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采多姿的植物」雙語教案設計

pdf
1.69 MB
19 頁
Windows 使用者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臺中市北區篤行國小
自然領域雙語教案
《多采多姿的植物》
110學年度第1學期
教學設計教師
李佳玲蔡純媚
輔導師培教授
葉聰文陳怡安
國小雙語教學
教師專業發展
基地計畫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英語學系
計畫主持人
趙星皓系主任
洪月女副教授
計畫聯絡人
廖蕙淳專任助理
李芳儀專任助理
11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大學 社會責任實踐基地種子培育計畫
USR HUB
110.3.11 修訂版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雙語教學研究中心
國民小學教育階段雙語教學教案
壹、設計理念
本單元從「自然界是由不同物質所組成」的概念進入主題,從校園中取材,給予
學生實地戶外觀察的機會,讓學生透過感官了解生活周遭事物的屬性。接著介紹植物
的身體各個部位之組成構造,以及察覺各個部位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徵和功能。植物與
人類及大自然其他物種的關係密切,人類生存與生活需依賴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資源,
引導學生從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覺知自然資源的重要性。
貳、教學分析
1、學生分析
(一)三年級普通班學生,為自然科學領域第二學習階段。
(二)二年級時英語每週一堂,三年級時英語每週兩堂。
(三)三年級第一年接觸自然科學,本單元為三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
2、教學資源分析
自然科學三上第一單元多采多姿的植物(康軒版)
3、教學方法分析
1 參與(Engage:利用教室外、戶外教學,讓學生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
並透過連結先備知識或經驗,引起對課程的好奇心。
2 探索(Explore:提供學生機會(如資料分析、小組討論),讓學生能建
構對課程主題─植物的理解。
3 解釋(Explain:給學生機會解釋並重新思考所學,以了解主題的內
涵,並藉此使學到的知識更完善。
4 評量(Evaluate:於每個小單元結束後設計學習單與發表活動,以評量
學習之學習成效與理解程度。
4、情境脈絡分析
學生在此單元認識植物的身體部位及各部位名稱後,觀察並認識不同植物
葉、莖和根的形態特徵及功能。知道不同季節會開不同的花,認識植物花、
果實和種子的功能;知道植物和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活各方面關係密切。
110.3.11 修訂版
2
參、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Unit Title
多采多姿的植物 課程時間
Unit Length
4 160 分鐘
學生年級
Grade Level
三年級 學生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23
設計者
Designer(s)
自然老師:李佳玲
英語老師:蔡純媚
指導教授姓名
Name of Consultant
自然領域
:
葉聰文教授
英語領域:陳怡安教授
指導教授服務單位
Institute of Consultant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配合融入之學科領域
Integrated
Subject/Content Area
數學 自然科學 綜合活動 健康與體育
生活課程 藝術 社會
配合融入之議題
Integrated Issue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多元文化教育 國際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家庭教育
原住民教育
戶外教育
領域核心素養
Core Competencies
-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
續探索自然。
-E-B3 透過五官知覺觀察周遭環境的動植物與自然現象,知道如何
欣賞美的事物。
-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合作學習,培養與同儕溝通表達、團隊合作
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E-A1 具備認真專注的特質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嘗試運用基本的學
習策略,強化個人英語文能力。
-E-B1 具備入門的聽、說、讀、寫英語文能力。在引導下,能運用
所學、字詞及句型進行簡易日常溝通。
本單元學習重點
Learning Focus
學習表現
Student
Performance
tr--1 能知道觀察、記錄所得自然現象的的結果是有其
原因的,並依據習得的知識,說明自己的想法。
tc--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ai--2 透過探討自然與物質世界的規律性,感受發現的
樂趣。
ah--1 透過各種感官了解生活週遭事物的屬性。
an--3 發覺創造和想像是科學的重要元素。
1--7 能聽懂課堂中所學的字詞。
1--8 能聽懂簡易的教室用語。
6--2 積極參與各種課堂練習活動。
學習內容
Learning
Content
INa--1 自然界(包含生物與非生物)是由不同物質所
組成。
INb--4 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是互相配合的。
INb--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
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INb--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
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f--3 自然的規律與變化對人類生活應用與美感的啟
110.3.11 修訂版
3
發。
INg--1 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資源。人類生存與生活需依
賴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但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
珍惜使用。
Ac--1 簡易的教室用語。
Ac--2 簡易的生活用語。
表現任務
Performance Task(s)
1.
認識生物與非生物,非生物沒有生命。
2. 知道生物中有些是動物,有些是植物。
3. 認識植物身體外形具多樣性。
4. 了解植物身體構造可分為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
5. 知道植物開花後會結出果實,果實裡面有種子。
6.
了解植物和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活息息相關。
節次架構
Lesson Structure
〔第一節〕校園大探索:自然環境中包含生物和非生物;生物中有些
是動物,有些是植物。
〔第二節〕植物的身體:植物身體構造可分為根、莖、葉、花、果實
及種子。
〔第三節〕果實與種子:果實裡面有種子,果實可以保護種子及協助
種子傳播。不同植物果實的大小、顏色、氣味、形狀和內含的種子數
量各有不同。
〔第四節〕植物與生活:植物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活有密切關係。
第一節
The First Period
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學科內容目標
Content/subject
specific knowledge
objectives
1. 能觀察校園環境,分辨生物和非生物、動物和植
物。
溝通/語言目標
Communication/
language
objectives
1.目標語言:
living things, non-living things, animal,
plant, because, move, fly, eat
2.溝通語言:
Stones /Chairs are non-living things.
Bird/ Trees/ Butterflies/ Flowers are living things.
Bird/ Butterflies are animals because they can fly.
Trees/ Flowers are plants because they can’t move.
3.運用語言:
Be quiet. Lets look at the PPT. What do you find? Lets
find the answer. Please answer the question. Whose turn?
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教學內容、步驟、時間(認知)
Procedures (Cognition)
跨語言溝通策略
Use of Translanguaging
學習檢核
Assessment
一、引起動機
110.3.11 修訂版
4
教師用投影片展示上一堂課學
生在校園探索時見到與寫下的
物體照片與名稱。(樹木、建
築物、籃球架、石頭、輪胎、
花、草、桌子、椅子、門、路
燈、蝴蝶、拖把、花盆、電
腦、甲蟲、書、鉛筆、鳥、垃
圾桶、蜻蜓、寶特瓶、螞蟻、
魚、籃球、蜜蜂。)帶著學
生瀏覽一次。並將圖卡發至各
組。
Let
s look at what you find on
campus.
二、發展活動
(一)教師詢問學生以下問
題,請學生從圖卡中找到符合
的答案並回答:
1.在這些東西當中,哪些會移
動呢?
學生可能會回答:蝴蝶、甲
蟲、鳥、蜻蜓、螞蟻、魚、蜜
What can move?
2.在這些東西當中,哪些會吃
東西呢?
學生可能會回答:蝴蝶、甲
蟲、鳥、蜻蜓、螞蟻、魚、蜜
What can eat?
3.在這些東西當中,哪些會成
長呢?
學生可能會回答:蝴蝶、甲
蟲、鳥、蜻蜓、螞蟻、魚、蜜
What can grow up?
4.在這些東西當中,哪些會死
亡呢?
學生可能會回答:蝴蝶、甲
蟲、鳥、蜻蜓、螞蟻、魚、蜜
What will die?
5.在這些東西當中,哪些會繁
殖新生命呢?
你們看的到東西,可
以用中文說。
從校園這些圖片中,
我們可以歸納出,會
移動、吃東西、成
長、死亡、繁殖的,
大部分稱之為生物。
不會移動、不會吃東
西、不會成長、不會
死亡和不會繁殖的,
大部分稱之為非生
物。
學生能說出在
校園內見到的
東西。
學生能回答教
師的問題。
學生能將在校
園裡見到的東
西加以分類,
說出它們是生
物或非生物。
110.3.11 修訂版
5
學生可能會回答:蝴蝶、甲
蟲、鳥、蜻蜓、螞蟻、魚、蜜
樹木、花、草、蝴蝶、甲蟲、
鳥、蜻蜓、螞蟻、魚、蜜蜂等
是有生命的,稱為生物。
Trees, flowers, grass, butterflies,
beetles, birds, dragonflies, ants,
fishes, bees are called living
things.
建築物、籃球架、石頭、輪
胎、桌子、椅子、門、路燈、
拖把、花盆、電腦、書、鉛
筆、垃圾桶、寶特瓶、籃球等
是沒有生命的,稱為非生物。
Buildings, basketball hoops,
stones, tires, tables, chairs, doors,
street lights, mops, flower pots,
computers, books, pencils,
garbage cans, bottles,
balls are
called non-living things.
(二)相反的,椅子是非生
物,因為它不會______
Chairs are non-
livings things,
because they cant
move/eat/grow up.
花盆是非生物,因為它不會_
_____゜
Flower pots are non-livings,
because they cant
move/eat/grow up.
路燈是非生物,因為它不會_
_____゜
Streetlights are non-living things,
because they cant
eat/move/grow up.
(三)校園生物當中,有些是
植物、有些是動物。
There are some plants or animals
on campus.
請學生先將非生物的圖卡放到
一旁。接著從剩下的圖卡中找
學生能說出辨
別植物與動物
的方法。
學生能將分類
結果記錄在表
格中。
學生能展示與
解說自己的校
園觀察紀錄
表。
110.3.11 修訂版
6
到符合的答案,並用目標句型
回答:
以上這些校園生物中,哪些是
動物?哪些是植物?怎麼知道
的?
學生可能回答:蝴蝶、甲蟲、
鳥、蜻蜓、螞蟻、魚、蜜蜂是
動物,牠們有的會飛、有的會
動、有的要吃東西、有的會長
大、有的會繁殖後代
樹木、花、草是植物,因為它
們大多不會動,不能跳也不會
飛。
植物大多不會動,不能跳也不
會飛,不像動物一樣會吃東
西,但需要水和養份,會長
大、會繁殖後代。
Animals and plants are living
things.
Animals can fly, move, or eat.
Most of plants cant move, jump,
or fly. But they need water and
food to grow.
三、綜合活動
請學生將分類的結果記錄在表
格中,並簡單報告自己的紀錄
表內容,例如:
石頭是非生物。
Stones are non-living things.
鳥類是動物(因為它會飛)
Birds are animals because they
can fly.
樹是植物(因為它不會動)
Trees are plants because they
can’t move.
第二節
The Second Period
110.3.11 修訂版
7
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學科內容目標
Content/subject
specific knowledge
objectives
植物的構造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溝通/語言目標
Communication/
language
objectives
1.
目標語言
: root(s), stem, leaf(leaves), (
延伸單字:
flower, fruit, seeds)
2.溝通語言:
Whats this? It’s a ___________.
What are these? They’re __________ .
3.運用語言:
Lets watch the video. I will give each one a paper.
Put the word cards at the correct place. Take a look. Are
you finished?
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教學內容、步驟、時間(認知)
Procedures (Cognition)
跨語言溝通策略
Use of Translanguaging
學習檢核
Assessment
1
引起動機
觀賞傑克與魔豆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_VCpAYajmvo
影片播至母親將豆子丟出窗
外)詢問學生,隔天早上傑克
醒來之後,在院子裡看到什麼
景象?
What happened when Jack woke
up next morning?
There was a huge beanstalk in the
yard.
What does the beanstalk look
like?
(Students can have different
answers)
教師發下空白紙張,請學生分
組完成對魔豆的想像畫。教師
同時在黑板上畫出植物的身體
以及各部位的名稱。
I will give each group a piece of
paper.
Please draw the shape of Jack's
beanstalk.
學生上台發表展示,將作品貼
在黑板上,老師大致上將學生
學生能專心觀
賞影片內容。
學生能回答老
師的問題。
學生能完成圖
畫。
學生能將字卡
110.3.11 修訂版
8
的作品分為根莖葉三段並請學
生將字卡貼在對應的位置。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This is the root of the plant.
This is the stem of the plant.
This is the leaf of the plant.
Group1 please put your work on
the blackboard and tell everyone
about your beanstalk.
Where's the root?
Where's the stem?
Where's the leaf?
Put the word card to each part.
This is the root.
This is the stem.
This is the leaf.
2
發展活動
請學生回想二年級生活課種植
植物的經驗,植物需要陽光、
水、空氣、土壤。
We grew plants last year.
We grew mung beans.
What do plants need?
They need sunlight, water and
food(fertilizer)
教師提問:植物如何獲取水
份?
When we are thirsty, we drink
water.
How can plants get water?
They get water from roots.
教師提問:植物如何吸收陽
光?
How do plants get sunlight?
They get sunlight from the stem
and leaves.
教師提問:植物如何呼吸空
氣?
How do plants get air?
物雖然沒有呼吸器
官,但是,實際上植
物在它的一生當中,
無論是根、莖、葉、
花,還是種子和果
實,時時刻刻都在進
行著呼吸,只是人的
肉眼看不出來。
貼在正確的對
應位置。
學生能發表過
去種綠豆的經
學生能參與討
論並練習使用
目標句型
110.3.11 修訂版
9
They get air from all over their
whole body.
3
綜合活動
藉由功能(營養器官與繁殖器
官)帶出植物還有花、果實、
種子等部位與構造。
Plants have
different parts, like
roots, stem, leaves, flowers, fruit
and seeds.
播放影片”parts of a plant”
學生觀看植物各部位的構造與
功能。
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環保素材
與工具,以教師發下的棒棒糖
做為主體,仿作出完整的植物
並標示部位名稱。
Lets have an activity called
“parts of a plant- lollipop
Take a look at this.
You can see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lants, the flower, the leaves,
the stem, and the roots.
Step1: Draw the shape of the
flower, leaves and roots.
Step2: Cut them out of the
paper.
Step3: Cut a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flower.
Step4: Put the lollipop through
the hole in the flower.
Step5: Place the leaves onto the
stick of the lollipop.
Step6: Glue the roots underneath
the stick.
製作完畢之後,請學生和同學
們互相介紹這個模型的各個部
位。
學生能完成作
品。
110.3.11 修訂版
10
There you have a lollipop plant!
Now you talk about your
lollipop plant with your partner.
Whats this?
It’s a ___________.
What are these?
They’re __________ .
學生能以目標
句型介紹植物
的各個部位。
第三節
The Third Period
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學科內容目標
Content/subject
specific knowledge
objectives
植物開花後會結出果實,果實裡面有種子。
不同植物的果實,種子數量不同。
溝通/語言目標
Communication/
language
objectives
1. 目標語言:
banana, mango, apple, papaya,
watermelon, more than one
2.溝通語言:
1.How many seeds do have?
2. Bananas/Coconuts don’t have any seed.
3. Mangoes /Peaches /Cherries have one seed.
4. Apples/ Lemons /Papayas/Watermelons/Pineapples
Oranges/ Pears have more than one seed.
3.運用語言:
Let me ask you some questions. Lets look at the second
video. Color the picture. Repeat after me.
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教學內容、步驟、時間(認知)
Procedures (Cognition)
跨語言溝通策略
Use of Translanguaging
學習檢核
Assessment
〔引起動機〕
播放影片“Fertiliz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Seed and Fruit”
https://www.youtube.com/wat
ch?v=PidOBjeY6MI), 讓學生
思考:果實是怎麼來的?
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think
where fruits come from?
教師提問:
Spikey 果園裡看到了什麼景
象,使它感到很疑惑?(幾週
前在這裡看到了很多花,但現
在卻全變成了蘋果,發生了什
麼事呢Mrs Coco 告訴它,這
是開花結果的自然過程。)
Spikey 為花是像母雞生蛋那
樣子把果實生出來的,是這樣
學生可以用中文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
學生能專注觀
看影片內容。
學生能回答教
師的問題。
110.3.11 修訂版
11
嗎?
在大自然中,通常可以發現蜜
蜂在花朵間飛來飛去,忙著採
食花粉和花蜜。植物的花是如
何吸引蜜蜂的?
We often see bees fly to and from
in the garden and are busy
picking up pollen and honey.
How
do flowers attract bees?
Lets watch the second film.
〔發展活動〕
教師播放第二段影
片”pollination for Kids | Flower
Learning
Video”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CUPzbTuJlgc ),
學生觀看雄蕊與雌蕊的構造,
以及花粉如何傳播,讓植物能
結出果實、繁衍後代。
教師說明:不同植物的果實,
其顏色、氣味和種子數量各有
不同。請學生回想曾經吃過的
水果,發表它們的外觀形狀與
顏色氣味等特徵。
Different fruits have different
colors or sizes.
The numbers of seeds are also
different.
種子在果實裡面,受到保護,
也幫助它們被傳播,到適合的
地方長成新植物。請學生回想
與發表曾經吃過的水果,裡面
種子的外觀形狀與數量。
What fruits did you eat before?
How many seeds do fruits have?
Bananas/Coconuts don’
t have
any seed.
Mangoes/Peaches /Cherries have
one seed.
Apple/Lemons/Papayas/
Watermelons have more than one
seed.
學生能專注觀
看影片內容。
學生能發表各
種水果的外觀
形狀與顏色氣
味等特徵。
學生能發表各
種水果種子的
外觀形狀與數
量。
110.3.11 修訂版
12
〔綜合活動〕
教師發下學習單,請學生找出
水果剖面的種子、塗上顏色。
練習從許多的水果圖片中,找
出沒有種子、只有一顆種子、
有超過一顆種子的水果。
Now I hand out everyone a
worksheet.
You try to find how many seeds
do these fruits have?
None, one or more than one?
學生能完成學
習單。
110.3.11 修訂版
13
第四節
The Fourth Period
學習目標
Learning objectives
學科內容目標
Content/subject
specific knowledge
objectives
了解植物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溝通/語言目標
Communication/
language
objectives
1.目標語言:
milk, peas, cherry(cherries), egg, French
fries, cheese, beef, popcorn, chips, pork, bread, fish,
noodles, tea, nut, orange juice
2.溝通語言:
What foods come from plants?
Peas/ Cherries/ French fries/ Popcorn/ Chips/
Bread/Noodles/ Tea/ Nuts/ Orange juice come from
plants.
What foods don’t come from plants?
Milk/ Eggs / Cheese/ Beef/ Pork/ Fish dont come from
plants.
3.運用語言:
I w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 You can discuss each
other. One more time. Write down the correct answer.
學習活動
Learning activities
教學內容、步驟、時間(認知)
Procedures (Cognition)
跨語言溝通策略
Use of Translanguaging
學習檢核
Assessment
〔引起動機〕
展示一些圖片來讓學生討論植
物與生活的關係,例如:棉花
的果實可以製成衣物、竹葉可
以編成斗笠、棕櫚樹的纖維製
成蓑衣、植物的莖可用於房屋
建築、家具、拼板舟、橋或棧
道,竹蜻蜓、陀螺等童玩,歐
洲宮廷的花園給人賞心悅目的
感覺等。
Lets talk about the plants in our
life.
Plants can be used for clothing.
Plants can be used for housing.
Plants can be used for making
boats.
Plants can be used for
entertainment.
〔發展活動〕
請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從食、
學生能說出植
物和我們生活
的關係。
學生能舉出植
110.3.11 修訂版
14
衣、住、行、育和樂各方面,
探討植物和我們生活的關係。
請各組逐一發表討論的結果。
Lets talk about the plants in our
life.
〔綜合活動〕
教師發下學習單,請學生找出
來自植物的食物有哪些,並回
答老師的問題。
I will give everyone a handout.
What foods come from plants?
Peas/ Cherries/ French fries/
Popcorn/ Chips/ Bread/Noodles/
Tea/ Nuts/ Orange juice come
from plants.
What foods don’
t come from
plants?
Milk/ Eggs / Cheese/ Beef/ Pork/
Fish don’t come from plants.
物在生活中應
用的例子。
學生能完成學
習單並發表。
110.3.11 修訂版
15
What foods come from plants?
What foods come from plants? Write the names of the foods in the correct boxes.
Foods that come from a plant Foods that do not come from a plant
milk peas eggs cherries
French fries beef popcorn chips
pork bread fish noodles
tea nuts orange juice cheese
附件多媒體教學資源、教材、學習單、評量單
110.3.11 修訂版
16
附上第一節教學 PPT
110.3.11 修訂版
17
110.3.11 修訂版
18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