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程考試試題紙

格式
doc
大小
64 KB
頁數
3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6-03-20,离现在 19 2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裝   訂   線

 編 

 號系所:_______班級:   

       


號:姓名:

國立臺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九十五學年度教育學程考試

總  分


 

  教育綜合測驗   試題紙

、請核對答案紙左上角號碼與桌上編號是否相符,並填上班級、學號、姓名。

二、答案紙上不可填寫姓名及其他記號或答案紙無關的文字或符號。

三、答案紙限用藍色或黑色原子筆、鋼筆、簽字筆,請於規定答案紙上作答,共兩頁。

四、選擇題共五十題,每題2分,共一百分。

五、不按上述規定方式作答者,不予計分。

答案

試  題 (從此處開始,請依題號序作答)

A

1.訊息處理理論運用於教學時,特別重視下列何種之運用?

(A)學習策略 (B)增強設計 (C)學習檔案 (D)獎勵制度

D

2.下列哪一項不屬於科學化課程理論的內涵?

(A)教育即生產 (B)教育是為生活而預備 (C)課程的目標應先行確立 (D)課程的設計具有價值成分

B

3.下列何者是九年一貫課程所強調的?

(A)注重學科順序  (B)培養學生基本能力  (C)工作分析  (D)去意識型態

C

4.電腦輔助教學是下列何者的延伸?

(A)發現學習  (B)意義學習    (C)編序教學  (D)精熟學習

B

5.有關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下列何者為真?

(A)重視學習成效  (B)意義是由磋商而來 (C)學習的內容是學科專家編撰 (D)重視起點行為

C

6.小明因制約作用,看到狗就發抖,一段時間以後,連單獨看到狗鏈也會發抖,是因為下列何種作用的結果?

(A)操作制約  (B)古典制約    (C)晉級制約  (D)自然恢復

B

7.依據學生畫的概念圖來評鑑其學習成果是一種?

(A)實作評鑑   (B)理解學習評鑑   (C)行為目標評鑑  (D)卷宗評鑑

C

8.根據多元智慧的觀點,下列何者的「人際智慧」較強?

(A)建築師   (B)演奏家    (C)教師     (D)外科醫生

D

9.有關「講述」教學策略的描述,何者為真?

(A)口才好的老師即可順利實施 (B)不論年齡大小,每次講述持續的時間不可超過50分鐘 (C)講述時老師的眼光可以注視教室後方的公佈欄,以免緊張 (D)老師講述的速度要比平常說話的速度稍慢

D

10.精熟學習中的「校正活動」是指?

(A)全班重教一次   (B)團體教學  (C)一對一輔導  (D)個別化教學

B

11.應用行為學派的理論在教學上時,老師為什麼要提供學生反應的機會?

(A)引起學生的興趣 (B)進行強化與消弱 (C)有助於編碼 (D)強化其短期記憶

B

12.「行動研究本位的課程發展」強調下列何者即是行動研究者?

(A)學生  (B)教師  (C)家長  (D)義工

B

13.下列何者是指學校的物質、社會及認知等環境所形成的學生非預期的學習結果?

(A)顯著課程  (B)潛在課程  (C)懸缺課程  (D)空白課程

C

14.學校教師對於正式課程加以解釋後所認定的課程稱為?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知覺課程  (D)經驗課程

A

15.國家政策本位的課程可能有下列何種缺點?

  (A)教師為灌輸者 (B)知識過於開放 (C)知識過於多元 (D)學生隨意建構知識

B

16.多元智慧對教學的啟示為?

(A)教學相長(B)天生我才必有用(C)潛移默化(D)學無止盡

D

17.以下何者在學校輔導工作三級預防的概念裡,屬於初級預防的工作重點?

(A)針對偏重行為學生進行矯治諮商 (B)針對適應困難學生進行身心復健 (C)針對瀕臨偏差行為邊緣學生行輔導

(D)針對一般學生進行輔導

B

18.下列何種教養方式較能較養出具有正面特質的兒童?

(A)獨斷專權 (B)民主威信 (C)寬容溺愛 (D)袖手旁觀

D

19.正確的同理,指的是輔導人員能

(A)正確地診斷出當事人的主要問題 (B)主觀地瞭解當事人的心理動力 (C)喜歡與關懷當事人

(D)感受當事人的主觀經驗世界

B

20.想要瞭解學生的學習潛能,評估其接受教育後可能獲益的程度,以預期其未來的成就,宜給予何種測驗評量?

(A)智力測驗 (B)性向測驗 (C)成就測驗 (D)興趣測驗

B

21.在學校裡使用代幣制,來做為班級經營的策略,是應用了哪一種學習原理?

(A)古典制約 (B)正增強 (C)負增強 (D)嫌惡制約

C

22.下列有關自殺的觀念,何者正確?

(A)兒童厭世的想法,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很少會真的自殺 (B)避免和兒童談自殺的話題可降低其自殺機率

(C)自殺行為與其家庭的社經地位無關 (D)意圖自殺者在情緒轉好後,就已經度過危險

C

23.下列敘述何者為真?

(A)從小行為舉止娘娘腔的男生,長大後會成為同性戀 (B)從小打扮中性化的女生,成年後會有性別認同的困擾

(C)幫助舉止娘娘腔的男生,應幫助他接納自己,與強化其適應能力 (D)面對同性戀的孩子,應協助其儘早向父母「現身」,以獲得支持

B

24.下列何者不是教育部推動「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的重點工作?

(A)性別平等教育 (B)生涯教育 (C)人權教育 (D)生命教育

C

25.根據佛洛依德 (Freud ) 的看法,學齡兒童的發展階段是:

(A)肛門期 (B)性器期 (C)潛伏期 (D)兩性期



D

26.下列何者是投射測驗的優點?

(A)信度良好 (B)效度良好 (C)施測容易 (D)避免作假

B

27.小強因為體型瘦弱,在學校經常被同學欺負,回家後便經常拿弟弟當出氣桶。他這種反應是哪種自我防衛機轉運作的結

果?

(A)投射(Projection) (B)替代(Displacement) (C)內射(Introjection)(D)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A

28.將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全部或大部分納入普班級中教學是何種做法?

(A)回流教育 (B)分流教育 (C)資源教育 (D)統整教育

B

29.詩萍在回答海因茲的偷藥問題時,他的回答是:「海因茲偷藥是對的,因為他的太太需要,而且他希望他太太能夠活下去。」根據Kohlberg的理論,其道德發展階段是

(A)第一階段 (B)第二階段 (C)第三階段 (D)第四階段

D

30.「耳濡目染」、「見賢思齊」的學習原理是

(A)嘗試錯誤 (B)古典制約 (C)操作制約 (D)觀察學習

B

31.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發現地心引力,是一種

(A)嘗試錯誤 (B)頓悟 (C)方位學習 (D)觀察學習

D

32.心理學的第三勢力指的是

(A)精神分析論 (B)行為主義 (C)認知心理學 (D)人本心理學

C

33.早上到學校看到小靜悶悶不樂,於是你猜想她可能昨天和男朋友吵架了,這是何種歸因方式?

(A)性格歸因 (B)內向歸因 (C)情境歸因 (D)中性歸因

B

34.柏拉圖的哪一位學生,每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常與柏拉圖辯論學問?

(A)蘇格拉底 (B)亞里斯多德 (C)昆體良 (D)康德

D

35.有關歐洲國家,學校教育制度的發展順序,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小學→中學→職業學校→大學 (B)職業學校→小學→中學→大學 (C)大學→職業學校→中學→小學 (D)大學→中學→小學→職業學校

A

36.美國教育心理學家Glaser提出教學設計有四個基本要素,請問是哪四個?

(A)教學目標、起點行為、教學流程、學習評量 (B)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流程、學習評量 (C)起點行為、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學習結果 (D)起點行為、教學內容、教學流程、學習評量

A

37.下列何種教學法適用於知識結構嚴密概念系統完備繁多的單元?

(A)講述法 (B)探究式教學法 (C)建構主義教學法 (D)STS課程教學法

D

38.下列對Bruner的教學主張之說明,何者正確?

(A)以編序教學法和行為改變技術著稱 (B)屬於行為學派 (C)以講解式教學著稱 (D)以發現式教學著稱

D

39.下列有關知識經濟之描述,何者正確

(A)知識經濟一詞由教育合作與開發組織所提出 (B)知識經濟係指以經濟為基礎的知識 (C)知識經濟與網路科技之關係密不可分,因此資訊(information)就等於知識 (D)數位差距(digital divide)的來臨,帶來社會不平等日益嚴重,將是知識經濟一大隱憂

A

40.下列現象,何者較不會產生「文化霸權」?

(A)學校本位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B)全國的中、小學都只採用同一種版本的教科書 (C)規定在校園裡只能講一種語言

(D)社會麥當勞化現象

B

41針對班上學生違規行為的處理,下列何者較不適當

(A)事先向同學們明確地說明懲罰的標準及需要這樣做的理由,並確定每個學生都聽到了、聽懂了(B)為具嚇阻作用,宜訂一些較高標準的要求 (C)懲罰應針對行為而非對人(D)不訂學生無法主動控制的標準

B

42.Bourdieu認為社會再製的現象,是透過語言、文字、生活習性的不同等因素,請問「語言、文字、生活習性」是屬於哪一類資本?

(A)社會資本 (B)文化資本 (C)財務資本 (D)經濟資本

C

43.多元智力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是由誰所提出?

(A) Kohlberg (B) Dewey (C) Gardner (D) Piaget

C

44.在班級經營中,下列哪一個理論觀點與「了解學生的真實性、差異性,以協助學生身分認同的形構」較無關

(A)解放論 (B)多元文化主義 (C)行為主義 (D)人本主義心理學

B

45.根據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國民小學校長之任用資格為「師範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大學教育學系畢業,或其他院、系畢業曾修習規定之教育學科及學分,並曾任國民小學主任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A)一年 (B)兩年 (C)三年 (D)五年

B

46.根據94623日修正之「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製及教職員員額編製準則」,自96學年度起,國民中學每班學生人數以多少人為原則?

(A)38(B)35(C)30(D)40

B

47.有些家長希望作業少些,有的則希望多些,而大部分的孩子則寧可都沒有作業。對老師而言,派怎樣的作業,可以鼓勵學生做得更多?

(A)作業愈多,做的愈多,可以學得愈多 (B)允許學生在一定的規範下自主地選擇何時及要做些什麼(C)為了精熟學習,可以多派機械式、反覆練習式的家庭作業 (D)指派需要學習材料和特別協助的作業

C

48.教師在進行班級內部學生分組時,下列哪一項意見是教師可以參考的

(A)各小組的人數一定要一樣,以達公平 (B)實施分組教學,就可以免去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之額外指導 (C)為避免貼標籤效應的影響,不同科目宜有不同的分組 (D)分組之後,每天規定固定的時間一起學習

C

49.若老師問班上同學這學期戶外教學參觀的地點,並「請同學提出建議?」此類問題係屬?

(A)認知記憶性(cognitive memory)問題 (B)聚斂性(convergent)問題 (C)擴散性(divergent)問題 (D)評鑑性(evaluative)問題

B

50.教師為了確實達到發問的目的,宜掌握一些問問題的原則,而哪一原則可能較不適當?

(A)問題必須明確清楚 (B)問題宜超乎學生知識經驗背景,以吸引其注意力 (C)問題需與教材內容有關聯性 (D)問題應具啟發性


- 3頁共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