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全球暖化與碳的探索與改善

格式
doc
大小
94.5 KB
頁數
10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2-07-18,离现在 13 9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中小學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中心種子教師教案設計

基本資料表


學習領域或學科

專題製作

單元名稱

全球暖化-碳的探索與改善

學習階段

幼稚園 □國小 □國中

高中 □高職:

作者姓名

黃旭晴

性別

服務學校(全銜)

台南市光華女中

任教科目(領域)

高中職物理

學校地址

台南市東區勝利路41


中小學能源科技教育推動中心種子教師教案設計格式

教案總表

學習領域或學科

專題製作

單元名稱

全球暖化-碳的探索與改善

教育階段

幼稚園 □國小 □國中

高中 □高職:


學習領域

或學科

專題製作

教學時間

6節(合計300分鐘)

主題

(單元名稱)

全球暖化-碳的探索與改善

設計者

黃旭晴

適用年級

高二

先備知能

1.學生在國中、一、二課程中已具備的知能:

1-1了解全球暖化的意義,以及溫室效應。

1-2觀察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加遽暖化過程、能討論、查覺問題。

1-3能試著做問題的改進,完成關於節能減碳作業並分享經驗成果。

對應之課綱指標或目標

專題製作的課綱指標

(1)使學生了解專題的學習計畫,進而主動解決面對問題之能力。

(2)使學生了解問題後能試著找出問題的主因。

(3)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之成就感與信心。

(4)具備撰寫小論文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

1-1了解全球暖化及溫室效應問題。

1-2了解碳足跡之定義。

1-3經由碳足跡了解節能減碳的作法。

1-4了解排放碳的過程中除了二氧化碳以外還產生了什麼。

2.情意目標:

2-1能計算碳足跡、並查覺主要產生問題。

2-2了解能源效能與替代能源或改善方式。

2-3能了解能源效率。

2-4能了解是否有更好能源效率的改善。

3.技能目標:

3-1具備宣導及教育節能減碳方式的能力。

3-2能認識一般改善能源效率的物品。

3-3能嘗試實作製作的一般改善能源效率物品。

3-4能將成果撰寫成小論文發表。

設計理念

1.設計理念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2.說明

(1)自教師的準備資料及學生預習內容,由全球暖化議題了解目前過度溫室效應的嚴重性。

(2)介紹碳足跡概念以量化節能減碳的實踐性,並強化學生對於節能減碳的力行性。

(3)導入節約能源概念,介紹替代能源及了解目前能源效率問題。

(4)學生具備基本節能減碳能力,並能思考及搜集資料設法改變現況,進而能有撰寫小論文的能力。

主題架構

1.主題架構圖(如下圖所示)













2.說明

(1)由目前的天氣特異現象讓學生了解全球暖化情形,並由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討論並舉例現行的全球暖化嚴重性。

(2)以溫室效應觀念使同學了解過度溫室效應可能影響的結果,並了解促成此結果之元兇。

(3)了解改善全球暖化問題的第一步即為減少任何形式的二氧化碳製造。

(4)定量的去呈現二氧化碳的製造以讓學生更有依據的進行節能減碳行為,即碳足跡概念的引進。

(5)定一個例子,如學生在家中晚餐後的行為,請學生寫下晚餐後所有可能的行為,並計算出碳足跡量。

(6)請學生思考這些行為中可以減少碳足跡的可能,並把改善後的行為之碳足跡總量計算出。

(7)將前後兩者的減少比例計算出後,學生即能了解一些簡單的生活改變可以減少多少比例的碳排放。

(8)在學生了解自己也可以做到節能減碳行為獲得足夠的自信後,進而引入節能概念。

(9)介紹替代能源解決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輔以能源效率概念,了解能源的減少不僅是使用掉,而且不少部份是無法有效率的利用而浪費掉。

(10)將學生搜集而來的資訊以及教師課前準備的影片或資料、介紹替代能源及改善能源效率方案。

(11)引導學生進行已知方案的實踐與改進,最終能將其小組討論及實踐結果撰寫成小論文發表。

相關資源

1.學校資源

(1)圖書館。

(2)多媒體視聽教室及相關設備。

(3)網路資源。

(4)健康促進學校(光華女中)

2.社區資源

(1)發電廠(曾文發電廠)

(2)能源新知(成功大學)

評量方式

評量方式分成以下幾個項目,包含:資料蒐集、心得報告、學習單、分組發表、團隊精神及其他作品(加分)

必要教材

1.全球暖化教育影片(±2℃)

2.網路資源。

3.基礎物理一、基礎物理二A&B(龍騰文化)

參考資料

1. ±2℃YouTube

2. 基礎物理一、基礎物理二A&B(龍騰文化)

3.環保局網站。

4.










註:參考資料如有引用網路影片網站(如youtube個人網站部落格等非政府機關之網路資料時,因考量智慧財產權與散布權,建議註明「資料/影片名稱」、「資料/影片原始出處」、「引用片段說明」即可,不要標示網址
























各分次教學活動表

各分次教學活動

教學

時間

教學資源

情境佈置

對應之

課綱

指標或

目標

教學評量

一次教學活動開始★

【準備活動】

1.請學生蒐集相關資料:

(1) 全球暖化及天氣異象

(2) 節能減碳

(3) 溫室效應

課程I發展活動】

1.觀看節能減碳的相關影片,讓學生瞭解地球暖化對生態的影響,省思人類維護地球環境的責任與作為:

  1. ±2℃影片

參考資料:

2.提問:請學生發表近日天氣異象,引發學習動機。

3.學生分組演示資料搜集及影片內容。(或老師提問)

4.教師演示溫室效應原理:例:地球會自然輻射紅外線,若大氣中佈滿會吸收紅外線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將因吸收輻射能而不斷提高溫度,進而使全球的溫度上昇。故改善全球暖化問題的第一步即為減少任何形式的二氧化碳製造。

5.學生分組討論並發表:任何可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可能。

6.各組繳交書面報告,並推派代表以多媒體方式呈現研究成果。

一次教學活動結束



二次教學活動開始★

【準備活動】

1.請學生蒐集相關資料:

(1) 碳足跡意義。

(2) 碳足跡表。

課程II發展活動】

1.說明碳足跡原始定義:發問並請同學描述其字面上的意義。

2.展示碳足跡表格:請學生指出不同物品的碳足跡。

3.學生分組討論:學生討論不同物品或行為間,為何碳足跡的差異性如此之大。

4.經由討論結果將有直接(如物品本身)與間接(如運輸)造成之碳足跡,導入學生由運輸方面去減少碳足跡,強化節能概念。

5.請同學以學習單記錄每晚餐後可能進行的任何活動。

6.請學生挑選某晚可能進行的活動並配合碳足跡表格計算當晚將產生的碳足跡量。

7.請學生盡可能的以改變活動來減少碳足跡之量。

8.小組對內發表及對全體發表。挑選某晚可能進行的活動並配合碳足跡表格計算當晚將產生的碳足跡量。

9.據此以深植同學概念-原來我也能節能減碳。

二次教學活動結束







三次教學活動開始★

【準備活動】

1.請學生蒐集相關資料:

(1) 替代能源。

(2) 能源效率。

課程III發展活動】

1.介紹發電方式,請同學發表其替代能源報告。

2.講解替代能源並演示關於替代能源的小實驗,如太陽能小車,簡易水力發電。

3.簡單講述功能原理,請同學分組發表能源效率報告。

4.介紹能源標章以了解能源效率問題,並請同學小組討論幾個問題:

(1)提供給白幟燈炮的能量約只有10%用來發電,那剩下90%到那去了?

(2)汽車引擎僅能將燃料所提供能量的少部份用來使汽車運行,那大部份的能量去了那邊?

(3)有沒有機會將這些沒有被善用的能量再行利用?

5.介紹廢熱的再利用:史特林引擎,播放各式的史特林引擎影片。再講述運行機制。

6.結語:期許同學能將所學部份延伸討論再撰寫成小論文發表。


三次教學活動結束

家庭作業





第一堂 20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第二堂

20分鐘





30分鐘













第三堂

3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第四堂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第五堂

25分鐘

25分鐘

10分鐘

第六堂

20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1.電腦多媒 體設備。

2.教學影片 ( ±2℃)

3.教學投影片





























1.電腦多媒 體設備。

2.教學投影片。




































1.電腦多媒 體設備。

2.教學投影片。

3.節能相關影片。

4.教具






























指標(1)

(2)

































指標(2)

(3)






































指標(3)

(4)













1.資料蒐集狀況(個人15%)

*備註:額外加分(將內容寫成報告)


2.影片心得報告

(個人15%)

























1.碳足跡的計算學習單

2.個人減少碳足跡計劃書



































1.資料蒐集狀況(個人15%)

*備註:額外加分(將內容寫成報告)

























註:各分次教學活動指各次連排的教學活動,例如教案總表中規劃本教案教學時間為6小時,每次兩節連排教學,則請利用上表規劃出3次教學活動。


學習單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