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興大學BSL-2實驗室自主檢查表(105年10月修訂)

格式
docx
大小
44.17 KB
頁數
5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6-11-08,离现在 8 35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BSL-2 自主檢查表 (10510月份 修訂)



國立中興大學 生物安全會

BSL-2 實驗室安全自主檢查表

一、查核規範:疾管署生物安全第二等級微生物實驗室查核基準、基因重組實驗守則第 二章附表一、感染性生物材料管理辦法

二、BSL-2 級實驗室,應於每年 36912 月做自檢。

單位/系所:

實驗室地點(館、 樓、室) :

自行檢查日期:

實驗室負責人:(姓名、職稱、分機、手機、E-mail)

實驗室生物安全聯絡人:(姓名、職稱、分機、手機、E-mail)

操作內容:

Recombinat DNAs MicrobesCell cultures Animals Plants Infectious agents

疾管局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資訊系統

實驗室負責人帳號:

系統資料需定期更新 (生安會檢查時,需列印系統內最新資料備查)

實驗室等級: BSL1 □BSL2

持有感染性生物材料資料表(如有不足敬請自行增列使用)

編號

感染性生物材料

名稱

菌株、細胞株、病毒、

毒素

危險群等級

存放地點

存放數量

(或管數)





































生物材料管理人簽章:


實驗室負責人

簽章:


操作生物實驗人員清冊(如有不足敬請自行增列使用)

姓名

學號/員編

E-mail

入學年、月

教育訓練(完成請填完成日期)

新生 8 小時

(一般 + 危害 + 生安)

舊生

(每年 4 小時)


























評核項目:

自評欄



不適用/



(1)實驗室硬體設備



實驗室管制:人員進出實驗室,是否經實驗室負責老師授權(需完成實驗室安全

教育訓練)






實驗室中儲存的二級生物材料的冷凍櫃與儲存區域,是否已上鎖






實驗室鄰近處有設置功能正常的滅菌釜,可滅感染性廢棄物

(請說明滅菌地點)



僅每年 1

月自檢



UV 燈管是否定期清潔以避免積灰塵,並檢測 UV 燈源的波長強度






「開啟 UV 燈」時,是否於明顯處張貼或懸掛"UV 開啟"的標示






實驗室鄰近處的緊急洗眼沖淋裝置,是否定期確認其運作正常與否






壓縮氣體鋼瓶是否定期檢查:1.有固定 2.有套鋼瓶帽 3.無過期 4.

擋通道

(請填鋼瓶內氣體名稱)






(2)生物安全櫃(BSC)



詳細資料:

等級Class






廠牌名稱

廠牌型號






測試項目(BSC 每年至少檢查一次)

HEPA 洩漏測試

下吹氣流測試

開口氣流測試

氣流煙霧型態測試

照明

噪音

紫外燈強度






上次檢測日期:

結論:

通過

不通過,請說明






BSC 設置是否位於人員經常經過之區域

(上一題若是),則是否做適當處置以避免人員經過造成擾流,影響BSC運作。 請說明






可能產生具感染性氣膠或噴濺物之操作步驟,是否 BSC 內或其他

物理防護設備中進行。






BSC 操作前後是否皆清潔檯面






BSC 內是否使用明火






BSC 內檯面是否保持整潔且未堆積化學藥品或雜物,致阻擋氣柵

出口






(3)實驗室門禁管制與安全資訊標示






實驗室出入口

實驗室人員是否已閱讀實驗室進出管理規定及實驗室安全工作守則,並簽名表遵守。

相關規範是否置於人員易取閱處






實驗室實施 24 小時門禁管制(二級實驗室房門應隨時關閉)。方

:□刷卡□上鎖□其他






出入口是否懸掛、張貼生物實驗防護等級標示






出入口是否有生物危害標示






出入口是否有"未授權禁止進入"之標示






出入口是否張貼緊急聯絡電話






生物安全緊急事故處理計畫書是否放置於門口安全防護箱內






實驗室對外窗,均裝有紗窗






感染性生物材料管理與保全

實驗室是否已制訂感染性材料管理文件,內容須包含 1.管理範疇與品項 2.持有、保存及處分感染性生物材料之相關規定或程

序。3.感染性生物材料異常事件之通報、處理程序等。






實驗室是否指定專人管理生物材料,並追蹤、紀錄其使用情形






實驗室儲存冰箱是否上鎖






實驗室是否備有生物材料清冊






實驗室是否有完整及確實的使用紀錄






定期盤點生物材料 (至少每 3 個月一次)






購入或經校內其他實驗室分讓得之二級生物材料,是否已獲得生

安會之核可






欲攜出實驗室的生物材料,是否已經過實驗室負責人核准






操作感染性生物材料時,是否依程序操作減少氣霧產生






感染性生物材料運輸

實驗室是否已制訂感染性材料運輸、包裝及管理文件






實驗室是否已制訂感染性生物材料洩漏處理程序






感染性生物材料於單位內運輸時,是否使用密封、不易破裂滲漏

且易消毒容器盛裝






感染性生物材料之運輸依照運輸規範運送






實驗室安全措施與相關設備維護

實驗室內儀器附近已張貼操作 SOP






易產生氣霧之儀器(:離心機、破碎機、冷凍乾燥機),是否已

張貼氣霧防範標語






實驗室人員物理性防護設備(PPE)

實驗室操作人員是否已完成教育訓練,並能正確穿戴防護設施






實驗操作人員是否皆穿著實驗衣、手套、口罩、盤頭髮、穿無露

趾的鞋子






實驗室人員是否穿著裸露腳部之涼鞋或拖鞋及短褲短裙操作實驗






實驗室是否備有眼部防護器具,以供易噴濺、易產生氣霧之實驗

使用)






實驗室人員離開實驗室前是否以清潔劑正確清洗手部






清潔手部時,是否遵守疾管署公告洗手五步驟: 1.:以乾淨自來水沖濕雙手,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2.:兩手心互相磨擦,自手背至手指搓揉,搓揉手掌及手背,擦洗指尖,徹底清潔手部至少 20

3.:刷洗雙手至手叉至少 20

4.:捧水將水龍頭清洗乾淨

5.:取紙巾擦乾雙手,再以紙巾墊手旋轉水龍頭,以免再度污染






實驗室人員是否穿著實驗衣離開實驗室,或進入非實驗區






實驗室是否備有適當之防護手套 (如、防凍、防酸鹼、乳膠…

),供人員使用






使用過的實驗衣與乾淨衣物是否分開放置






使用過的實驗衣是否帶回家中






實驗室人員是否每年閱讀、複習安全操作規範與程序說明(實驗

室安全操作手冊、緊急應變計畫書),並簽名確認知悉






(4)實驗室消毒滅菌



實驗室內各項物品及設備等,是否已訂定消毒作業程序(1.各項

物品及設備使用之消毒劑 2.執行消毒之時機與步驟)






針對無法以滅菌器除污之物品、儀器或設備等,是否已提供合適

的除污方法(請說明

)






實驗室廢棄物是否與生活垃圾分開處理






使用過之拋棄針頭、注射器、廢玻璃是否以專用不易穿破容器盛






實驗室之工作檯面除污是否每日至少 1






實驗室(含實驗室設備)是否定期進行清潔除污作業






(5)感染性廢棄物處理



標準作業程序是否已訂定,以避免未滅菌之感染性廢棄物於運送

過程中發生洩(滲)漏情形






感染性廢棄物是否使用有蓋容器盛裝(容器上蓋需無孔洞及破

損,闔蓋時能確實關上;並具有堅固及防漏等特性)






廢棄物是否使用專用塑膠袋盛裝






塑膠袋是否有破損或重複使用






廢棄物是否有過量盛裝(不可超過專用垃圾袋 8 分滿)







廢棄物是否依種類,分類放置及標示






以高溫滅菌鍋滅菌,是否遵循滅菌方式:溫度及時間達 121℃

15 分鐘。






廢水排放至生活污水管道前,是否已經過適當除污程序






(6)教育訓練



新進人員在操作實驗前,是否已完成 8 小時教育訓練(實驗室一

般安全衛生 + 特殊危害 + 生物安全教育)






在職人員是否每年完成 4小時的生物安全教育訓練






實驗室人員是否均接受相關操作實務之培訓與安全操作訓練






實驗室人員進行實驗操作時,是否遵守標準操作規範






實驗室內是否放置水杯、穿戴隱形眼鏡或飲食






(7)緊急應變與意外事件



生安緊急應變計畫書是否已訂定,並經生物安全會審查通過






生安緊急應變計畫書,是否放置於人員易取得之處所






實驗室人員是否熟知各項緊急設施放置位置與操作方式






(8)健康管理



實驗室是否已制訂人員適當的健康管理機制






實驗室人員是否知曉衛保組提供職醫巡查與諮詢,當健康有疑慮

時可獲得協助







檢查人員簽章處: 查日期:

實驗室生物安全聯絡人簽章:

實驗室負責人簽章


生物安全會:






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