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37 民眾若對公共政策有創意見解或政策建言,可經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建置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
按規定應於60天內取得多少份附議數始能成案?
5,000 10,000 25,000 50,000
38 下列何者不是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的特色?
學習企業管理的精神 追求小而美政府
重視公民參與 政府是領航者而非划槳者
39 下列何者非屬管制政策的特徵?
政策執行常會招致劇烈的抗拒 由權威當局設定一致的規範
通常為「零和賽局」的政策 以滿足各方需求為主要考量
40 政府提供職業訓練改善謀職者的就業機會,係採用下列何種類型的政策工具?
權威性工具 誘因性工具 能力建立型工具 符號象徵型工具
41 依據階段論的觀點,公共政策的過程依序分為︰
議程設定、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評估、政策執行
議程設定、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
政策規劃、議程設定、政策評估、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
政策規劃、議程設定、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
42 政策在執行一段時間後,即對其執行現況與初步結果加以評估,屬於:
規劃評估 過程評估 影響評估 結果評估
43 關於民眾存在「理性無知」的問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一般民眾非常了解公共事務的運作 自認為影響力低微,因此喪失動機去參與政治
是民眾經過理性計算後的決定 反映出民眾無心關切公共事務的現象
44 根據現行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政府設置市長1人、副市長2人,但人口在多少萬以上之直轄市,得增置
副市長1人?
200萬250萬300萬350萬
45 地方稅法通則施行後,有多個依法開徵地方稅的案例,下列何者不屬之?
建築工地臨時稅 菸酒特別稅
體育發展臨時稅 土石採取景觀維護特別稅
46 非營利組織雖然可以彌補市場機能與政府職能的不足,但仍必須面對挑戰與壓力,下列何者不是非營利組
織可能面對的主要壓力?
社會課責的壓力 利潤極大化的壓力
社會服務專業化的壓力 社會服務失敗的壓力
47 下列何者不是公共治理中參與模式(participatory model)的內涵?
認為治理的過程比治理的結構更為重要 參與模式意味著決策制定的分權化
將內部參與視為激勵員工的有效途徑 重視公共組織中的高階決策者及高階管理者
48 管理營運委託(OT)為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一種模式,此種模式屬於下列何種公私協力的類型?
公辦公營 公辦民營 民辦公營 民辦民營
49 「將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委由民間消防專業機構執行」最符合那一種權力移轉的層次?
權力向上移轉至國際行動者與組織 權力向下移轉至區域、城市與社區
權力向外移轉至其他行動者 權力沒有向上、向下或向外移轉
50 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s)的基本要素不包含下列何者?
行動者(actors)連結(ties)關係(relationship)框架(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