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溪之畔悅讀趣》四年級跨領域閱讀寫作整合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148.5 KB
頁數
10
上傳者
l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1-21,离现在 3 27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四上 溪之畔悅讀趣》

一、設計理念

家是組成社會最小的單位,因此值得特別的關注,而學校的課程主軸就是 「陪伴˙家」,足見對家庭教育之重視,在閱讀理解教育中,書信的教學屬於應用文體,本課程設計以《雲上的阿里》故事內容切入,藉由阿里和媽媽之間的情感,點出懷念去世家人的心情,再藉由文字的抒發,感情也得到了救贖,我們有愛就要說出口,說不出來也沒關係,可以用寫的,希望教導學生以書信的格式,寫一封信給你最珍貴的人事物,告訴他你心裡對他感謝感恩。

近年來,讀報教育已廣受教育界人士所推崇,原因在於報紙能喚起學童更多生活經驗與知識,帶給學童更寬廣的學習資源,期望藉由「國語日報週刊」為教材,實施有效的閱讀教學,再逐漸培養引導發表的能力,才能讓小朋友養成樂在讀報、主動讀報的習慣。本課程設計安排一連串多元閱讀活動,配合遊戲、體驗、模仿與練習,引導小朋友在閱讀報紙文章或新聞之前後,能養成習慣,自行透過:預測、發問、討論、歸納、摘錄大意、掌握主旨、發表分享......的模式,提高與監控自己的閱讀效率。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四年級

設計者

中年級老師

跨領域/科目

國語、藝術、綜合

總節數

20

核心素養:

B1 用語言、文字、 數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 溝通及互動的能力,並能了解與

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

及互動的目標。

-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E-B1 覺察自己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5-Ⅱ-5 認識記敘、抒情、說明及應用文本的特徵。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1-II-6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學習

內容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a-V-2 人、事、時、地、物的細部描寫。

E-II-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Ba-II-2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討的議題才列入)

實質內涵

E4 觀察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的現象,思考生命的價值。

E13 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及不同學科主題的文本。

所融入之單元

  • 1 雲上的阿里

  • 7共讀站尋寶趣


概念架構

導引問題


1.故事中的媽媽想念阿里,所以他用寫信的方式,如果是你,你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家人的思念?

2.你知道書信的組成元素嗎?

3.你能利用應用文的書信方式,來表達對親人的感謝嗎?

4.報紙中個版面所代表的意思為何?

5.為什麼要摘取整理重點?


學習目標

1. 帶領學生融入繪本故事,讓學生體會親子之間的孺慕之情,並能將成果適當地以口語表達呈現。

2.培養學生撰寫書信的技巧,

3.利用六何法技巧,上台介紹書籍內容的重點。

4.學會閱讀報紙的方法,並學習以閱讀理解技巧閱讀新聞。

學習資源

國語日報週刊、電腦、圖卡、繪本、學習單PPT

教學進度

一、愛的書信

1節 「雲上的阿里」繪本導讀()

2節 「雲上的阿里」問題討論

3節 書信寫作

4節 書信寫作

5節 書信寫作

6節 分享愛


二、共讀站尋寶趣

7 節 共讀站尋寶趣

8 節 共讀站尋寶趣

9 節 共讀站尋寶趣

10節 共讀站尋寶趣

11節 六何法

12節 六何法


三、我愛抱報

13節 認識新朋友

14節 認識新朋友

15節 動手玩報紙

16節 動手玩報紙

17節 動手玩報紙

18節 分享

19節 分享

20節 分享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流程

時間

備註

【第一、二節 繪本教學】

一、引起動機

教師提問,引導孩子回答平時和父母互動的情形:你會每天跟父母說我愛您嗎?謝謝您?如果說不出來,可以用什麼方式來替代呢?


二、發展活動

()以動畫短片或將繪本圖片掃描成PPT,講述主題故事《雲上的阿里》。建議開始前先介紹主要的出場人物(如綿羊媽媽、小綿羊阿里、路西法) 故事大綱:綿羊媽媽很傷心,因為小綿羊阿里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已離世的阿里看著媽媽,想盡辦法跑回她身邊。然而直到被管理者帶走,媽媽都看不見阿里。但是媽碼卻能感受到阿里的溫暖,並想起了過去的回憶及約定。最後,綿羊媽媽不再哭泣,阿里也安心的離開了……

故事討論:回顧故事內容,並進行問答及討論。

1. 綿羊媽媽看起來怎麼樣?為什麼會這樣?

2. 隊伍中每隻羊都帶著某些東西,為什麼會帶著這些東西?為什麼過了河就不見了

3. 阿里剃下身上的毛,要拿來做什麼?

4. 阿里過了河之後,什麼東西消失了?什麼東西留下來?

5. 路西法的背怎麼了?


()請小朋友為故事配音,分別扮演綿羊媽媽、小綿羊阿里、路西法、閒雜人等四個角色。重新播放影片,並用指揮棒點選畫面中人物,讓負責的小朋友配上適合的對白。


三、綜合活動

教師總結課程,並指導孩子表演的技巧,討論發表後,讓學生分享演戲的心得。



--節結束


【第三~五節 書信寫作】


一、引起動機

對於綿羊阿里來說最重要的事物是什麼呢?那麼對於你來說最重要人事物又是什麼呢?有沒有平時不敢對她說出口說話,因為太害羞,總是覺得時間還很多,不急著說…

其實啊,我們有愛就要說出口,不用說的也沒關係,可以用寫的呀!

所以老師接下來想要你們做的就是寫一封信給你最珍貴的人事物,告訴他你心裡對他感謝感恩與感激的話語。


二、發展活動

()應用文體:書信體

影片:書信寫作https://youtu.be/RuOr5QW6aXo


()愛的一封信

1.教師引導學生選擇要給予的對象,以及欲傳達的想法。

2.書信內容分三段:

第一段:文章大意、寫信緣由

第二段:正文、表達的主題

第三段:結尾、祝福語、署名

3.將老師修改後的文章抄寫在彩色書面紙上,並畫上插圖。


三、綜合活動

教師給予個別指導,並讓孩子將書信與學習單帶回家。


--節結束



【第六節 分享愛】


一、引起動機

教師分享父母親收到學生書信的回饋單與拍攝的照片,並說明父母親的感動與欣慰。



二、發展活動

1.教師引導學生回想回家後是如何與父母分享這分信的情形,分別請幾位學生講述父母所填寫的愛的回饋學習單內容,

2.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書信與父母親的回饋單,不一定要所有內容,可以尊重學生的隱私與意願。


三、綜合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這一系列課程,讚嘆學生認真創作精神,也期許學生平日能多表達對付的感謝與愛意。


--節結束




【第七~十節 共讀站尋寶趣】


()引起動機

告知學生本週,全班將到共讀站進行閱讀活動,四週之後,請小朋友從這幾週以來,在共讀站所閱讀的書籍中,挑選一本喜歡的書介紹給大家。


()發展活動

帶學生到共讀站,請學生自行挑選書籍進行閱讀。


()綜合活動

請小朋友挑選一本喜歡的書,辦理借書手續,帶回家後再次閱讀,

準備下一節課進行好書介紹。



--第 七~十 節 結束




【第十一~十二節 六何法】


()引起動機

1.學生準備一本要介紹的書。

2.學生分享這本書的優點。



()發展活動

1. 教師在黑板上張貼六何法示例,再次確認六何法的內容。

Who

Where

When

What

Why

為什麼

How

如何

什麼人?

什麼地方?

什麼時候?

發生什麼事?

事情的經過?

心情、感 受如何?


2.運用「六何法」的技巧,引導學生完成學習單。

3.利用六何法,學生簡介書籍,寫人、時、事、地、物、心情感受、對我的意義、書特別的地方,統整分享內容。


()綜合活動

學生完成六何法學習單並上台發表。


--第 十一~十二節 結束




【第十三~十四節 認識新朋友】

()引起動機

1.教師提問:有句話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為什麼秀才不用出

門,就能夠知道天底下發生了什麼事情?

2.分發給每位學生各一份國語周刊。


()發展活動

1.搭配播放國語周刊版面介紹的PPT,教師帶領學生認識國語日報各版的大致內容。

2.教師帶領學生實際在報紙上找出「報頭」、「報眉」、「報名」、「提要」、「專欄名稱」、「記者」……等位置。

3.玩賓果遊戲:

教師說明遊戲規則。請孩子在5*5的方格中寫上125 個號碼,答對的人就可以選一個號碼劃掉,等到連成兩條線就可以大喊賓果。


()綜合活動

教師綜合介紹國語日報的報紙版面,並鼓勵孩子多閱讀以提升自我見解與能力,最後指導孩子閱讀完報紙後,應妥善收拾整理。


--第 十三~十四節 結束


【第十五~十七節 動手玩報紙】

()引起動機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國語周刊,找出有興趣的文章,並專心閱讀。


()發展活動

1.重點畫記:指導學生拿筆畫出本文的重要句子。

2.「刪除/歸納主題句」

將喜歡的文章剪下來並貼在學習單上,並利用「刪除/歸納主題句」的技巧,將報紙中的重要內容寫在學習單上。

3.動手玩報紙:找出報紙中的各版面,剪一剪貼一貼並為這篇文章加上美編。

()綜合活動

教師表揚優良認真完成學習單的學生


--第 十五~十七節 結束



【第十八~二十節 分享】


()引起動機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國語周刊,找出令人感動的、佩服的、可學習的新聞文章,剪下後貼在學習單上。


()發展活動

1.教師在黑板上張貼六何法示例,再次確認六何法的內容。

Who

Where

When

What

Why

為什麼

How

如何

什麼人?

什麼地方?

什麼時候?

發生什麼事?

事情的經過?

心情、感 受如何?

2.學生專心閱讀剪貼的新聞文章。

3.利用六何法,學生針對剪下的新聞文章,寫下人、時、事、地、物、心情感受、對我的意義、特別的地方,統整分享內容。


()綜合活動

學生完成六何法學習單並上台發表。


--第 十八~二十節 結束



5





30






25








15





5








10








30




80








5









5





30






5









5



150



5










5




60









15








5




70







5







10



50





50


10







20




80








20


電腦

投影機

繪本PPT

















道具























電腦

投影機



稿紙

彩色書面紙






學習單













電腦

投影機

PPT

學習單














書籍













書籍




學習單

















國語週刊




電腦

投影機

PPT

賓果單










國語週刊



國語周刊、學習單

膠水、剪刀、彩色筆











國語周刊、學習單、剪刀、膠水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書信創作

培養學生撰寫書信的技巧

完成書信

實作評量

表單附錄()

好書介紹

學生能上台以六合法元素介紹好書。

上台報告

口頭報告

表單附錄()

分享

學生能學習閱讀報紙的技巧

完成學習單

實作評量

表單附錄()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第 五 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一、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三、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學習目標

能依據教師提示,培養學生撰寫書信的技巧

學習表現

依據提示,完成一封信。

評量標準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能使用稱呼、問候語、正文、結尾、署名、日期等要素來完成書信寫作

能完成部分書信寫作

未通過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9以下


學習目標

能依據教師提示,上台介紹書籍內容的重點

學習表現

依據六何法技巧,介紹一本書。

評量標準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能使用何人、何時、何事、何地、經過、結果等六合法要素,進行好書介紹

經引導能進行好書介紹

未通過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9以下


學習目標

能依據教師提示,學生能學習閱讀報紙的技巧

學習表現

依據提示,完成學習單。

評量標準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能完成學習單

能完成部分學習單

未通過

分數

轉換

90-100

80-89

79以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