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誠正國小生命教育課程設計:群體生命維護

格式
doc
大小
1.18 MB
頁數
39
上傳者
總務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7-05,离现在 21 11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縣誠正國小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


群體生命維護





長:郭光郎

召集人:吳敏華

研究員:洪琮琪

陳明珠

陳桂紅

陳怡仁

陳文舜

邱貴香

林辰芬

高雄縣誠正國小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




壹、課程設計理念與架構……………………………… 112

一、課程設計的依據

二、課程設計的原則

三、課程設計的架構

貳、教材與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115

一、一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二、二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三、三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四、四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五、五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六、六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參、教學實施與省思…………………………………… 140

一、一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二、二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三、三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四、四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五、五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六、六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肆、結語………………………………………………… 142

伍、參考文獻…………………………………………… 143

壹、課程設計理念與其架構


一、課程設計的依據

套句澳大利亞生命教育網盟的宣言:“生命教育目的在於提升對每一個人的尊重,透過正向、預防性的策略與資源,幫助學童思考與發展應有的社會技能與知識,以能為自己在多元社會內進行決策行動、溝通、協調、同儕鼓勵等積極作為"(LEA, 2004);生命教育的內容與範疇非常多元,人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過程、作為、因果關聯等都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除了自我以外,對生命定義有所牽連的實體或哲理也都屬於生命教育的範疇。因此整個生命教育課程的規劃,必須包含宇宙、生態系、群體、個人與無機環境之間的所有交會,本校規劃的課程導向在於群體生命之維護,亦就是與個人生命發生直接或間接聯會的所有生命與環境。

在開發教材以前,必須熟悉所有現有教材與教育計畫,方能在此國際化與本土化並重的世代,營造出永續發展的基礎;以群體生命的維護來說,從國際教科文組織(UNESCO)籌組的各項計畫中,該組織的目的在於提升全世界教育的平等,故可體察到其努力方針都是在透過提升基本生活技能以強化個體生命的維護(Velis, 1999)、闡述戰爭災害對人民生命的迫害(Zamani,1999),偏向健康教育與描述生死情境的設計在我們看來,或許與既定的課程方針不太相符,但仍需加以結合,方能擴展群體生命的範疇。

本校教學團隊決定以環境保護結合生命教育作為教材設計導向,低年級階段主以提升自己生活衛生技能,進而影響群體與家人相關的態度與認知;中年級則以改善環境為主題,主動改造生活環境以卸除潛在的危險;高年級則以多媒體與資訊教材為主,透過各種詮釋生命的教材策略,培養其民胞物與的情懷。


二、課程設計的原則

新世代的教育理念,應當跨越科際的限制與區別,朝向整合模組化設計邁進,也因此,生命教育在國小階段的實施,應以橫向結合縱向規劃,融入各科教學,方能落實生命教育的信念;除以課程統整的角度來考量以外,仍需要將生命教育與所有教育體結合在一起,也就是社區教育與家庭教育,換句話說,就是建基於學校本位、社區本位,以學童身心發展為基本導向,建構出符合學童文化背景涵養之課程規劃。

本校課程設計的基本模式採取模組化設計,模組的定義在於提供具體可行的教學策略,包括了研究者依據其本位特色所規劃的教學活動、教學目標、教材導向、評量活動等內容,同儕教師可以依據自身的條件,選擇所需要的部分加以編修,彙整成為一個新的模組,也就是教學模組就像是個生化鹼基,透過選擇與搭配調配出各種氨基酸;除了教學模組搭配的方便與活化以外,模組化設計還有一個特點,能夠讓教師隨著學童身心發展程度而調整教學內容,可以加以刪減或改造,使之成為能夠符合個人或小群體的學習指引,而教師更可將其教學過程及心得與同儕回饋,藉以進行教學模組的廣度與深度之擴延。


三、課程設計的架構

本活動的所有單元都是在綜合活動課程中實施,教師在選用與改用考量之前,也可依照學校本位特色、學童背景知識架構、課程進展與推廣等向面考量,可融入各學習領域應用之,教學模組的設計精神與目的即在此。

此關於群體生命維護的課程架構圖(見圖一),依據各年級編寫單元主題,爾後在每個主題中又可分為四個部分,包括了課程主要架構、教學研究與省思、課程設計、活動參考資料等,當然這些內容都是可以依據各種不同的本位特色而加以編修,甚至連主題也都可以改變,換句話說,我們提供的是我們的教學活動,配合著行動研究邊進行邊修改,彙整而出自己覺得能夠培養生命教育素養的課程,以提供同儕分享。


群體生

命維護


圖一 「群體生命維護」課程設計架構





貳、教材與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一、一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一)一年級生命教育融入各領域教材

腸病毒分布於全球各地,而且一直持續性的存在於人類環境中。每年5-6月及9-10月為流行高峰期,常見於十歲小孩,而一年級的小朋友仍是易受感染群之一。因此,希望藉此學習活動(見圖二),藉由相關腸病毒報導的引發,並觀賞腸病毒影片,再經討論、發表、角色扮演、洗手練習、體驗遊戲、活動檢討與分享,以增進學生對腸病毒的認識及預防技能,因而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免受於生命的威脅,進而了解個體健康與家庭及群體的健康息息相關,體認到個體與群體為生命共同體,期盼學生能尊重自己與群體生命的維護。


















圖二 一年級生命教育課程設計架構圖

一年級生命教育課程設計架構圖




(二)一年級生命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你健康我健康

教學班級

一年級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日期

934

陳明珠

教學領域及

綜合活動

三節(120)

教學目標

1.能認識腸病毒及其對群體生命的威脅。




2.會知道預防腸病毒的方法,共同維護群體生命。


3.能瞭解個人的健康,會影響家庭及群體的健康。



4.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與態度。


5.能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能力指標

生命2-1-6說出家庭中重大的生命維護事件。

語文B-1-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生活2-1-4 瞭解自己在群體中,可以同時扮演多種角色。

生活2-1-5 舉例說明個人或群體為實現其目的而影響他人或其他群體的歷程。

健體1-1-4 養成良好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表現出整體的舒適感。

綜合3-1-2 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教材分析

1.透過「腸病毒預防保健宣導」光碟影片的觀賞後,再經由討論與發表,以增進學生對腸病毒的認識與預防。

2.以角色扮演活動,使學生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且個人健康對家庭與群體息息相關。

3.洗手教學活動的宣導、示範、實際演練,以養成洗手的衛生習慣。

4.以遊戲活動,來體驗出合力維護群體生命的必要性。

5.活動檢討與分享,歸納出人人要有生命共同體的觀念,維護群體生命。

教學資源

教師準備

腸病毒預防保健宣導光碟、海報、腸病毒防治手冊、資料、掛圖、正確洗手步驟圖卡、扮演醫生的診療用具。

學生準備

手紙巾或毛巾、肥皂

教學資源

評量重點




20′





20′








15′








5′





20′













20′












20′














1,2








3













4













5












4







1.準備活動:蒐集相關於腸病毒之資料、資訊、圖卡。

2.發展活動

引起動機:

(1)以一則關於腸病毒相關流行趨勢的報導,提示大家都要注意預防。

(2)觀賞「腸病毒預防保健宣導」光碟影片、海報。

討論與發表:

(1)腸病毒是什麼?

(2)腸病毒的症狀是怎樣?

(3)腸病毒的傳染途徑有些什麼?

(4)如何預防與避免感染腸病毒呢?

(5)如果感染了,該怎麼辦?

第一節結束


活動一:

小明的弟弟得了腸病毒

(1)分組角色扮演:小明弟弟不小心得了腸病毒。第七天,小明也被弟弟傳染了,媽媽帶他看醫生,並聽從醫生囑咐,請小明在家休息,先行請假不要到校,以免傳染給其他的同學。

(2)心得分享與結論:因個人不小心罹病,不但自己生病難過,還有可能傳染給他人,影響大家的健康。


活動二:我會洗手

(1)展示正確洗手步驟圖卡:濕、搓、沖、捧、擦。

(2)老師加以說明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最基本的方法,並解說正確洗手步驟。

(3)排排看:分組比賽,那一組最快的將正確洗手步驟圖卡,依順序排好。

(4)實際演練:老師示範正確步驟洗手,學生實際操作,練習洗手。

第二節結束


活動三:你我他一起衝

(1)將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圍成一個大圓圈相互手搭肩,當作好多細菌包圍著,另一組在圈內,再細分成戰菌勇士組別(各組綁上各顏色布條)

(2)第一次,只能一個戰菌勇士獨自衝出重圍。

(3)第二次,才能由一小組的戰菌

勇士合力衝出重圍。

(4)活動分享。


3.綜合活動

(1)作每天洗手的紀錄。(附件一)

(2)完成“腸病毒”的學習單。(附件二)

(3)活動檢討與經驗分享:

統整「人人要有生命共同體」的觀念,共同維護群體生命。

第三節結束


參考資料:

1.http//www.lges.cyc.edu.tw/e^學習單

2.南一書局國小課本國語第2

3.安可出版社國小閩南語第2

4.南一書局本國小健體第2

5.翰林國小課本生活第2

6.翰林國小課本綜合活動第2








腸病毒光碟、海報、資料




掛圖





診療用具













洗手步驟圖卡







肥皂、手紙巾或毛巾



紅黃藍三色布條












洗手紀錄表

學習單














能認識腸病毒


能說出預防腸病毒的方法。










能說出個人生病,有時也會影響別人的健康。








能知道正確的洗手步驟


會依照正確的步驟洗手



能體會出團隊合作的重要











能確實做到勤洗手







附件一

洗手紀錄學習單

洗手記錄( )月份

親愛的小朋友:

你要遠離腸病毒嗎?就要【勤洗手】,如果你做到了,請畫上“”,沒做到請畫上“”並且立刻記起來喔!注意要洗手!

( )國小( )年( )班( )號

學生姓名:


日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飯前洗手

















吃東西前洗手

















遊戲後洗手

















上完廁所洗手

















共 計

















日 期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合計

飯前洗手

















吃東西前洗手

















遊戲後洗手

















上完廁所洗手

















共 計

















檢核者:-------------------------------------

附件二

腸病毒防治學習單

1.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嗎?腸病毒群較常見的症狀有那些呢?(請在□打v

手足口症 □皰疹性咽喉炎 □發燒

2.你知道腸病毒如何讓小朋友生病嗎? (請在□打v

手不乾淨,吃進病毒而受到傳染。

吸入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咳嗽、噴嚏飛沫而感染。

3.你知道正確洗手五步驟嗎?(請填上號碼)

jkl

洗手五步驟)()()()(

4.預防腸病毒除了勤洗手,還需要注意什麼?

請在v

保持良好通風、清潔的環境。

大人、小孩都要洗手。

避免出入人多擁擠場所。

玩具常清洗,不放口裡咬。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注意營養、均衡飲食、足量運動。

戴口罩。

學校: 班級: 學生姓名:

評量者簽名:

評量:很棒【 】 棒【 】 再加油【 】

家長簽名:

圖一

圖二

【腸病毒預防保健宣導-光碟影片觀賞】

大家趕快來看喔!注意看!注意聽!恐怖的腸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如何預防躲避感染腸病毒呢?

圖三

圖四

【你我他一起衝】我們是一群戰菌勇士!不怕你們這些可惡的腸病毒!只要我們團結合力抵抗,一定可以衝出重圍的!來呀!一二三衝啊!

圖五

圖六

【角色扮演-小明的弟弟得了腸病毒】

哎喲…很不舒服喔!醫生啊!趕快救救我!

小弟弟,來!讓我看看。哇!別怕!我會把你醫好的。

圖七

圖八

【我會洗手】

濕、搓、沖、捧、擦。耶!洗手步驟,我知道!比一比誰排得快?

快來呀!大家來洗手。小小手兒洗乾淨,細菌病毒走走走!

勤洗手,遠離腸病毒。



二、二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一)二年級生命教育融入各領域教材

透過圖表的呈現,我們可以了解這個主題教學也能融入到其他課程中,達到預期橫向連結的目的。

二年級生命教育課程設計架構圖



(二)二年級生命教育融入生活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全家總動員-登革熱大作戰

教學班級

二年孝班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日期

934

設 計 者

吳敏華、邱貴香、林辰芬

教學領域及 時 間

生活課程

兩節(80分)

教學目標

1.能認識傳染登革熱的兩種斑蚊之特徵。


2.能專注地觀賞影片。



3.能主動發表蚊子的一生及其居住於潮濕溫熱的環境


4.能完成「防治『登革熱』家戶自行檢查表」之記錄。

5.能完成作品




6.能說出自己作品的內容,並能欣賞同學的作品

能力指標

生活 1-1-2-2比較圖樣或實物,辨識相異處,說出相同處。

生活 5-2-6培養觀賞藝術活動時,表現出應有的秩序與態度。

生命 2-1-6說出家庭中重大的生命維護事件。

健體 7-1-5體認人類是自然環境中的一部份。

生活 2-1-1-1運用現成的表格、圖表來表達觀察的資料。

生活 4-2-1藉由生活的經驗與體認,運用視覺藝術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生活 5-2-6培養觀賞藝術活動時,表現出應有的秩序與態度。

教材分析

透過圖片、影片的欣賞,引導學生認識登革熱的感染症狀、傳染途徑及預防方法,能落實家家戶戶自行檢查並做紀錄,再以繪畫的方式呈現全家總動員一同來對抗登革熱的情形。

教學資源

教師準備

「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的圖片、notebook、單槍、網路、圖畫紙

學生準備

彩色筆、蠟筆

教 學 活 動

教學資源

評量重點

5′






15′





20′





















35′



5′

1






2





3












4









5



6

1.教師展示「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的圖片,讓學生認識在台灣會傳播登革熱病毒的兩種斑蚊其外觀與特徵。




2.播放「學校裡的新鮮事-登革熱兒童故事」及「預防登革熱大家一起來」二部宣導片。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4)

《登革熱專區》http://www.cdc.gov.tw/ch/

3.師生共同討論:

(1)蚊子從卵→孑孓→成蟲的生長歷程需多久的時間?他們喜愛居住於何種環境?

(2)避免蚊子飛進家中,我們可以做哪些預防措施呢?

(3)內外的環境,如何清掃乾淨,避免滋生病媒蚊?

(4)若家中有人不幸感染了登革熱,會對個人和家庭造成什麼傷害呢?對周遭其他人的生命有何威脅呢?

4.結論:

指導學生能和家人共同商討,每週定一日來做居家環境清潔打掃,並配合「防治『登革熱』家戶自行檢查表」,徹底檢查及清除家庭中可能滋生蚊子的地方,不要因為個人或家庭的疏忽,而危害到周遭他人的生命。

第一節結束


5.指導學生畫出自己和家人一同打掃居家環境,對抗登革熱的圖畫。


6.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說明內容,全班一同欣賞。

第二節結束


參考資料:

1.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4)。《登革熱專區》。http://www.cdc.gov.tw/ch/

2.防治『登革熱』家戶自行檢查表

翰林二下健體

「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的圖片(翰林二下健體附圖)

notebook

單槍、網路

















圖畫紙

彩色筆

蠟筆

學生作品

能認識和辨別斑蚊的外觀與特徵



能專注欣賞影片




能主動發表蚊子的一生及其居住於潮濕溫熱的環境








能完成防治『登革熱』家戶自行檢查表




能完成作品


能主動發表,並欣

賞同學的作品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防治登革熱家戶自行檢查表

三、三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聞雞起舞

一)三年級生命教育融入各領域教材

年級生命教育課程設計架構



二、三年級生命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聞「雞」起舞

教學班級

三年級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日期


陳文舜

教學領域及

健康與體育

二節(80分)

教學目標

1.瞭解家禽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傳染途徑、症狀及預防之道。

2.瞭解疾病管制局的組織、功能及服務內容。

能力指標

生命2-2-6 知道社區中重大生命維護事件之成因。

健康7-1-5 體認人類是自然環境的一部份並主動關懷環境,以維護、促進人類的健康。

教材分析

1.透過投影片讓學生區別家禽流行性感冒及流行性感冒的症狀。

2.透過資料查詢的方式讓學生瞭解疾病管制局的功能。

3.透過小組討論讓學生瞭解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

4.透過小組討論讓學生瞭解關懷社區、體認生命共同體的重要。


教師準備

投影機,有關禽流感的投影片、DM

學生準備

相關文具

教學資源

評量重點


10′

10′



10′


10′





5′


5

20′


10′

1











2

一:認識禽流感、流行性感冒

1.兒童欣賞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的投影片。

2.兒童討論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的傳染途徑及受感染後的症狀。

3.兒童討論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4.兒童討論如何預防及受感染後(如發燒…等症狀)該如何處理,並填寫學習單。(附件一)


二:認識疾病管制局的組織及功能

1.小組討論:若是社區有傳染病漫延時該怎麼辦?

2.討論疾病管制局與傳染病的關係。

3.小組查資料:兒童利用電腦或圖書館資料查詢有關疾病管制局的組織及功能。

4.小組報告:各小組發表報告疾病管制局的服務內容。

投影機

投影片





學習單








電腦教室

圖書館

了解兩種感冒的差異與概況








知道疾病管制局及其服務內容


附件一:活動參考資料--學生學習單


  1. 哪些動物是屬於禽鳥類? 把牠圈起來



  1. 當你感冒的時候,身體哪裡感覺不舒服?

答:



  1. 看醫生的時候,醫生會告訴你該注意哪些事?

答:



  1. 要怎麼做才能避免感冒找上你?

答:

四、四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一)四年級生命教育融入各領域教材


群體生命的維護

SARS 救生命

四年級生命教育課程設計架構



(二)四年級生命教育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SARS,救生命

教學班級

四年忠班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日期

93.4.

陳桂紅

教學領域及

藝術與人文

3(120)

教學目標

1.能瞭解SARS的成因。

2.能瞭解SARS對群體生命威脅的嚴重性。

3.能瞭解SARS正確防治之道

4.能創作抗SARS的圖畫



5.能彼此欣賞抗SARS的圖畫

能力指標

生命2-2-6 知道社區中重大生命維護事件之成因。





藝術人文1-2-3記錄與表現自己所見及所觸的事物與情感。

藝術人文2-2-6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

教材分析

1.此教材讓學生探過蒐集資料及教師提供SARS之教材,使學生瞭解SARS致病成因。

2.運用多媒體設備,指導學生學會蒐集資訊的方法

3.運用時勢分析及新聞報導,讓學生體會SARS對群體生命的威脅,並有生命共同體、地球村的觀念。

4.透過圖畫創作,學生能與人分享資訊及看法,並深化學生的印象。

教學資源

教師準備

校園SARS防治手冊、SARSDM 、圖畫紙

學生準備

蒐集相關資料、繪圖用具

教學資源

評量重點

10′





10′



10′





10′



10′




50′



10′







5′


5′






1,2,3








4



4




4



5






1.教師放映SARS宣導短片、DM及相關教材,讓學生討論、發表對SARS的感覺及看法。


2.引導學生瞭解SARS的傳染途徑,並學會正確的預防之道。


3.由新聞剪報、網路資訊,瞭解地球村---生命共同體,彼此互為依存的觀念。不可有「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獨我觀念。


4.分組討論:該用何種方式以表現抗SARS的作品?


5.提示可針對SARS的嚴重性及傳染途徑、預防方法、或自己所蒐集的資料中,以印象最深刻的事件來構圖。


6.請學生開始創作以SARS為主題的作品。


7.將完成的作品展示給其他同學欣賞,原創者可分享創作的心路歷程,其他同學也可自畫作中所得的感受具體陳述,雙方交流,增加對SARS的概念。


8.利用作品進行SARS的防治宣導。


9.教師就作品及資訊統整歸納:生命是群體的,不可有獨善其身的狹隘觀念,應有共同維護群體生命人人有責的認知。

SARS

VCRDM、剪報

相關教材




腸病毒

登革熱

禽流感DM










八開圖畫紙



學生作品











能瞭解SARS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能瞭解SARS對群體生命的威脅




能創作抗SARS的作品



本教學模組利用配發的光碟為主要的教材,茲將主要的兩份教材內容簡述如下

光碟封面圖片

內容說明摘要


圖一

預防SARS的自我防護措施:

1.少外出及少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2.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及公共場所。

3.避免到醫院探病、就診、尤其是前往有隔離治療SARS病患之醫療院所。

4.使用肥皂正確洗手,手勿觸碰口、鼻、眼等器官。

5.保持環境的空氣流通。

6.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

7.請戴上口罩,避免飛沫傳染、交互感染。

8.為減少疾病感染,請以110之稀釋漂白水消毒家具。



圖二

防疫健康歌


小小手兒洗乾淨細菌病毒走走走

左搓搓右沖沖洗手運動大家來

多運動1 2 3 跑跑跳跳GOGOGO

左扭扭右擺擺健康運動大家來

開窗戶透透風環境整潔要做好

左擦擦右擦擦衛生運動大家來

多運動常洗手不挑食營養足

衛生習慣要做好細菌病毒不見了

(身體健康哈哈笑)







五、五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一)五年級生命教育融入語文領域教材

生命教育沒有一定的學科或課程,學生若能從其他學習領域的活動中,學到戰爭對於人類群體所造成的毀害,這樣的過程才會有助於「尊重生命」、「維護生命」觀念的深植,因此本單元活動設計結合「國語文學習領域」之聆聽、說話、閱讀、寫作的學習,讓學生透過閱讀繪本「六個男人」以及觀賞戰爭電影的經驗,來體會戰爭對於「群體生命」可能帶來的危害,並藉由師生間的提問討論來進行「價值澄清」。學習單的設計分為兩部分:繪本故事續寫的部分,是要學生能夠仔細思考故事的內容,並發揮想像力來完成屬於自己的故事結局;心得感想的部分,是希望學生經過繪本(較為抽象的經驗)和電影(較為具體的經驗)的欣賞與討論後,能夠寫下自己對於戰爭的看法。


(二)五年級生命教育融入語文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六個男人

教學班級

五年孝班

教材來源

繪本「六個男人」

DVD「搶救雷恩大兵」

自編學習單

教學日期

93422

設 計 者

陳怡仁

教學領域及 時 間

語文領域

2節(80分)

教學目標

1.能知道戰爭對群體生命的危害

2.能了解發生戰爭的可能原因

3.能嘗試提出避免戰爭的可能方法

4.能仔細聆聽別人談話的內容



5.能運用口語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


6.能運用文字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

能力指標

生命2-3-6能了解戰爭之原因與現象及其避免之道





語文B-2-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語文B-2-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語文C-2-1能充分表達意見

語文C-2-2能合適的表現語言

語文F-2-2能正確流暢的遣詞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語文 F-2-4能應用各種表達方式練習寫作


教材分析

1.本教材透過繪本「六個男人」讓學生了解戰爭發生的可能原因。

2.利用接寫故事讓學生思考戰爭可能帶來的後果,並預想解決之道。

3.藉由老師的提問讓學生反省戰爭所可能造成的傷害。

4.老師播放戰爭電影片段,引導學生思考戰爭所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

5.學生透過書寫的方式記下自己對戰爭的看法。

6.透過師生間的互動討論進行價值澄清的教學。


教學資源

教師準備

單槍投影機、布幕、筆記型電腦、DV攝影機、繪本「六個男人」、DVD「搶救雷恩大兵」與活動學習單。

學生準備

書寫用具、繪畫用具

教 學 活 動

教學資源

評量重點

5′




5′





10′




5′




5′




10′












20′








10′







10′





4





6




5








1,2

3











1,2

3







1,2

3,6








1.教師展示繪本「六個男人」的封面,讓學生猜猜看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


2.教師利用投影設備帶領學生閱讀繪本至故事的中段(雙方守衛分別射箭)。



3.教師將學習單發下,請學生想想故事將會如何發展,結果又將會如何?將這些臆想的內容以文字或圖畫記錄在學習單上。

4.學生分別發表自己對於故事發展與結果的想法。



5.老師將故事真正的結局告訴學生。




6.老師提問:

(1)為什麼六個男人最後又變回到一開始的樣子?

(2)有沒有辦法可以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


(3)若真的發生戰爭,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第一節結束



7.教師播放戰爭電影的片段(以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為主)並適時暫停提出問題:

(1)誰發動戰爭?誰參與戰爭?

(2)戰爭會造成哪些影響與後果?

(3)為了避免戰爭人們採取了哪些方法?


8.學生書寫自己對於戰爭的看法。







9.學生上台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視情況加以補充。


第二節結束


繪本




單槍投影機、布幕、筆記型電腦


活動學習單(附件一)


單槍投影機、布幕、DV攝影機


單槍投影機、布幕、筆記型電腦













單槍投影機、布幕、筆記型電腦、DVD影片




活動學習單

單槍投影機、布幕、DV攝影機





能仔細聆聽




能正確合理地續寫故事


能清楚地發表



能仔細聆聽



能說出戰爭所造成的危害、發生原因;能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能說出戰爭所造成的危害、發生原因;能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能主動清楚地發表



附件一


班級:座號:姓名:


故事進行到這裡,請發揮你的想像力,想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用文字或圖畫呈現出來;再與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看完了故事書及電影,也聽完了同學間的討論,現在請你寫下自己對於「戰爭」的感覺或想法(字數約200)





六、六年級教材與教學活動設計


(一)六年級生命教育教材

跨入新世紀之初,國際間充斥和平願景之氛圍,然而因價值觀的不同、自我利益的衝突,時而出現烽火連天的悲劇。未身處這些戰事的人民,無法以同理心去看待交戰的當事者,因此有必要讓身居樂土的學童,了解戰事對人民帶來的殘忍與傷害,因此本課程規劃以網路資訊輔助學童探訪戰爭,分享心得,並彙整出獨立報告的雛型;明顯地可看出,這份課程架構可說是生命教育與資訊教育的整合。


(二)六年級生命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遠方的烽火

教學班級

六年孝班

教材來源

網路資源

自編學習單

教學日期

93422

設 計 者

洪琮琪

教學領域及 時 間

資訊教育

2節(80分)

教學目標

1.能知道戰爭對群體生命的危害


2.能了解發生戰爭的可能原因


3.能嘗試提出避免戰爭的可能方法


4.能理解戰爭對學童受教育與生活上的影響

5.能運用文字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

能力指標

生命2-3-6能了解戰爭之原因與現象及其避免之道

資訊7-3-0-1 察覺運用實驗或科學的知識,可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資訊8-3-0-2 利用多種思考的方法,思索變化事物的機能和形式



資訊4-3-2 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及檔案傳輸等

資訊4-3-3 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

教材分析

1.本教材透過網路資源,讓學生了解戰爭發生的可能原因。

2.透過網路上的各種資料,讓學生分析出戰爭帶來的危害。

3.透過結合資訊科技,學童對於世界地理分布能有具體的概念。

4.學童能夠從中體會到文化異同此因素可能也是戰事的肇端。

5.學生透過書寫的方式記下自己對戰爭的看法。

6.透過師生間的互動討論進行價值澄清的教學。

教學資源

教師準備

個人電腦、布幕、電子活動學習單、單槍投影機

學生準備

書寫用具、繪畫用具

教 學 活 動

教學資源

評量重點

5



10



10



15










30






10

















5










5






1,2

3,4

1.教師利用網路控制所有個人電腦,先進行戰事網站資料的介紹與瀏覽(附件一)。

2.教師簡介目前的戰事,如何進行搜尋;例如相關字彙,或是輔助學童利用網路的線上字典系統來幫助翻譯與搜尋。

3.教師將學習單發下,讓學生依照上課所描述的方法,將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存入網路硬碟。

4.學生收集滿五份資料以後,開始進行撰寫,或是教師可利用電子表單與文書處理的模式,讓學生直接在電腦上進行書寫,順便熟悉資料剪貼整理的技巧。。


第一節結束


5.教師先於課前閱覽學童的電子報告作業。

6.擇取五篇具有完整結構與規劃的作業。

7.讓每篇報告的作者分享自己的心得,並且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包括有哪些同學的資料和這位同學一樣,教師在介紹過程中,必須鼓勵學生描述自己的優、缺點及看法,讓同學在分享其他同學的報告時,也能夠進行自我的評鑑。

8.教師提問與分享:

(1)為什麼會發生這些戰爭呢?

(2)這些戰爭有可能避免嗎?

(3)哪些人因為戰爭而受害呢?

(4)是不是有其他的方法可以避免這場戰爭呢?


第二節結束

網路



活動學習單

附件二

活動學習單、網路與電腦資料庫










單槍投影機、布幕、筆記型電腦、











能正確合理地填寫與利用網路










能清楚地發表





能說出戰爭所造成的危害、發生原因及嘗試提出解決之道

能清楚地發表


附件一:伊拉克戰爭專題網頁http://mindprod.com/iraq.html


這個網頁彙整了所有與伊拉克戰爭的有關資料,其中以圖片最為驚悚,雖然以英文進行陳述,不過從圖片的內容約可見到,強權國家入侵其他國家的霸權與無奈,更可見到孩童遭受傷害的許多照片,畫面充滿強烈的反戰意味,足以讓學童對戰爭感到憤怒與悲傷。一一一一


附件二:電子活動學習單

檔案名稱:六年級生命教育電子學習單

下載途徑:http://163.16.20.251/life


高雄縣誠正國小六年級生命教育電子學習單


班級:( )( )

座號:( )

姓名:( )

第一關:請將與戰爭有關的網頁路徑(含首頁圖檔、相關說明)貼入到底下的表格中

此為範例,同學可以利用複製功能,進行作業,每位同學至少需要五筆資料(每筆資料必須包含著網站首頁、內容說明)才能過關


網路路徑:

該網站的首頁圖檔(可利用Print Screen)

網站內容相關說明

這個網站內容介紹了伊拉克戰爭的狀況,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知道戰爭的進展,由開始時的軍事武力,到了難民逃亡,接著是破壁殘垣,間雜著各種救難、孩童受到傷害的照片。可以知道戰爭到最後一定是一個悲劇,那麼還要發動戰爭?難道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決?一一一一一



參、教學實施與省思


一、一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教育即生活,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中心,設計課程結合孩子生活環境貼切的問題為教學題材,引發孩子的注意與關懷。健康是生命中最基本的要項,而一年級的小朋友仍是比較偏重於具體的思考,因此,以正值流行的腸病毒為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意願與興趣。透過聲色俱佳的腸病毒動畫觀賞,再進行討論與發表,學生們表現出極高的參與意願且熱烈地討論腸病毒。再接著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直接參與,他們興致高昂地分組演出,愈演話材愈多且愈純熟,從中去感受健康的重要,引發個人健康對家庭與群體生命健康的相互關聯。同時,再接以實際練習洗手活動,學生從「做中學」,活動後,每當下課遊戲後,學生們會相邀一起洗手,一面洗,還念念有詞「勤洗手,遠離腸病毒」,以達確實力行之效。另外,「你我他一起衝」的動態活動,學生們充分的展現出團體的活力,透過遊戲活動,體驗個體與群體生命力的結合。最後,再經綜合活動,將整個的活動做檢討與分享,課程開始先做律動洗手歌,再做洗手紀錄表,以執行持續洗手養成衛生習慣的檢核,並做腸病毒學習單,以做為教學評量與回饋,最後統整出體認生命共同體的意識,思考維護群體生命的重要性。

孩子的生命就像生機盎然的花朵,希望能透過各種關懷孩子生命的學習活動,將生命教育的內涵融入各領域的教學,以觸動孩子們小小的心靈,感受生命力的情懷,能夠珍愛自己的生命,進而體認個體與群體生命相互依存的連結,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共同維護自己與群體的生命。



二、二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登革熱的疫情似乎隔一段日子又時有耳聞,如何杜絕登革熱這個議題十分值得注意,治本的方法是要徹底的清除蚊子的滋生源,而這便要從居家生活中做起。若家庭中有人不幸感染到登革熱,不僅僅是個人生命身體受到傷害,也會影響周遭其他人的生命安全,讓學生從愛惜生命、珍惜生命的觀點,進而一同來維護群體的生命。

播放登革熱相關的卡通宣導片,很能引起學生高度的學習興趣,對於接下來的討論活動,學生都很踴躍地發表自己的想法,也有學生分享自己或是家人曾經感染過登革熱的經驗,即使事隔多年仍印象深刻,所以體認到:確實做好防治登革熱的預防工作是很重要的。繪圖部分,有部分學生會認為對抗登革熱就是看見蚊子,便第一時間趕緊撲殺,於是,作品表現出來的是全家人在追趕一隻蚊子,然而,對抗登革熱最治本的方法是清除蚊子的孳生源,這點需教師多加宣導。



三、三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在介紹禽流感的感染途徑、預防之道時,可從網路上擷取相關的影片、powerpoint,儲存在手提電腦上。當上課時把電腦接上單槍投影機,然後播放給學生欣賞。一方面可節省教師準備教材的困擾,另一方面由動畫的呈現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動機。目前三年級的學生在資訊能力上已經有所提升,所以學生以分組的方式進行資料收集時,都可以利用電腦查詢到相關的資料。但是,由於時間上不足,學生在分組報告時,顯得有些雜亂,應該培養學生將資料做成書面報告的形式會比較好。此外,在小組討論及收集資料時,往往只有小組裡某些特定人物在進行,其他人無所事事的樣子,所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四、四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自去年傳出SARS疫情,人心惶惶,尤其是在得知SARS至今未有有效藥物得以控制,及醫護人員也可能因醫療過程的疏失而致死,使得SARS如同口蹄疫、禽流感般,為快速致人於死的新病媒。希望藉由課程設計,讓學生瞭解SARS的意義、致病成因及正確的預防之道,由對SARS的認識,激發學生有群體生命一體的觀念。

現在資訊的流通快速及新聞媒體的報導、加上學校也極力宣導,學生對SARS均有某種程度的認識。而經由圖畫創作,可深化學生對SARS的認知,學生所呈現的作品是多面且生動的,藉由作品欣賞,使學生進一步做自我回饋,更懂得也更積極的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比如:勤洗手、飲食均衡不挑食、多運動、正常作息、多親近大自然。以前這些道理可能聽者邈邈,而今是與自己生命息息相關,若是學生能因此提昇對大自然的親近與悅納,我想學生將更能珍惜生命、愛惜生命,進而積極扮演保護生命的角色,也更能肩負維護群體生命的責任。


五、五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學生對於繪本的閱讀以及電影的欣賞均十分投入,結束後的討論與發表也十分踴躍。從學習單的表現上來看,學生對於戰爭均持較負面的看法。原本學生普遍都認為戰爭的雙方有「好人」和「壞人」之分,亦即戰爭的發生是有其正當性,但透過問題的引導討論之後,學生均能表達戰爭並不是解決紛爭的唯一辦法,也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戰爭會對人類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的危害。


六、六年級教學實施與省思

在整個課程的實驗過程中,研究者發現,雖然學校網路資訊的傳播非常迅速,但學童無法真正地掌握到網路的便利,歸咎其因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網路資料庫的豐富程度與否,另一則是學童們的語言素養,幸賴同學都能夠發揮相當的對照能力與想像能力,能夠將英文資訊配合少許的中文資料加以彙整成完整的學習報告;除此以外,學童分享心得的過程上,並無法深刻地體會到戰區學童的困境,如有相關的史實紀錄片,當能達到較好的收益。



肆、結


群體生命的維護,教材範疇必須以學校本位、社區本位為導向,提升個人健康決策的能力,進而影響群體共同營造永續健康的生態與生活;因此本課程透過學校團隊為研發種子,配合教材發展的縱橫面向,搭配學校資源導向,進行的一到六年級教材編纂,此外在行動研究融入教學活動的信念下,隨時進行編修與調整,彙整出具有統整性與生活化特色的教學模組,供同儕分享與交流,且希冀能培養具有關懷人群、尊重獨特自我的健康心態。

伍、參考文獻


LEA. (2004). Life Education Australias Declaration: For a Safer Smarter Life.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ing.

Velis. J. P. (1999). Learning for Life.UNESCO Innovations for Youth.

Zamani. M. P. (1999). Learning the Fact of Life in Iran. UNESCO Source 110.pp 13-14.

147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