數目與 pH 變化為何?
(A)茶水 OH-數目逐漸增加,pH 逐漸增 (B)茶水 OH-數目逐漸減少,pH 逐漸增加 (C)茶水 OH-數目逐漸
增加,pH 逐漸減少 (D)茶水 OH-數目逐漸減少pH 逐漸減少
15.等莫耳數的兩種 HAHB,分別加水配成等體積的甲、乙二溶液,HAHB 解離後的示意圖如下,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HA 屬於強酸,HB 屬於弱酸 (B)溶液的 H濃度:甲=乙 (C)溶液的 pH 值:甲>乙 (D)兩溶液均能
使石蕊試紙呈藍
16.進行化學實驗時,大部分的化學藥品會配成溶液後進行反應,主因是溶液狀態可以使反應速率如何
化?其理由為何
(A)增快,因為反應物的接觸面積較 (B)增快,因為反應物的體積增加 (C)減慢,因為反應物的濃度減
(D)減慢,因為反應物碰撞所需的時間增
17.若要探討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必須選擇下表哪些組的實驗?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丙丁
溫度
濃度
顆粒大小
催化劑
25
10%
粉狀
25
10%
粒狀
25
5%
粉狀
20
5%
粉狀
18.下列何種狀況不會改變 Br2H2O HBrHBrO 反應的平衡?
(A)加二氧化錳 (B)加鹽酸 (C)加溴 (D)加氫氧化鈉
19.就平衡「AB CD+熱量」而論,下列四種方法中,何者為增加 B產量最適宜的方法
(A)增加 A (B)除去 C (C)除去 D (D)加熱反應系統
20.甲、乙、丙三試管中加入等體積的鹽酸溶液,但鹽酸溶液的 pH 值分別為 235當三個試管中加入等
重鋅粉,且三支試管中的鹽酸均過量,鋅粉皆完全反應。則三支試管中起初產生氫氣的反應速率大小關係
為何?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乙>甲>丙
二、選擇題 : 每題3分共60
21.對一個已達到平衡的化學反應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正反應與逆反應均已經停止 (B)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總莫耳數相等 (C)正反應速率大於逆反應速率 (D)
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
22.2 K2CrO4(黃色)+H2SO4 K2Cr2O7(橙色)+H2OK2SO4的反應達到平衡時,再加入濃硫酸溶液
後,溶液有何變化?(A)溶液顏色沒有改變 (B)溶液顏色漸漸變成黃色 (C)溶液顏色漸漸變成橙色 (D)
溶液顏色漸漸變成無色
23.對於催化劑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又稱為觸媒 (B)主要功能為改變反應速率 (C)生物體內也有許多催化 (D)唾液中的澱粉酶可將蛋
白質分解成胺基
24.25℃下,今有一密閉圓底燒瓶中裝有 NO2氣體,其反應式如下,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將圓底燒瓶放入熱水中時,NO2分子數減少 (B)圓底燒瓶放入熱水中時NO2分子數增加 (C)將圓
底燒瓶放入冰水中時,平衡反應向右進行 (D)將圓底燒瓶放入冰水中時,氣體顏色變深
N2O4+熱量 2 NO2
無色 紅棕色
3頁,共 4
25.以粒子碰撞的觀點來看化學反應,反應物粒子互相碰撞的機會愈多,反應速率愈快,則下列何項操作無
法使反應速率變快?(A)將反應物顆粒磨成粉末 (B)加入更多溶劑 (C)提高反應時的溫度 (D)將可溶性
的固體反應物配成溶液
26.如附圖,在定溫下,將水倒入玻璃杯內,並以玻璃片蓋住。靜置一段時間後,發現玻璃杯底部的水量減
少,但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變化,這是為什麼呢
(A)水蒸發速率大於水蒸氣凝結速率 (B)水蒸發速率小於水蒸氣凝結速率 (C)水蒸發速率等於水蒸氣凝結
速率,兩者最後達到平衡 (D)水蒸發速率並未改變;但水蒸氣凝結速率愈來愈快
27.下列物質溶於水之解離方程式何者正確?
(A)碳酸氫鈉:NaHCO3 NaHCO3
(B)氯化鈣:CaCl2 Ca22 Cl
(C)硫酸銨:NH42 SO4 NH42 SO4
2 (D)氯化鈉:Na2Cl → 2Na Cl
28.常溫、常壓下,某一反應從開始反應至達到平衡,其生成物的莫耳數與反應時間之關係如附圖所示。在
相同的條件下,加入使反應加快的催化劑再做一次實驗,所得到生成物的莫耳數與反應時間關係圖,最
可能為下列哪一個?
(A) (B) (C) (D)
29.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氫氧化鈉水溶液為鹼性,因此解離出 OH,無 H的存在 (B)水中加入食鹽,對於 pH 沒有影響
(C)任何水溶液中必同時存在著 OH離子與 H離子 (D)pH 值愈高,表示水溶液的酸性愈弱
題組:
小丁取滴管吸取 1 M 鹽酸溶液,緩緩滴入裝有氫氧化鈣溶液的錐形瓶,實驗裝置如附圖所示。試回答
30-32 問題:
30.關於此反應的過程,下列何者正確? (A)為放熱的化學變化 (B)為吸熱的化學變 (C)為放熱的物理
變化 (D)為吸熱的物理變化
31.酚酞指示劑應滴在圖中的何處?滴加鹽酸過程中,溶液顏色如何變化? (A)滴管,顏色由無色變為紅色
(B)滴管,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 (C)錐形瓶,顏色由無色變為紅色 (D)錐形瓶,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
32.酸鹼中和時,下列何者為實際參與反應的離子? (A) Ca2Cl (B) HOH (C) Ca2OH
(D) HCl
在畫有「+」字記號的白紙上置一錐形瓶,將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鈉溶液及鹽酸溶液先倒入錐形瓶中,並
開始計時,直到溶液顏色恰可遮住白紙上的「+」字為止。附表是分別在不同溫度下作實驗所得的數
據,試回答 33-35 問題
硫代硫酸鈉溶液
濃度
鹽酸溶液
濃度
溫度
遮住「+」字所
需時間
0.3
M
30
40
0.3
M
40
25
0.3
M
50
15
0.3
M
60
10
4頁,共 4
33.下列有關本實驗的四個變因:甲、乙、丙、丁。其中哪些是保持不變的變因? (A)甲乙 (B)乙丁
(C)丙丁 (D)甲乙丁
34.由本實驗的結果可歸納出下列哪一項結論? (A)溫度愈高,產生二氧化硫愈多 (B)溫度愈高反應速
愈快 (C)溫度愈高,遮住「+」字所需的時間愈長 (D)反應速率與溫度成反比
35.研究本實驗溫度與反應時間之關係圖,若 t代表時間,T代表溫度,R表示反應速率,則下列哪些圖形
確?
()
()
()
()
()
()
(A) 甲己 (B)乙戊 (C)丁戊 (D)丙己
五支試管內裝有不同溶液,如附圖所示。試回答 36-37 問題:
36.分別以玻璃棒沾少許試管中的溶液滴於廣用試紙上,下列哪一組最可能是甲、戊兩試管溶液在廣用試紙
上呈現的顏色? (A)紅色、藍紫色 (B)綠色、藍色 (C)紅色、黃 (D)紅色、綠色
37.承上題,各取一小段鎂帶分別放入試管中,哪幾支試管內會有氣泡產生? (A)甲、乙 (B)乙、丙 (C)
丙、丁 (D)丁、戊
生活中常見的可燃性粉塵包括穀物、麵粉、糖、奶粉等,若懸浮在空氣中並接觸到高溫或火源,將會形
成粉塵燃燒。發生粉塵燃燒的因素包含顆粒細、濃度高且環境乾燥、有火源。產生可燃粉塵的場所應列
為禁火區和防止靜電,並採用良好的除塵設施,避免懸浮粉塵達到最低爆炸濃度,導致粉塵劇烈燃燒而
引發爆炸。事故發生時,最有效的滅火劑是水,尤其以霧狀水較佳,既可以熄滅火勢,又可溼潤和驅散
未燃燒的粉塵,降低空氣中懸浮粉塵的濃度。不宜用具衝擊力的乾粉、二氧化碳滅火劑,防止沉積的粉
塵揚起,引起二次爆炸。然而,若是遇到金屬粉塵事故,如鋁、鎂粉等,遇水反應會使燃燒更劇烈,則
禁止使用水滅火。根據上文,試回答 38-40 問題:
38.大量的麵粉在桌上不容易被點燃,但若麵粉瀰漫在乾燥空氣的場所中,卻常有燃燒的危險性。下列敘述
何者為可能的原因? (A)桌子會吸收熱能讓麵粉不能燃燒 (B)放在桌上的麵粉已變成麵團,所以不
燃燒 (C)懸浮的麵粉總表面積大,接觸碰撞氧氣機率增加,反應速率快 (D)只要是瀰漫在空氣中的
粉,不管本身是否可燃,都有粉塵燃燒的可能
39.粉塵會發生燃燒與下列哪一項因素無關? (A)溫度 (B)催化劑 (C)濃度 (D)接觸總面積
40.滅火時,水噴成細霧狀比水柱直接澆灌在火焰上的效果更好,下列何者不是考量的原因? (A)使用水霧
比較節省水源 (B)強力水柱可能造成粉塵再度揚起產生二次爆 (C)水霧較能驅散與溼潤粉塵 (D)
霧迅速吸收環境中大量的熱能,有效降低火場溫度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