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40.67 KB
頁數
5
作者
123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2-07,离现在 4 32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北興國中一○九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二次段考 理化科 二年級____班____號 姓名:___ _____
出題範圍:ch3~ch4【電腦讀卡】
配分:單選 1~20 每題 2 分、單選 21~40 每題 3 100
第一部分單選題:
( ) 1.下列有關波動的敘述,何者錯誤
(A)繩波、聲波分別屬於橫波、縱波 (B)根據介質被傳遞出去的方向分成橫波跟縱波
(C)波動在傳遞能量的同時,介質會產生振動 (D)地震也是波傳遞的一種情形
( ) 2.一連續週期波由 P 傳至 Q,如附圖所示,
已知每個振動質點在 1 分鐘內完成 10 次完整的振動,
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1)此週期波之振幅為 4 cm (2)此週期波之波長為 6 cm
(3)此週期波之振動頻率為 10 Hz (4)此週期波之波速為 60 cm
s
(5)此週期波由 P 傳至 Q 歷時 12
(A)(1)(4) (B)(1)(5) (C)(2)(3)(5) (D)(2)(3)(4)
( ) 3.附圖是一向右前進的連續週期橫波。
甲、乙、丙三點的瞬間運動方向為何?
(A)甲向上,乙向下,丙向下 (B)甲向下,乙向上,丙向上
(C)甲向下,乙不動,丙向上 (D)甲向上,乙不動,丙向下
題組
岑珊以不同的速率與力量擺動相同的一條繩子,在相同的時間內,
以照相機將繩子擺動的照片照下來,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兩題:
( ) 4.同一介質中,甲、乙兩種純音的波形如附圖,則何者錯誤
(A)頻率比 f :f :f 1:2:4
(B)波速比 v :v :v 為124
(C)波長比λ:λ:λ為421
(D)振幅比 R :R :R 1:1:1
( ) 5.承上題,岑珊想要讓繩波傳播的速率快一點,所以採用了以下的方法:
甲.加快擺動的速率;乙.加大擺動的力量;丙.換一個地點擺動;
請問上述哪個方法是正確的?
(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皆無法改變波速
( ) 6.如圖為英國科學家波以耳的真空鈴噹實驗,當抽氣機將鐘罩內
氣體漸漸抽出時,電鈴聲逐漸減弱,氣體抽光後,
則無法聽見電鈴的聲音,根據此實驗可以獲得下列哪一項結論?
(A)介質振動得愈快,聲音產生的音調愈高
(B)只要物體快速振動,就可以聽見聲音
(C)聲音需要有介質才能傳播
(D)聲音可以真空中傳遞
( ) 7.平時我們在空無一物的教室裏輕聲說話,會感覺到特別大聲;但教室內有很多的
桌椅和同學時,就不會有如此感覺了,這是因為
:當教室內空無一物時,聲音很容易經由牆壁一再反射至我們的耳中,
:回聲和原聲重合,所以感覺到特別大聲,
:但教室內有很多的桌椅時,聲音受到桌椅的阻礙與吸收,就不容易一再反射了。
以上原因正確 (A) (B) (C) (D)
( ) 8.向平對著距 680 公尺的山壁大叫,此人聲波波長為 1.7 公尺,當時聲速為 340 公尺/秒,
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1)聲音頻率為 200 赫茲 (2)當時氣溫 15 (3)氣溫 25
(4)經 3 秒後聽到回聲 (5)經 4 秒才聽到回聲
(A)(1)(2)(5) (B)(3)(5) (C)(2)(3)(4) (D)(1)(3)(5)
第1頁共5頁
( ) 9.關於波折射與反射現象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前進的波遇到障礙物,返回原來介質的現象,稱為反射
(B)當波垂直由甲介質傳到乙介質時,其速率一定不改變
(C)當波由一介質進入另一介質後,此波的頻率不變
(D)波由一介質進入另一介質時,若入射方向不垂直於界面,
則會因為波速改變,而使波前進方向發生偏折的現象
( )10.下列哪些現象之應用與波的反射有關?
(1)用聲納測水中的魚群位置 (2)空谷回音 (3)用紙作成喇叭來傳聲
(4)醫學上之超聲波掃描器 (5)由鐵軌聽到聲音,而且比由空氣中聽到的聲音為早
(A) (1)(2)(3)(5) (B) (1)(3)(4)(5) (C) (1)(2)(3)(4) (D) (1)(2)(3)(4)(5)
( )11.下列有關於噪音的敘述,哪些正確
分貝(dB)是響度的單位;
80 dB 以上的聲音令人不舒服,80 dB 音強度是 40 dB 的強度的 40 倍;
婚喪喜慶、民俗活動不可為了達成活動為目標,而不考慮噪音問題;
棒球場比賽時產生噪音的問題是球迷的加油聲音調太高。
(A)

(B)

(C)

(D)

( )12.如右圖所示,一束平行光照射到一個不平坦面上時,反射的光線
雜亂無序,此現象稱為「漫反射」,試問下列漫反射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漫反射的光線遵守光的直進性;乙.漫反射的光線不遵守光的直進性;
丙.漫反射的光線遵守反射定律;丁.漫反射的光線不遵守反射定律。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 )13.沈括《夢溪筆談》中曾敘述:「陽燧面窪,向日照之,光皆聚於內,離鏡一二寸,大如麻菽,
著物則火發,此則腰鼓最細處也。」意思是說:利用一鏡的反射面對著太陽,光線經反射都
聚於一點,這一點只有像芝麻豆子那麼大,落到物體上就會發火,這一點好像是腰鼓最細的
地方。由以上可知,其利用的是下列何者?
(A)平面鏡 (B)凸面鏡 (C)凹面鏡 (D)凸透鏡
( )14.曉萍德芬兩人去舞廳跳舞,如果舞池的燈光是綠色,則兩人的衣服看起來都是
綠色,如果舞池的燈光轉換成紅色時,則曉萍的衣服看起來是紅色,而德芬的衣
服看起來是黑色的,請問兩人的衣服在日光燈照射下各是什麼顏色?ˉ
(A)曉萍是白色,而德芬是紅色的ˉ(B)曉萍是綠色,而德芬是白色的ˉ
(C)曉萍是白色,而德芬是綠色的 (D)曉萍是紅色,而德芬是白色的
題組
小新假日跟家人到陽明山賞花,爸爸帶著新買的相機要幫他跟妹妹拍照。試回答下列四個問題:
( )15.試問關於照相機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
甲.所成的像為放大的像;乙.所成的像必為實像;
丙.相機內有光圈可以控制光線量;丁.相機內的快門可以控制曝光時間。
(A)甲乙丙 (B)甲丙 (C)乙丙丁 (D)甲乙丁。
( )16.承上題,相機中的凸透鏡與小新間的距離,應該為何?
(A)小於一倍焦距 (B)在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 (C)兩倍焦距 (D)大於兩倍焦距
( )17.小新借爸爸的相機要拍攝他找到的蜘蛛近照爸爸告訴他不可以靠得太近至少要距離 25 公分,
才能將蜘蛛拍得清楚,則試問爸爸相機鏡頭的焦距,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個?
(A)12 公分 (B)25 公分 (C)30 公分 (D)50 公分。
( )18.如果爸爸要讓小新的像在相片中變大一點,他可以怎麼做?
(A)移動變焦鏡頭 (B)增加曝光時間 (C)調整光圈 (D)換一捲底片
( )19.一場大雪過後,人們會感覺好像四周環境寂靜了許多。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
(A)可能是大雪後,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小
(B)可能是大雪蓬鬆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後,大地表面光滑,噪聲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過後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
第2頁共5頁
( )20.某生在生物課時以複式顯微鏡觀察浮游生物,
如圖,F1為物鏡的焦點,F2為目鏡的焦點,
則所看到的像應為下列何者?
(A) (B) (C) (D)
第二部分單選題:
( )21.如圖所示,位於介質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 S,
產生兩列分別沿 x 軸負方向與正方向傳播的週期力學波。
若在兩種介質中波的頻率及傳播速度分別為 f1、f2和v1、v2,則:
(A) f1=2 f2,v1=v2 (B) f1=f2,v1=2 v2
(C) f1=f2,v1=0.5 v2 (D) f1=0.5 f2,v1=v2
( )22.附圖表示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示意圖,其中畫斜線的部份表示
空氣分子密度較大的區域,若此聲波是由 100Hz 的音叉所產生的,
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當時的聲速為 300 m/s
(B)此種波形稱為縱波
(C)若音叉頻率改為 200Hz,則波長變為 2 公尺
(D)彈簧亦可產生此種波動
( )23.如附圖,水面下相同深處有紅綠兩光源,
有關光源視深與真實深度的敘述,哪項正確
(A)水面上看到的紅色光源深度比真實深度大
(B)水面上看到的紅色光源深度比真實深度小
(C)水面上看到的綠色光源深度比真實深度大
(D)水面上看到的紅色光源比綠色光源更接近水面
( )24.國樂音階的五音與頻率的對應如附表所示。
經測得「角」音在室溫空氣中傳播時的波長約為 103 公分。 國樂音階 宮商角徵羽
頻率(Hz262 294 330 392 440
若五音的聲波都在相同狀況的空氣中傳播,
則右列有關表中國樂五音的敘述,哪項正確
(A)「宮」音聲波的傳播速率最慢
(B)「商」音聲波不會發生反射現象
(C)在室溫空氣中傳播時,「徵」音的聲波波長較「角」音為長
(D)在室溫空氣中傳播時,「羽」音聲波的波長約為 77.3 公分
( )25.張三與他的兒子分別站立於一面牆的兩邊,如圖所示,
若要在牆上開一個窗子使兩人彼此都能看到對方的全身,
則所需的最小窗子的位置應為下列何者?
(A)cd (B)ad (C)be (D)bd
( )26.蝙蝠的飛行,是利用其發出的聲波來判別它與物體的相對位置與距離,如果超聲波傳播的
速度是 310 m/sec,而蝙蝠接收到反射波後的反應時間 0.3 秒;則一隻以每秒 10 公尺等速
度直線飛行的蝙蝠,必須與障礙物至少保持多少距離,才不會撞到障礙物
(A) 2.4 (B) 3.0 (C) 3.2 (D) 4.0 公尺
第3頁共5頁
( )27.某船以等速度 34 公尺∕秒朝懸崖前進在船上的人於鳴汽笛後經 6 聽到由懸崖反射之回聲,
若當時聲音速率為 337 公尺∕秒,則鳴汽笛時,船與懸崖的距離為多少公尺?
(A)1011 (B)1113 (C)909 (D)807
( )28.游泳時戴上泳鏡,在水中可看清景物;若不戴泳鏡,即使是視力正常的人在水中,
所看到的景物也模糊不清。不戴泳鏡時,無法看清水中景物的主要原因為下列哪一項?
(A)在水中瞳孔會縮小,使進入眼睛的光線不足
(B)在水中時,不戴泳鏡會比較緊張,無法集中精神
(C)水分子會碰撞射向眼睛的光,使進入眼睛的光線不足
(D)與光在空氣中傳播的情形相比,光在水中的傳播速率更接近光在眼睛內的傳播速率
( )29.夜晚在照明很弱的室內,以照相機對準近處正視鏡頭的人拍攝時,若照相機的閃光燈
只快閃一次,則拍攝到的彩色相片,人像的眼睛常呈紅色,而成為「紅眼」。因此,
有些照相機採用防紅眼的設計。先讓閃光燈發出強度較弱但近乎連續的閃光,等到
最後拍照時,再快閃一次,發出較強的閃光。下列有關紅眼的敘述,何者正確
(A)波長較長的紅光容易被人眼的角膜反射,故會出現紅眼
(B)眼睛與其他可以強烈反射閃光的景物在相片上都呈現紅色
(C)在連續的閃光下角膜反射的光會累積增強,故不會出現紅眼
(D)紅眼是高強度的閃光通過張大的瞳孔,經滿佈微血管的視網膜反射造成的
( )30.甲、乙兩個平面鏡相交成直角,一物↑位於鏡前,
此物經平面鏡反射後的成像情形如圖所示,
三個虛像分別以像Ⅰ、像Ⅱ、像Ⅲ表示。
若眼睛自 P 處望向乙鏡,
則總共能看見哪幾個像出現在乙鏡中?
(A)像Ⅰ、像Ⅱ、像Ⅲ (B)像Ⅱ、像Ⅲ
(C)像Ⅰ (D)像Ⅱ
( )31.某部日劇敘述著一位馬頭人身女主角的生活,
在一段劇情中她正用手機與朋友通話,如圖所示,
若她手機採用的通訊頻率為 2 GHz,且空氣中的光速約為 3×108 m
s。
則此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在空氣中的波長約為多少公尺?
(A) 1.5 (B) 0.15 (C) 6 (D) 0.6 (其中 G=109)
( )32.承上題,為了聽見友人的聲音,她必須將手機往上拿到耳
朵旁,如圖所示。因此每次講電話都需要辛苦地拿上拿下。
若人耳可聽到的聲波之頻率範圍約為 20 Hz 20000 Hz;
頻率高於 20000 Hz 的聲波稱為超聲波,
頻率低於 20 Hz 的聲波稱為次聲波。
狗最高可聽到 50000 Hz 的聲波,貓最高可聽到 70000 Hz 的聲波,
而蝙蝠發出的聲波頻率可高達 120000 Hz。在空氣中,
當聲速為 340 m
s 時,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貓和狗可聽到人耳所不能聽到的超聲波
(B)次聲波波長小於 17 公尺
(C)貓可聽到波長 1 公分的聲波,狗可聽到波長 2 公分的聲波
(D)貓和狗未必可聽到蝙蝠所發出的超聲波
( )33.如圖,某人將一大片平面鏡與地面呈 60°斜立著,今以
手電筒向平面鏡射出一束光線,使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
20°,則能否使反射光與地面垂直並射入井底?
(A)能,因為此時反射角恰也為 20°
(B)不能,平面鏡與地面的夾角必須小於 60°
(C)能,因為此時光線的反射角恰為 60°
(D)不能,平面鏡與地面的夾角必須大於 60°
第4頁共5頁
題組
如右圖所示,有一小塊平面鏡放在桌子上,
眼睛及三張標有號碼的小卡片各置於圖示的
位置上。試回答下列兩問題:
( )34.當眼睛往平面鏡內看時,
它能看到哪一張卡片?
(A)標有〝1〞的卡片 (B)標有〝2〞的卡片
(C)標有〝3〞的卡片 (D)三張卡片都看不到
( )35.若眼睛、平面鏡及卡片位置都不能移動,眼睛想看到標有〝1〞的卡片,則必須將平面鏡
(A)順時鐘方向旋轉 (B)逆時鐘方向旋轉
(C)將鏡面朝向桌面 (D)不管平面鏡如何轉動都看不到
( )36.警察電影中,常有審問嫌犯的畫面,常見的情況是,由警員負責偵查審問嫌犯,而檢察官與警長
則躲在隔壁房間觀察該嫌犯的行為及動作,通常審問的房間和警長所在的房間只有一鏡牆之隔,
但這道牆可使警長看見嫌犯的一舉一動,而嫌犯卻無法看見警長,聰明的你,請你由你所學的
光學原理解釋此現象?
(A)因為警長所在的房間燈光相當微弱,因此由警長房間透過鏡牆到嫌犯房間的光線非常微弱,
使犯無法看見警長
(B)因為嫌犯的房間不開任何燈光,所以嫌犯看不見警長
(C)因為光線在牆上漫射
(D)因為光通過牆 時會折射 凹面鏡 凸面鏡
甲.成像大小 放大、相等、縮小 縮小
乙.可能成像 虛像、實像 虛像
丙.光線性質 發散 會聚
丁.生活應用 手電筒 路邊轉彎鏡
( )37.下列關於凹面鏡、凸面鏡的敘述,
何者錯誤
(A)甲 (B)乙 (C)丙 (D)丁
( )38.水塘中有時滿水,有時無水。若水塘底有青蛙觀看岸邊路燈,而岸邊有人觀看水塘底之青蛙,
則下列有關所見高度或深度的比較,哪些正確
(1)人看塘底青蛙的深度和青蛙看路燈的高度,兩者與塘中是否有水無關
(2)塘底青蛙所見的路燈高度於滿水時較高,無水時較低
(3)塘底青蛙所見的路燈高度於滿水時較低,無水時較高
(4)人看塘底青蛙的深度,滿水時較淺,無水時較深
(5)人看塘底青蛙的深度,滿水時較深,無水時較淺
(A)(3)(4) (B)(2)(5) (C)(1)(4) (D)(2)(4)
( )39.陽光經過樹葉的縫隙會在地面上形成圓形光點,此光點即為太陽的「像」。已知太陽到地球
之距離約為 1.4×108公里,樹葉的縫隙離地面之距離約為 5 公尺,光點的直徑為 5 公分,
小堂據此推算太陽的直徑大約為多少公里?
(A) 3.6×106 (B) 2.5×10
6 (C) 3.2×10
6 (D) 1.4×10
6
( )40.某眼鏡行老闆近日正苦惱於驗光室空間長度不足,導致
無法為顧客正確地驗光。聰明如你,或許可以利用平面
鏡的反射來協助解決其困擾。驗光室的空間與設備如圖,
前後牆距為 3 公尺,若欲利用一面掛在受驗者前方牆上
寬度為 30cm 的平面鏡,讓驗光者可以看到後方牆上寬
度為 1.2m 的驗光表,則可以建議受驗者的椅子與平面鏡
距離(X)為多少公尺?
(A) 1.2m (B) 0.8m (C) 1.0m (D) 1.5m
第5頁共5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