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8
,离现在 4
年 20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教案設計總表
課程名稱
作伙來起廟、妝廟與走廟-臺灣廟
宇的裝飾藝術
單位名稱
(教案設計
者)
米地書店
課程時間
每次 2 節課,共計 16 節課
(每節課 40 分鐘)
授課教師
與助教
教師:張馨方
助教:許菁珊
實施年級
三~六年級
課程地點
雲林縣古坑鄉樟湖生態
國小
課程設計動機
及理念
作為臺灣(漢人)歷史文化表徵之一的廟宇,是目前仍活絡於常民生活之中
的文化資產。長期以來,在面對一個無論是宗教形式、社會功能與文化精神
意涵仍存續於臺灣社會生活之中的廟宇文化,需要如何透過基礎教育中的藝
術創作體驗課程,透過藝術創作的體驗形式而導入知識,揉合藝術美學兼容
文化視野的澆灌,將文化資產傳承的內在意涵孕育其中,進一步落實教育養
成生活、生活啟發教育的學習創作歷程,形塑未來世代的美學觀點、文化底
蘊與思維創作,是本課程設計基礎概念與目標。
議題融入
台灣傳統廟宇文化與禁忌、文化資產保存、傳統廟宇裝飾工藝
課程簡介
「作伙來起廟、妝廟與走廟-臺灣廟宇的裝飾藝術」為校內、校外混合體驗
課程,以 7 大主題內容設計進行「社會」及「藝術與人文」跨領域教學,授
課時間共 8 週,每週 2 節課,計 16 節課。
課程規劃由文化與歷史的知識著手,採取體驗與互動式的團隊活動方式,結
合傳統藝術鑑賞、美感創作與校外實地走訪、觀察等學習過程,藉由此學習
形式將文化資產概念帶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學生將在 8 週課程中自行動手搭起「一座紙廟宇模型」,親自繪製廟宇的裝
飾物並依位置黏貼完成廟宇。最後,實地走訪小鎮在地的傳統廟宇,透過
「闖關活動」讓學生貼近觀察臺灣的傳統廟宇信仰文化、禁忌與廟宇建築裝
飾藝術,包含廟宇格局、外觀形式及細部裝飾。
【8 堂課程主題規劃】
第 1~2 堂|主題一:起廟-大家緊來喔!
第 3 堂|主題二:廟頂ㄟ動物園?
第 4 堂|主題三:誰在顧廟?
第 5 堂|主題四:牆上有魚?
第 6 堂|主題五:廟廟水果籃!
第 7 堂|主題六:師承-我是廟宇小匠師!
第 8 堂|主題七:走廟-廟宇文資小旅行!(闖關活動)
期許透過「一座廟宇」的藝術創作體驗課程,讓孩子體會文化資產其實是從
日常生活而來。於此,培養未來公民從欣賞在地文化資產之鑑賞能力開始,
繼而讓文化資產的保存概念深植人的日常生活與思維裡。
附件 2-109 年教案格式
2
教學目標
1.認識臺灣傳統廟宇建築與其裝飾藝術入門,同時能認識臺灣傳統宗教信
仰文化與社會的意義與內涵。(知識)
2.從體驗、搭建創作廟宇模型與廟宇裝飾工藝創作,學習臺灣傳統廟宇建
築的構造、裝飾與位置、工藝匠師故事與製作材料,以及裝飾藝術文化意
義與內涵。(知識)
3.藉由傳統藝術培養美學想像力、色彩敏銳度、空間感、美感鑑賞力等藝
術感知。(能力)
4.以互動式課程培養孩子對生活中的文化資產視角觀察能力、保存概念與
合作精神。(態度)
藝文領域
主要領域
□電影 □視覺藝術 □音樂及表演藝術
□工藝設計 ■文化資產 □文學閱讀
次要領域
□電影 ■視覺藝術 □音樂及表演藝術
■工藝設計 □文化資產 □文學閱讀
學生背景/人數 國小中高年級學生,37 人。
課程需求
及注意事項
本計畫為校內及校外混合體驗課程,校內體驗部份需投影、電腦、喇叭設
備。校外體驗部分,請校方或導師提供適宜校外教學之日期、時間。
課程大綱
週次 單元名稱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1
起廟-大
家緊來
喔!(
1)
n
能說出臺灣傳統廟宇外觀與內部
特色
n
能理解臺灣傳統廟宇信仰文化與
禁忌並尊重
n
能剪裁紙板搭蓋出廟宇建築樣貌
l
引導學生認識臺灣傳統廟宇、信仰
文化、禁忌、廟宇外觀與內部格局
l
創作:起廟(以紙板剪裁出廟宇結
構)
2
起廟-大
家緊來
喔!(
2)
n
能剪裁紙板搭蓋出廟宇建築樣貌
之模型
l
學習廟宇建築樣貌、門、窗與牆面
材質,並依材質上色
3
廟頂ㄟ動
物園
n
能辨識臺灣廟宇「燕尾」建築特
色並說出其意涵
n
能說明傳統「剪黏」工藝、製作
手法、裝飾圖案位置與象徵
n
能理解廟宇動物裝飾代表意涵
l
認識臺灣傳統廟宇建築裡,屋頂燕
尾及剪黏裝飾圖案、位置與象徵。
l
創作:廟頂ㄟ動物園(彩色紙片與
黏土創作)
4
誰在顧廟
?
n
能說出門神由來、意義與功能
n
能說出廟宇與門神文化,從門神
人物判斷廟宇宗教別
n
能理解門神神韻關鍵及繪畫方式
n
能臨摹作品
l
認 識 臺 灣 傳 統 廟 宇 眾 門 神 故 事 ,
如:秦叔寶和尉遲恭、哼哈二將、
神荼和鬱壘等。傳遞廟宇文化中重
要的無形文化資產與文化意涵。
l
認識廟宇門、窗造型與及彩繪材料
l
創作:繪門神
5
牆上有魚?
n
能分辨臺灣傳統廟宇建築山牆馬
背「「金木水火土」五行造型
n
能說出山牆馬背上「懸魚惹草」
裝飾之名稱由來及圖案象徵
l
認識臺灣傳統廟宇建築裡,山牆馬
背造型、懸魚惹草裝飾位置及象徵
l
創作:牆上有魚--設計兩堵山牆的馬
背與懸魚惹草(黏土創作)
3
n
能說出廟宇懸魚惹草位置與裝飾
用意(避邪)
6
廟廟水果
盤!
n
能分辨臺灣傳統廟宇建築裡交趾
陶裝飾
n
能了解交趾陶工藝、交趾陶裝飾
圖案意涵與裝飾位置
l
認 識 臺 灣 傳 統 廟 宇 建 築 裡 , 交 趾
陶、裝飾圖案位置與象徵。
l
創作:廟廟水果盤(黏土)
7
師承-我
是廟宇小
匠師
n
能了解廟宇各種裝飾的位置並組
裝完成
n
能介紹作品上的臺灣傳統廟宇建
築裝飾工藝剪黏、交趾陶、門神
彩繪等
n
廟宇說出文化資產與我們生活之
關聯
l
回顧課程臺灣傳統廟宇文化與建築
裝飾工藝:剪黏、交趾陶、門神彩
繪等。
l
創作:將廟宇裝飾創作黏貼固定於
廟宇紙模型上,完成一座廟宇。
l
「共同思考式」總結:透過問題設
計引導孩子「從無到有的廟宇創作
過 程 」 認 識 「 臺 灣 文 化 資 產 」 與
「文化資產保存概念(包含「有形
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二
大類)」,接著帶領討論文化資產
與我們的生活關聯。
8
走廟-廟
宇文資旅
行
n
能團隊分工合作討論,共同解決
問題,完成「廟中尋寶闖關單」
n
能運用課程所學,小組合作觀察
廟宇裝飾藝術與特色
n
能闡述走訪廟宇的感受與收穫
l
以「在地傳統廟宇」作為具體教學
素材,透過趣味兼具知識性的「廟
中尋寶」小組闖關競賽,發掘文化
資產與在地生活的關係,深化
7週廟
宇課程所學,培養孩子團隊分工,
互助合作及解決問題之素養。
l
最後透過學習回饋單創作,加深學
習印象。
Ø
課程所需經費建議表:
費用項目
單位
數量
單價
小計
編列說明
師資鐘點費
小時
16
2,000
32,000 8 週 x2 小時 x2000=32,000
助教鐘點費
小時
16
1,000
16,000 8 週 x2 小時 x1000=16,000
課程教材費
份
20
500
10,000 20 人 x500 元=10,000(含學習單、材料等)
總計
58,000
其他費用
:(學校視情況所需負擔等費用)
校外廟宇文資課程之交通費、保險費、餐費等。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