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39 擴張期是指景氣脫離谷底後(不含谷底),到達高峰的期間;而收縮期是指景氣脫離高峰後(不含高峰),
逐漸衰退到谷底的期間。下表為臺灣景氣循環谷底與高峰的認定。表中谷底(或高峰)的月份代表整個
月都是谷底(或高峰):
循環次序 谷底 高峰
第一次循環 1954 年11 月1955 年11 月
第二次循環 1956 年9月1964 年9月
第三次循環 1966 年1月1968 年8月
第一次循環的收縮期持續幾個月?
9101112
40 若政府擴大支出,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可貸資金供給曲線 ①,均衡時,實質利率 ②而資本流出淨額 ③:
①右移;②下跌;③增加 ①右移;②下跌;③減少
①左移;②上升;③增加 ①左移;②上升;③減少
41 假設烏托邦國某年度的私部門儲蓄(private sector saving)為 800 億元,政府購買支出為 500 億元,稅收
淨額為 400 億元,出口為 1,200 億元,而進口為 1,000 億元。若國外所得淨額與國外移轉所得淨額各皆為
0,則該國該年度的國內投資為:
500 億元 600 億元 900 億元 1,100 億元
42 如果歐元兌美元匯率高於外匯市場均衡匯率,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則外匯市場會有美元 ①,因此歐元
兌美元匯率會 ②:
①超額供給;②下跌至均衡匯率 ①超額需求;②上升回均衡匯率
①超額需求;②下跌至均衡匯率 ①超額供給;②美元供給曲線左移
43 假設一國經濟原先處在長期均衡狀態下。根據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模型,當技術發生進步時,如果民間
投資對利率愈敏感,則:
短期均衡名目 GDP 維持不變 短期均衡名目 GDP 的增幅愈小
短期均衡實質 GDP 的增幅愈大 短期均衡實質 GDP 的增幅愈小
44 如果民間自發性消費支出增加 100 億元,且邊際消費傾向(MPC)是 2/3,則在其他條件不變下,總合支出:
最多增加 200 億元 最少增加 200 億元 最多增加 300 億元 最少增加 300 億元
45 根據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模型以及流動性偏好理論(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在其他條件不變下,
下列何者確定會使名目利率的短期均衡水準上升?
債券價格上漲 國際油價下跌 政府消費支出增加 政府對家戶增稅
46 凱因斯不同意古典模型關於勞動市場的假設,因為古典模型無法產生大規模的失業,請問他主要的想法是:
不同意古典的勞動需求曲線,但同意古典的勞動供給曲線
不同意古典的勞動供給曲線,但同意古典的勞動需求曲線
古典的勞動供需曲線都不同意
古典的勞動供需曲線都同意
47 根據流動性偏好理論(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在其他條件不變下,下列何者會使利率上升?
中央銀行在臺北美元外匯市場買進美元且一般物價上漲
中央銀行在臺北美元外匯市場買進美元且一般物價下跌
中央銀行在臺北美元外匯市場賣出美元且發行定期存單
中央銀行在臺北美元外匯市場賣出美元且買進債券
48 假設只有一種存款且法定準備率為 10%,同時,銀行的超額準備率為 15%。如果通貨發行額為 100 元,
則貨幣供給的最大可能金額為:
200元300元400元500元
49 外銷訂單指數、企業用電量、股價指數、就業量等四項中,屬於逆循環(countercyclical)有幾項?
0項1項2項3項
50 若兩年後付 1,000 元,且年利率為 5%,則此選項的現值(present value)為:
1,000 元952.5 元907.03元1,102.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