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105學年度補助中小學辦理學校衛生與健康促進實施計畫
一、依 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5年10月17日臺教國署學字第1050104884T號函辦理。
二、目 的:為協助各校落實推動學校衛生法暨相關子法,促進學校全面評估學生(含教職員工)衛生與健康促進需求,結合社區資源,透過健康教育與活動及健康服務之實施,引導學生、教職員工自發性及自主性地建立健康管理,加上校園環境之配合,共同營造健康校園。
三、學校應推動議題:
(一)本年度全面推動六大議題:
1、健康體位。
2、視力保健。
3、口腔衛生。
4、菸、檳防制。
5、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
6、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
(二)統整評估學校之共通性與特殊性健康需求,擬定年度學生健康政策,推動重要健康議題。
(三)學校進行健康需求評估,據以擬定校本位健康議題,並以「健康促進學校」模式落實推動暨執行學校衛生法、相關子法及學生身體健康促進(含身高、體重、身體活動、睡眠、體型意識及健康飲食)、餐飲衛生管理、個案管理(傳染病、慢性病等)、安全教育與急救等重要政策。
(四)各校健康問題須以行動研究做為議題探索,找出發生問題的真正原因,並尋求解決之道。
四、推動策略:
(一)成立學校衛生委員會,並將計畫經學校衛生委員會議通過,執行過程暨成果必須提報該會議報告。
(二)建立橫向組織網路,結合社區相關衛生單位、民間組織及大專院校等,協助學校營造健康校園,提供所需行政資源,辦理增能研習活動,配合到校輔導工作與學校衛生委員會充分溝通聯繫,以落實學校衛生法暨相關子法執行。
(三)依據以下「健康促進學校」策略推動學校衛生與健康促進:
1.成立健康促進團隊,凝聚共識,發展願景。
(1)整合校內外相關單位人力,由校長或指定主管人員擔任召集人。
(2)評估學生及教職員工健康問題。
(3)確立優先改善之健康問題。
(4)研定學校本位之實施計畫並納入行事曆。
(5)研(修)訂學校規章制度。
(6)每學期辦理實施前後成效評價。
2.落實健康教學並辦理研習活動。
(1)將本部政策及學生重要健康議題融入教學課程。
(2)辦理教師健康教學與輔導相關研習。
(3)辦理行政人員、家長等人員研習訓練。
(4)辦理學生幹部、志工研習。
(5)辦理班際、校際健康相關展覽或觀摩等活動。
(6)辦理親職講座與參與式家長活動。
3.實施健康檢查及健康管理。
(1)舉辦定期或臨時性學生及教職員工健康檢查。
(2)針對高危險群及特殊個案,建立輔導、轉介等健康管理機制。
(3)依學校推動議題,評估學校師生健康改善情形。
(4)各校健康檢查資料必須上傳教育部學生健康資訊系統,並善用資訊系統的分析整合資訊,檢討學校推動成效(網址:http://hs100.nhu.edu.tw/)
4.結合政府及民間資源,改善學校環境設施。
5.營造健康安全環境,配合推動議題營造支持性環境。
6.結合社區或家長組織,建立共同推動機制及方法。
7.本縣已建置專屬網站(網址http://esd.km.edu.tw/hps/Index.aspx),並設
置學校專區連結到台灣健康促進學校輔導網絡,各校資料只要上傳到台灣健 康促進學校輔導網絡(網址:http://hps.giee.ntnu.edu.tw/)即可,請各校自即日起各項健促計畫及活動成果務必適時上傳到台灣健康促進學校輔導網絡,多應用網路資訊,除了台灣健康促進學校輔導網絡外,亦可參考台灣健康促進學校(網址:http://hpshome.giee.ntnu.edu.tw/Default.aspx)。
8.為配合教育部評鑑工作,請各校將推動計畫、執行過程等建立完備資料,推動成果以量化數據顯示(應有前測、後測等數據及分析)。
五、行動研究補助經費得應用於問卷調查訪問費、印刷費(有關問卷、研究報告、研究統計資料等之印製費用)、資料蒐集費(圖書之購置以具有專門性且與研究計畫直接有關者為限)、雜支(按總經費百分之6編列,如文具用品、紙張、資料夾、便當等等。)
六、補助原則:依各校所提計畫,以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及本縣年度經費額度分配補助,補助數分配原則如下:
(一)每校補助推動學校與健康促進計畫經費3萬元。
(二)中心學校補助推動經費6萬元。
(三)議題種子學校未增加補助經費。
本學年度議題種子學校如下:
菸、檳防制﹣金城國中、性教育(含愛滋病防制)-金湖國中、視力保健-金寧中小學、健康體位-烈嶼國中、口腔衛生-中正國小、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金鼎國小、健康體位-多年國小。
(四)行動研究每校補助經費1萬元。
視力議題: 中正國小。
口腔議題:古寧國小。
健康體位議題:金湖國中。
六、補助計畫執行期程:105年9月1日至106年7月31日止。
七、計畫撰寫說明:
申請之計畫撰寫,不超過10頁為原則,且至少應包含下列項目:
(一)計畫申請表:如附表。
(二)依據
(三)背景說明:針對學生健康狀況分析、學校特色及推動議題重點。
1.學校簡介,並說明學校特色。
2.建立以校為本位之「學生健康資訊管理系統」,並將資料加以處理、分析,藉以評估校本健康問題(應以具體數據及圖表呈現),亦可比較出學校與縣之間健康問題之差異性(可參考-表1~3格式),並找出學校最主要、最迫切改善的健康問題,以作為未來評價指標計畫擬定策略的參考。
3.依各學校健康問題訂定合適的「健康議題」,國中應包括健康體位、菸檳防制及性教育(含愛滋病防制);國小應包括健康體位、口腔衛生、視力保健及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等必選議題。
4.以健康需求評估後有高度改善需求之議題優先推動。
(四)成果指標:學校依據健康需求評估,訂定成果指標。(請以下表呈現)
需求評估問題
推動
議題
績效指標
受益
學生數
備考
依據○年度學生健康資料分析結果,本校國中小學生體位不良率45.20%
健康體位
本年度學童健康體位至少降至45.2%(降低1%)<視學校數據自行填報下降或維持的幅度>
○人
依據○年度學生健康資料分析結果,本校國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48.60%
視力保健
本年度學童視力不良率降至47.60%(降低1%)<視學校數據自行填報下降或維持的幅度>
○人
依據○年度學生健康資料分析結果,本校學生齲齒率為64.90%。
口腔衛生
本年度學童齲齒率至少降至63.9%(降低1%)<視學校數據自行填報下降或維持的幅度>
○人
依學校推動議題前後測資料分析,本校教職員吸菸率約為7%,學童吸菸率約為7%。
菸、檳防制
本年度學童吸菸率至少降至5.%(降低2%)<視學校數據自行填報下降或維持的幅度>
能建立學生正確觀念及落實檳榔防制
○人
健康促進學校必選議題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制)
能建立學生正確性觀念及落實愛滋病防治<視學校辦理議題活動自行設定>
○人
(含愛滋病防治)
健康促進學校必選議題
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
能建立學生對全民健保、正確用藥及用藥安全意識的正確觀念<視學校辦理議題活動自行設定>
○人
(五)計畫策略(具體說明逹成指標之具體策略、作法及步驟,請條列推動事項)。
(六)預定進度:以甘梯圖表示。
(七)人力配置(團隊成員需包括以下5類成員:校長及相關處組、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校護或相關行政人員、家長會及其他民間團體代表、學生代表)。
(八)經費概算。
(九)評價方法:說明目標是否達成之評價方法,評價類別得包括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
八、申請作業:
(一)即日起至105年12月9日止。
(二)依計畫撰寫說明,檢附學校申請表及計畫書各乙份(電子檔請以電子郵件寄至[email protected])交教育處彙整核撥經費。
九、考核獎勵:
(一)各校依縣訂健康指標評估推動成果(須檢具前測及後測數據)。
(二)依本府定期進行考評工作,獎勵績優學校及有功人員。
(三)遴選績優學校,報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獎勵。
十、其他:計畫執行過程本府定期進行到校輔導工作,計畫完成後應於106年6月20日前繳交成果報告(書面及電子檔各一份)及結報經費,並送本府備查。
金門縣 國中小105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申請表
學校名稱 | 柏村國民小學 | 教職員工數 | 21 | ||
班級數 | 6 | 總學生數 | 75 | ||
學校地址 | 金門縣金湖鎮料羅里新塘10號 | ||||
議題 | 補助金額 | ||||
六大議題 |
| 3萬元 | |||
議題種子學校 | 議題: | - | |||
行動研究 | 議題: | - | |||
申請補助總金額 | 新台幣 參萬元整 | ||||
承辦人 | 姓名: 陳謙慧 | 聯絡電話:082-332465#23 | |||
E-mail:c[email protected] | |||||
承辦人: 單位主管: 機關首長:
金門縣金湖鎮柏村國民小學105學年度辦理學校衛生與健康促進
實施計畫書
一、依據:
(一)金門縣政府105年11月28日府教體字第1050092192號書函辦理。
(二)105學年度辦理學校衛生及健康促進實施計畫
二、背景說明
健康狀態是影響學習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而學校在學生及教職員工的健康促進上則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有效的學校健康促進計畫必須是廣泛而完整,才能涵蓋影響健康的諸多因素(黃松元,民82)。
本校位處於金門島東南角的一所小學,學校共有六班,學生數共102人,教職員工19人。學區大部分家長屬於中低收入階層,普遍缺乏健康生活型態的相關知識。再加上由於近年來社會變遷快速,年輕人口外移,家庭結構改變,本校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及外籍媽媽學生比例漸漸增高,學生之生活、學習與成長頗值得我們關切,極須補強學生健康促進的生活知能。
本校注重學生身心各方面的均衡發展,一路走來對於知識、體能、衛教、疾病防制等都投注大量心力,深刻體認政府對推動菸害防制、拒食檳榔及學生健康體能的用心,96學年度始參加教育部健康促進學校行列,學校對這些議題,從此更加重視,從例行工作到積極推動,顯現宣導的成效,學校公開場所不再見到有人抽菸,教職員工抽菸人數幾近於零,學校行政亦配合推動,提供健康潔淨的學習環境,成效初具,為賡續營造健康校園,推動「學校衛生與健康」,結合政府政策,擬定推動以下六大議題:
菸害防制:
本縣衛生局於96 年度實施「金門縣國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以學校為基礎,針對國中七、八、九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統計分析吸菸盛行率高達:32.60% 曾經吸菸(男= 42.08%, 女= 23.40%)、6.91% 目前吸菸(男10.73%, 女1.78% );48.31%的學生父母其中之一是吸菸者,從數據顯示,菸害問題不容忽視,必須透過議題推動加強菸害防制宣導,又因網咖新的業態出現,讓菸害防制多了一道缺口,藉推動菸害防制議題,讓學生了解菸品的危害,進而提高反菸及拒菸意識。
(二)檳榔危害:
檳榔危害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一是對環境的破壞。檳榔族和檳榔園在台灣各地氾濫不退,所帶來的問題包括醫藥衛生、水土保持、農業經濟、社會環境等問題,在醫藥衛生方面,易危害口腔健康,據調查資料顯示,口腔癌患者中有 88 %有嚼食檳榔習慣。此外檳榔因種植在山坡地、林地,是破壞水土的重要殺手;另外檳榔攤到處林立及雇用檳榔西施販賣,也造成社會一大問題。而且如果吸菸、嚼檳榔又合併喝酒,有加乘的致癌危險,嚴重浪費醫療資源。金門原本沒有檳榔問題,但八十一年戰地政務解除後,開始有人引進販賣,起初消費群以阿兵哥居多,但近年外來人口增加,部份家長有嚼檳榔的習慣,因此讓學生了解檳榔的危害,加強學生拒食檳榔的意識是必要的。
1、本校學生每日使用電腦及看電視的時間過長,造成視力不良情況有逐年增加之趨勢,覆因部分家長社經地位較低或單親、隔代教養,對學童視力的關心度不夠,視力不良未及時矯治,造成視力持續惡化,因此提高矯治率成為視力保健的重點,98學年度本校積極努力追蹤輔導下,達成100%矯治率,因此賡續推動,加強親師生視力保健宣導,讓視力保健成為一種習慣。
2、視力保健唯一預防的方法就是「不要太早發生或延後近視的年齡」,因此,營造健康的學習環境是必要的,本校積極針對學習場所的光線(照度)及課桌椅的高度等改善,讓學生能有健康的學習場所。
(四)口腔衛生:
各種垃圾食物隨著便利商店的普設,影響學童的消費及飲食習慣,也影響學童正確的健康飲食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的建立,家長及學生對口腔保健認知觀念不足,使齲齒罹患率偏高,未及時矯正造成齲蛀更加嚴重→牙周疾病→齒列不整或牙齒外傷未矯治等等問題,使口腔疾病嚴重威脅學童健康,影響日後身心發展及爾後成人時之衛生習慣,造成學童身心負面影響頗大。本校努力宣導學生建立正確刷牙及牙線的使用習慣,除加強追蹤矯治外,將持續加強口腔衛生宣導。
(五)健康體位—學生身體健康促進:
營養不均衡,熱量過剩,加上運動量不足,讓兒童體位呈現「兩極化」!根據教育部全國「國小學生健康檢查體位普查」報告,全國四分之一的國小學生屬於「過重」或「肥胖」,體重「過輕」的小朋友也將近八分之一。衛生署調查二○○一年到二○○二年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變遷,發現小朋友攝取的熱量超出建議量,蛋白質和油脂過多,醣類和膳食纖維攝取不足;鈣質及鐵質大致符合建議量,不過隨著年齡增加,攝取量卻逐漸減少。至於食物類別,八成的五穀根莖類、奶類、水果類、蔬菜類沒達到建議攝取的份數。藉健康飲食的宣導,建立學生正確的飲食觀念,從而使學生拒絕垃圾食物的誘惑,達到青少年「健康吃,吃健康」的目標。但體位控制必須持之以恆,否則復胖機率高,有必要持續推展各種「身體健康促進活動」,引導學生參與,提昇學生對體重、運動、體型意識及健康飲食之重視,有效降低因體重過重所導致之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發生率。
(六)性教育(人類乳突病毒及子宮頸癌防治):
1、愛滋病防治:國內目前愛滋感染者計15,782例,根據1984-2008年的最新統計資料,感染者依危險因素統計:毒癮者最多佔38.5%,同性間性行為佔35.8%、異性戀佔23.7%;青壯年人口為感染重點族群,20-29歲佔37.9%、30-39歲佔35.5%、40-49歲佔15.4%。近年在政府大力推動「減害計畫」 下,愛滋疫情明顯減少,但藉由性行為傳染愛滋的比例,2005年佔26.3%、2006年36.9%、2007年持續上升至59.8%,顯見青壯年族群及藉由性行為傳染已是目前愛滋防治最重要的目標課題。
2、本校雖然是○感染率,但隨著社會環境之變遷,價值觀不斷地改變與多元化,導致青少年性觀念越來越開放,衍生而來的未婚懷孕、性暴力、性交易、愛滋病感染等問題層出不窮。在這性別平權的時代裡,雖然性觀念日益開放,性知識卻並未對等地提升增加,甚至,各級學校校園中接連發生師生間、學生間等之性騷擾或侵害事件,也讓性別平等教育更受到重視。
3、人類乳突病毒及子宮頸癌防治宣導:人類乳突瘤病毒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 病毒,是造成子宮頸、陰部、肛門及陰莖等腫瘤的元兇。人類乳突病毒主要接觸是經由性接觸感染,尤以性對象複雜、性行為頻繁或伴侶的性對象複雜的年青男女性為最。因此,未雨綢繆,讓學生認識愛滋的可怕及建立學生正確性知識,刻不容緩。
(七)正確用藥:
為落實正確用藥核心能力,建立國民正確用藥的基本素養,藉以提昇及保障教職員工生用藥安全及健康自我照護能力。結合地區衛生單位、醫院、藥師公會、社區藥局、專業藥師等社群資源、與健康促進學校、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等合作,共同編織安全用藥的防護網,將正確用藥納為健康生活學習的一環。
(八)全民健保:
我國的全民健康保險自開辦以來,在各界共同努力下,納保人數超過99.5%,醫療院所特約率也達92%,而低保費、高行政效率的經營績效,更在國際間獲得肯定,讓全民健保達到「普及、方便、自由、經濟、滿意度高」的目標。然而隨著高齡化及少子化社會的來臨、重大傷病及慢性疾病人數大幅增加、疾病類別納保範圍逐年擴大,以及新藥品與新科技醫療器材等給付項目不斷增多,使醫療費用逐年攀升。為了健保永續經營,全民健保改革持續研議,經過各界的努力,通稱「二代健保法」的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條文共104 條,於2011 年1 月26 日經總統令公布,行政院亦決定自2013 年1 月1 日正式實施二代健保。
健保實施後,民眾獲得的醫療可近性高,為確保資源使用合理性,減少浪費,二代健保每年提出並執行抑制不當耗用醫療資源之改善方案,達到資源之有效運用;並推動藥品支出目標制與藥價調查併行,相輔相成,有效控制藥費;以及以醫療科技評估為基礎,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檢討保險給付內容,讓健保資源配置更趨透明,健保資源使用更有效益。
三、成果指標:
需求評估問題 | 推動 議題 | 績效指標 | 受益 學生數 | 備考 |
依據105年度學生健康資料分析結果,本校國中小學生體位不良率33.7% | 健康體位 | 本年度學童健康體位至少降至32.7%(降低1%) | 24人 | |
依據105年度學生健康資料分析結果,本校國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57.3 | 視力保健 | 本年度學童視力不良率降至56.3%(降低1%) | 48人 | |
依據105年度學生健康資料分析結果,本校學生齲齒率為52%。 | 口腔衛生 | 本年度學童齲齒率至少降至51%(降低1%) | 32人 | |
依學校推動議題前後測資料分析,本校教職員吸菸率約為0%,學童吸菸率約為0%。 | 菸、檳防制 | 本年度學童吸菸率維持0% 能建立學生正確觀念及落實檳榔防制 | 73人 | |
健康促進學校必選議題 |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制) | 能建立學生正確性觀念及落實愛滋病防治 | 73人 | |
健康促進學校必選議題 | 全民健保(含正確用藥) | 能建立學生對全民健保、正確用藥及用藥安全意識的正確觀念 | 73人 |
四、計畫策略(具體說明逹成指標之具體策略、作法及步驟,請條例說推動事項)
(一)落實學校衛生委員會之運作:
1、成立學校衛生及健康促進委員會,定期召開委員會擬定學校衛生及健康促進推動計畫。
2、落實執行學校衛生法暨相關子法並適時修訂。
3、發行專刊加強宣導,營造健康校園。
(二)建立橫向的組織網路:
1、結合各議題種子學校,橫向連繫,分享資源。
2、並藉由輔導團、衛生局、醫師公會及專家學者等協助,研擬以學校為本位的實施計畫。
3、透過網路加強與各議題種子學校交流,以有效執行「健康促進學校」行動方案。
(三)菸害防制:
1、依據現有的法令與校規,訂定合理可行且具教育意義的管理辦法。
2、規劃無菸校園環境,提供教職員生健康的工作及學習環境。
3、加強推動學校菸害防制課程、教材與活動,以增強學生拒菸態度與能力。
4、舉辦各種菸害防制校園拒菸活動及藝文競賽宣導。
5、加強預防吸菸教育及實施戒菸教育。
6、提供吸菸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戒菸教育與諮詢。
7、鼓勵家長參與無菸校園計畫並推動社區共同參與。
(四)檳榔危害:
1、提升健康知識:學生能夠了解檳榔對於環境與身體的危害。
2、宣導嚼食檳榔引起口腔癌的機率及對國人健康的影響。
3、融入教學:結合領域課程推展「拒食檳榔」專題講座及相關主題式活動。
4、文宣刊物:配合學校網頁及發行專刊等,編輯宣導「檳榔危害」相關主題文章或健康資訊。
5、舉辦各種拒食檳榔的宣導活動。
6、辦理親師座談建立家長對於檳榔危害的意識,鼓勵家長參與拒食檳榔計畫。
(五)視力保健:
1、定期為全校師生做視力檢查工作。
2、文宣刊物:配合學校網頁、及發行專刊等,編輯宣導「視力保健」相關主題文章或健康資訊。
3、融入教學:結合領域課程推展「視力保健」專題講座及相關主題式活動。
4、總務處於學期初時檢視所有教室的照度及課桌椅設備,發現教室燈光不足或學生不適應課桌椅現象要立即改善。
5、總務處規劃校園綠化活動,讓學生認養學校的植物。
6、導師帶領班級學生,一起響應推動全校視力保健計畫。
7、家長志工在社區發揮力量使社區的其他人感受視力保健的重要性。
8、指導家長負責檢視家中是否有照明不足的地方。
9、請家長關照學生平時的用眼狀況以及寫字姿勢。
(六)口腔衛生
1、辦理全校口腔檢查。
2、辦理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大考驗「前測」及「後測」。
3、融入教學:結合領域課程推展「口腔衛生」專題講座及主題式活動。
4、文宣刊物:編輯宣導「口腔衛生」相關主題文章或健康資訊。
5、成立口腔保健志工服務隊,至各班宣導潔牙及口腔衛生保健知識。
6、實施餐後潔牙及含氟漱口水使用指導。
7、辦理家長口腔衛生研習活動。
(七)學生身體健康促進:
1、利用網路、編印「身體健康促進」衛教手冊及宣導單,增進學生健康之生活型態觀念,培養健康行為,並進而提升健康生活品質。
2、舉辦體育競賽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建立運動強身觀念。
3、加強校園「身體健康促進」教育宣導,將之融入生活中,內化為自我概念。
4、落實推動「快活計畫」安排健走、慢跑等體能活動,讓運動帶給學生健康與智慧,促進學校成員產生健康行為並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
5、建構優質運動場館設備,提升校內運動風氣與運動人口。
6、走入與社區結合,資源共享,共同推展健促活動。
7、舉辦教師及學生體適能的檢測與評估。
(八)性教育:
1、舉辦「國小生應有的性態度與價值觀」專題講座。
2、建立學生健全之性知識、態度及處理周遭課題之核心技能。讓學生明白正確的「性態度與價值觀」。
3、經由兩性之和諧關係,引導個人生理、心理、精神與社會等方面健全發展。
4、加強校園「性教育、性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宣導,將之融入生活中、內化為自我概念。
5、落實愛滋病的防治觀念。對人類乳突病毒及子宮頸癌防治有正確之認知。
6、藝文宣導:辦理「性教育、性別教育」寫作、漫畫、海報製作等宣導活動。
(九)正確用藥:
1、課程融入: 蒐集正確用藥教育相關教案、文宣、簡報,提供教育活動使用健康教育、綜合領域、表演藝術等課程融入教學與教學觀摩。
2、專題演講:邀請藥師到校做全校性正確用藥專題演講。
3、衛教走廊-辦理正確用藥海報展示。
4、辦理正確用藥學藝競賽:創意藥袋設計、漫畫比賽
5、班級討論會:以議題「正確用藥新觀念」為主題。
(十)全民健保
1、規劃二代健保宣導研習。
2、將二代健保融入課程活動。
3、設計二代健保相關學習活動。
五、預定進度(以甘梯圖表示)
月 次
工作項目
第
1
月
第
2
月
第
3
月
第
4
月
第
5
月
第
6
月
第
7
月
1.成立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
2.組成健康促進工作團隊
3.進行現況分析及需求評估
4.決定目標及健康議題
5.擬定學校健康促進計畫
6.編製教材及教學媒體
7.建立健康網站與維護
8.成效評量前測
9.執行健康促進計畫
10.辦理藝文宣導活動
11.實施課程教學與過程評量
12.成效評價後測
13.資料分析
14.報告撰寫
六、人力配置
計畫之主要人力為學校健康促進委員會及工作團隊之成員,計14名。各成員之職稱及工作項目見下表。
計畫職稱
姓名
原所屬單位職稱
在本計畫之工作項目
計畫主持人
陳為學
校長
研擬並主持計畫,彙整報告撰寫
協同主持人
李麗雯
教導主任
研究策劃,督導計畫執行,並協助行政協調
協同主持人
洪希忠
總務主任
研究策劃,督導計畫執行,並協助物質環境心理健康狀況及需求評估
協同主持人
黃淑芬
輔導組長
研究策劃,督導計畫執行,並協助心理健康狀況及需求評估
協同主持人
陳謙慧
學務組長
研究策劃,督導計畫執行,並協助行政協調
研究人員
林孟儒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師
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社區及學校資源之協調聯繫
研究人員
高婉婷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教師
體適能評估,活動策略設計及效果評價,社區及學校資源之協調聯繫、規畫與執行將健康促進主題融入課程教學活動
家長會代表
黃清和
家長會長
監督計畫推動與執行
學生代表
各班康樂股長
督促班級健康生活型態
七、經費概算
項 目
單價
數量
金 額
說 明
印刷費
3500
4支
14000
雷射黑色、彩色碳粉3色各1支,印製成果、宣導海報及學習單使用
文具、紙張
4000
1式
4000
紙張、印製教學及傳播資料、行動研究問卷及成果報告、健促闖關教具教材
健康促進宣導品
58
100份
5800
辦理全校及社區宣導、健促闖關活動
體育競賽獎品
600
4式
2400
舉辦柏村、多年校際越野賽跑之獎品
體育競賽獎金(班級)
2800
1式
2800
1.舉辦班際大隊接力:
分三組,每組優勝獎品400元
2.班際康樂競賽之獎金:
優勝2名*400;入選2名*200;其它造型特色獎4名*100
雜支
1000
1式
1000
活動所需之礦泉水、器材費用
合計
30000
以上各項目可勻支使用
八、評價方法
配合計畫執行來進行過程評量,並於計畫執行前後收集前後測資料以評估計畫成效,茲說明如下:
(一)過程評量:藉由評價過程來提升學校組織改善健康問題的能力,強調評價與計畫決策、執行、回饋及修正等過程的密切聯結,包括個人、組織、社區、政策等各層面的分析,根據這些過程評價的質性及量性資料與建議,可提供重要訊息,有助於計畫的研擬、執行及修正。
1、行政和政策因素:包括教育方面(課程、活動、訓練的規劃與執行)、政策方面(相關規定的修訂定、組織結構與配置)。
2、組織因素:包括師生互動、社團、志工等組織之社會支持、行政人員之行政配合、組織運作功能。
3、資源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資源可近性、經費編列、設備可利用性。
(二)成效評量:包括影響評價及結果評價,影響評價是指評價較短期立即的計畫成效,而結果評價是指評價較長遠或最終的效果。
1、健康狀況:包括生理指標(如體位、齲齒、視力、血壓、血液尿液及各項生化理學檢查項目)、心理指標(如問題解決及決策力、家庭及人際關係、個人自信及勝任力、學習適應力、情緒適應力)、體適能指標。
2、行為與生活型態:包括預防性健康行為(如預防接種、健康檢查)、增進健康行為(如運動、均衡飲食、防曬、壓力管理)、危害健康行為(如吸菸、酒精和藥物濫用、暴力行為)、預防交通事故行為。
3、環境因素:包括健康環境(如校園污染防治、景觀規劃、健康餐飲供應)、健康服務(如建立完整的預防、篩檢、追蹤、矯治、輔導、諮商及轉介系統)、校園社會文化(如凝聚力、和諧性、認同感)、安全環境(交通安全專欄)。
4、個人因素:包括健康覺知、知識、態度、價值觀、健康生活技能。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