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 鐵路特考 員級 人事行政 企業管理概要 試卷

pdf
369.93 KB
3 頁
joyce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高普、地方特考、
中華電信國營事業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102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警察人員考試102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一般警察人員考試及
102 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考試試題
別:員級鐵路人員考試
科:人事行政、運輸營業
目:企業管理概要
考試時間:1小時 30
一、全球化是企業環境中的一項重要趨勢。請問全球化的驅力有那些?其內涵為何?(25 分)
擬答:所謂全球化之概念,簡單而言就是指企業將全球視為目標市場同時也將全球視為生產工廠。而其造成全球化
之趨力,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
市場的趨力:
此可以說是造成企業走向全球化的最重要趨力。其原因包括有:
顧客的共同需求也就是對全球顧客對產品需求的偏好同質性越來越高是以企業能靠相同之產品吸引更
多的消費者。
全球性顧客,指雖身處不同國家,卻需要相同的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
全球的通路,比方高度整合的全球運輸體系、全球大型金融機構、世界性配銷體系全球化零售商等。簡
言之就是有跨越全球的通路體系形成,因此造成了全球化的可能。
可轉換行銷此指某些行銷創意可以適用於全球的不同國如此只要一種方式的行銷創意便可「一國
萬國通」,讓企業容易打入他國市場
市場成長的侷限此指本國或當地市場在眾多廠商的競爭下總有一天將會趨於飽和沒有更多成長與獲利
的空間,是以造成企業為了成長不得不往其他國家的市場尋求發展,進而促成了全球化的現象。
競爭的趨力:
其主要就是說明因競爭者所帶來之壓力而造就了全球化,比方說:
維持在全球上相對等的競爭力量:
當同業都走向國際化、全球化時,不僅表示他們的產能能夠擴大,也代表了他們可以利用更低廉的原料、
勞工來進行生產,因此可透過價格下殺之方式將對手踢出市場而當自家企業不跟著全球化,則自家企業
就會面臨生產成本節節高升失去原有的競爭力量,因此為了生存自家企業必然最終也要走向全球化一
途。
追隨上游的腳步:
此主要是指上游廠商因為全球化造成下游廠商也跟著全球化比方說台灣很多代工生產廠商,當訂單來
源國走向國際化、全球化時,代工廠也勢必要走向全球化,否則市場就只能讓給別人。
成本的趨力:
全球化之優勢之一就是可以有效運用當地資源,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進而達到規模經濟的好處。
代號:80160-80560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高普、地方特考、
中華電信國營事業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政府的趨力:
此指各國政府對於全球化的正面鼓勵,比方說有利的貿易政策接納外國投資、相容的技術水準、共同的行
銷規範、貼補、優惠稅率解除管制與民營化、輔導措施,或是全球經濟區域的整合等,這些都造成了企業
佈局全球的動力之一。
技術的趨力:
比方電腦、光纖、衛星、電子郵件、網路等等的興起與使用,不僅造成了因距離所產生的時間與成本上的障
礙已經大幅下降,同時也讓全球的偏好愈來愈同質,是以有利於全球化的發展。
二、請比較社會義務(Social Obiligation、社會回應(Social Responsiveness)與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三
者的不同,並請舉例說明。25 分)
擬答:社會義務:
指企業有義務滿足指定的經濟和法律責任,為了滿足這樣的責任企業必須從事某些社會行為。比方說法律
規定食品添加物中不可添加某種物質,則廠商在生產時就不添加。
社會回應:
指的是一個組織消極被動地順應外在社會要求所作的一種調適換句話說就是公司為了回應社會的重要需
求,而做出的某些社會行為比方環保人士關心溫室效應問題,則企業開始生產或使用再生紙以減少樹木
之砍伐。
社會責任:
此指企業在屐行法律與經濟利益的義務之外還積極努力地去做對的事及對社會有益的行動是一種追求有
益於社會的長期目標之行為。比方企業主動進行公共服務、社區發展、慈善捐贈等。
三、請說明雙因子理論(Two-factor Theory)的內涵。25 分)
擬答:雙因子理論由赫茲伯格(Herzberg)所提出:
其主要論點是將影響人類滿足及行為需求因素分為兩大類:
保健因素:
此又可稱之為衛生因素、不滿足因素工作外因素等等,指的是有些外在工作條件因素如果欠缺,則導致
員工不滿足但具備這些條件亦僅能使員工不會處於不滿足狀態例如:公司政策行政、技術監督,對上
司、同事間及下屬之人際關係,薪資、工作保障、個人生活、工作環境、地位等因素。
激勵因素:
又稱之為滿足因素、工作內因素等指的是有些內在工作本身之因素可作為積極激勵之條件,但若沒有
這些條件亦不會引起高度不滿。例如:成就、器重、工作本身、升遷、成長性、責任等因素。
管理含意:
一般組織所能提供均為工作外因素,若要滿足工作內因素應自「工作設計」著手。
四、一個完整的組織變革模式包括那些步驟?請說明各步驟之內容。25 分)
擬答:一個完整的組織變革模式通常有以下步驟: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高普、地方特考、
中華電信國營事業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界定變革的需求:
此指變革首要步驟就是要先知道變革的需求,因為有需求才有變革的必要。
界定組織變革的目標:
也就是設定組織未來想要達到的結果或狀態,而其目標越明確,越有指引效果。
界定可能的變革抗拒來源:
此指的是變革必會帶來對變革的抗拒,而管理者應防患未然,先找出或瞭解抗拒之來源,如人員、原因等,
並給予疏導或防範,如此將有利未來變革的進行。
選擇適當的變革工具或技術:
此指管理者要選擇適當的工具或技術來進行變革。
擬定組織變革的計劃:
此指在真正動手變革之前,管理者當先擬定變革計畫,做為施行的藍圖。
實施變革:
就是在適當的時機動手變革。
跟催與評估變革的績效:
也就是對變革的效果進行衡量、比較、評估、修正。
註:另一個有名的變革步驟,則是黎溫(Lewin)所提出的變革模式,也就是解凍、改變、再凍結的三階段理
論:
◎解凍階段:
指引發人員改變之動機例如改變其環境消除其社會支持力量並設法使其發現原本之行為並無價值
再將獎酬與改變相聯結。
◎改變階段:
指提供新的行為模式,使其學習之。
◎再凍結階段:
指將其所學之新的態度行為,予以增強,使成為其行為中較穩定的部分。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