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彰化縣二水國小 108 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學業評量社會科考試卷五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是非題(20 分)
( )1. 瑠公圳、八堡圳和曹公圳都是清代 臺灣著
名的水利建設。
( )2. 清代的臺灣,一般民眾的住家大多為庭園
建築。
( )3. 臺灣因位居海上要道,盛產稻米、蔗糖等
物資,最早在鄭氏時代就已經是國際貿易
的重要據點。
( )4. 歌仔戲是由客家茶農在山上工作時唱的採
茶歌發展而來。
( )5. 西方傳教士來到臺灣傳教、從事醫療工作
並非一帆風順,有些傳教士的行為可能遭
受民眾的誤解。
( )6. 臺灣早期的先民,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和勤
儉刻苦的精神,將臺灣逐漸開發成農業生
產的重鎮。
( )7. 因為有各行各業的分工合作,提供各種物
品與服務,社會大眾才能享受便利的生活。
( )8. 當我們在消費時,只要選擇美觀的商品,
價格則不用多加考慮。
( )9. 清代時臺灣設立的書院,就是私人經營的
藏書處,類似現在的私人圖書館。
( )10. 清代末期,因為法國的侵擾,促使清廷將
臺灣從福建省分出,單獨設省,以便加強
統治。
二、選擇題(30 分)
( )1. 日本藉口臺灣原住民族殺害了下列哪一個
地區的漁民,而出兵侵犯臺灣? ○
1濟州
島 ○
2琉球 ○
3廈門 ○
4澎湖。
( )2. 下列何者不是在漢人廟會活動中,常見到
的景象? ○
1豐年祭 ○
2採茶戲 ○
3歌仔
戲 ○
4布袋戲。
( )3. 下列哪一項不屬於生產者的責任? ○
1設
法偷工減料 ○
2提升產品品質 ○
3重視消
費者意見 ○
4避免汙染環境。
( )4. 當購物發生爭議時,消費者可以撥打哪一
個號碼轉接到各地消費者服務中心進行申
訴? ○
1113 ○
2165 ○
31950 ○
41999。
( )5. 身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我們應該具備下
列哪一種態度? ○
1便宜的東西一定要買
○
2需要用的東西才買 ○
3外表美觀的東西
一定要買 ○
4非名牌商品不買。
( )6. 下列關於臺灣在清廷治臺初期,商業活動
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
1從中國大陸
進口蔗糖 ○
2高雄港是主要的對外通商港
口之一 ○
3五金是主要的外銷商品之一
○
4將稻米與蔗糖銷往中國大陸。
( )7. 近年許多原物料價格上漲,造成生產者的
生產成本增加,若要維持原有的利潤,生
產者可能需要採取下列哪一種做法? ○
1
節省其他開支 ○
2拒繳水電費 ○
3增加員
工薪資 ○
4調降產品價格。
( )8. 清代時,住在臺灣南部的商人,應該會選
擇從下列何處運送貨物到中國大陸? ○
1
滬尾 ○
2艋舺 ○
3鹿港 ○
4府城。
( )9. 清末來臺的傳教士,多半透過哪些方式來
傳達其宗教信仰? 甲.法律 乙.政治
丙.醫療 丁.教育 ○
1甲乙 ○
2甲丁 ○
3
乙丙 ○
4丙丁。
( )10. 碳足跡標籤逐漸出現在愈來愈多的產品
上,此標示的設計是為了鼓勵生產者與消
費者實踐下列哪一種目標? ○
1維護交通
安全 ○
2促進經濟發展 ○
3保護地球環境
○
4開發礦物資源。
( )11. 有關清朝政府在臺灣設立的府學和縣學,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屬於私塾類型的
學校 ○
2目的在培養優秀人才 ○
3有收養
棄嬰孤兒的功能 ○
4嚴格規定富家子弟才
能入學。
( )12. 下列哪一位清朝官員建議清廷廢除清初以
來種種限制人民來臺的禁令? ○
1吳沙
○
2姜秀鑾 ○
3沈葆楨 ○
4劉銘傳。
( )13. 下列何者不是生產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影
響? ○
1提升產品品質 ○
2增加產品產量
○
3賺取更多利潤 ○
4降低生產效率。
( )14. 阿偉畢業後想開一家書店,他在評估自身
優勢時,下列哪一項是對他最有利的生產
條件? ○
1需要向銀行借貸創業資金 ○
2
店面租金便宜但人潮少 ○
3人事費用居高
不下 ○
4曾在書店工作且熟悉進貨管道。
( )15. 下列四人分別遇到不同的消費狀況,哪一
個人的處理方式較適當? ○
1子彬接到自
稱是網路商家的電話,並依照指示到AT
M操作,接收賣家的退款 ○
2琪琪接到自
稱賣場人員通知中獎電話要求先繳交稅
款,撥打反詐騙諮詢專線求證 ○
3怡萱剛
買的相機發生故障,直接前往店家大吵大
鬧 ○
4名達發現網路購買來的手錶沒有附
上保證書,不在意也沒向商家索取。
三、排出正確的順序(3 分)
1. 請依據歷史發展的順序,用代號排列填入( )中。
甲.西方傳教士馬偕等人來臺傳教
乙.清廷被迫開放臺灣的港口與外國通商
丙.臺灣一府二鹿三艋舺通航港口興起
答:○
1( )→○
2( )→○
3( )
四、配合題(22 分)
1. 清代 臺灣三大民變各自具有哪一項特點,請用代號填
入相對應的( )中。
甲.戴潮春事件
乙.林爽文事件
丙.朱一貴事件
○
1清代發生時間最早的民變:( )
○
2清代歷時最長的民變:( )
○
3清代規模最大的民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