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濱國小閩南語學習領域公開觀課教案設計 | |||||||||
教材 來源 | 自編教材 & 真平課本1-2課 | 教學 主題 | 海䖳&真平課本1-2課 | 教案 設計 | 黃靜惠 | ||||
教學對象 | 三年級 | 教學時間 | 10/2(10:30-11:10) | 地點 | 正濱國小303教室 | ||||
教學 研究 | 學生學習經驗 | 教學準備 | 學習內容 | ||||||
正濱國小一~三年級校本海洋教育課程 |
| ◎Ac-Ⅱ-2 詩歌短文。 ◎Be-Ⅱ-1數位資源。 ◎Be-Ⅲ-2影音媒材。 | |||||||
核心素養 | 閩-E-A1具備認識閩南語文對個人生活的重要性,並能主動學習,進而建立學習閩南語的能力。 閩-E-B1具備理解與使用閩南語的基本能力,並能從事表達、溝通,以運用於家庭、學校、社區生活之中。 | ||||||||
學習表現 | 1-Ⅱ-3能聆聽並理解對方所說的閩南語。 2-Ⅱ-1能運用閩南語的標音符號、羅馬字及漢字,協助口語表達。 3-Ⅱ-1能閱讀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閩南語文,並了解其意義。 | ||||||||
教學 規劃 | 海䖳 文本朗讀 認識文本中的海底生物 學習單 賓果遊戲 | ||||||||
教 學 流 程 | 教學資源 | 時間 | 學習評量 | ||||||
【收心活動】-123
【引起動機】-專心口訣
| 2’ 3’ | 能跟著唸誦並進行動作 | |||||||
教 學 流 程 | 教學資源 | 時間 | 學習評量 | ||||||
【發展活動一】-文本朗讀(附件)
【發展活動二】-請你跟我這樣說
【發展活動三】-找一找海底生物在哪裡?
【綜合活動一】-學習單
【綜合活動二】-賓果遊戲
【複習活動】-真平課本第1-2課
【收心活動】-123
~本節課完畢~ | 彩色粉筆 板書 電腦 網路 液晶電視 彩色粉筆 板書 學習單 九宮格板 圖卡 | 10’ 5’ 5’ 5’ 5’ 5’ | 能正確朗讀文本 能正確說出海底動物的名稱 能正確指出海底動物的名稱文字 能完成學習單 能完成團體賓果遊戲 能聽懂和會唸並理解課文內容和意思。 下課 |
附件:
海 䖳
䖳無目睭按怎行?
Thē bô ba̍k-tsiu án-tsuánn kiânn?
無要緊,免驚!免驚!
Bô iàu-kín, bián-kiann! Bián-kiann!
蝦來做目牽行。
Hê lâi tsò ba̍k khan in kiânn.
幽靈、夜光、深藍、海月䖳,
Iu-lîng、iā-kng、tshim-nâ、hái-gua̍t thē,
維娜絲的腰帶捎來縖,
uî-ná-si ê io-tuà sa lâi hâ,
薄縭絲的涼傘攑懸懸,
po̍h-li-si ê niû-suànn gia̍h-kuân-kuân,
歡歡喜喜相招來散步。
huann-huann-hí-hí sio-tsio lâi sàn-pōo.
一行行到龍王宮,
Tsi̍t-kiânn kiânn-kàu Lîng-ông-kiong,
嘻嘻嘩嘩,
hi-hi-hua-hua,
歡樂的笑聲,
huan-lo̍k ê tshiò-siann,
叫醒春眠可愛的小龍女。
kiò-tshínn tshun-biân khó-ài ê Sió-lîng-lí.
【語詞解釋】
䖳(thē):水母。
目睭(ba̍k-tsiu):眼睛。
幽靈、夜光、深藍、海月、維娜絲:水母名稱。
捎(sa):拿。
縖(hâ):圍上。
薄縭絲(po̍h-li-si):很薄的。
攑懸懸(gia̍h-kuân-kuân):舉高。
相招(sio-tsio):相約。
【臺語俗諺】
䖳靠蝦做目。
Thē khò hê tsò ba̍k.
解釋:水母靠蝦子做眼睛。指自己沒辦法做的事情,需要靠別人來做。
【詩的意思】
水母沒有眼睛要怎麼行走呢?不要緊,不怕!不怕!蝦子來當牠們的眼睛,牽著牠們走。
幽靈水母、夜光水母、深藍水母和海月水母,繫上維納斯的腰帶,高舉著薄如蟬翼的涼傘,歡歡喜喜相約來散步。
一走走到龍王宮,歡樂的笑聲,叫醒了正在春眠中的,可愛的小龍女。
【水母小常識】
我們常吃的一道小菜「涼拌海蜇皮」,就是用根口水母做成的。全世界有有兩百多種的水母,牠們早在六億五千萬年前就存在了。不過,有的水母觸手上的刺絲囊毒性很強,要小心,千萬別被他們螫傷了。
「海䖳」學習單
年 班 號 姓名:
小朋友咱來連看覓,看你對下面這幾種海底動物有熟似無?
䖳thē | 蝦hê | 魚hî |
得分:
賓果遊戲圖卡
賓果遊戲九宮格
年 班 號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