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正濱國小一年級海洋教育彈性課程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121 KB
頁數
14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08-10,离现在 17 7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正濱國小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海洋教育【小丑魚】彈性課程計畫

壹、設計理念

一、分析學生生理年齡發展在此主題知識上的領悟程度

根據皮亞傑、維果茨基等教育理論,分析本校一年級學生,心理與生理年齡發展在此主題知識上的領悟程度,表列如下:

教 育 理 論

分 析 說 明


一年級兒童身體發展已達到以下程度:

1.在動作技巧方面,都能達到手眼調和從事相當精細的活動。諸如彈琴、寫字、雕刻、繪圖等都可以學習。(張春興,2000



本課程設計教學活動寫字、繪圖,美勞活動等等,皆符合左列一年級兒童身體發展。

1980年心理學家Epstien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研究發現七歲兒童35%已達前運思期,55%已開始具體運思期,10%已達成熟具體運思期。

前運思期基模功能特徵: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務的全面。

具體運思期基模功能特徵: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2.能理解可逆性道理。

3.能理解守恆的道理。(張春興,2000


本課程設計教學內容之聽說讀寫,皆符合左列皮亞傑一年級兒童認知發展。

維高斯基認知發展論要義:

1.社會文化是影響認知發展的要素。

2.認知思維與語言發展有密切關係。

3.從實際發展水平延至可能發展區。

(張春興,2000

本課程著重社會文化與語言敘述發表,皆與學童認知發展有密切關係,且加深加廣的課程部分,有助於學童從實際發展水平延至可能發展區。

二、先前相關教材的內容銜接說明

因為小朋友剛從幼稚園升上一年級,所以,課程以觀賞有關海洋生物的有趣影片為主,然後再慢慢融入日常生活中基隆常見的海鮮。

三、此主題軸內涵的說明與教科書教材重點摘要性分析

本教學主題「小丑魚」,其與教科書教材重點摘要性分析表列如下:


小 丑 魚

相關學習領域

相關單元教材內容重點摘要

內容分析

語文學習領域

第二單元:大自然

1.認識動物的特徵。

2.能模仿動物的叫聲、動作。

3.知道觀察動物的方法。

4.能愛護動物。

小丑魚:

1.能認識小丑魚的特徵。

2.能模仿小丑魚的游泳動作。

3.知道觀察小丑魚的方法。

4.能愛護海洋動物。

生活學習領域


第二單元:請風跟我玩

1.認識大自然

2.和大自然一起玩

小丑魚:

1.運用五官觀察小丑魚,運用視覺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利用黏土製作小丑魚。

四、此主題理念、構想、目標

      1. 理念:

基隆市是一個港都,海洋和港口是本市的重要資源,因而海洋教育成為本市社會及學校教育的重要課題。

為了讓學童經由認識認識海洋進而親近鄉土及喜愛海洋,並倡導保育海洋生態與保護自然環境資源的觀念,而設計「小丑魚」主題課程。期盼經由課程活動使莘莘學子體驗海洋生物的多采多姿,並激發熱愛基隆的鄉土情懷,共同打造美麗港都的美夢。

並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來規劃本課程,強調習得基本能力,以統整的學習領域取代學科本位,整體提升學生素質與競爭合作的能力。落實各項活動的教育意義,以滿足學童的學習需求為主。期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十大基本能力的健全發展,。

      1. 構想:

本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首先,藉由看影片「海底總動員」瞭解小丑魚的生活環境,探討故事中的親情與友情,學習培養解決難題時所需的毅力及耐力;進而認識小丑魚的外觀特徵及生活習性,了解小丑魚與海葵間互利共生的生物特性,並利用黏土捏塑小丑魚的形體,達到學習認識海底生物及培養愛護大自然的情操,藉著這些海洋課程的設計,讓小朋友更能對周遭的環境及事物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1. 目標:

  1. 瞭解小丑魚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外觀特徵。

  2. 瞭解親情及友情的重要。

  3. 學習培養解決難題時的毅力及耐力。

  4. 了解小丑魚與海葵間共生的生物特性。

  5. 培養愛護大自然的情操。














貳、主題設計

一、能力指標解讀

(一)概念分析

        1. 念圖




















        1. 概念內涵分析

能力指標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2-1-4認識並欣賞週遭環境。

版本

自編教材

小丑魚






【範疇】-【概念】-【方法】

遭 環境 認識

環境 欣賞

(海洋 環境

小丑 保護 身體

魚) 感官

自然 觀察

環境

生態 探究

了解

接觸

啟發

感受


畫圖

勞作

說故事

環境:

1.環境的英文是enviroment,意思是指周圍;周圍的情形。(紀秋郎,1993

2.依據地景設計領域的學者與業者,他們將地景環境分成三類:

1)建構的環境(fabricated environment):也就是已開發地(developed sites),包括城市、工業園區,以及運輸路線如道路、鐵路、機場等。

2)馴化的環境(domesticated enviroment):換句話說也就是耕植地(cultivated sites),例如:農業用地、有管理經營的林地與森林,以及人造池塘與湖泊等。

3)自然的環境(natural enviroment):用比較不正式的字眼來說也就是自然地(natural sites),它涵蓋人跡罕至的自然野地、天然溪流、河川、林區、高草原、山脈、湖泊,以及海洋等。(王瑞香譯,2000


能力指標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4-1-3知道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

版本

自編教材

小丑魚






【範疇】-【概念】-【方法】

遭 環境 認識

環境 欣賞

(海洋 環境

小丑 保護 身體

魚) 感官

自然 觀察

環境

生態 探究

了解

接觸

啟發

感受


畫圖

勞作

說故事

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為確保環境品質及資源不會影響人類之生活、健康及生存,且可被人類所永續利用進而達成永續發展,人類乃透過一系列的措施與設施妥善開發、調配及利用環境資源,並控制因資源利用所產生之污染問題,此即所謂的環境保護或環境保育(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基本上,永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及是環境保育,保存環境資源與生態系統的質與量。(環境科學大辭典,民91



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

版本

自編教材

小丑魚






【範疇】-【概念】-【方法】

遭 環境 認識

環境 欣賞

(海洋 環境

小丑 保護 身體

魚) 感官

自然 觀察

環境

生態 探究

了解

接觸

啟發

感受


畫圖

勞作

說故事

自然環境(natural enviroment):

1.用比較不正式的字眼來說也就是自然地(natural sites),它涵蓋人跡罕至的自然野地、天然溪流、河川、林區、高草原、山脈、湖泊,以及海洋等。

2.雖然自然環境是自我維持的,但是它仍可能受到人類利用和影響,只要利用方式不顯著地改變其結構與功能,便算是自然地區。例如:一座國家森林可能有牛羊放牧其中,或曾進行擇伐作業。(王瑞香譯,2000














(二)學習目標檢視

1.學習目標對應比較表


單元

名稱

單元目標

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

重大議題

1.瞭解小丑魚的生活環境。

2.瞭解親情及友情的重要。


【語文學習領域】

B-1-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C-1-3能生動活潑敘述故事。

【環境教育】

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1.認識小丑魚的生活習性。


【語文領域】

B-1-1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生活課程】

8-3-5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

【環境教育】

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1.培養愛護大自然的情操。


【生活課程】

4-2-2嘗試各種媒材,因發豐富的想像力,以從事基礎性視覺藝術活動,感受創作的喜悅和樂趣。


【環境教育】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


二、教材架構



















三、活動節數:8

四、教學活動流程

          1. 海底總動員:觀賞海底總動員的影片,瞭解小丑魚的生活環境,探討親情與友情的重要。

          2. 認識小丑魚:進一步瞭解小丑魚的生活習性及外觀特徵,認識小丑魚與海葵的共生關係。

          3. 我做小丑魚:將小丑魚的形狀特徵,以紙黏土捏塑出來。


五、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教學活動

能力指標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1. 欣賞「海底總動員」影片。

  2. 請問小朋友片中小丑魚的生活環境如何?

  3. 討論小丑魚父親對尼莫的愛,是否如同自己的父親一般。

*教師提問:

1)你喜歡你的爸爸嗎?

2)你覺得爸爸愛你嗎?

3)你有沒有不喜歡爸爸的地方?是哪些事呢?

4)你覺得該怎麼讓爸爸知道呢?

  1. 討論和同學之間的相處是否和片中主角所遇到朋友發生的狀況相類似。

  2. 討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3節】


【語文領域】

B-1-1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C-1-3能生動活潑敘述故事。


影片









佈題海報

口頭發表

【環境教育】

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1. 由老師說明小丑魚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習性。

  2. 呈現小丑魚的圖片及說明。

  3. 完成學習單。

3節】

【語文領域】

B-1-1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生活課程】

8-3-5察覺動物如何覓食、吃什麼、做什麼活動,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


參考水產試驗所網站【網址如附註】

學習單

專心聆聽

【環境教育】

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1. 利用紙黏土捏塑小丑魚。

  2. 學生作品欣賞與評鑑。

  3. 教師評鑑學生作品。

2節】

【生活課程】

4-2-2嘗試各種媒材,因發豐富的想像力,以從事基礎性視覺藝術活動,感受創作的喜悅和樂趣。

【環境教育】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





實作評量



















基隆市正濱國小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海洋教育學生自評統計表暨教師教學省思

一年   班教師:

評量項目

學生自評統計

超棒

很好

不錯

再加油

1. 能瞭解小丑魚的生活環境。





2. 能瞭解親情及友情的重要。





3. 能認識小丑魚的生活習性。





4. 能培養愛護大自然的情操。





5. 能畫出小丑魚。





6. 能知道小丑魚與海葵的關係。





7. 能做出一隻小丑魚。






教師檢核家庭教育能力指標達成狀況(2~3條)

【環境教育】3-1-1經由接觸而喜愛生物,不隨意傷害生物和支持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環境教育】1-1-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啟發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畫圖勞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對動、植物和景觀的感受與敏感。





教師教學省思:







學習單




  1. 小丑魚喜歡住在哪裡?

答:

  1. 小丑魚為什麼不怕海葵的毒呢?

答:

  1. 小丑魚的性別有什麼特別的?

答:

畫出一隻可愛的小丑魚吧!


1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