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進家庭共好與生活品質

格式
pdf
大小
429.08 KB
頁數
5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3-20,离现在 6 21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中 

議題融入說明課程手冊 - 4.7 家庭教育 

4.7  家庭教育 
4.7.1  基本理念 

家庭是每個人出生、成長、茁壯、老年安適的生活場所,因此人人都希望擁有
幸福與健康的家庭。家庭教育提供所有人學習主動分享與關心家庭成員、提升
與家人的互動關係、創造家人共好的生活環境。學校家庭教育的內涵與目標,
呼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啟發生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
生涯發展」、「涵育公民責任」的總體課程目標,是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自發」、「互動」、「共好」的重要教育活動,亦是建立祥和社會的基
石。 

4.7.2  學習目標 

●具備探究家庭發展、家庭與社會互動關係及家庭資源管理的知能。 
●提升積極參與家庭活動的責任感與態度。 
●激發創造家人互動共好的意識與責任,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4.7.3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整體說明 

依據我國家庭教育法第2條之規定,家庭教育係指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

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且第12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
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因此,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除融入
各學習領域外,每學年亦須於正式課程之外,提供至少4小時的學習活動。依據
家庭教育法中之相關規定,家庭教育的內涵綜整,可包涵主題,說明如下: 

家庭的組成、發展與變化:探討家庭的組成、發展與變化,由家庭人口結

構、家庭型態、婚姻情況等議題切入,進而分析社會與自然環境對家庭的
影響,例如:全球化、法律、宗教、政策、文化、媒體等如何影響家庭的型
態、功能與發展。而家庭的發展歷程,是指:從結婚開始的家庭建立階段、
生育子女的家庭擴展階段,到子女離家至夫妻離世的的家庭收縮階段;在
家庭發展過程中,會面臨發展任務的挑戰,學習如何因應與調適,方能發
展建立具有韌性的健康家庭。 

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個體與家庭生活福祉的基礎

background image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中 

議題融入說明課程手冊 - 4.7 家庭教育 

。個體最初的人際互動經驗由家庭開始,因此,覺察與反思家庭中的角色
互動及家人互動對個人的影響十分重要。再者,透過學習人際互動與親密
關係的發展、約會與分手、擇偶、婚姻願景與承諾,以及為人父母的喜悅
與責任等。由探究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青少年階段逐步為離開原生
家庭、建立自己的家庭而預備。 

家人關係與互動:親子、手足、夫妻、代間關係等是家庭中最基本的互動

,家人互動不但影響個體的成長與發展,更影響其後建立的家庭。因此提
供學生學習了解家人的角色與責任、主動關懷家庭成員、參與家庭活動、
營造「學習型家庭」的家庭文化,讓家庭成員都具備展現溫暖、關懷、安全
、相聚、包容、接納的愛家責任與行動。 

家庭資源管理與消費決策:家庭的資源可分為:人力與非人力資源,人力資

源包含家庭成員的時間、精力、能力、知識、溝通技巧、態度、人格特質
、專長等,而非人力資源則包括:家庭擁有的動產、不動產及社區資源等,
善用家庭資源與明智的管理,能創造優質的家庭生活,並且可以達到環境
永續發展的目標。家庭資源管理與消費決策,由探討家庭的資源開始,進
而分析個人、家庭的消費行為,以及法規、政策與科技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並進一步反思個人、家庭消費在環境永續發展的責任。 

家庭活動與社區參與:家庭生活與社區息息相關,家庭從社區中獲取資源

,也在社區參與中貢獻資源。探討家庭生活管理與經營的意涵、家庭共學
活動、家務工作規劃與參與、家庭休閒生活規劃與參與、社區參與與關懷
等內涵,強化家庭與社區的互動與連結。 

各教育階段說明 

以下表4.7.1  表格的左欄,即「議題學習主題」;而表格的中間,希望學習

者能逐步隨教育階段而擴展,因此規劃不同教育階段(國民小學、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相應的議題實質內涵。 

 
 

 
 

 

background image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中 

議題融入說明課程手冊 - 4.7 家庭教育 

表4.7.1 家庭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議題學習主

題 

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高級中等學校 

家庭的組成、
發展與變化 

家E1 了解家庭的意義與

功能。 

家E2 了解家庭組成與型

態的多樣性。 

家J1 分析家庭的發展歷

程。 

家J2 探討社會與自然環

境對個人及家庭的

影響。 

家U1 探究家庭系統的意

涵,以及家庭系統

與社會變遷的相互

關聯影響。 

家U2 解析家庭發展任 

務與挑戰,因應家庭壓力

與挑戰,展現家庭

韌性。 

家U3 解析社會、經濟及

人口結構與家庭的

互動關係。 

人際互動與
親密關係發
展 

家E3 察覺家庭中不同角

色,並反思個人在

家庭中扮演的角

色。 

家E4 覺察個人情緒並適

切表達,與家人及

同儕適切互動。 

家J3 了解人際交往、親

密關係的發展,以

及溝通與衝突處

理。 

家J4 探討人際交往、約

會、婚姻與家庭建

立的歷程。 

家U4 探究伴侶的選擇 

與親密關係的經營。 

家U5 建構建立家庭的願

景。 

家U6 探究育兒的角色、

親職喜悅及壓力。 

家人關係與
互動 

家E5 了解家庭中各種關

係的互動(親子、手

足、祖孫及其他親

屬等)。 

家E6 覺察與實踐兒童在

家庭中的角色責

任。 

家E7 表達對家庭成員的

關心與情感。 

家J5 了解與家人溝通互

動及相互支持的適

切方式。 

家J6 覺察與實踐青少年

在家庭中的角色責

任。 

家U7 解析個人與家人的

互動並能適切地調

適。 

家U8 覺察與實踐少年在

家庭中的角色責

任。 

家U9 反思家庭對個人的

影響,建構未來理

想家庭圖像。 

家庭資源管理
與消費決策 

家E8 了解家庭資源的意

涵。 

家E9 參與家庭消費行

動,澄清金錢與物

品的價值。 

家E10 了解影響家庭消

家J7 運用家庭資源,規

劃個人生活目標。 

家J8 探討家庭消費與財

物管理策略。 

家J9 分析法規、公共政

策對家庭資源與消

家U10 運用家庭資源,規

劃家庭生活目 

標。 

家U11 探究個人與家庭

投資理財的策略。 

家U12 分析全球化的消

background image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中 

議題融入說明課程手冊 - 4.7 家庭教育 

費的傳播媒體等各

種因素。 

費的影響。 

費議題,提升消費

決策能力,達成環

境永續的目標。 

家庭活動與社
區參與 

家E11 養成良好家庭生

活習慣,熟悉家務
技巧,並參與家務

工作。 

家E12 規劃個人與家庭

的生活作息。 

家E13 熟悉與家庭生活

相關的社區資源。 

家J10 參與家庭與社區

的相關活動。 

家J11 規劃與執行家庭

的各種活動(休

閒、節慶等)。 

家J12 分析家庭生活與

社區的關係,並善

用社區資源。 

家U13 積極規劃家庭參

與社區活動,並省
思家庭與社區的互

動。 

家U14 分析家庭的社區

責任。 

家U15 規劃學習型家

庭,並落實在家庭

生活中。 

 

融入領域/科目的說明 

建議融入之領域/科目:家庭教育議題可用不同策略融入各領域,特別是生

活課程、綜合活動、社會、健康與體育、語文、數學及藝術等領域。 

融入原則說明:建議融入的各領域或學科除透過主題或融入教學的方式融

入家庭教育之內涵外,也可就學科屬性,在教學的歷程中適時、適切地融
入家庭教育內涵,引導學生自我覺察、省思與原生家庭的家人互動關係、
家庭資源運用與決策、家庭與社會脈絡的連結,具備經營幸福家庭的知能
。 

例舉 
(1)生活課程:例如在生活課程中的事物變化及生命成長現象的觀察與省思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合作的學習主題中,可融入人際互動與親密關

係發展、家人關係與互動等學習主題融入。 

(2)綜合活動領域:例如在綜合活動領域中的運用資源、個人與家庭生活、

家人互動關係、愛家行動、婚姻選擇與經營等相關內容時,可將人際互
動與親密關係發展、家人關係與互動、家庭資源管理與消費決策等學習
主題融入。 

(3)社會領域:例如在社會領域中的經濟、法律等政策及人口結構等,可將

家庭的組成、發展與變化,以及家庭資源管理與消費決策等學習主題融
入。 

background image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中 

議題融入說明課程手冊 - 4.7 家庭教育 

(4)健康與體育領域:例如在健康與體育領域中的個體發展可將家庭的組成

、發展與變化學習主題融入;涉及社區議題時,可將家庭活動與社區參
與學習主題融入。 

(5)語文領域:例如在語文領域中涉及家庭相關議題為選文主題時,可將家

人關係與互動學習主題融入。 

(6)數學領域:例如在數學領域中涉及收入、利率、成本等議題時,可將家

庭儲蓄、記帳等家庭資源管理與消費決策學習主題融入。 

(7)藝術領域:例如在藝術領域中涉及藝術相關活動的參與及生活應用,可

將家庭活動與社區參與學習主題融入。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