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1. 商業聯盟(Business Alliance)的定義
商業聯盟常稱為策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指在不同的企業間建立合作的夥伴關係,藉由結
合彼此的資源與核心能耐,以達成產品或服務在設計、生產或行銷方面的共同利益。透過企業
聯盟不僅可以藉助其他企業的資源與能耐,又可維持組織的獨立自主,並達成預計的策略目標。
2. 運輸業常見的兩種聯盟形式
(1)航空聯盟
全球性航空聯盟常見有三大聯盟,如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寰宇一家(Oneworld)、藍天聯盟
(Sky team),而航空公司參加聯盟多是基於擴大飛航網路、增加路線選擇的機會、提供較佳的
服務、節省成本、突破法律的限制、業務成長與獲利等理由;而航空公司常見策略聯盟的方
式有:
①特定航線聯盟(route-specific alliance)
為最常見之聯盟方式,透過航線運量合約或班號共用(code sharing)等方式結合為聯盟
②區域聯盟(regional alliance)
一種為針對進出一特定地區或國家並涵蓋許多航線之商業合約;另一種為大型航空
業者與區域性或接駁業者之聯盟。

③全球聯盟(global alliance)
此為最重要的聯盟方式,藉由兩個以上營運於不同地區之大型航空公司之共同合
作,達到行銷規模效益與成本經濟之目的。全球聯盟包括在航線間使用班號共用以
擴大服務範圍,並透過班表協調、聯合銷售及地勤服務,結合常飛顧客酬賓計畫
(FFP)、聯合維修等活動。
(2)海運聯盟
乃定期航運公司為避免同業不當競爭,數家海運公司透過策略聯盟所組成的國際企業聯
盟,其中訂立有關運送的各種協定,包括運費、營業條件、聯合經營及艙位共租等方式,尤
其重要為運費的協定,因此又稱運費同盟;如遠東─美國西向航線海運同盟、遠東─美國東
向航線形成亞洲北美東向運費同盟、地中海─美國間四大海運同盟。其優點在於:節省航商
成本,能以較低資本共同經營航線、可增加路線選擇的機會,提高服務品質、擴大航線網路、
分散財務風險、達到業務成長與獲利的要求、充分利用艙位以提高設備週轉率,並使市場運
價穩定、企業間資源互補,以提供較佳的服務。常見定期航運策略聯盟的方式有:
①垂直整合
垂直整合係指航運公司結合海運以外的產業,如陸運、空運、貨櫃場等事業之經營,
提供一貫式戶到戶複合運輸服務,提高顧客附加價值,有利高度訂價能力。
②水平合作(聯合經營):
水平合作即互相約定船期之聯合營運,最常見為艙位互租,即經營相同航線之航運
公司各提供性能和設備相近的船舶,相互協議以調整船舶之航行,簽訂互租艙位的
租船契約以共同使用船舶,而各公司依然仍保有其獨立決策及自主攬貨及運價訂定
等功能。此種聯營型態可提供貨主更密集船期、更多靠港的選擇。
二、
1. SWOT 分析
是一種對企業內外部環境進行綜合評估的方法,又稱企業的內外環境分析,透過該分析可以幫助
企業明確制定策略,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包括:
(1)內部環境分析:
分析企業內部作業流程與核心能力,找出相對於競爭者之優勢(Strength)與弱勢(Weakness)
(2)外部環境分析:
分析企業外部任務環境、總體環境所可能面臨的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
2. 兩個實例應用
(1)台鐵的SWOT分析
① 機電設備備老舊,故障頻繁
② 技術及管理人才缺乏整合,反應彈性低
③ 法令限制經營開發範圍
④ 制度管理無效率,準點率差,服務品質
低
⑤ 須配合政府政策,公共運輸責任高
⑥ 負債過高,歷史財務包袱沉重

① 陸客自由行開放,增加旅遊目的業績
② 場站開發具附加商機,相關鐵道文創
商品的風行
③ 推出如普悠瑪號列車的特色車種,結
合旅遊觀光的套裝行程商品設計
① 高鐵、公路客運、捷運、小客車等運輸
工具的替代競爭
② 旅客消費主權高漲
(2)高鐵的SWOT分析
① 營運速率高,節省旅客時間成本
② 服務品質高、準點率高、舒適度高、
可靠度高
③ 擁有高鐵站區土地開發權利
① 固定興建成本過高,難以回收獲利
② 資本結構不良,負債利息過重
③ 部份站區位於偏郊,不利接駁運輸
④ 尖離峰承載率差距過大,不利班次調度
⑤ 票價過高
① 陸客自由行開放,增加旅遊目的業績
② 通勤與洽公旅客日漸增加
③ 與旅遊觀光業策略聯盟,推行套裝行
程商品設計
① 台鐵、公路客運等低價運輸工具的替代
競爭
② 旅客消費主權高漲
③ 機場捷運通車後將威脅台北與桃園間載
客量
三、
1.HOV lane意義
即為高乘載專用車道(high-occupancy vehicle lane),於1970年代在美國開始實施,為政府運輸主
管部門企圖將單人乘載車輛(single occupancy vehicles; SOVs)的駕駛行為改變為車輛共乘政策。指
在高速公路或特定道路之特定尖峰時段,僅允許高乘載(HOV)車輛如大客車、乘坐3人以上小客
車、公務車及救護車輛通行,用以降低管制時段內道路車流量、提高道路行車速率,並提升道
路整體運輸效率。HOV lane可以在交通尖峰時間臨時性實施,或是連續假期在車流量大的特定
或全部路段實施;也可永久性的,例如畫定某一車道為高乘載專用車道。
2.管制目的
在鼓勵民眾共乘及使用大眾運輸工具,並透過時間與空間分散策略,讓非屬高乘載車輛可提
前或延後出發時間或改走替代道路。
3.設計原則:
(1)高速公路實行高乘載專用車道的路段宜為三車道以上,避免設置高乘載專用車道後,影響
其他車輛正常行駛。
(2)高乘載專用車道的施行時間以尖峰擁塞時段(如通勤上下班時段)為主,或年節擁塞時施
行之,且能獲得大多數用路人的支持。。
(3)高乘載車道的維護、管制和交通號誌、標線、標誌等交通工程能配合,並須有交通法令規
章配合修正。
4.兩個實例應用
(1)國道 5號星期日常態實施北上全路段為「高乘載管制」車道

每逢收假日國 5 即會湧現大批北上車潮,受限於雪隧容量,國 5 北上必須實施匝道儀
控管制,致入口前會有較長等待時間,故決議每星期日 15-20 時常態實施國 5 北上高乘
載管制措施。
(2)五楊高架路段泰山至內壢(三車道)路段最左側車道設為永久性的高乘載車道
南、北向各約 19 公里,僅供大客車、計程車及乘載 3人以上小客車通行,一般車輛請
行駛右側二車道;用以舒緩泰山至內壢段國道使用的負荷量。
四、
1. 價值鏈(Value chain)意義
價值鏈(Value chain)用於解析企業在經營活動所需的資源投入、轉換與達到消費者滿意之過
程;企業價值鏈是許多相互依存的價值活動所組成的一個系統,並針對每一項價值創造活動,
檢視其成本和績效,並進一步尋求改善之道。在此一架構中,企業創造經營價值的活動,可分
為主要活動(Primary activities)與支援活動(Support activities)。
2.價值鏈的五項主要活動
(1)進料後勤:生產資源的接收、儲存與傳
遞的活動。如:豐田的即時JIT生產管
理系統
(2)生產製造:原料投入、轉換成最終產品
的過程
(3)出貨後勤:將最終產品或服務提供給
消費者或客戶
(4)行銷及銷售:使消費者或客戶得知產品
或服務特性與創造價值,包括廣告、促
銷、定價及通路管理等。
(5)客戶服務:提供顧客售後服務以維繫和買方的關係,並提供其他顧客所需支援。
3.價值鏈的四項支援活動
(1)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內部人員的招募、甄選、聘用、訓練、激勵、發展、監督及生涯規劃等,
提升企業整體人力素質,是最有力的競爭資源。
(2)技術發展:支援價值創造活動,提升附加價值。
(3)公司基礎建設:包括財務、會計、法律、規範和規定以及品質管理活動,目的在提供協助給
主要活動,不同於其他支援活動的特性,但對企業經營有很大貢獻。
(4)採購:取得企業價值活動中所需投入的資源,是觸及企業整體價值鏈活動的支援活動,協助
企業獲得規模經濟的優勢,提升本身議價能力。
4.價值鏈概念在運輸上之應用
可將運輸公司視為一個價值鏈,運輸業者的一切經營活動是為乘客或託運人創造價值的活動。
而所謂「價值活動」是指公司本身為乘客或託運人創造價值(服務所提供之利益),並為本身
創造利潤的活動,因而「價值鏈」的概念以金額來表示,則其內容包含「活動成本」及「邊際
貢獻」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