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繪本書真好看教學教案

格式
docx
大小
1.71 MB
頁數
7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3-03,离现在 5 23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課程綱要-教案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剛上小學的孩子,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好奇,如果能在這時候,讓孩子有美好的閱讀體驗,使其對閱讀產生興趣,開啟內在主動性的閱讀慾望,自然而然,孩子便會愛上閱讀了。

繪本是老師導讀、親子共讀、更是孩子自讀非常好上手的閱讀媒材,簡短的文字、童趣的語言、豐富的圖像,很快地便能吸引孩子進入故事的世界,角色的帶入更讓孩子從中學習到許多生活認知、情緒處理、為人處事……,但,文本文字的敘寫表達,往往讓隱藏在圖畫中的小細節被孩子忽略。

此單元以「顏色」與「細節」引導孩子主動發覺繪者試圖以圖畫傳達的內容,在發覺的過程中,體會閱讀的樂趣。再引入「預測策略」,延續探索閱讀的趣味。在「觀察」、「思考」、「預測」的過程中,孩子透過文本與作者產生交流,孩子不只是「讀者」更是能替作者說話的「讀者」,甚至是文本再創作的「新作者」。若是孩子能延伸這樣的閱讀樂趣,在己身是奠基喜愛閱讀的基礎,在家庭便是親子共讀、書香家庭的開端。

不同於舊版的綱要教材內容設計,我們希望能透過「閱讀媒材」、結合「閱讀活動」、希望能讓孩子培養「閱讀態度」。希望能讓教學現場的老師在有限的課堂數下,協助孩子達到有效的學習目標。老師可依照班級狀況,調整教材內容,完整的六堂課都上很好,局部只上活動二與活動三也好,將主文本《超神奇種子鋪》換成其他文本、或者更換後續活動也行,只要能讓老師願意開始,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美好的閱讀體驗。


二、教學單元設計說明

領域/科目

國語文

設計者

閱讀素養小組-邱薏婷

實施年級

一年級

總節數

6

面向

閱讀素養

主題

閱讀媒材&閱讀活動&閱讀態度

單元名稱

繪本書真好看

單元內容簡述

  • 活動一:繪本書真好看(初探一節)

  • 活動二:預測好好玩(學習策略一節)

  • 活動三:閱讀超神奇種子鋪(閱讀應用兩節)

  • 活動四:製作種子商品卡(延伸趣味一節)

  • 活動五:一起到圖書館看繪本(閱讀行動一節)

單元核心概念

以文字與圖像解讀,進入繪本的世界,結合預測策略,搭起讀者與作者的連結,再經由故事梯的架構,協助孩子重述故事,最後透過閱讀繪本,建立閱讀的興趣。

學生學習

基礎背景

  1. 能獨立閱讀文字。

  2. 能以拼音拼讀文字。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Ⅰ-3 能理解話語、詩歌、故事的訊息,有適切的表情跟肢體語言。

2-Ⅰ-1 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3-Ⅰ-4 利用注音讀物,學習閱讀,享受閱讀樂趣。

5-Ⅰ-3 讀懂與學習階段相符的文本。

5-Ⅰ-6 利用圖像、故事結構等策略,協助文本的理解與內容重述。

5-Ⅰ-9 喜愛閱讀,並樂於與他人分享閱讀心得。

核心

素養

-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E-C2

與他人互動時, 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 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學習內容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3 故事、童詩等。

Ba-I-1 順敘法。

Ca-I-1 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議題

融入

議題名稱

閱讀素養

實質內涵

E1 認識一般生活情境中需要使用的,以及學習學科基礎知識所應具備的字詞彙。

E8 低、中年級以紙本閱讀為主。
E12 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生活領域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中的人、事、物,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5-I-1 覺知生活中人、事、物的豐富面貌,建立初步的美感經驗。

教學教材資源

  1. 《超神奇種子鋪》,作者:宮西達也,小魯文化出版。

  2. 教學ppt

  3. 圖書館內各系列的繪本。

學習目標

  1. 學習圖像和預測策略,增進對文本的理解與故事內容的重述。

  2. 學習推論和故事結構策略,找出句子和段落間的因果關係,增進理解文本內容的技巧。


三、教學活動設計流程簡述

時間/
節次

教學活動設計

教材

備註
(
評量或說明等)

第一節

活動名稱繪本書真好看

  1. 介紹繪本

  1. 從「文」、「圖」介紹繪本特色。

  2. 提示學生讀繪本的方式除了文字,還有圖畫。

  1. 讀圖畫

  1. 教師可展示色卡,請學生說明顏色帶給人的感覺。

  2. 從顏色與色調的感覺,帶領學生閱讀圖畫。如紅色給人暴躁感、暗色給人低落感、藍色給人平和感。


  3. 《菲菲生氣了》印證書中顏色變化所帶來的主角情緒轉變。

  4. 延伸繪者會透過「圖畫色調」傳達情緒的概念,以朱家故事為例,帶領學生思考書中主角的心情,並引導學生從圖畫中找支持的理由說清楚。

  5. 引導學生「說清楚」細究文本細節,從圖畫色調,探究圖畫中細部描寫所傳達的內容。

  6. 以《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我爸爸》、《怪獸的字典有困難》、《爸爸山》、《灰王子》、《大鬼小鬼圖書館》為例,與學生討論圖畫中的情緒與意象。

  1. 介紹繪本大獎 

  1. 美國凱迪克大獎

  2. 臺灣信誼幼兒文學獎

  • 教學簡報

  • 顏色色卡

  • 美國凱迪克大獎、臺灣信誼幼兒文學獎獲獎繪本





  • 他推薦繪本:《彩色怪獸》(三采)、《顏色妖怪》、(小華碩)、《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親子天下)、《生氣王子》(親子天下)






除了單一顏色的感覺,也可以用色系來讓學生了解圖畫隱藏的情緒。












圖畫支持的理由包括:
色調陰暗、沒看到臉、低頭、駝背媽媽心情不好







可搭配繪本大獎展出主題書展,讓學生閱讀更多繪本。

形成性評量:學生可閱讀其他繪本,並從圖畫中找出繪者想表達的意涵,並分享給同學。

第二節

活動名稱預測好好玩

  1. 何謂預測?

  1. 師生討論何謂預測?

  2. 老師以擴展詞彙的方式解釋「預測」,並總結『「預測」就是根據現在的線索和過去得舊經驗去推論未來的發展。』

  3. 老師提示「線索」和「舊經驗」在「預測」文本時相當重要。

  1. 生活中的預測。


  1. 師以生活中的事件,引導學生練習「預測」。

  2. 老師總結預測就是「舊經驗」(過去經驗或閱讀學習得來的認知)+「線索」(現在觀察到的),所以在預測時,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結合思考。

  3. 老師揭示當出現新線索時,「預測是可以被修正的」。


  4. 生練習生活中的預測。

  1. 文本預測。


  1. 導學生透過圖片線索結合舊經驗作出預測。


  2. 用組織圖,整理預測過程。

  3. 結合文與圖的解讀,預測《勇敢小火車:卡爾的特別任務》。

  4. 閱讀《勇敢小火車:卡爾的特別任務》,並驗證預測內容

  • 教學簡報

  • 《勇敢小火車:卡爾的特別任務》(親子天下)


猜測與推測:猜測較偏向天馬行空的「猜」,推測是有根據的「推理」,請引導學生能有根據的推測。


形成性評量:學生預測過程的詞語表達。


學生可能會依照舊經驗的不同,預測不同的發展。如小明投進勝利的一球,可能預測出觀眾灑彩帶、把球員抬起、敵方觀眾失望落淚等。只要是合理的預測,都是可以接受的。







老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流程圖,發表生活中預測的經驗。





學生第一次回答多是女孩將跌倒,但老師可透過男孩的眼神,提醒學生注意圖片的小細節,因為小細節常被遺漏,且多為關鍵線索。













《勇敢小火車:卡爾的特別任務》可抽換成其他繪本。

第三~四節

活動名稱閱讀超神奇種子鋪

  1. 預測猜一猜

  1. 透過「預測」的方式,由學生先由書名,預測書籍內容。

  2. 透過「讀圖畫」的方式,由學生讀封面,預測書籍內容。

  1. 關鍵說清楚

  1. 開始師生共讀。

  2. 老師協助找出文本中的關鍵詞,學生透過關鍵詞,摘要文本內容,可適時加入「預測」後續發展。

  1. 故事梯重述

  1. 教師引導學生統整故事內容。


  2. 生利用故事梯重述故事。

  3. 鼓勵學生回家以故事梯重述故事給家人聽。

  • 教學簡報

  • 《超神奇種子鋪》(小魯文化)







共讀開始後,預測(下一頁)與摘要(這一頁)可同時進行。

不管是預測還是摘要,請鼓勵學生以完整句子呈現。


形成性評量:學生預測與摘要的內容。

第五節

活動名稱製作種子商品卡

  1. 新創意想想看

  1. 教師引導學生創意發想種子鋪裡還有什麼神奇的種子?

  2. 教師以「五感體驗」引導學生介紹神奇的種子。

  1. 商品卡寫寫畫

  1. 學生繪製種子商品卡。


  2. 子商品卡內容包含:種子名稱、繪製種子樣貌(種子與果實)、果實功用等內容。


  • 教學簡報


  • 子商品卡


形成性評量:繪製與介紹種子商品卡。


圖書館可搭配展出「超神奇種子鋪作品展」。

第六節

活動名稱一起到圖書館看繪本

  1. 延伸閱讀。

  1. 老師介紹超神奇系列繪本。

  2. 老師介紹作者宮西達也。

  1. 讀讀繪本。

1.學生閱讀老師介紹的延伸閱讀。

  1. 找一找、想一想、看一看。

  1. 老師帶領學生到圖書館閱讀其他繪本。

  2. 學生說說看什麼是繪本?

  3. 老師引導學生觀察繪本的「裝訂方式」及其他特色。

  4. 學生發表對於繪本的想法,並說出原因。

  1. 借一本繪本。

  1. 結合圖書館利用教育,學生練習使用借書證借一本繪本回家。

  1. 分享繪本。

  1. 學生回家閱讀繪本。

  2. 學生與家人分享繪本。

  • 教學簡報

  • 超神奇系列繪本

  • 宮西達也相關作品


圖書館可搭配相關主題書展。












學生可以利用小日記寫下繪本閱讀分享,或者活動心得。

家人可以在小日記上給予學生回饋。

參考資料:

  1. 《圖像語言的秘密:圖像的意義是如何產生的?》,作者:Molly Bang,大塊文化出版。

  2. 蔡玲校長「來和孩子聊圖畫書」簡報。

  3. 林心茹老師「預測與連結」簡報

  4. 《好繪本如何好?》,作者:郝廣才,格林文化出版。

備註:

  • 圖書館活動:超神奇種子鋪作品展

  • 主題書展:超神奇系列書vs超神奇作家


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