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 2學期 8年級第 1 次定期考試理化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2
( C )
13.已知鋁的活性⼤於銅,若無其他物質參與反應,則下列哪⼀組的物質,經充分混合加熱後,能進⾏氧化還原反應?
(A)Cu+Al(B)Al2O3+Cu(C)Al+CuO(D)Al2O3+CuO。
( C )
14.將銅粉與氧化鋅粉末⼀起加熱,並沒有反應產⽣;將鐵粉與氧化鋅粉末⼀起加熱,也沒有反應產⽣。若要⽐較銅、
鋅、鐵三者活性⼤⼩,須再操作下列哪⼀個實驗?(A)氧化鐵粉末+鋅粉(B)氧化銅粉末+鋅粉(C)氧化銅
粉末+鐵粉(D)前⾯⼆個實驗結果已經能判斷。
( D )15.下列各項變化,何者不是氧化還原反應?(A)⼆氧化硫漂⽩⽵筷(B)動物⾏呼吸作⽤(C)維他命E保存⾷品
(D)乾冰昇華。
( B )16.在⾖乾與糕餅的包裝袋裡,常會放⼊⼀⼩包的鐵粉。廠商最有可能是想要利⽤鐵的特性達到什麼⽬的?(A)鐵
在⽔中容易⽣鏽,可與多餘⽔氣反應,保持⾷品乾燥(B)鐵會與氧氣反應,可保持包裝內無氧,防⽌⾷物氧化
酸敗(C)鐵的密度⼤,可增加商品重量,賺取差價(D)鐵是礦物質之⼀,可作為補充鐵質的營養來源。
( A )
17.如右圖所⽰,將碳粉與氧化銅粉末均勻混合後,置於試管內加熱,試管⼝以導管
通⼊澄清⽯灰⽔。實驗中需要觀察到哪個結果產⽣,才可以證明「氧化銅」有發
⽣變化?(A)試 管內產⽣紅⾊細⼩顆粒(B)試管內⿊⾊粉末減少( C)導管在
⽯灰⽔中冒氣泡(D)澄清⽯灰⽔呈現混濁。
( C )18.根據上述實驗結果,下列哪⼀項推論較不合理?(A)氧化銅失去氧,還原成紅
⾊的銅(B)加熱後使澄清⽯灰⽔變混濁的是⼆氧化碳(C)氧化銅先還原失去
氧,碳再發⽣氧化(D)對氧的活性⼤⼩關係:碳>銅。
( A )19.若甲元素原⼦對⼄元素的原⼦質量⽐為 3:2,⽽⼄元素對碳原⼦的質量⽐為 4:3,則:甲元素的原⼦量為?
⼄元素的原⼦量為?(A)甲=24;⼄=16(B)甲=16;⼄=24(C)甲=4;⼄=9(D)甲=9;⼄=4。
( A )20.若某物質與氧氣化合之分子式為 XO2,而該化合物之分子量為 64,則 X 可能為下列哪一種原子?(A)S
(B)P(C)N(D)C。
( C )21.已知甲、⼄、丙三種不同的⾦屬,性質如下:甲在空氣中會緩慢的氧化⽽鏽蝕;⼄在空氣中加熱後仍保持原⾦
屬光澤;丙需保存在⽯油中,以防⽌氧化。則甲、⼄、丙三種⾦屬對氧的活性⼤⼩為何?(A)甲>⼄>丙
(B)⼄>丙>甲(C)丙>甲>⼄(D)丙>⼄>甲。
( B )22.下列有X、Y、Z、W為四種⾦屬,XO、YO、ZO、WO分別為該⾦屬
的氧化物,現在以四種⾦屬與⾦屬氧化物互相作⽤,結果附表所⽰。
試問X、Y、Z、W四種⾦屬中,活性最⼤的⾦屬為?(A)X(B)Y
(C)Z(D)W。
( A )23.下列各物質中,何者所含的分⼦數最多?(A)20克的氫氣(B)48克
的氧氣(C)90克的⽔(D)264克的⼆氧化碳。
( A )24.已知氣體 X與氣體 Y,反應生成氣體 Z的反應式為 3X+2Y→2Z,若取18克 X與足量的 Y完全反應可生成42
克 Z,今改取 16克的Y與 16的X完全反應,可生成 Z多少克?(A)28(B)32(C)40(D)54。
( C )25.⽢胺酸的分⼦式為 C2H5O2N,則下列何者是 0.5莫⽿⽢胺酸中所含元素的質量?(A)氧32克(B)氮14克
(C)碳12克(D)氫5克。
( B )26.在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內,置⼊ X 和 Y 兩種氣體反應物後,會⽣成⼀種 Z
氣體產物,⽽最終X剩下0.6莫⽿,Y剩下0.3莫⽿,Z產⽣0.2莫⽿,如右圖表⽰
反應物和產物的莫⽿數隨反應時間的變化關係。試根據本⽂,試回答下列哪⼀
選項可表⽰ X 和 Y 的化學反應式?(A)6X + 3Y→ 2Z(B)X + 2 Y→ Z
(C) 2 X + Y→ Z(D)2X + 3Y→ 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