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40130
頁次:4
-
2
3 下列何種型態的研究係針對同一樣本族群進行長期追蹤,並針對其行為或態度之變化進行研究?
橫斷面研究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縱貫性研究 longitudinal research
訪談研究 interview research 質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4 下列有關殺人犯罪之敘述何者有誤?
殺人案件夜間出現頻率較高
殺人案件中熟識者占有相當比例
殺人案件中之嫌犯以年輕男性居多
系列殺人(serial murder)係指在同一地點或一個短暫時間殺死許多人
5 高佛森(Gottfredson)與赫胥(Hirschi)認為,低自我控制最根本的原因為:
缺乏社會資源(lack social resources)
不健全的育兒技術(inadequate parenting skills)
社會鍵薄弱(weak social bond)
偏差同儕影響(influence of delinquent peers)
6 下列何者非瑪札和西克斯(Matza and Sykes)中立化理論中,青少年合理化自己違法行為所使用
的技巧?
責備被害者 訴諸更高的忠誠 接受偏差或違法行為之責任 否定損害
7 下列有關心理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的敘述,何者有誤?
它是起源於查爾斯高林(Charles Goring)
其認為幼兒早期生活經驗可能會影響人格及犯罪行為
本我(Id)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為人類原始的衝動,追逐立即的滿足
自我(Ego)受到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指引,根據社會規範,考慮何種行為可行,何種
行為不可行
8 根據雷蒙特(Lemert)的說法,下列何者指偏差或違法行為尚未被貼標籤,對行為人影響小,很
快就會被遺忘?
初級偏差行為(primary deviance) 次級偏差行為(secondary deviance)
犯罪行為(criminal behavior) 類標籤行為(label alike behavior )
9 下列學者中何者被尊稱為犯罪學之父?
蓋洛法羅(Garofalo) 奎特略(Quetelet)
龍布羅梭(Lombroso) 達爾文(Darwin)
10 有關犯罪(偏差行為)與社經地位之描述,何者錯誤?
國內官方犯罪統計顯示,犯罪嫌疑人的教育與職業以國高中、無職、非技術工所占比例最高
自陳報告偏差行為統計與社經地位之間呈現不相關或弱相關
官方犯罪統計與社經地位之間呈現高度正相關
社經地位與官方犯罪統計及自陳報告偏差行為統計之間差異,是因為官方犯罪統計衡量較嚴重
之犯罪行為,而自陳報告偏差行為統計衡量的則是較輕微之偏差行為
11 下列有關克勞渥與奧林(Cloward and Ohlin)所提倡之「差別機會理論」的描述,何者錯誤?
差別機會理論結合墨爾頓(Merton)的緊張理論與米勒(Miller)的犯罪副文化理論,並加入
了機會與不同副文化的概念
差別機會係指一個人雖有不同機會可以獲取成功,但也可以有不同的機會參與犯罪副文化
退化犯罪副文化的成員,經常在尋求:飲酒、大麻、性、搖滾樂等刺激,也經常從事仲介色情、
販賣毒品與其他非暴力的犯罪行為
犯罪副文化是訓練年輕人成為職業犯罪者的場所,年輕人在此學習犯罪所需的知識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