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題目: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事 作文時間:50分鐘
(1)作文方法提示:
①啟:除了家人以外,人際關係重不重要?在學校,你和同學如何相處?
②承:有哪位同學讓你印象深刻?原因為何?
③轉:你與這位同學曾經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過程為何?
④合:你與這位同學所發生的事情或所談論的對話,讓你有什麼感觸或體悟?
(2)注意事項:
①字數至少400字。
②筆色為黑色或深藍色。
③請維持作文紙之整潔。
④請勿用簡字。
⑤請保持字跡工整。
⑥下筆前,請連結與思考上述提示,讓字句及語句還有意思通順。
⑦承和轉,應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請用心構思。
⑧請勿用寫日記之模式寫作文,用字遣詞請修飾,勿過於低俗。
⑨請善用所學之標點符號。
⑩除了自身例子之外,請善用所學之名言佳句或例子。
範本【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事】楊凱淇
老師曾經告訴過我們:「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讓我想到或許身邊的同學,有一些就是老師說的「益者三友」。
記得有一次坐在甲同學旁邊,只要他發現我功課不會時,他總是願意留在教室教我;有時候有人罵他,他總是默默地接受,不會回嘴。記得甲同學當班長的那一年,他的朋友打乙同學,他卻是罰他的朋友,讓我開始覺得可以跟他當同學,真好!
甲同學不止在課業上幫助我,他還教導我要如何對待別人,就算別人做錯事情,他也不輕易生氣;如果朋友做錯事,也要鼓勵他去認錯,並加以改善,因為我希望我身邊的同學都能夠比別好。
在學校中,師長教導了我們知識和道理,也會在我們犯錯時加以糾正。但是我們也能從同學們的身上學到許多道理,即使他們沒有說,我們也能從行動中體會;他們的教導,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言行、價值觀。在品德不是很好的人身上,有時候他們冒犯別人時,就要一再地提醒自己,不能再和他犯一樣的錯誤,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好。
與同學相處時,可以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即使對方品德不是很好,也可以警惕自己,這正是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道理。
範本【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事】黃以安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特別的,每個人,不管是師長、同學,都各有自己的優缺點;而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是必須以人為模範,多多檢討自己,別人有的優點,要多學習,而別人有的缺點,就應該更是要提省自己,不要也犯下同樣的過錯。
記得還小的時候,大部份都是和家人相處,到了小學,才知道同學也很重要,也是最常一起相處的人。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別人的東西用壞了,而且我用壞的東西是非常貴的,但當我滿懷愧疚地去向他道歉時,這位同學不但沒有大聲罵我,也沒有氣憤地要我陪一個給他,反而是輕聲說道:「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人總是會有犯錯的時候呀!」聽完這句話,我的心充滿了感動、溫暖,也讓我學習到,不計較、原諒他人的道理。
自從聽完了這位同學的話,每一次,只要有人不小心遲到、不小心打翻果汁……我的心裡,總是會出現他的那一句話,他的一句話,使我不再和人計較東、計較西,不僅使我人緣更好,也讓彼此的紛爭越來越少了。
同學就如一面鏡子,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見自己的優缺點,並加以檢討自己,孔子曾說過一句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同學的優點我們可以學習;但相反的,如果是不好的行為,就應該警惕自己,別犯了同樣的過錯,這就是從同學身上學到的事,也是我們該學習的!有句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學不管是一句話、一個行為,都能深深影響著我們,使我們學到更多他人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