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與立體派藝術探索——牡丹國小三年級跨感官藝術課程

格式
pdf
大小
841.79 KB
頁數
12
作者
joyce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6-09-29,离现在 9 2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畢卡索&立體派-學習活動設計 

學校名稱:牡丹國小 

任教學科:藝術與人文 

單元名稱:畢卡索&立體派 

實施節數:共 4 節,每節 40 分鐘 

授課年級:三年甲班 

授課日期:104 年 12 月 16 日 

教 學 者:陳思琪 

班級人數:7 人 

 

課程綱要能力指標 
藝 1-2-1  探索各種媒體、技法與形式,瞭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

方便進行藝術創作活動。 

藝 2-2-7  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

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 

藝 3-2-11 運用藝術創作活動及作品,美化生活環境和個人心靈。 

 

單元學習目標 

大概念

(Big Ideas)

 

立體派風格 

關鍵問題

(Essential  Questions)

 

1.  立體派是什麼? 
2.  立體派的畫作給你什麼感覺?  

學生能知道的知識

(Knowledge)

 

1.  畢卡索不同時期畫作的特色。 
2.  立體派畫作的特色。 

學生能做到的技能

(Skills)

 

1.  畫出不同角度的杯子,整合拼貼

後,分享發表。 

2.  畫出立體派風格的同學畫像。 

 

教材組織分析 

學生先備知識: 

1.多數學生能在引導下觀察畫面,分辨出主角、造型特徵、色彩。 

2.具備基本手繪技巧。 

 

學生特性: 

1.全班男生 5 人、女生 2 人,班級氣氛和諧。 

2.男生較有好奇心,樂於探索與發表感受;女生較需要多引導和鼓勵。 

 

教材脈絡和教材內容結構: 

1.本單元自編。 

2.教材架構: 

     

 

 

 

            

 

 

察覺與探索 

(立體派之生活聯結)

 

討論、發表與體驗 

(立體派杯子素描)

統整與歸納 

(畢卡索與立體派) 

background image

 

 

學習表現的評量 

1.口頭發表:能回答教師提問並主動參與發表。 

2.討論與分享:能否分享個人想法且主動提出個人見解。 

3.學習態度:能專注聆聽他人發表且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與適當回應。 

4.實作評量:能執行實際的表現行為,如:手作課程、作品及學習單…等。 

 

本單元各節次學習活動設計的重點 

節次 

學習重點 

第一節 

1.認識畢卡索。 

2.了解畢卡索不同時期畫作的特色與風格。 

第二節 

1.認識〝立體派〞

。 

2.討論與了解平面與立體的不同。 

3.實作:畫出不同角度的杯子,整合拼貼後,分享發表。 

第三~四節 

1.實作:畫出立體派風格的同學畫像。 

2.發表個人創作理念,並賞析同學的藝術作品。 

 

本單元第二節學習活動設計 

流程 

內容 

時間 

學習指導 

注意事項

 

導入

(引起

動機或

複習舊

經驗) 

暖身活動、新貴派?立體派? 

1.  教師問學生:

「有沒有聽過〝新貴派〞?〝新

貴派〞是什麼?」當有同學回答「巧克力」

就很嚴肅的請這位同學到前面來,教師說:

「你確定嗎?」然後當眾說:

「你答對了!」

並給予一個〝新貴派〞

。 

2.  教師問學生:

「有沒有聽過〝立體派〞?什麼

是〝立體派〞?可以吃嗎?」 

3.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畢卡索,這節課我們一起

查覺與探索畢卡索與立體派之間的關係。 

5'  ★ 教 師 準 備

一包〝新貴

派〞

。 

★ 將 抽 象 名

詞 〝 立 體

派〞與生活

做聯結,回

復 舊 經

驗,以利建

立新觀念。

開展

(開始

新概念

的學

習) 

活動一、平面 V.S.立體 

1.  教師一隻手拿一個杯子的照片,另一隻手拿

一個杯子,詢問學生:

「哪一個是平面的?哪

一個是立體的?平面和立體有什麼不同?」

教師發下學習單,並說:

「請與同組同學討論

並寫下來。」 

2.  學生分組報告該組討論結果,並用教室裡的

物品舉例哪些物品是平面的,而哪些物品是

立體的。 

10'  ★ 教 師 準 備

杯 子 照

片、杯子及

學習單(附

錄一)

。 

★ 藉 由 視 覺

及觸覺,查

覺 與 探 索

平 面 與 立

體 物 之 不

同。 

 

 

background image

 

挑戰

(實現

伸展跳

躍的課

題) 

活動二、各個角度的杯子素描 

1.  教師展示一個杯子側面的照片,請學生畫在

紙上,之後展示同一杯子另一側面的照片,

請學生畫下來,接著再展示由上往下照的照

片,再請學生畫下來。 

2.  請學生與同組同學分享自己的畫作。 

活動三、將不同角度的杯子圖案整合在一起 

1.  教師請學生將剛剛畫的三張圖整合在一起,

用一個杯子的圖案,將三個不同面向看到的

樣子都呈現出來。 

2.  分組討論並創作。 

活動四、發表與探究 

1.  分組上台發表該組討論出來的畫作,並加以

說明。 

2.  教師詢問:「自己組的圖案或其他組的圖案,

是否看得出來是杯子?為什麼?哪些地方看

得出來是一個杯子?」 

15'  ★ 教 師 準 備

教 學 簡 報

( 附 錄

二)、白紙

及學習單。

★ 立 體 派 藝

術 家 以 許

多 的 角 度

來 描 寫 對

象物,將其

置 於 同 一

個 畫 面 之

中,而學生

將 不 同 角

度 觀 察 到

的杯子,組

合 在 同 一

畫面中。 

總結

(統整

本節學

習重

點) 

討論與探究、畢卡索與立體派 

1.  教師展示畢卡

索的畫作《哭

泣的女人》

,說

明這幅畫眼

睛、鼻子和嘴

巴分別從不同

的角度觀察,

整合在同一畫面中,因為不同的觀察角度和

整合方式都是由畫家自由選擇的,使畫家對

造形有更自由且主觀的創作空間。 

2.  立體派的畫作給你什麼感覺? 
3.  各組畫的杯子的表現方式,是立體派畫作的

表現方式之一,我們都是小小畢卡索! 

10'  ★ 教 師 準 備

教 學 簡

報,亦可使

用 Prezi 軟

體 製 作 教

學簡報(如

左圖)

。 

★ 藉 由 觀 察

立 體 派 人

物畫像,奠

定 下 兩 節

課 畫 立 體

派 同 學 畫

像之基礎。

說明:學習指導注意事項可包含:1. 評量方式;2. 教師要準備的媒材、資料等;

3. 預測學生可能的答案或反應;4. 就學生可能的迷思或困惑所做的引

導;5. 提問層次;6. 其他注意事項

 

 

學習活動設計注意事項: 

一、活動設計必須以學生學習和意義建構為前提。 

二、活動設計重在培養學生探究、合作、表達的能力。 

三、表中的「開展」與「挑戰」流程,以虛線隔開,表示可視需要循環進行。 

四、用不同層次的提問做為學習鷹架,引導學生知識理解、意義建構及學習遷移。 

五、教學歷程中宜進行聆聽、串聯、返回之教學引導三工作。 

 

 

background image

 

 

            附錄一、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附錄二、教學簡報

 

background image

10 

 

 

 

 

 

 

 

background image

11 

 

附錄三、教學活動紀錄 

 

教師拿杯子與杯子圖片引發學生思考 

兩兩一組討論完成學習單 

 

教師指導各組討論方向 

 

發表討論結果 

 

專心聆聽發表 

教師給予讚美並鼓勵深入探討 

background image

12 

 

 

大家都樂於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師用簡報圖片探討相關知識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