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2學期二年級第 1次段考理化科試題班級: 座號: 姓名:
一、 選擇(1 題-20 題)三分 、(21 題-40 題)二分
( )01、甲、乙、丙三種分子如附圖,已知甲分子和乙分子可以反應生成丙分子,若要生成 40 個丙分子,至少需要多少
個甲、乙分子?
(A)40 個甲分子和 20 個乙分子 (B)40 個甲分子和 40 個乙分子 (C)60 個甲分子和 40 個乙分子 (D)60 個甲分子
和20 個乙分子
( )02、承第 1題,請選出最能表示附圖之化學反應式?(A)H2+N2 → NH3 (B)2 H2+N2 → 2 NH3 (C)H2+3 N2 → 2 NH3
(D)3 H2 +N2 → 2 NH3
( )03、若有一批混合物在空氣中燃燒後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碳酸鈉與水蒸氣,請問該混合物中至少含有哪些元素?
(A)硫、碳、氫、氧 (B)硫、碳、氧 (C)鈉、氧、硫、碳 (D)鈉、氫、硫、碳
( )04、有關「質量守恆定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化學反應必須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才能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B)化學反應若有氣體逸散使質量減少,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C)化學反應若物質氧化使質量增加,則不遵守質量
守恆定律 (D)化學反應後,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改變但會產生新物質
( )05、市面上有一種暖暖包,它的成分是鐵粉、水及食鹽,使用時將包裝打開,用力搓揉之後將產生熱量,握在手中或
放在身上可以取暖,試問此反應為何?(A)化學變化的放熱反應 (B)化學變化的吸熱反應 (C)物理變化的放熱
反應 (D)物理變化的吸熱反應
( )06、豪駿和同學正在討論生活中的現象,下列哪位同學的敘述不是放熱反應?(A)豪駿:天然氣熱水器是燃燒天然氣
產生熱能 (B)翔宇:綠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製造所需養分 (C)恩捷:生物經過呼吸作用將養分分解以產生所需
能量 (D)宏鈞:下雷陣雨前,水蒸氣凝結成雲,天氣感覺悶熱 。
( )07、立宏作自然實驗,他將碳酸氫鈉粉末放在乾淨未加蓋的坩堝中加熱,產生二氧化碳、水及碳酸鈉,試問下列哪一
個圖形表示坩堝及其所裝物質的質量變化?
(A) (B) (C) (D)
( )08、以現在的觀點來看「燃燒」,下列何者正確?(甲)燃燒是一種釋放燃素的分解過程,燃素愈多,物質愈容易燃燒;
(乙)空氣中燃燒是物質與氧化合的過程;(丙)燃燒是物理變化,過程中產生光和熱;(丁)燃燒後物質會發生改變產
生新物質;(戊)燃燒是放熱反應。 (A)甲丙 (B)丙丁 (C)乙丁 (D)乙丁戊
( )09、新聞報導:高雄市某游泳池進行清潔工作時,疑似剛新進員工調錯清潔劑,誤將鹽酸與漂白水一起加在水中,而
產生刺鼻異味,造成現場至少 8人身體不適。請問鹽酸和含次氯酸鈉的漂白水混用,會產生何種氣體,對人體造成
傷害? (A)氫氣 (B)氨氣 (C)氯氣 (D)一氧化氮
( )10、下列有關原子量的敘述,何者正確?(甲)一個氧原子的質量可以用天平直接測得讀出;(乙)空氣中的氧原子和水
分子中的氧原子,兩者的氧原子量必相等;(丙)碳-12
(12C)的原子量是經實驗測得後才得以制訂;(丁)科學家以
各元素原子質量的比值來表示原子質量的大小,故原子量是一種比較值。(A)甲、丙 (B)甲、乙、丙 (C)乙、丁
(D)乙、丙、丁
( )11、生活經驗中,許多動作和化學知識密切相關,下列各項敘述何者錯誤?(A)以檸檬汁清洗熱水瓶,能將瓶內的鍋
垢(成分為碳酸鈣)清除 (B)洋芋片包裝內放一包鐵粉,能避免食物氧化 (C)油鍋起火,迅速以鍋蓋蓋熄
(D)室內烤肉放一盆水,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 )12、矽
(Si)是半導體科技發展的關鍵元素,在高溫下氫氣
(H2)與四氯化矽
(SiCl4)反應,可製取高純度的矽,此化學
反應式為:H2+SiCl4
→
Si+HCl(反應式未平衡)。請平衡此反應式後,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平衡後,HCl
的係數為 2 (B)平衡後,Si 的係數為 1 (C)平衡後,H2的係數為 1 (D)平衡此反應式是依據反應時各物質的
質量比
( )13、子嵐發現泡麵的包裝上標示成分含有維他命 E,添加維他命 E的主要目的為何?(A)延長保存防止腐壞
(B)為現代人增添營養 (C)幫助食品維持乾燥 (D)增添麵食新風味
( )14、附圖為許多食品或藥品包裝內常見的脫氧劑,此種脫氧劑的主要成分為鐵粉,利用鐵易與氧氣反應而消耗氧氣,
降低包裝內的氧氣濃度,可以延長食品或藥品的保存期限。關於鐵粉在上述反應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進行還原反應,所以為還原劑 (B)進行還原反應,所以為氧化劑 (C)進行氧化反應,所以為還原劑
(D)進行氧化反應,所以為氧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