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討心得報告表
週次:第十二週演講者:張基成教授
講題:數位化學習歷程檔案 之製作與評量的應用
心得:
近年來學習歷程檔案越來越受到重視,究其原因,除了可以不僅僅是從分數上評分外,我們可以由學習者的學習歷程檔案,找出其特性、興趣、專長與能力。而今天張教授更進一步,將學習歷程檔案以數位化的方式呈現。以下共節錄六點:
一、數位化學習檔案(e-portfolio)的作用
(一)對於學生而言:
1.同時呈現學習過程與成果
2.促進反思(反省、思考)
3.了解自己的缺點
4.促進成長與進步
5.了解同儕的學習情況
6.資料蒐集、組織、呈現、管理
7.學生自評、同儕互評
(二)對於教師而言
1.了解學生學習過程
2.了解教學的缺點
3.另類評量
4.教學革新
5.教學活動生動化
(三)其他:
1.資訊科技應用
2.分享
二、數位化評量的建構方式:如下表
種類 | 方式或工具 | 優 | 缺 |
自我建構式 | 網頁製作軟體、部落格、簡報軟體等 | 學生自主權高 | 1.製作不易 2.內容與格式不一 3.不利評量 4.無管理功能 5. 觀摩與分享不易 |
半平台式(觀摩與分享平台) | 網頁製作軟體、ppt等常傳至web | 學生自主權高 (通常提供網頁模板、利於製作) | 1.製作不易 2.內容與格式不一 3.不利評量 4.管理功能較弱 5. 觀摩與分享不易 |
平台式(結構式) | Web | 1.製作方便 2.內容與格式統一 3.利於評量 4.觀摩與分享容易 5.管理功能強 | 學生自主權低 |
(一)自我建構式--網頁製作軟體、部落格、簡報軟體等建構
1.網頁式學習檔案(基於內容項目的目錄)—
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目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課程進度或大綱、自我反思紀錄、作業評量、討論與活動紀錄(書面、影音紀錄等)、學習紀錄等
2.簡報式學習檔案(基於內容項目的目錄)—通常包含個人基本資料、課程進度或大綱、自我設定學習目標或是成就水準、自我反思紀錄、同儕互評與回饋意見
3.簡報式學習檔案(基於作業的目錄)—以作品為單位,可以簡化學習檔案
4.簡報式學習檔案(基於課程進度的目錄)—以每週進度為單位,可以了解每週上課的內容
(二)半平台式---自我建構式上傳至網路觀摩與分享管理系統(如逢甲大學、弘光大學)
(三)平台式---結構式網路平台
1.製作檔案(在表單內填寫資料)--基本資料設定、學習目標設定、單元作品繳交、自我反思撰寫、其他內容製作(如教師回饋、同儕回饋、參與情形等)
2.瀏覽同儕的檔案(作品繳交期限之前)--此時同儕的資料是公開的
3.自評及同儕互評(作品繳交完成後)--以匿名的方式,以提高評分的客觀性
三、e-portfolio設計與製作步驟:
(一)確定e-portfolio目的
(二)確定e-portfolio種類
(三)決定製作工具
(四)決定e-portfolio內容
(五)決定e-portfolio評估準規
(六)技術支援
(七)決定目錄形式
(八)決定資料呈現方式
(九)決定目標設定、反思方式
(十)版面
(十一)多媒體與超連結
而在此常見的問題有---目標要以何者為基礎?要放入哪些內容?反思的內容?
四、檔案評估的準規(Rubrics)---主要評估檔案的優劣
(一)評估的重點有:
1.檔案內容(作品、反思、目標設定等)
2.資料蒐集、整理、組織等
3.求知精神、努力狀況、學習態度、學習動機、進步情形、改善情形等
4.設計與創意
5.其他
(二)評估方式有:
1.自評
2.同儕互評
3.教師評(各佔一定比例)
而不同類型檔案有不同的評估準規
五、檔案評量---如何運用檔案來評量學習表現
(一)測驗成績+學習檔案成績(含平時、作品、作業成績)
(二)學習檔案成績(含測驗成績、作品/作業成績、平時成績)
可再加入:
學生自我反思內所呈現學生優、缺點的成績
學生自評、同儕互評成績(作品/作業、學習檔案等)
六、生涯發展檔案---學習歷程檔案的延伸
學生可利用生涯發展檔案於兩方面:
求職---雇主可了解應徵者
升學---學務處或學輔中心人員可以了解學生生涯傾向
但也要注意幾個容易犯錯的地方:
1.學習歷程檔案和累積很多東西的卷宗或資料夾不同
2.避免淪為個人的履歷表或簡介
3.不是所有相關的資料放入即可(要整理、組織、系統化呈現/要讓人看到改善、進步的證據)
4.平日不燒香、平時抱佛腳
5.放牛吃草(教師只在期末看學生的學習檔案)
問題一:針對同學互評的部份,在開放性的部分常有空白的情形;是否有方法將它變成選項,以提高作答率?
答:教師可鼓勵學生一定要填答,若弄成選項,則效果可能與前面的選擇提相同;或許可以將幾個常見的選項列出
問題二:在現場教學時,在蒐集檔案評量可能會歷經一~二年的時間,而教授的課程僅有一個學期,這麼短的時間內如何去達到教學目標?
答:
1.僅能就學生的學習情形做較多的關注
2.若以嚴謹的角度看,反思的部份可能不能讓人滿意,但在有限的時間內,在配合課程內容的前提下,使用e-portfolio的負擔較輕。
問題三:數位化學習歷程檔案希望鼓勵學生自我學習、找到學習目標,那教師應該如何去評分?
答:這部份其實很難,目前教授有一研究正在進行,故尚無明確答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教師需要花時間一一確定學生的能力,確定能力與其訂定的學習目標相符合。或許另外可以利用CAI來做輔助,但這不是教授的研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