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八年級 108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68.81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2-31,离现在 5 30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理化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是非題 (每題 1) 正確選 A,錯誤選 B
( )01、一個質子的質量大約等於一個電子的質量
( )02、純物質在狀態變化期間,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仍需要吸收或放出熱量。
( )03、羽絨衣利用空氣不易導熱的特性,來達到保暖的效果。
( )04、熱平衡是指不同溫度的兩物質互相接觸,熱量產生流動,最後兩物質熱量相等。
( )05、有些燜燒鍋具有真空夾層,可減少熱以輻射方式散失。
( )06、依照現在的原子結構,原子核的體積大約占整個原子體積的一半。
( )07、科學上定義 1公克物質溫度上升 1 ℃,所吸收的熱量稱為該物質的比熱。
( )08、比熱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同一物質不同狀態,其比熱相同。
( )09、依照現在的原子結構,一個原子的質量大約會等於其原子核的質量。
( )10、物質在不同狀態時,分子之間的距離改變,而分子本身並沒有改變,這是物理變化。
二、選擇題 (每題 3)
( )11、常溫常壓下,何者是以液態方式存在的「非金屬」元素?
(A) Ag (B) Br (C) Hg (D) Na
( )12、某日預報氣溫為 68 ℉,請問換算成攝氏度數為多少?
(A) 20 (B) 25 (C) 30 (D) 36
( )13、下列哪一個物質不能用普通的化學方法分解為更簡單的物質?
(A) 氧化汞 (B) 純水 (C) 食鹽 (D) 水銀
( )14、原子由電子、質子和中子三種主要粒子所構成,請問此三種粒子性質為何?
(A) 電子帶負電,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 (B) 電子帶負電,中子帶正電,質子不帶電
(C) 電子帶正電,中子帶負電,質子不帶電 (D) 電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質子帶負電
( )15200 公克、比熱 0.19 卡/公克‧℃的砂子受到陽光照射,溫度由 25℃上升至 55℃,則砂子吸收了多少熱量?
(A) 760 (B) 950 (C) 1140 (D) 2090
( )16在兩支溫度計的液囊分別塗上黑色和白色顏料置於陽光下曝晒結果兩支溫度計的溫度均上升但塗上黑色顏
料的溫度計測量到的溫度比塗上白色顏料的溫度計高 8℃,請問下列何者是此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
(A) 塗上黑色顏料的溫度計的比熱較小 (B) 塗上白色顏料的溫度計的比熱較小
(C) 塗上黑色顏料的溫度計吸收較多太陽的輻射熱 (D) 塗上白色顏料的溫度計吸收較多太陽的輻射熱
( )17、取 90℃的熱水 100 公克加入 20℃的冷水 400 公克,在熱量沒有散失情形下,達熱平衡的水溫為多少度 C ?
(A) 30 (B) 34 (C) 37.5 (D) 42
( )18、關於常見元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銅是導電性最好的金屬,所以電線都用銅製造 (B) 石墨由碳元素構成,不具有導電性
(C) 真金不怕火煉,所以金是熔點最高的金屬 (D) 硫是無臭無味的黃色固體,可用來製造火藥
( )19、下列何者為放熱反應?
(A) 白色硫酸銅加水變成藍色硫酸銅 (B) 粉紅色氯化亞鈷試紙烘乾變藍色
(C) 固態的碘昇華成碘蒸氣 (D) 冰塊融化成水
( )20、某物質由固態開始加熱的曲線如右圖所示,請問在哪一區域時
可觀察到「液氣共存」的現象?
(A) a (B) b (C) c (D) d
桃園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理化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21、熱會影響物質的體積,請問 4 ℃的水在升溫和降溫時,其體積會有何變化? (仍然保持水的狀態)
(A) 升溫時體積變大,降溫時體積變小 (B) 升溫時體積變小,降溫時體積變大
(C) 升溫時體積變大,降溫時體積也變大 (D) 升溫時體積變小,降溫時體積也變小
( )22、物質依組成成分可分為混合物、純物質、元素、化合物,現以代號表示其分類方式如附圖
已知銅、硫酸銅與硫酸銅水溶液在分類後分別屬於丙類、丁類與乙類
則下列分類名稱何者正確?
(A) 甲為混合物 (B) 乙為純物質 (C) 丙為化合物 (D) 丁為化合物
( )23、乾冰(固態的二氧化碳)在室溫時會自動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關於此現象的描述,何者正確?
(A)為吸熱的變化,二氧化碳分子內的原子會重新排列 (B)為吸熱的變化,二氧化碳分子內的原子不會重新排列
(C)為放熱的變化,二氧化碳分子內的原子會重新排列 (D)為放熱的變化,二氧化碳分子內的原子不會重新排列
( )24、冬天時手觸摸到家具的金屬部分,往往感覺比觸摸木頭部分來得冰冷,請問原因是?
(A) 金屬的比熱較小 (B) 金屬的比熱較大 (C) 金屬導熱速率較快 (D) 木頭導熱速率較快
( )25、關於化學式的寫法,下列何者正確?
(A) 氧化鎂 MgO (B) 氯化鈣 CaCl (C) 二氧化碳 Co2 (D) 氫氧化鈉 HONa
( )26、週期表中某兩種金屬都能與水劇烈反應,並產生氣體,請問此兩種金屬可能為何種金屬? 產生的氣體是什麼?
(A) 此兩種金屬可能為鈉、鉀,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B) 此兩種金屬可能為鈉、鉀,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C) 此兩種金屬可能為鎂、鈣,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D) 此兩種金屬可能為鎂、鈣,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 )27、如右圖,錐形瓶內裝水,置入沸騰水中,細管內液面高於橡皮塞 8 cm,若置
25 ℃水中,細管內液面高於橡皮塞 3 cm。用此裝置測量某未知溫度液體時
細管內液面高於橡皮塞 6 cm,則可推知此液體溫度為多少 ℃?
(A) 50 (B) 60 (C) 70 (D) 90
( )28、關於鈉元素23
11Na的敘述,哪一個是正確的?
(A) 原子序是 23 (B) 中子數是 11 (C) 質量數是 11 (D) 質子數是 11
( )29 在下圖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四種物質的組成粒子模型,請問何者可能是氦氣?
(A) (B) (C) (D)
( )30、十九世紀時,克氏(Lord Kelvin)等科學家在研究氣體性質時,以氣體能達到最低的理論溫度(攝氏-273℃)
訂為絕對零度 0 K稱此溫標為克氏溫標 K為單位物質每上升 1克氏溫標也增加 1 K那麼水的沸點100
℃)該如何以克氏溫標表示?
(A) 373 K (B) 273 K (C) 173 K (D) 100 K
( )31溫度均為 20℃的甲丙三杯不同質量的水在同一熱源上加熱,
其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係如右圖所示,請問甲、乙兩杯水的質量比
為多少? (不計熱量散失)
(A) 3:2 (B) 2:1 (C) 2:3 (D) 1:2
( )32、承上題,當甲、乙、丙三杯水都加熱 6分鐘時,哪杯水吸收的熱量
最多? (不計熱量散失)
(A) (B) (C) (D) 一樣多
桃園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3次定期考試理化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3
( )33、某物質在溫度為-90 ℃時為固體,80℃時為液體,300℃時為氣體,
根據右表此物質可能為下列何者?
(A) (B) (C) (D)
【題組一】有甲、乙、丙、丁四種粒子,其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的關係,如下表所示。請回答 34 35 題:
( )34、哪一組選項的粒子是屬於相同元素?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 )35、比較這四種粒子的質量數大小關係,下列何者正確?
(A) >>= (B)=>> (C)>>> (D) >>>
【題組二】下表是元素週期表的部分資訊,請按照表格回答 36 38 題:
4
5
6
10
15
16
17
21
22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50
51
52
54
( )36、那些元素為同一週期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丁
( )37、下列哪一種金屬元素,容易與氧發生反應,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可保護內部金屬不被氧化?
(A) (B) (C) (D)
( )38、請問甲元素的原子序為多少? (A) 6 (B) 7 (C) 8 (D) 9
【題組三】將 100 g10℃的某固體,置於每分鐘提供 80 卡的熱源上加熱(熱量全被此物體吸收),其溫度與加熱
時間的關係如附圖所示,請依據此圖回答 39 40 :
( )39、此固體從開始加熱到完全熔化總共吸收了多少熱量?
(A) 800 (B) 2400 (C) 3200 (D) 4800
( )40、此物質在固態時的比熱為多少 calg‧℃ ?
(A) 0.2 (B) 0.4 (C) 0.6 (D) 0.8
熔點(℃)
沸點(℃)
75
250
95
350
30
400
50
500
粒子種類
質子數
7
7
8
9
中子數
7
8
9
9
電子數
7
8
8
7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