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7有關蘇哲蘭(Sutherland)在犯罪學界的貢獻,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939 年,在其著作《犯罪學原理》(Principles of Criminology)一書,首先系統性地介紹「差
別接觸理論」(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並力主犯罪是學習而來,揚棄當時犯罪生物
學所主張的生物因素或遺傳因素導致犯罪
對於白領犯罪(White-Collar Crime)、專業竊盜犯(Professional Thief)以及智商與犯罪的關聯
性,有深入的研究,並認為這些人之所以會犯罪,其實與其生物因素(例如較退化的人種)息
息相關
「白領犯罪」一詞,係蘇哲蘭於 1939 年在美國社會學學會年會中,以會長身分發表演說時,
首先披露創用,但白領犯罪並非始自當時,而已有長遠的歷史
1950 年蘇哲蘭過世,他的弟子克雷西(Cressey, Donald)擔負起《犯罪學原理》一書的再版及
闡述,但「差別接觸理論」至今仍是犯罪學重要的理論
8日常活動理論(Routine ActivityTheory)中,對於「合適的標的物」(Suitable Target),費爾遜
(Felson)有提出 VIVA 來解釋為何標的物容易成為潛在性犯罪人鎖定之對象。有關 VIVA 的解
釋,何者正確?
V是指物的價值性(value),I是指物的形象(image),V是指物的可見性(visibility),A
是指物的可接近性(access)
V是指物的價值性(value),I是指物的慣性(inertia),V是指物的可見性(visibility),A
是指物的可接近性(access)
V是指物的價值性(value),I是指物的慣性(inertia),V是指物的可見性(visibility),A
是指物的可獲性(availability)
V是指物的獲勝性(victory),I是指物的形象(image),V是指物的可見性(visibility),A
是指物的可接近性(access)
9近年來臺灣地區各縣市競相裝設錄影監視器(CCTV)以強化犯罪預防與提升犯罪偵查效能。請
問,裝設錄影監視系統是屬於《情境犯罪預防技術》(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Techniques)
中,五大策略的那一項策略技術?
增加犯罪功夫(Increase the Effort)提升犯罪風險(Increase the Risks)
減少犯罪酬償(Reduce the Rewards)移除犯罪藉口(Remove the Excuses)
10 「環境犯罪學」(Environmental Criminology)是當代對於警務工作影響甚鉅的犯罪學理論。有關
「環境犯罪學」所衍生的副作用,下列何者錯誤?
犯罪轉移(Crime Displacement)犯罪不滅(Crime Non-Extinction)
效應滅失(Effect Extinction)利益擴散(Diffusion of Benefits)
11 犯罪學研究犯罪測量,何者是其主要目的?
能測到犯罪的技巧與刑事政策方向 能測到具信度與效度的犯罪現象
能測到犯罪的法律要件 能測到警察的績效分數落點
12 1700 年代貝卡利亞(C. Beccaria)是最早有系統的分析犯罪原因者,他的主張被稱為何種學派?
生物決定論犯罪學 古典學派犯罪學 實證學派犯罪學 馬克斯主義犯罪學
13 「罪刑相當」這個概念與犯罪學那一個學派的主張相似?
實證學派犯罪學 發展犯罪學 古典學派犯罪學 社會犯罪學
14 在美國曾經有過一群城市裡的犯罪學家,針對社區居民社經地位、流動率、異質性等研究其與犯
罪的關係,這一學派通稱為何?
費城學派 西雅圖學派 芝加哥學派 紐約學派
15 2017 年我國推出「新世代反毒策略」,下列何者並非策略之重點?
阻絕境外,強化檢驗 研議設置毒品法庭
緝毒掃蕩 零毒品校園
16 那一種犯罪學觀點,認為犯罪是社會所有人都厭惡的行為?
犯罪的共識觀 犯罪的衝突觀 犯罪的互動觀 犯罪的法律觀
17 美國犯罪學家沃夫岡(M. Wolfgang)在 1960 年代研究發現有一群「慢性犯罪人」(Chronic
Offenders),他如何定義這群人?
犯罪涉及多名被害人 不斷重複相同犯罪
75%的人犯了約一半的犯罪案件 6%的人犯了約一半的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