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顏另色”色彩學教學簡案:適用高中職與國中美術課

格式
doc
大小
37 KB
頁數
3
上傳者
gary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2-07-26,离现在 23 9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台北市九十一學年度中小學(含幼稚園)

多媒體單元教材甄選教學簡案

(高中職國中組)

參賽編號

40001

作品名稱

巧顏另色--大家作夥學色彩

適用年級

(可複選)

高中: V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高職: V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國中: V一年級 V二年級 □三年級

適用科目

色彩學(高職廣告設計科、高中美術科、國中美術科)

主題

色彩學理論架構

色彩學基礎篇

預計教學時間

8節(400分鐘)

能力指標

  1. 認識色彩發生的原因,進而了解色彩學基礎知識。

  2. 瞭解三原色與色彩混合,學習用色方法與技巧,提高用色能力。

  3. 瞭解顏色的系統認識-色彩三要素、伊登12色相環.

  4. 體認色彩的各種聯想與感覺,提高色彩的敏銳度。

  5. 透過範例反覆互動學習色彩知識,增進理論與實務結合之能力,並將其落實於廣告設計中。

  6. 藉由配色練習培養色彩應用的能力,及鑑賞能力。

資料來源

  1. 課本、教學指引。

  2. 色彩學ⅠⅡ 李銘龍編著 龍騰文化事業公司。

  3. 色彩計劃 賴一輝著 新形象出版。

主要教學活動

1.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多媒體教材播放,認識色彩發生的原因,讓學生完整建構色彩理論基礎。

2.利用觀看多媒體互動教材(另類考題)讓學生驗證自己的色彩知識是否正確。

3.引導學生收集色彩感覺的相關圖片,並比較分析其特點,作色彩三要素與色彩感覺的整理。

4.引導學生從伊登12色相環的練習塗色中,作混合顏色之訓練,並利用色紙作配色練習(分組進行)。

媒體與工具

  1. 電腦一部,單槍投影機,投影布幕;電腦一部,電視2----普通教室、教材光碟片。

  2. 或具備教學播放系統的電腦教室(一人一機)

  3. 色相環大圖卡、廣告顏料、上色工具、師生收集之圖片、色紙。

教學活動進行的步驟或流程

  1. 教學前準備

    1. 事先借好單槍投影機或登記電腦教室使用時間。

    2. 將『巧顏另色』教材光碟灌入電腦教室的電腦中。

    3. 引導學生於課前研讀色彩學課本;並攜帶相關上色用具(廣告顏料、製圖儀器、平塗筆、鴨嘴筆、水袋、西卡紙.)。

    4. 準備掛圖、圖片。

  2. 導入活動/教師講述

    1. 討論色彩的由來?沒有光就沒有色彩?顏料如何混合顏色?眼睛如何看到色彩?每個人看到一樣的顏色,感覺相同嗎?

    2. 透過『巧顏另色』教材光碟介紹色彩學基礎知識:

    • 認識色彩發生的原因(從四種學科出發)

    從:光線(物理學)、物體(化學)、健全的視覺器官(生理學)

    到說明色彩感覺(心理學)能影響日常生活的一切。

      • 利用圖卡與課本範例解說生活上應用色彩的例子:

            1. 自然生活

            2. 公共空間

            3. 室內空間

            4. 商業空間

            5. 食衣住行育樂

        • 瞭解三原色與色彩混合觀念:說明(1)色光三原色(2)色料三原色(3)加法混合(4)減法混合。

        • 比較分析伊登12色相環顏色間的關係:(1)混色過程(2)補色觀念(3)類似色與對比色觀念

        • 瞭解顏色的系統認識色彩三屬性-色相、明度、彩度

        • 了解何謂色調(以p.c.c.s色調表為例)同時用明度彩度來表示色彩的特性。

        • 認識色彩傳達的主要方式-色名

        • 體認色彩的各種聯想與感覺:

        1. 色彩的聯想:具體的聯想/抽象的聯想

        2. 主題式色彩的聯想:溫度感重量感膨脹與收縮/前進與後退感覺味覺感

        1. 收集資料色彩應用在日常生活的例子:(1)收集剪貼報紙、雜誌資料(2)攝影(3)編排資料

        2. 展開活動(1)分析資料:依商品種類區分、依商品特性區分(2)分析比較資料:以色調表分析哪些是高明度?哪些是低明度?哪些是高彩度?哪些是低彩度?(3)分組討論:上台報告商品用色的特性、哪些是成功配色?哪些是失敗配色?(4)教師總評。

        3. 製作習作:從製圖-鴨嘴筆劃框-廣告顏料平塗。『製作一張伊登12色相環』

        4. 整理活動:

              1. 師生共同選出優良作品:顏色的準確度、製圖工整性、、、

              2. 檢討並互相觀摩學生作品

              3. 批評


        作業評量

        課堂學習態度25% 發表25% 習作25% 測驗成績25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