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市場經濟制度
學習重點
壹、家戶與廠商的互動
一、家戶與廠商 (一)
家戶:
家戶是整個經濟體系的基本單位,成員通常被稱為消費者(consumer),平常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是屬於消費行為。
(二)廠商:
廠商通常被稱為生產者(producer),其理性行為乃在追求最大的利潤。
家戶一方面是生產者,將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提供給生產要素市場1(factor
market),以賺取所得。另一方面以賺取的所得來購買商品,進行消費,如圖2-1左側所示。
廠商這部分,它一方面是付出成本,僱用或購買各種生產要素以從事生產;一方面將所生產的商品送到產品市場(productmarket)去銷售,獲取收入。如圖2-1右側所示。
家戶與廠商在市場與生產要素市場中,同時扮演著生產與消費的雙重角色,整個經濟活動也就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循環下去。
二、家戶與廠商互動的模型
貳、需求
經濟學上的需求(demand)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
而需求價格則是指消費者購買某一對應數量時,所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
需求可以用需求表或需求曲線(demand curve)來表示。
一、需求的意義
二、需求曲線 (一)個別需求: 需求曲線就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在各種不同價格時,消費者「願意」且「能夠」購買的最大數量,將此價格與數量的組合軌跡所畫成的曲線。如圖2-2所示即為小傑家個別的需求曲線。
(二)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就是指所有消費者對於某商品個別需求的總和。
三、需求法則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某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呈「反方向」的關係。當某商品的價格上升時,消費者對該商品的購買量會減少;反之,當某商品的價格下跌時,消費者對該商品的購買量則會增加。
四、影響需求的因素 (一)消費者的所得。
(二)消費者的嗜好。
(三)相關產品的價格。
(四)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
(五)消費者的年齡與人數。
參、供給
一、供給的意義 經濟學上的供給(supply)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於特定時間內,某商品的價格與供給量的關係。 供給量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於特定時間內,就某一對應價格時,生產者願意且能夠提供的商品數量。 而供給價格則是指生產者提供某一對應數量時,所願意接受的最低價格。供給可以用供給表或供給曲線(supply
curve)來表示。
二、供給曲線 (一)個別供給: 供給曲線就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面對不同價格時,生產者「願意」且「能夠」提供的最大數量,將此價格與數量的組合軌跡所畫成的曲線。如圖2-3所示即為小王個別的供給曲線。
(二)市場供給:
市場供給就是指所有生產者對於某商品個別供給的總和。
圖2-3
小王的供給曲線
三、供給法則 供給法則(law
of
supply)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某商品的價格與供給量呈「正向」的關係。也就是說,當某商品的價格上升時,生產者對該商品的供給量會增加;反之,當某商品的價格下跌時,生產者對該商品的供給量則會減少。
四、影響供給的因素 (一)生產技術的改進。 (二)生產要素的價格。 (三)相關產品的價格。 (四)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 (五)生產者的數量。
肆、市場均衡
一、供給與需求的互動 從需求曲線及供給曲線可以看出:消費者或生產者都是以價格當作指標,當價格上升時,生產者將會增加產量,但消費者則會因物價變貴而減少消費;反之,當價格下跌時,生產者將會減少生產,消費者則會因物價變便宜而增加消費。在這種情形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生產或消費行為,隨著價格的上漲或下跌而有所改變,最後會達到一個「均衡」的局面。
二、市場均衡 市場均衡(market
equilibrium)就是指在某一個價格下,需求量與供給量剛好達到相等的情況。這個價格稱為均衡價格(
圖2-4 市場均衡
(一)供不應求: 如圖2-4,
(二)供過於求:
如圖2-4,AB線段即為此時的過剩量(37斤),此時市場供給量大於市場需求量。此情形稱為過剩(surplus)或供過於求。
(三)價格機能:
當市場發生供不應求的現象時,消費者面對較低的價格會增加購買甚至搶購,造成價格上漲;此時,廠商見到價格上漲,則願意增加生產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供不應求的現象就會改善。反之,當市場發生供過於求的現象時,廠商發現所生產的商品不易售出,就會降價求售;消費者面對較低的價格,便會增加購買,如此,供過於求的現象則會改善。
生產者或是消費者,都以價格的漲跌做為調節供需的依據,這就叫做價格機能(pricemechanism)或是市場機能(market mechanism),被亞當.史密斯稱為「一隻看不見的手」(an invisible hand)。
三、市場不均衡時的調整
伍、經濟效率
經濟效率可說是社會用最低的成本,而生產出最佳的產品組合。所謂「成本最低」是社會上已經沒有比市場供給者成本更低的生產者;而「最佳產品組合」就是指無法再以任何改變產品組合的方式,來增加整體社會淨效益(net
benefit)了。
一、總效益大於總成本 總效益(TB)與總成本(TC) 當TBx
>TCx
時,社會淨效益是正值。 當TBx
=TCx
時,社會淨效益是零。 當TBx
<TCx時,社會淨效益是負值。 只有社會淨效益是正值,而且達到最大時,才表示處於經濟效率的水準。總效益減去總成本的差,稱為社會淨效益或社會經濟福利。一個經濟行為所產生的社會淨效益愈大,就表示它的經濟效率愈高。
二、邊際效益等於邊際成本 邊際效益(MB)與邊際成本(MC),如圖2-5。 當MBx
>MCx
時,代表社會淨效益還不是最大,所以此時還沒有達到經濟效率。 當MBx
<MCx
時,代表此時產量已經過多,這種情況也不屬於經濟效率的狀況。 當MBx
=MCx
時,此時x的產量就是最適合的數量,剛好達成經濟效率。
圖2-5 邊際效益與邊際成本之關係圖
陸、市場經濟制度
如果政府全面介入人民的經濟活動,也就是財產國有,要生產什麼、生產方式、如何分配都由政府決定,稱為共產主義(communism)經濟制度。反之,如果政府基本上不介入人民的經濟活動,人民擁有私有財產權,生產與消費也有自由決定權,這種制度稱為資本主義(capitalism)或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 不過,現今世界已找不到上述極端集權或自由的例子了,各國都採取介於兩者之間的混合式經濟(mixed
economy),只是少數國家較偏向共產主義,而多數國家則偏向資本主義罷了。 在市場經濟制度下的優點: (一)發揮資源配置效率。 (二)生產與需求相配合。
一、經濟制度介紹
(一)保障私有財產權: 亞當.史密斯認為如果允許個人擁有私有財產,同時追求私利,那麼如同「一隻看不見的手」的價格機能,便能引導社會產生最大的社會淨效益,也就達到最高的公益。 政府應制訂明確界定及保障其合法權益的法律,以防止財產權被竊取、非法使用或受到侵害。例如:我國民法物權編中,就有許多保障所有權的相關規定;而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則有保障智慧財產權的功能。 (二)確保經濟自由: 就消費者來說,可自由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以追求最大的滿足,也可自由選擇最適合自己興趣與能力的工作,以賺取生活所需的薪水。 就廠商而言,可自由選擇最有利的投資機會,以自己認為最好的生產要素組合來事生產,且把商品出售給出價最高者,以獲取最大利潤。 在此制度下,政府應制訂「遊戲規則」,讓買賣雙方有所依循,以免產生不公平的競爭,例如:我國的《公平交易法》、《消費者保護法》。
二、市場經濟制度的要件
課後練習
一、單選題
( A )1.某些商品會隨者消費者所得增加而提高其需求量,這些商品稱為?(A)正常財(B)劣等財(C)季芬財(D)替代物品。
( A )2.一物的需求會因互補物品價格提高而下降。下列物品中何者相互為互補品?(A)汽車與汽油(B)豬肉與牛肉(C)高麗菜與空心菜(D)梅子綠茶與珍珠奶茶。
( A)3.有關「需求法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隨著商品價格的提高,需求量跟著減少(B) 隨著商品價格的提高,需求量跟著增加(C)隨著消費者所得提高,需求量跟著增加(D隨著消費者所得提高,需求量跟著減少。
( D )4.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下列何者正確?(甲)生產技術的改進;(乙)消費者的偏好;(丙)相關產品的價格;(丁)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A)甲乙丙丁(B)甲乙丙(C)甲乙丁(D)乙丙丁。
( A )5.有關「供給法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隨著商品價格的提高,供給量跟著增加(B)生產人數隨著價格增加而減少(C)隨著商品價格的提高,供給量跟著減少(D)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某商品的價格與供給量呈反比。
( B )6.全球原物料上漲,帶動整個民生商品上漲。諸多大賣場為了刺激買氣,推出「買大送小」、或「買二送一」優惠商品。請問:大買場此種作為是符合經濟學上的何種原則?(A)供給法則(B)需求法則(C)比較利益(D)機會成本。
( C )7.影響供給變動的因素,下列何者正確?(甲)生產技術的改進;(乙)消費者的所得;(丙)相關產品的價格;(丁)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A)甲乙丙丁(B)甲乙丙(C)甲丙丁(D)乙丙丁。
( D )8.臺灣之前流行的葡式蛋塔廣受消費者喜愛,許多人一窩蜂加入生產,最後導致價格下跌,不敷成本,諸多商店關門。請問:這種現象可說是哪一項因素影響供給變動,使得供給線往右移?(A)相關產品的價格(B)生產要素的價格(C)生產技術的改進(D)生產者的數量。
( A )9.當一商品其市場價格高於均衡價格時,請問:此時會發生何種現象?(A)供過於求(B)供不應求(C)短缺(D)超額需求。
( B )10.亞當‧史密斯所說「一隻看不見的手」是指?(A)政府機制(B)市場機能(C)生產者(D)消費者。
( B )11.經濟制度取決於政府介入經濟事務的程度,主要包括哪兩個層面?(甲)財產權;(乙)平等權;(丙)資源配置權;(丁)經濟自由權。(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
( B )12.有關「經濟效率」,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當總效益大於總成本才有經濟效率(B)當邊際效益大於邊際成本時才有經濟效率(C)社會用最低成本而生產出最佳的產品組合就是經濟效率(D)一個經濟行為所產生的社會淨效益越大,其經濟效率愈高。
( A )13.在市場經濟制度下,資源的配置主要取決於?(A)價格(B)政府(C)生產者(D)消費者。
( C )14.市場經濟制度下,私有財產擁有者會以自利做為各種決策依據,政府應制定保障私有財產的法律。請問:我國有關於智慧財產權保障之相關法規有?(甲)智慧財產權法;(乙)商標法;(丙)專利法;(丁)著作權法。(A)甲乙丙丁(B)甲乙丙(C)乙丙丁(D)甲乙丁。
( C )15.新聞報導:「青菜、青菜、還是青菜,每一推車中的主角都是蔬果青菜,颱風天就算頂著狂風大雨,為了搶購便宜的葉菜類,一大早,量販店就充滿搶菜人潮。」請問:民眾此消費行為乃因為受到何種因素影響?(A)消費者的所得(B)消費者的嗜好(C)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D)消費者的年齡與人數。
( A )16.承上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則右圖中之蔬菜的價格P如會產生何種變化?
(A)向上移到P1 (B)向下移到P2 (C)維持不變(D)無法判斷。
價格
S
P1
P
P2
D
數量
( B)17.收入增加後,張來富開始少吃路邊攤小吃,轉而選擇高級的餐館用餐,對他來說,路邊攤小吃是何種財貨?(A)正常財(B)劣等財(C)季芬財(D)奢侈品。
( B )18.日本任天堂公司最新推出的電玩遊戲機wii風靡全球,中文版目前尚未推出,但臺灣已經有不少民眾到日本或上網去買水貨,造成wii價格居高不下。請問:這股wii風潮帶動需求的改變,是屬於何種因素的影響?(A)消費者的所得(B)消費者的嗜好(C)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D)消費者的年齡與人數。
( D )19.對家戶而言,扮演(甲),提供生產要素到生產要素市場,已獲取(乙);對廠商而言,扮演(丙),付出(丁),僱用或購買各種生產要素以從事生產。請問(甲)(乙)(丙)(丁)依順序應分別填入哪些?(A)消費者、收入、生產者、成本(B)消費者、成本、生產者、收入(C)生產者、成本、消費者、收入(D)生產者、收入、消費者、成本。
( A )20.下圖是經濟活動循環周流圖,請問圖中的「生產要素市場」包括哪些?(甲)土地;(乙)勞動;(丙)資本;(丁)企業才能。(A)甲乙丙丁(B)甲乙丙(C)甲乙丁(D)乙丙丁。
二、簡答題
1. 請說明何謂需求曲線。
解答:
需求曲線(demand curve)就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在各種不同價格時,消費者「願意」且「能夠」購買的最大數量,將此價格與數量的組合軌跡所畫成的曲線。
2. 請說明何謂供給法則。
解答:
供給法則(law of supply)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某商品的價格與供給量呈「正向」的關係。也就是說,當某商品的價格上升時,生產者對該商品的供給量會增加;反之,當某商品的價格下跌時,生產者對該商品的供給量則會減少。
3. 請說明市場經濟制度的優點。
解答:
在市場經濟制度下,任何商品都是由供給和需求兩股市場力量,共同決定市場價格,個人再依商品間的相對價格來決定生產與消費。此種制度的優點如下:
(1)發揮資源配置效率:
在生產要素使用量固定的情形下,生產者追求生產的數量最大;另一方面則要在產出固定的情形下,生產者追求生產要素的使用量最少,也就是生產成本最低。
(2)生產與需求相配合:
依據消費者的需求來生產財貨與勞務,不但是尊重消費者主權的做法,也可以避免出現生產過剩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