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閱讀策略教學教案(五年級)

格式
doc
大小
94 KB
頁數
4
上傳者
許家萍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2-02-20,离现在 13 24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教案

設計者:林心茹

綱要編號

-6-5

綱要構面

閱讀素養

主題

閱讀的策略

授課年級

五年級

年級主題

摘要

教學者

林心茹

教學時間

160分鐘

活動人數

30

活動場地

 圖書室

教學資源

教師準備教學PPT、班級共讀書《海倫.凱勒─我要光明》(三民)、共讀書《藍斯.阿姆斯壯》(格林文化)、《一口好牙》(星島)

  • 摘要策略學習單





一、教材分析

()設計理念:

在低年級時孩子已學過初階的摘要技巧─掌握故事的元素(角色、背景、情節)重述故事重點,且高年級學生已從「學著讀」轉移到了「讀著學」,此時可再不斷提供他們豐富的文章類型(如傳記)與生活經驗,藉以發展文字表達與溝通書寫的能力。指導學生摘要技巧,可以使其將注意力聚焦在文章重點上,忽略較不重要的細節,並將文章中各重點連結統整,形成有意義的整體理解。摘要也能讓讀者邊閱讀邊做自己閱讀理解的檢核。

()教學重點:

1.教師在介紹閱讀策略時,自己要先透過「放聲思考」示範如何找出文本中的重點,以及自己是如何忽視不重要的細節。

2. 介紹閱讀策略時,透過引發孩子生活中的舊經驗或先備知識,更能達成教學目標。

3. 在進行策略練習時,要先由老師示範策略在閱讀時的應用,並以明示的方式直接介紹各策略,之後要給孩子多次練習及評鑑的機會,接著師生更要共同檢視、評量是否能轉化所學策略於不同的文本中。

()注意事項:

教師的「放聲思考」是之後孩子能否「獨立運用策略」的關鍵,藉由「放聲思考」孩子「聽到」老師如何找出重點、整理訊息以及刪除忽視細節的過程。

能 力 指 標

教 學 目 標

[] 6-3-4-4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心得、摘要等。

[] 5-3-8-3(紙本5-3-8-4)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

[]5-3-6-3 學習資料剪輯、摘要和整理的能力。

1.能應用「放聲思考」找出文本中的重點並忽略不重要的細節

2.能在閱讀時找出文本重點並能統整濃縮成為摘要

3.能評估摘要策略對於理解文本以及監控理解的助益。

說明

評量方式

壹、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教學PPT、班級共讀書《海倫.凱勒─我要光明》(三民)

貳、發展活動:

  1. 引起動機:馬戲團表演

  1. 教師示範口頭摘要:最近老師去看了「太陽馬戲團」,整場演出時間很長,大約三小時,我不可能敘述所有演出細節,不過我可以簡要說出演出內容,讓我想想有哪些重要的表演!

  2. 讓學生比較下一張投影片的摘要,以「特技表演」部分再做強調,特技表演項目很多,在摘要的時候我不會一一解釋每個項目,因為在摘要中,那些都是細節不是重點。

  3. 口頭摘要練習時間:讓學生利用1分鐘的時間,對夥伴簡要的敘述「他們最近看的一個電視節目。

(二)統整:摘要就是「重述重點」「沒有不必要的細節」

參、綜合活動:

(一)複習低年級所學的「故事梯」重述故事重點,也是摘要的技巧。

(二)介紹摘要策略:讀者依既有知識,由文本中摘取重要訊息,經統整濃縮後,形成能代表文本內容的簡要敘述。例如:「故事梯」重述故事重點

《第一節課 結束》








老師一邊敘述一邊在概念圖上呈 現出摘要。




引導孩子由生活經驗,連結至閱讀經驗










能知道老師為什麼列出的是重點而非細節





能依照引導說出重點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準備教學PPT、班級共讀書《海倫.凱勒─我要光明》(三民)

(二)教師課前發下共讀書,請學生回家閱讀。

貳、發展活動:

(一)複習「摘要」策略

(二)共讀《海倫.凱勒─我要光明》(三民)

教師朗讀本書第一章,並做放聲思考示範找重點:這章主要在敘述「海倫.凱勒在一歲多時,因為腦炎而失去了聽力與視力,個性也變得暴躁、任性」由這些線索可以知道,這一章在說的是「海倫幼童時期就失聰、失明」繼續讓孩子完成閱讀《海倫.凱勒─我要光明》,以分組方式逐章討論文本重點。

(三)繼續讓孩子回想、討論其他篇章,並討論文本重點。

參、綜合活動:

(一)統整:摘要時只要注意文本重要訊息,忽視不必要的細節。找出重點能幫助我們記得所讀的內容。

(二)各組分享所找出的篇章重點,全班進行討論

(三)請將找出的重點,用一句話連起來,成為摘要。

(四)全班共同討論「好的摘要」的標準:

  • 提到文本中所有重要訊息

  • 沒有不必要的細節

  • 內容簡短

  • 句子流暢且意義連貫

(四)檢查看看,是否符合好摘要的標準。各組進行摘要修改。

《第二節課 結束》







鼓勵學生將焦點放在傳記文學的重要事件上














教師找各組作品示範並共同討論好的摘要的標準


能完成指定閱讀





能將注意力放在文本重點









能將找出的重點,用一句話連起來,成為摘要






能參與討論何謂「好的摘要」並能依據標準進行原摘要修改

不同類型文本的摘要方式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準備教學PPT、共讀書《藍斯.阿姆斯壯》(格林文化)

(二)教師課前發下共讀書,請學生回家閱讀。

貳、發展活動:

(一)介紹不同類型的文本,需要不同的摘要策略。

,例如,故事體、說明文或新詩等,因為文本的結構以及要傳 達的訊息的不同,因此摘要時要注意文

本的結構選擇做摘要的方式。

(二)請學生回想故事體文本要素以及利用「故事梯」做摘要的方式。

(三)教師提出句型: 某人(角色及背景)… 想要(情節動機)… 但是(衝突)…結果(解決方案)...

再請孩子說一說並和「故事梯」摘要方法做比較,這個句型是不是也能用來做文本的摘要呢?

(四)讓孩子共讀《藍斯.阿姆斯壯》,並以故事體的文本要素句型做摘要練習。

參、綜合活動:

(一)在PPT上呈現各組摘要結果。

(二)檢查看看,是否符合好摘要的標準。各組進行摘要修改。

(三)教師引導學生評估摘要策略對於理解文本的助益。


《第三節課 結束》







引導學生回想舊經驗是否發覺不同類型的文本,所需不同的閱讀策略






共同練習時透過老師一步步的引導與示範以及全班的共同討論,有助於之後孩子自我練習時策略的轉化。





能完成指定閱讀




能認識不同文本需要不同的摘要方式






能透過引導瞭解故事體摘要技巧







能評估摘要策略對於理解文本的助益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準備教學PPT及班級共讀書《一口好牙》(星島)

(二)教師課前發下共讀書,請學生回家閱讀。

貳、發展活動:

(一)介紹說明文體文本要素

某件事情─事情的變化─造成的作用─結果

  1. 示範說明文體《一口好牙》摘要

  • 教師讀完放聲思考:「這個段落是在說什麼事呢? 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呢? 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結果會如何? 」

  • 教師放聲思考示範:這個段落是在說「食物對牙齒的影響」,指出含糖食物可能會造成蛀牙。

  • 請學生想一想,說明文體文本的要素,將找出的重點「含糖食物可能會造成蛀牙」。依說明文體要素再整理重述一次:牙齒可能因含糖食物而受損害,造成蛀牙。

參、綜合活動:

摘要策略─自我練習

請學生依照步驟進行摘要練習:

  1. 將自選文本再次讀過一次

  2. 選其中一章,再次細讀

  3. 想想這章在說什麼

  4. 找出重點

  5. 將重點用自己的話串成摘

  6. 再次確認摘要沒有不必要的細節

  7. 再次確認摘要是根據主題做組織整理

  8. 讀一讀摘要,有沒有符合好摘要的標準

《第四節課 結束》





共同練習時透過老師一步步的引導與示範以及全班的共同討論,有助於之後孩子自我練習時策略的轉化。






能透過引導瞭解說明文體摘要技巧












能透過引導進行摘要策略的練習



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