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
規劃與設計學院-日間部
專業必修課程
【結構概論教學規範】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es
【CENC11203】【必修】【2學分】
課程與能力指標關聯表 | ||
校訂基本能力指標 | 關聯程度 | |
1 | 語文運用能力 | 5 |
2 | 邏輯推理能力 | 7 |
3 | 文化欣賞能力 | 5 |
4 | 環境關懷能力 | 5 |
5 | 公民參與能力 | 5 |
6 | 生涯發展能力 | 6 |
室內設計系專業能力指標 | 關聯程度 | |
01 | 具有室內設計圖說繪製之能力 | 3 |
02 | 具有運用電腦知識,完成傳達及表現之能力 | 4 |
03 | 具有以室內設計專業技能解決實務問題之能力 | 5 |
04 | 具有永續、節能、健康、通用觀念與技術之能力 | 4 |
05 | 具有整合美學藝術與科學技術之能力 | 5 |
06 | 具有提出課題、研究分析之能力 | 4 |
07 | 具有整合室內設計專業知識及技術,完成室內空間設計之能力 | 4 |
08 | 具有創意思考與人性適用之能力 | 4 |
備註:1.本課程與就業能力之關聯性,劃分為0~7共8個區間,非關課程重要性。 2.本表內各系課程委員會參酌課程內容與各指標關聯程度,註記其關聯性由高至低依序為7…0。 3.專業能力指標之欄位不足可自行延伸。 4.能力指標參考網址:http://www.cute.edu.tw/~acad/course5.htm |
日間部-四技-室內設計系
中華民國106年2月制定
目錄
目錄
壹、中英文簡介 1
貳、教學目標2
一、專業教學目標
二、學生生涯目標
叁、課程描述3
一、課程地圖
二、章節流程圖與說明
肆、教材4
一、教科書
二、補助教材
伍、教學活動5
一、教學方式
(一)教學前之準備
(二)授課內容與重點
二、本課程與證照相關性
三、補救教學
(一)補救方式
(二)留輔時間查詢網址
陸、評量方式7
一、成績評量
(一)學習態度成績
(二)出缺席成績
(三)期末報告成績
二、學習評量
(一)安置性評量
(二)形成性評量
(三)診斷式評量
(四)總結性評量
本規範經系課程與教學小組初審,送系主任及學群召集人審查後,
由本校課程規劃委員核定,修正時亦同。
壹、中英文簡介
結構概論課程內容中英文簡介
課程編碼 | 課程名稱 | 年級 | 學期 | 學分 | 時數 | 必、選修 | |
CENC11203(日) | 結構概論 | 1 | 2 | 2 | 2 | 必修 | |
本課程旨在建立學生對結構之基本概念。 課程內容包括:1.拱結構2.纜索結構3.海砂屋及4.地震對室內結構之影響。 | |||||||
Course Code | Course Name | Year | Semester | Credit | Hour | Required Elective | |
CENC11203 CENC21203 |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es | 1 | 2nd | 2 | 2 | R | |
This course is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students’ basic concept of structures.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1) the arch structures, (2) the cable structures, (3) the bridge structures, (4) the effects of the earth quake on the interior structures. |
貳、教學目標
一、專業教學目標
(一)建立學生正確的建築物結構與構造的概念。
(二)使學生對於建築物不同的結構與構造系統有所認識。
(三)促進學生明瞭結構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與重要性。
(四)建構學生室內設計實務操作的能力。
二、學生生涯目標
本課程為室內設計之專業必修課程之一。主旨在建立學生對建築物結構與室內設計應用的認識與了解,以為室內設計專業能力基礎之一。
參、課程描述
課程地圖
請點選下列網址( http://ccnt4.cute.edu.tw/gec-project/map/ ),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全校課程地圖網頁後,點擊課程地圖→規劃與設計學院→室內設計系等選項,即可查閱本課程相關資訊。
二、章節流程與說明
本課程之講授內容與進度安排,將於每學期期初製成教學進度表供學者參考,詳細課程內容如下:
第一週:課程介紹室內設計與結構概論
第二週:拱結構
第三週:海砂屋
第四週:短柱效應
第五週:纜索結構
第六週:桁架結構
第七週:裂縫之成因及影響
第八週:海砂屋
第九週:力量傳遞機制
第十週:力量傳遞機制
第十一週:地震對建築物之影響
第十二週:案例分享
第十三週:案例分享
第十四週:作業討論
第十五週:作業討論
第十六週:複習
第十七週:複習
第十八週:期末考
肆、教材
一、教科書
建築結構系統∕鄭茂川∕科技圖書
二、補助教材【指補充資料、參考資料、網路資料、期刊等】
1.趙夢琳譯,結構系統概論/麥格羅希爾與六合
2.徐耀賜著,結構系統/全華科技
伍、教學活動
一、教學方式:講授式
(一)、教學前之準備
以適合學生需要與學生程度來選擇書籍及參考資料。
配合學期時程來編排進度。
教材的準備及教學設備的預借。
與其他擔任本課程之老師討論並交換心得。
(二)、授課內容與重點
著重概念性建構的教學。
採用圖像與圖示輔助說明。
提供現行案例參考。
每教一段落指定相關的習題。
上課前檢討習題並抽問或抽考,確定學習狀況。
(三)、指定作業
作業方式:個人式。
作業方向:依進度及案例說明。
作業內容:作業內容依課堂解說。
(四)、平時測驗:
課堂上若有需要隨時進行隨堂測驗。
測驗時以測驗題與問答題為原則。
二、本課程與證照相關性
本課程在中國科技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室內設計系證照學習輔導路徑表中(網址:http://www.cute.edu.tw/%7Eacad/license/3.doc),為室內設計專案執行專業能力培養之課程,透過課程操作為建築物室內設計乙級技術士與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乙級技術士證照考試中有關建築物結構與構造技能進行整合訓練,同時為未來可能開辦之相關甲級技術士有關室內設計能力與設計整合之技能要求作準備。
三、補救教學
(一)補救方式
1. 輔導方式
學生學習精神與態度良好但學習效果差,跟不上同學進度時,利用課餘時間,採取一對一或一對多方式加強輔導。
2. 補救成績方式
針對評量成績不佳之學生,加強課堂筆記之紀錄及報告之繳交。
(二)留輔時間查詢網址
http://192.192.78.80/DateTeacherGuideTime/DateTeacherGuideTime.aspx
陸、評量方式
一、成績評量
(一)平常成績:
作業:依課程進度與內容,以問題解答或書面報告方式進行。
測驗:依需求,進行隨堂測驗。
學習參與及出席:依學習參與的良窳以及出席勤惰評量。
(二)期中作業成績:
方式:以繳交作業方式進行。
範圍:第1週至第8週之教學內容。
(三)期末考成績:
方式:以筆試或期末報告進行。
範圍:全學期教學內容,但以第10週至第17週教學內容為主。
(四)配分比例:
作業 成績:佔總成績50%
學習態度成績:佔總成績10%
期末考 成績:佔總成績40%
學習評量
(一).安置性評量
於學期開始了解學生學習能力。以繪圖方式測驗學生對圖學的基本知識。
(二).形成性評量
開學後二至三週內了解學生對教學方式之接受程度,透過作業操作過程及繳交情形,調整教學內容及方式。
(三).診斷性評量
學期中了解學生學習狀態與以便進行期中測驗與評分。以期中隨堂考試及平時規定作業作為階段性評分參考。
(四).總結性評量
每學期後,依學生個別差異、表現、作業繳交情形、考試成績進行學期成績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