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課公開觀課教學設計
領域科目 | 自然 | 設計者 | 郭孟揚 |
單元名稱 | 探索聲光世界 | 總節數 | 11節(本次上課為第1節課) |
教材來源 | 康軒自然第九冊 | ||
學習階段 | 第三學習階段(國小高年級) | 實施年級 | 五年級 |
學生學習經驗分析 |
| ||
核心素養 | 自-E-A1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自-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合作學習,培養與同儕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 ||
學習表現 | tm-Ⅲ-1能經由提問、觀察及實驗等歷程,探索自 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建立 簡單的概念模型,並理解到有不同模型的存在。 po -Ⅲ-2能初步辨別適合科學探究的問題,並能依 據觀察、蒐集資料、閱讀、 思考、討論等,提出適宜探究之問題。 pc-Ⅲ-1能理解同學報告,提出合理的疑問或意見。並能對「所訂定的問題」、 「探究方法」、「獲得之證 據」及「探究之發現」等之間的符應情形, 進行檢核並提出優點和弱點。 | ||
學習內容 | INc-Ⅲ-1生活及探究中常用的 測量工具和方法。 INd-Ⅲ-2人類可以控制各種因 素來影響物質或自然 現象的改變,改變前後的 差異可以被觀察,改變的快慢可以被測量與了解。 INe-Ⅲ-6聲音有大小、高低與音 色等不同性質,生活中 聲音有樂音與噪音之 分,噪音可以防治。 INe-Ⅲ-7陽光是由不同色光組成。 INe-Ⅲ-8光會有折射現象,放大 鏡可聚光和成像。 | ||
單元課程目標 |
| ||
教學設備 | 烏克麗麗、直笛、筷子、玻璃杯、水 | ||
參考資料 | 康軒自然第九冊 | ||
備註 |
教學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檢核工具 |
【準備活動】
讓學生欣賞影片辨別影片中的聲音(包括各種樂器聲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聲音)。 【發展活動】
老師課前用NEARPOT製作的教學檔案,,讓學生透過載具回答提問。
小結:令人感到愉悅的聲音一般而言稱之為樂音,而令人感到不舒服的聲音就稱之為噪音。一般的噪音以音量超過一定的分貝才會稱為噪音,而非以個人感受判定。
【總結活動】 學生利用載具操作老師利用wordwall所設計的遊戲檔案,熟悉樂音和噪音的聲音。並完成習作第20頁。 | 3分 10分 2分 15分 10分 | 平板電腦、分貝計 平板電腦 分貝計 平板電腦、習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