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九十六年度武崙國民小學海洋教育教學教案設計
基
本
資
料
設計者
許友欽老師 潘宥因老師 連沛琪老師 陳秉倫老師 蔡宛婷老師 鄭光甫老師
單元名稱
海洋與我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翰林出版社(民96):社會。
翰林出版社(民96):社會科教學指引。
教學年級
武崙國小 中年級
教學時間
5節課 共200分鐘
教學目標研究
分段能力指標
第一堂課、第二堂課
5-2-1-2 能對環境感到新鮮好奇,並想要去了解。
1-2-3-1 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8-4-0-1 知道由圖書,或別人的陳述中,可獲得許多資訊。
6-2-2-2 嘗試運用由各類媒體所收集到的資訊。
1-2-5-2 能描述與傳達事物的特徵。
7-4-0-1 能妥善應用科學知識與技術,以解決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問題。
第三堂課
1-2-1-1能瞭解名勝的定義。
1-2-1-2能說出家鄉名勝的分布與特色。
2-2-2-1能瞭解古蹟的定義與類別。
2-2-2-3能說出家鄉古蹟的分布與特色。1-3-4-1能在地圖上指出基隆市主要古蹟的相關位置。
第四堂課
3-2-1 瞭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4-2-1 能歸納思考不同區域性環境問題的原因與研判可能的解決方式。
4-2-3 能分析評估國內區域性環境問題發生原因,並思考解決之道。
4-2-4 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瞭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
3-3-3 能養成主動思考國內與國際環保議題並積極參與的態度。
2-3-1 能瞭解本土性和國際性的環境議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3-3-4 能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發展。
4-3-4 能運用科學方法研究解決環境問題的可行策略。
第五堂課
1-3-10 列舉地方或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1-4-1 分析形成地方或區域特性的因素,並思考維護或改善的方法。
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
1-4-3 分析人們對地方和環境的識覺改變如何反映文化的變遷。第六堂課
2-2-1 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3-2-1 瞭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3-3-1 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行為目標
引導活動/教學活動/教學行動
教學資源
分鐘
效果評量
5-2-1-2
1-2-3-1
8-4-0-1
6-2-2-2
1-2-5-2
7-4-0-1
《第一部分 認識海洋生態》
第一節
【引起動機】
詢問大家對於基隆的海岸、生態的事情了解多少。
【發展活動】
教師首先大概的介紹一下今天要看的影片及內容,接著播放東北角海岸生態的短片。
分組討論剛剛所看的短片,並且說說自己幾從影片當中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感覺、感受。
同學發表完之後,教師作些補充說明,生物間的共生、依賴等等。
【綜合活動】
最後交代作業,請各組回家找一些基隆海域生物的資料。上網查詢或從書籍、百科全書當中尋找,下次上課時將資料帶到,並在課堂上發表。
------第一節結束------
第二節
【引起動機】
請各組經過討論整理之後,派一位同學上台發表該組所蒐集到的資料。
【發展活動】
教師接著再利用簡報做更為詳細的介紹,說明一些基隆常見或特有的生物:
日本龍蝦
毛棘蝟蝦,又名"櫻花蝦"
柯氏礁螯蝦
石公狗
柳珊瑚
最後以珊瑚和海洋污染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們認知環境污染的影響,進而重視海洋環境的保護,以及永續發展的觀念。
------第二節結束------
東北角海岸生態影片
PPT簡報
7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6分鐘
2分鐘
15分鐘
20分鐘
5分鐘
能踴躍發言
能專心的欣賞影片
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能專心聽講
能熱烈參與討論與發表
能專心聆聽簡報介紹
能了解保育的觀念及方法
1-2-1-2
2-2-2-2
1-2-1-2
2-2-2-2
1-3-4-1
《第二部分 基隆市的名勝古蹟》
------第三節開始------
一、引起動機:
1.教師複習名勝與古蹟的定義
2.教師在黑板兩邊分別貼上名勝與古蹟字卡,請各組派代表上台,一次兩位手持棒棒槌,教師唸出各地旅遊景點名稱,看哪一組眼明手快敲對字卡,教師給予適當獎勵。
3.請小朋友念課本,教師準備多媒體,念完後教師揭示本堂課的主題:基隆市的名勝古蹟。
二、基隆市的名勝古蹟
1.和平島
A. 教師播放和平島圖片,並請小朋友說出這是基隆的哪個地方。
B.教師講述:介紹和平島公園富有特色的景觀以及砲台古蹟。
a.萬人堆
[圖片說明]:和平島的海岸,因常年受侵蝕而形成許多奇石,分佈散落四周的石頭,又如同人頭一般,因此稱為萬人堆。
b.豆腐岩與蜂窩岩
[圖片說明]:和平島的海岸,因常年受侵蝕而形成許多奇石,分佈散落四周的石頭,型重像豆腐和蜂窩的石頭就被稱為蜂窩岩。
c.社寮島砲台
[圖片說明]:由西班牙人建造,劉銘傳重新修建。
2.八斗子
A. 教師播放八斗子圖片,並請小朋友說出這是基隆的哪個地方。
B.教師講述:教師介紹八斗子境內之各個名勝古蹟。
a.望幽谷
[圖片說明]:位在八斗子和長潭里之間間一個山谷,是一片翠綠谷地 ,近看八斗子漁港、遠望海中的基隆嶼,令人看了忘卻許多的憂愁,故稱為忘憂。
b.潮境公園
[圖片說明]:潮境公園為看海賞景的最佳去處,還可遠眺欣賞近在咫尺的基隆山、九份,在海科館籌備處前有一綠色隧道,常吸引新人至此拍攝婚紗照。
3.基隆港區
A. 教師播放基隆港區圖片,並請小朋友說出這是基隆的哪個地方。
B.教師講述:教師介紹基隆港區內之各個名勝古蹟。
a.海門天險
[圖片說明]:二沙灣砲台又名<海門天險>,為國家一級古蹟。為劉銘傳部隊於中法戰爭後(1885年)所建,二沙灣砲台歷經許多重要的戰爭,深具歷史價值。
b.清法戰爭遺址
[圖片說明]:清法戰爭遺址原為法國公墓與民族英雄墓的合稱,主要是為了紀念清法戰爭時犧牲的將士所建。
C.其他
a.大武崙砲台
[圖片說明]:大武崙砲台位於基隆西北方,居外木山漁港後的大武崙山上,也就是情人湖的上方。因其地勢險要,而成為扼守基隆港西側的重要據點,目前被列為二級古蹟。
b.暖江壺穴
[圖片說明]:暖暖溪與基隆河匯流口附近的暖江橋橋下,一圈一窪大小坑洞遍布橋下,大大小小總計有3000多個壺穴,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河成壺穴地形。
c.獅球嶺砲台
[圖片說明]:獅球嶺砲台位於仁愛區獅球嶺頂上,由高速公路出大業隧道後的左方山坡上。由於日據時代遭荒廢,不僅大砲遺失,相關設施亦所剩不多,目前僅存石造指揮所及一處扇形砲座。
d.劉銘傳隧道
[圖片說明]:又稱作獅球嶺隧道,位於安樂區,為劉銘傳所建,目前被評定為三級古蹟。前後共花了30個月才完成,是第一個鐵路隧道,也是台灣地區唯一僅存的清代鐵路隧道。
4.基隆市名勝古蹟的特徵
A.教師提問:想一想,基隆市的古蹟分布與基隆市的地形有什麼關係?
B.教師統整:由於基隆港周邊遍布丘陵,在戰略上提供了一個非常良好的條件,所以造成了基隆市多砲台古蹟的現象。
C. 教師提問:想一想,基隆市的名勝分布與基隆市的地形與氣候有什麼關係?
D. 教師統整:由於基隆市靠海,多數名勝與海洋相關,海浪、雨水和風的力量造成了侵蝕,形成了基隆美麗的海岸,而基隆市95%的地形丘陵,故也有部分的名勝分布在丘陵地上。
三、歸納/統整/綜合活動:
1. 教師統整:家鄉有一些吸引人的觀光景點,有「名勝」也有「古蹟」。我們可以實地走訪家鄉的山水、請家人介紹、蒐集旅遊手冊、圖片、觀賞影帶等,了解家鄉的自然風光;透過實地參觀、閱讀資料、訪問長輩等,了解家鄉古蹟的特色。
2.利用基隆市地圖以及標有各名勝古蹟名字的小教具讓小朋友標出所在位置。(配合之前發給小朋友的基隆市地圖)
------第三節結束------
字卡
小鎚子
課本
教學PPT
教學ppt
基隆市地圖
3分
1分
5分
5分
5分
5分
9分
2分
5分
能說出基隆市名勝的分布情形。
能說出基隆市古蹟的分布情形。
能說出基隆市名勝的特色。
能說出基隆市古蹟的特色。
能在地圖上指出基隆市主要古蹟的相關位置。
行為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分鐘
效果評量
3-2-1
4-2-1
3-3-3
3-3-4
4-2-3
4-2-4
2-3-1
4-3-4
《第三部分 污染--不要來!》
【引起動機】
1.教師先幫學生複習海洋的重要性。
(1)海洋為我們提供食物
(2)海洋為我們提供礦物
(3)海洋為我們提供能源
(4)海洋為我們提供海路運輸
(5)海洋是人類賴以為生的資源
(6)海洋有助旅遊業發展
(7)海洋為我們提供娛樂場所
(8)海洋是海洋動植物的家
(9)海洋是一本歷史書
【發展活動】
教師提問,假若海洋消失了,對於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1)沒有水資源人類無法生存
(2)沒有海洋就不會有生物
3.講解海洋污染的定義。
(以聯合國海洋公約為準)
4.教師詢問學生覺得海洋污染對於人類有什麼樣的危機?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加以整合學生的意見或是提供影音或書面資料,讓學生更加明白海洋污染的嚴重性。)
5.教師提示學生如何改善海洋污染的情況或自身可以做些什麼事?分為小組討論。
PPT
PPT
7分鐘
5分鐘
5分鐘
10分鐘
3分鐘
10分鐘
學生能夠發表意見
學生能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學生能認真聆聽教師的說明。
學生能夠統整資訊並發表意見
學生能與同學一起討論並發表自身意見
行為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分鐘
效果評量
1-3-10
1-4-1
1-4-2
1-4-3
《第四部分 小小政策擬定書》
【準備活動】
教師部分 --- 1.安排分組座位
2.教室海洋情境佈置
學生準備 --- 專心上課的心
【引起動機】
《小小海洋狀況劇》
教師選定幾位學生,上台扮演海洋魚類
教師指導學生隨意的在台前走動,來回五次
教師不時運用道具,製造因污染而在海洋中可能遇到的狀況
學生來回走完五次後,請說說這趟路程給他的感覺
請台下學生發表他們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想法
【發展活動】
《小小政策擬定書》
教師先給各組一份有關海洋污染的新聞
請學生閱讀新聞
教師請各組討論新聞中的海洋污染原因、造成的影響(生態與環境評估),討論完畢後各組發表
發下學習單,請學生依照學習單上的重點提醒,擬定永續發展經營政策
【綜合活動】
請各組發表政策
教師綜合講評
永續經營就是促進當代的發展,
但不得損害後代子孫生存發展的權
利
海洋的永續經營對人類的重要
大塊黑布、門簾、黏膠、垂吊式垃圾
新聞稿、學習單、永續經營關係圖
7分鐘
18分鐘
15分鐘
能依狀況劇內容,說出自己的想法
能參與討論,並發表意見。完成政策擬定與學習單
能發表小組意見,並專心聽教師的講評
行為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分鐘
效果評量
2-2-1
3-2-1
3-3-1
2-2-1
3-3-1
《第五部分 海洋大富翁》
【引起動機】
教師複習之前學生已學過的課程內容。
【發展活動】
├海洋大富翁┤
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四大組。
學生依各組組序派一位同學上台進行大富翁的活動。
學生先擲骰子,決定在地圖上可以前進的步數,將代表組別的磁鐵貼在該抵達的格子中。
學生大聲唸出格子中的敘述,並依格子中的敘述進行活動。
若在命運的格子上,請學生抽一張機會的籤,教師宣布籤上的問題,請學生在30秒內回答,答對可獲得三個貝殼貼紙,若答錯則須抽一項懲罰,並依懲罰上的指令執行。
最後獲得最多貝殼貼紙的組別就是本活動的「海洋大富翁」。
三、綜合活動
教師講解:
海洋是全世界人類共有的資產,我們應該了解她、保護她,尊重她所蘊含的生命
認識家鄉所擁有的海洋景觀
海洋污染的罪魁禍首就是人類,身為人我們應該要思考如何愛護我們的海洋生態,發展永續經營
大富翁地圖海報、磁鐵、貝殼貼紙、骰子、命運及懲罰籤
3分鐘
35分鐘
2分鐘
學生能回答問題並專心聆聽。
學生能遵守遊戲規則進行遊戲,並能運用所學習到的海洋教育知識解決問題。
學生能專心聆聽教師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