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文能力表達」課程大綱
壹、授課教師:林保淳
貳、課程學分:單學期,三學分,通識課
參、教學目標:
「語文」二字,包括了「言語」(說話)和「文字」(書寫)兩個範疇,
各有各的領域與功能,也各牽涉到不同體系的理論。在此課程中,「語文能
力」的定義,是針對「文字」(書寫能力)而論的。
一般認為,文字最主要的功能,就在「表情達義」,重在「溝通」,這是
一種非常普遍而功利的想法;文字是否真的只有溝通的作用呢?人一生成長
的過程中,不斷吸納繁多的文字,其實,文字的歷練,正是生命的成長,試
問,人類的生活哪一處可以脫離文字?而人生層面,又豈止於功利的追求而
已?我們有沒有想過,當我們擺脫掉社會的網絡,回歸自我生命核心之時,
文字可以對我們產生何種意義?我一直覺得,真正能感受文字的人,生命才
是多姿多采的,不僅僅是會不會寫文章問題。
現代人跟文字的關係,是越來越疏離了,很多人都只將文字看成是一種
「符號」,而忽略了運用符號的主體——人!假如符號真的只是一個意義的
標記的話,山與海,不過就是山與海,可是,一旦滲入了主體的生命與情感,
山就不僅僅是山,海也不僅僅是海;問題在於,我們應當如何去形塑自我生
命中的山與海?
本課程擬以「文字的感受」為出發點,強調文字與個人生命的密切關係,從生活出發,體認「文字」多采多姿的世界。在整個單元的設計中,我們以「如何寫好文章」為訴求,因此於寫作原理、各體手法、實務運用,多所講述——看起來,這是很呆板而缺乏「創意」的,但事實上,這卻是最生活化的文字運用。
現代人一向強調「創意」,從學習文章的角度來說,前述的設計,正是為「創意」作鋪墊,在學習的過程中,「創意」是個終極境界,這些「非創意」的部分,才是根本!會寫文章的人,通常強調文章的創意,創意是一種自我的體現,自我的完成,然而,創意自何而來?不僅在識字多寡,不僅在語句鍛鍊,不僅在文章鋪排,不僅在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在「感受」文字,用文字發抒自我。文章要有創意,可是卻須以最淺近的道理為基礎,這就是「非創意」!會不會寫文章,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與我們生命各層次息息相關的語言場合,去體會文字,跟文字繫聯為一體。
肆、授課範圍:以《創意與非創意表達》一書為主,輔以相關的討論、練習。
伍、授課方式:
大班上課:
由老師講授「非創意」的部分。
小組討論:
分組討論,每節次以各個不同的主題,讓同學發表意見,激發「創意」。
文章寫作:
同學依既定主題,創作文章。
陸、課程綱要:本課程分為三個單元,其要項如下:
第一單元:導論
一、語言的「功能」
二、中國文字的特性
第二單元:「非創意」表達
一、文章寫作的基本原理
二、記敘手法(含抒情)
第三單元:「創意」表達──綜合練習
相聲演習
公文製作
報導文學
四、 文宣廣告的設計
五、 企劃案的製作
(以上五項視同學需要作斟酌 )
第四單元:文字與生活藝術
一、對聯
二、燈謎
柒、教科書:
《創意與非創意表達》 淡江中文系主編 里仁書局
捌、成績考核:
期中、期末考試各佔百分之三十
小組討論及作業佔百分之三十
出席率佔百分之十(唯超過三次無故缺席者、作業超過期限未繳者,一律以不及格論)
玖、作業內容:
相聲劇本及表演
公文習作
廣告設計(或企劃案)
散文創作(或詩歌)
對聯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