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郭橐駝傳》課前學習單:職人精神與職業匹配探究教學設計

格式
docx
大小
2.2 MB
頁數
10
上傳者
us1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7-23,离现在 0 9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種樹郭橐駝傳〉課前學習單

設計者:嘉義高工 簡嘉菱

職人精神,誰最稱職?──

請閱讀以下摘錄自幾米《履歷表》的四份職人履歷表。

以上四份職人履歷表是摘錄自幾米《履歷表》,請從中選出你認為最稱職的一位職人,並說明理由。(回答引導:如果一個人的性格、興趣與能力能與工作相匹配,則更容易發揮優勢、獲得成就感,並在工作中保持熱情與動力,成為稱職職人。反之,若不匹配,可能會感到挫折或壓力,影響表現與滿意度。)

我認為 最稱職的職人,因為我看見

「你必須愛上自己的工作。」、「工作的自我提升永無止境。」──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種樹郭橐駝傳〉課中學習單

  1. 知人論事

參考選項:

請完成關於柳宗元的生平事蹟填空。

A. 子厚

B. 永州八記

C. 古文運動

D. 三戒

E. 永貞革新

F. 永州

G. 韓柳

H. 河東

柳宗元,字(1 A),為唐代著名文人,與韓愈並稱「(2 G)」,是推動中唐(3 C )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出生於(4 H)(今山西永濟),世稱「柳河東」。自幼聰慧,進士及第。後來參與王叔文領導的(5 E)政治改革,雖抱持理想,卻因改革失敗而遭貶外放,輾轉來到(6 F)任刺史,雖身居偏遠,他仍體恤民情,政績卓著。與他齊名的文人有劉禹錫,兩人並稱「劉柳」。他在被貶期間常寄情山水,筆下風景既具畫面美,又含哲理,尤以(7 B)為代表,展現其清幽、孤高散文的風格。柳宗元一生雖仕途坎坷,卻在文學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柳宗元的「寓言」作品以深刻的哲理性、強烈的政治諷刺性和高度的藝術性著稱。寓言,是一種用假想的故事來闡明人生道理,進而達到諷刺時事和針砭社會的文學表達。其中(8 D)是柳宗元最具代表性的寓言組合,包括三篇短文〈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以動物為題材,藉以諷喻當時的政治腐敗、社會問題以及人性的弱點,揭示了深刻的社會批判和人生哲理。


二、全文概覽

請先閱讀原文。

【原文】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云。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爲觀遊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爲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爲官戒。

【註釋】

郭橐駝,不知道他起初叫什麼名字。他患了脊背彎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彎腰行走,就像駱駝一樣,所以鄉里人稱呼他叫「橐駝」。橐駝聽說後,說:「這個名字很好啊,這樣稱呼我確實恰當。」於是他捨棄了他原來的名字,也自稱起「橐駝」來。


他的家鄉叫豐樂鄉,在長安城西邊。郭橐駝以種樹爲職業,凡是長安城裏爲種植花木以供觀賞的富豪人家和做水果買賣的人,都爭着把他接到家裏奉養。觀察橐駝種的樹,即使是移植來的,也沒有活不成的;而且長得高大茂盛,結果實早而且多。其他種樹的人即使暗中觀察,羨慕效仿,也沒有誰能比得上。

有人問他種樹種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說:「橐駝我不是能夠使樹木活得長久而且長得很快,只不過能夠順應樹木的天性,來實現其自身的習性罷了。但凡種樹的方法,它的樹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勻,它根下的土要用原來培育樹苗的土,它搗土要結實。這樣做了以後,就不要再動,不要再憂慮它,離開它不再回頭看它。栽種時要像對待孩子一樣細心,栽好後置於一旁要像拋棄了它們一樣,那麼樹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習性就得以實現。所以我只不過不妨礙它的生長罷了,並不是有能使它長得高大茂盛的辦法;只不過不抑制、減少它的結果罷了,也並不是有能使它果實結得早又多的辦法。別的種樹人卻不是這樣,樹根捲曲又換了生土;他培土的時候,不是過緊就是太鬆。如果有能夠和這種做法相反的人,就又關愛得太深,擔憂得過多,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經離開了,又回頭去看看。更嚴重的,甚至抓破它的樹皮來檢驗它是死是活着,搖動它的樹根來仔細看土是鬆是緊,這樣。雖然說是喜愛它,這實際上是害了它,雖說是擔心它,這實際上是仇恨它。所以他們都比不上我。我又能做什麼呢?」

問的人說:「把你種樹的方法,轉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嗎?」橐駝說:「我只知道種樹罷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職業。但是我住在鄉里,看見那些官吏喜歡不斷地發號施令,好像是很憐愛(百姓)啊,但百姓最終反因此受到禍害。官吏們一天到晚跑來大喊:『官府讓我們命令:催促你們耕地,勉勵你們種植,督促你們收穫,早些煮繭抽絲,早些織你們的布,養育你們的小孩,餵大你們的雞和豬。』一會兒打鼓招聚大家,一會兒敲梆召集大家,我們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飯去慰勞那些官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們生產增多,並且使我們民心安定呢?所以我們既困苦又疲乏,像這樣(治民反而擾民),它與我這個行業當中一些種樹人(其實喜歡樹,卻是害樹)的行爲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問的人說:「哎呀,不也是很好嗎!我問種樹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記錄這件事把它作爲官吏們的警戒。

三、郭橐駝的履歷表

請根據以上文本,為郭橐駝整理一份專屬的履歷表。

姓氏

名字

不知其名

又名

橐駝

原因

因駝背而得名

職業

屬性

植樹匠 □花匠 □林業師 □花藝師

居住

地區

豐樂 】鄉,在【 長安 】城的西邊

專長

表現

(多選)

長安城種植花木以供觀賞的富豪和做水果買賣的商家,都爭相聘請他到家

橐駝種的樹即使是移植,也沒有不成功的;且高大茂盛,能早結果實又多

郭橐駝將種樹的道理運用到為官理民的治理上,可以讓求官者官運順利

重視樹木的天性與天資,依照木種的習性順應其生長

鍾愛植樹,並能與他人分享種樹的方法與正確的觀念


四、段意梳理與理解

1.下列選項最能概括〈種樹郭橐駝傳〉第一、二段的段落大意是:

郭橐駝身世坎坷,飄泊異鄉求生 郭橐駝才識過人,致力從政報國

郭橐駝性情溫和,樂於助人為樂 郭橐駝身形名號,植樹聲名遠播

2.根據第三段所述:「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碩而茂之也。」與上列語意最接近的成語是:

自得其樂 揠苗助長 順其自然 事半功倍

3.〈種樹郭橐駝傳〉第四段中敘述了「長人者」的行事作風,以下最符合的選項是:

順應民性、無為而治 過度干預、事事操控

體恤百姓、減輕賦役 崇尚節儉、不務繁政

4.根據文本,以下最符合郭橐駝種樹方式的敘述是:

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 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

愛之太殷,憂之太勤  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

5.根據文本,郭橐駝最重視的種樹原則是:

注意樹木生長環境,並經常修剪和培土

根據樹木品種,且按照預定的形狀成長

了解樹木的自然需求,適時順應其天性

經常變換種植位置,以刺激樹木的生長

6.郭橐駝種樹方式和他植者種樹方式的不同之處是:

重視土壤的養分,而他植者注重樹木外觀

會在移植樹木時會比他植者更仔細的照料

認為樹木要經過計畫性管理才能長得茂盛

盡力依循樹木本性不過度干預其自然生長


五、郭橐駝的種樹之道與理想的為官之道

1.〈種樹郭橐駝傳〉中所描述的「好煩其令、旦暮而呼的為官」者,若類比郭橐駝的植樹方式與他植者的植樹方式,一般的為官者的治理方式是:

郭橐駝──理想型的官員他植者──現實型的官員

2.郭橐駝的種植方式注重的是「順其自然」,他尊重樹木的天性並允許其自由生長,且除了表面上講述種樹之道,作者也藉此類比為官之道。請完成下列類比表格的勾選。

向度

郭橐駝的種樹之道

理想的為官之道

樹根的照護

樹根舒展

樹根捲曲

百姓謹守時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百姓停止吃早飯、晚飯去慰勞官吏

種植的土壤

(多選)

育樹時需培土平勻

育樹時要更換生土

使用原土培育樹苗

搗土結實培育樹苗

生活環境安穩,使百姓能夠自由安定的發展

生活環境多變化,使百姓受到壓迫與束縛

照顧頻率

栽種時像對待孩子般細心,栽好後置於一旁任其生長

栽種時關愛至深,擔憂過多,早晚反覆看顧

依照百姓的生活步調,不過度干預

依照官府的要求,不斷地發號施令

對木性的影響

樹性得以順應而生長

樹木天性一天天遠去

百姓安居樂業

百姓困苦疲乏

結果與收穫

樹型高大茂盛,能結果充實且能早收多獲

抓破樹皮檢驗樹的生死,搖動樹根確認土的鬆緊

民心安定生產增多

民心不安生產不足

照顧心態

不妨礙樹的生長,不抑制樹的結果

雖說是愛樹,實際是害了樹,雖說是擔心樹,實際是仇恨樹

官員施政寬和,依時行政,不加干涉,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官員表面上是積極作為,看似憐愛百姓,而百姓反因此受累

3.〈種樹郭橐駝傳〉文中「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可與下列為官之道相對應的是:

上行下效 賞罰分明 順應民情 風行草偃

4.根據文本,郭橐駝對於「植樹」與「官理」之間所持的態度是:

他認為官理不應該過度干預,應該讓事物自發性地運行

他認為治理百姓的重點是嚴加管理,並有計畫性的栽培

他認為自己植木的方法只對樹木有效,無法應用於治理

他認為順乎天理的種樹方法,也可以類推於治理百姓上

5.行文常會利用短句以營造氣氛,加強文意。下列文句所呈現的對話氛圍是:

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勗爾植,督爾穫!」「蚤繅而緒,蚤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

表現官吏熱切關懷人民的生計 □表現官吏對於人民的殷殷期待

表現官吏對人民勞務擔憂之情 □表現官吏督促人民的嚴厲口吻

6.根據文本,下列敘述最接近郭橐駝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感嘆是:

社會上有權勢者,對複雜政令感到厭煩,屢次違抗君命而遭至災禍

社會上名望高者,參與政事與官員爭權,使得百姓受苦且不知所措

上位者喜歡發布命令,看似關愛百姓,然而政令繁多反使百姓受害

上位者體恤民情,出於關愛依民情以發號施令,但卻常被百姓誤解

7.文末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爲官戒示。」其意希望用以警惕的對象是:

人民百姓 □橐駝者 □長人者 □他植者

8.郭橐駝對於「植樹」與「官理」所持的態度,與下列諸子思想內涵最相近的是:

儒家主張施政應以仁義為本,推己及人,透過道德教化使社會和諧

道家主張應當無為而治,順應自然規律,避免過度干涉事物的發展

墨家主張應廣施兼愛,積極地參與社會事務,以實用精神改善民生

法家主張治國應以法治為本,透過嚴刑峻法來確保社會秩序與安定

9.若郭橐駝來到現代社會,他自有一套管理團隊或組織的原則,下列最接近其管理原則的選項是:

他會採取責任分工制的方式,重視的控制和監督

他會尊重每個成員的能力,給予自由發揮的空間

他會設定很多目標與方向,確保所有成員能遵守

他會隨時機動地調整組織結構,尋找最佳工作方法

10.郭橐駝談論種樹之道時說:「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這反映了一 種順應天性、適當引導的管理方式。以下最符合這種理念的領導風格是:

領導者採取高度集權,要求成員嚴格服從指示,以確保組織效率與達成目標

領導者對於成員行動不加干涉,讓成員完全自由發展,不多提供指導或監督

領導者鼓勵成員創新發展,激勵團隊積極變革,以適應外在環境的快速變化

領導者關注團隊成員的需求,提供適當支持與資源,讓他們自然成長與發展

11.若是聘請郭橐駝來擔任地方行政官「刺史」,你覺得他會是一位怎麼樣的官員呢?(文長約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關於〈種樹郭橐駝傳〉一文使用的寫作手法,以下說明正確的是:(多選)

透過郭橐駝與地方官吏的對話,表達對百姓深切的同情

採用史傳的記傳體的書寫方式,評論郭橐駝的人品性格

連結種樹與為官道理,借此喻彼,寄寓對於理想官者的期待

運用大量排比句型,描繪地方官吏與民同樂勤政愛民的形象

對比郭橐駝與他植者的種樹方式,強調無為而治、尊重自然


五、延伸閱讀

(一)人類與自然的秘密連結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有一種可能發生在幼樹身上的現象—— 向觸性形態發育(thigmomorphogenesis),即植物在被觸摸後,生長會變得較為緩慢。舉例來說,只要每天撫摸自己種植的番茄幾分鐘,就會造成減緩增高且形成較粗的莖軸的現象。

風也會在植物身上引發相同的行為模式:較低的高度能降低風作用在根部的槓桿力,此外,較粗的莖也更有益於穩定番茄株。這當然也適用於動物擦身而過時所造成的活動,因為較不穩固的植物便容易因此曲折。因此,番茄或其他小型的樹木很有可能在它們的遺傳清單中,有著對這種接觸(不僅僅是對風)的反應。

科學家發現,被如此觸碰的受試樣本會產生更多的茉莉酸(jasmonic acid)。這種酸不僅會改變高度的增長,還會刺激植物,促使莖條變粗,讓植物更加穩固。特別是太少受到光線照射的室內植栽,往往會有根單薄、不穩固的主幹,這種現象就更明顯。

如果期待擁抱一棵樹後能獲得正面的回應,那麼以上這些資訊肯定令人大失所望。因為,前述的反應其實只是某種防禦策略,用來對抗不利於植物的外部影響。此外,如果樹木得要從中察覺些什麼,必然要能感受壓力,應該要能感受到圍住其樹皮的手臂。一定程度的壓力敏感度確實是有,只不過範圍、大小不盡相同。舉例來說,如果有棵相鄰的樹木或有根金屬柱壓在某棵樹的樹幹上,這棵樹就會開始繞過障礙物生長。不過,所施加的力必須很大,尤其還要持久——人類的擁抱無法滿足這兩個因素。特別是大型樹木,還具備厚實樹皮,這些樹皮在較外圍的區域裡僅由死去的細胞組成,因此所能有的感覺,恐怕和我們的頭髮差不了太多。

相反地,我們倒是能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區域找到很多感覺,那就是樹根:樹木會利用具有類似大腦結構的根尖在地底延伸,根尖會觸碰、品嘗、檢查並決定,往哪與如何繼續前行。譬如說有塊石頭擋住了路,感知構造就會察覺到它,從而另闢蹊徑。因此,愛樹者所尋覓的觸感不是在樹幹上,而是在土地裡。如果聯繫能成功,那麼樹根該是第一個位址。此外,樹根還有其他的優點,不僅相對易達,而且有別於樹在地面上的部位,它們連在冬日裡也一樣活躍。只不過,樹根既不喜歡壓力、也不喜歡新鮮空氣;所以,硬把那些脆弱的構造從地下掘出來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光在陽光下待上十分鐘,就宣告了樹根組織的死亡。

節錄自泛科學〈植物不是聽不到,他只是不想理你——《人類與自然的秘密連結》〉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6812


1.根據上文,能夠促使植物產生較多茉莉酸的原因是:

陽光直射時間延長

頻繁受到外力觸碰

土壤中含有較多水分

根部完全暴露在空氣中

2.文中提到:「人類的擁抱無法滿足樹木感知壓力的條件。」下列最能概括其主要原因的選項是:

人類擁抱時的體溫過高,因此會影響樹木的感知能力

只有強風能影響樹木,人類的接觸無法產生任何作用

樹木對所有外力刺激有自我保護機制,故大多無反應

樹木的樹皮外層厚實多為死細胞,難以感知輕微觸碰

3.根據上文,為什麼樹根被認為是植物真正的「感知中心」?

答:因為樹木透過根尖來探測環境,根尖具有類似大腦的結構,能夠觸碰、品嘗、檢查土壤中的條件,並決定生長方向。例如,當根系遇到石頭阻擋時,能夠察覺障礙物的存在,並選擇繞開,確保繼續生長。

4.根據上文,如何涵養樹根才能使其茁壯呢?

答:樹根不喜歡壓力,也無法忍受新鮮空氣,若將它們從土壤中挖出,暴露在陽光下,只需十分鐘便會導致組織死亡。因此,強行掘出樹根來觸摸不僅無法建立聯繫,反而會對植物造成傷害,所以涵養樹根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們在地底,樹木會利用具有類似大腦結構的根尖在地底延伸,根尖會觸碰、品嘗、檢查並決定,往哪與如何繼續前行,維持它的生長。



(二)女樹醫詹鳳春──感受樹木的生命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台灣第一女樹醫」詹鳳春,當年與東京大學教授、亦是啟蒙恩師的鈴木和夫約定,不僅要在日本考取樹醫生執照,更要將所學貢獻給台灣,肩負起拯救本土老樹的責任。她也始終以實際行動實踐對恩師的承諾,至今仍持續奔走於第一線。

詹鳳春從文組跨足理工領域,求學過程極為艱辛。她以非正式生身分取得東京大學農學院森林植物學碩士學位,專攻樹木醫學與樹木生理學。她擁有日本樹木醫、日本自然再生士及植栽基盤診斷改良師等多項專業資格,是台灣第一位具備全方位能力的女樹醫。

詹鳳春指出,台灣擁有良好的植物生長環境,但本土百年老樹卻不斷減少,其中大部分原因來自人為破壞。她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最欠缺的,是「感受樹木生命」的能力。一般民眾對樹木的認知薄弱,常將其視為裝飾品,忽略了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她說:「我們輕忽樹木的生命,不理解它們真正的需求,往往以為噴藥、施肥就是救樹。但樹木來自自然,真正需要的就是自然。樹木是不貪婪的生物,不是給得越多就越好。」

她進一步指出,許多案例都是因為過度施肥與噴藥,造成惡性循環,使病情惡化,無法根治。「老樹本就會腐朽,且與多種生物共生。面對病蟲害,有時只需修剪枝葉、改善通風與日照,創造健康的生長環境,不必一味依賴外力。」

詹鳳春強調,日本的樹木醫學背後蘊含的是「道德觀」,教導她以理性面對樹木醫治,不是一味搶救,而是考量樹本身的承受力。例如她在阿里山治療罹患簇葉病的染井吉野櫻,最終選擇順應自然,在不捨中砍除嚴重枯損的老樹,轉而扶育下一代幼苗,為百年櫻花的延續鋪路。

百年老樹的養成不易,摧毀卻往往只需一夕之間。近年來,國際強調永續環境經營與與自然共存,而一棵樹要具備吸碳、固碳、減碳的能力,至少需四十年以上的培育。真正需要樹木的,不是自然,而是人類。唯有與自然共生,才是永續發展的根本。

改寫自人間福報〈【世界地球日】女樹醫詹鳳春 感受樹木的生命〉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839216

1.樹醫詹鳳春主張:「拯救老樹應順應自然,避免過度干預反而傷害樹木生命。」而以下〈種樹郭橐駝傳〉文句與其理念最相近的選項是:

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

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

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

2.樹醫詹鳳春在阿里山治療染井吉野櫻時,所採取的處理方式是:

採取密集噴藥施肥方式進行樹木治療

完全保留所有老樹避免任何修剪處理

利用機械設備強化樹根維持其健康

砍除老樹扶育新苗以延續樹木生命

3.根據上文,臺灣的本土老樹正面臨哪些威脅?

答:1.本土老樹遭人為破壞,而非自然因素

2.一般民眾缺乏感受樹木生命的能力

3.一般民眾誤以為噴藥、施肥就是救樹

4.樹醫詹鳳春認為「救樹」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答:一般人誤以為噴藥、施肥就是救樹,卻忽略樹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她強調過度干預會造成惡性循環,反而傷害樹木。正確做法應是順應自然,改善通風與日照,創造適合的生長環境,並以理性與道德觀來看待樹木的治療,考量樹本身的承受力。。


5.閱讀上文後,你最有感的是哪段文字敘述?並說明理由。

答:


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