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與評量應用心得

格式
doc
大小
76.5 KB
頁數
4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8-12-25,离现在 16 30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專題研討心得報告表

週次:第十二週演講者:張基成教授 講題:數位化學習歷程檔案

之製作與評量的應用

班級:科傳碩一學號:M09739002 姓名:黃志偉

心得:

近年來學習歷程檔案越來越受到重視,究其原因,除了可以不僅僅是從分數上評分外,我們可以由學習者的學習歷程檔案,找出其特性、興趣、專長與能力。而今天張教授更進一步,將學習歷程檔案以數位化的方式呈現。以下共節錄六點:

一、數位化學習檔案(e-portfolio)的作用

()對於學生而言:

1.同時呈現學習過程與成果

2.促進反思(反省、思考)

3.了解自己的缺點

4.促進成長與進步

5.了解同儕的學習情況

6.資料蒐集、組織、呈現、管理

7.學生自評、同儕互評

()對於教師而言

1.了解學生學習過程

2.了解教學的缺點

3.另類評量

4.教學革新

5.教學活動生動化

()其他:

1.資訊科技應用

2.分享


二、數位化評量的建構方式:如下表

種類

方式或工具

自我建構式

網頁製作軟體、部落格、簡報軟體等

學生自主權高

1.製作不易

2.內容與格式不一

3.不利評量

4.無管理功能

5. 觀摩與分享不易

半平台式(觀摩與分享平台)

網頁製作軟體、ppt等常傳至web

學生自主權高

(通常提供網頁模板、利於製作)

1.製作不易

2.內容與格式不一

3.不利評量

4.管理功能較弱

5. 觀摩與分享不易

平台式(結構式)

Web

1.製作方便

2.內容與格式統一

3.利於評量

4.觀摩與分享容易

5.管理功能強

學生自主權低

()自我建構式--網頁製作軟體、部落格、簡報軟體等建構

1.網頁式學習檔案(基於內容項目的目錄)

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目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課程進度或大綱、自我反思紀錄、作業評量、討論與活動紀錄(書面、影音紀錄等)、學習紀錄等

2.簡報式學習檔案(基於內容項目的目錄)通常包含個人基本資料、課程進度或大綱、自我設定學習目標或是成就水準、自我反思紀錄、同儕互評與回饋意見

3.簡報式學習檔案(基於作業的目錄)以作品為單位,可以簡化學習檔案

4.簡報式學習檔案(基於課程進度的目錄)以每週進度為單位,可以了解每週上課的內容

()半平台式---自我建構式上傳至網路觀摩與分享管理系統(如逢甲大學、弘光大學)

()平台式---結構式網路平台

1.製作檔案(在表單內填寫資料)--基本資料設定、學習目標設定、單元作品繳交、自我反思撰寫、其他內容製作(如教師回饋、同儕回饋、參與情形等)

2.瀏覽同儕的檔案(作品繳交期限之前)--此時同儕的資料是公開的

3.自評及同儕互評(作品繳交完成後)--以匿名的方式,以提高評分的客觀性


三、e-portfolio設計與製作步驟:

()確定e-portfolio目的

()確定e-portfolio種類

()決定製作工具

()決定e-portfolio內容

()決定e-portfolio評估準規

()技術支援

()決定目錄形式

()決定資料呈現方式

()決定目標設定、反思方式

()版面

(十一)多媒體與超連結

而在此常見的問題有---目標要以何者為基礎?要放入哪些內容?反思的內容?


四、檔案評估的準規(Rubrics)---主要評估檔案的優劣

()評估的重點有:

1.檔案內容(作品、反思、目標設定等)

2.資料蒐集、整理、組織等

3.求知精神、努力狀況、學習態度、學習動機、進步情形、改善情形等

4.設計與創意

5.其他

()評估方式有:

1.自評

2.同儕互評

3.教師評(各佔一定比例)

而不同類型檔案有不同的評估準規


五、檔案評量---如何運用檔案來評量學習表現

()測驗成績+學習檔案成績(含平時、作品、作業成績)

()學習檔案成績(含測驗成績、作品/作業成績、平時成績)

可再加入:

學生自我反思內所呈現學生優、缺點的成績

學生自評、同儕互評成績(作品/作業、學習檔案等)


六、生涯發展檔案---學習歷程檔案的延伸

學生可利用生涯發展檔案於兩方面:

求職---雇主可了解應徵者

升學---學務處或學輔中心人員可以了解學生生涯傾向

但也要注意幾個容易犯錯的地方:

1.學習歷程檔案和累積很多東西的卷宗或資料夾不同

2.避免淪為個人的履歷表或簡介

3.不是所有相關的資料放入即可(要整理、組織、系統化呈現/要讓人看到改善、進步的證據)

4.平日不燒香、平時抱佛腳

5.放牛吃草(教師只在期末看學生的學習檔案)


問題一:針對同學互評的部份,在開放性的部分常有空白的情形;是否有方法將它變成選項,以提高作答率?

答:教師可鼓勵學生一定要填答,若弄成選項,則效果可能與前面的選擇提相同;或許可以將幾個常見的選項列出


問題二:在現場教學時,在蒐集檔案評量可能會歷經一~二年的時間,而教授的課程僅有一個學期,這麼短的時間內如何去達到教學目標?

答:

1.僅能就學生的學習情形做較多的關注

2.若以嚴謹的角度看,反思的部份可能不能讓人滿意,但在有限的時間內,在配合課程內容的前提下,使用e-portfolio的負擔較輕。


問題三:數位化學習歷程檔案希望鼓勵學生自我學習、找到學習目標,那教師應該如何去評分?

答:這部份其實很難,目前教授有一研究正在進行,故尚無明確答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教師需要花時間一一確定學生的能力,確定能力與其訂定的學習目標相符合。或許另外可以利用CAI來做輔助,但這不是教授的研究範圍。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