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60160
60360
頁次:4
-
2
3 依行政執行法之規定,下列何者屬行政執行處得對負有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人核發禁止命令要
件之一?
已發現之財產不足清償其所負義務 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意不履行
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情事 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
4 有關集會、遊行,經該管主管機關命令解散而不解散,仍繼續舉行經制止而不遵從,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負責人或其代理人或主持人處新臺幣 3萬元以上 15 萬元以下罰金
在場助勢之人處 6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3百元以下罰金
參加人未解散者處 3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 1萬2千元以下罰鍰
首謀者處 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5 下列何種違反行為,於社會秩序維護法分則中,並無明文規範須以故意為構成要件?
向公務員謊報災害 散布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
窺視他人浴室,足以妨害其隱私 踐踏他人之田園或縱入牲畜
6 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之相關處罰及其執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依其經濟狀況不能即時完納罰鍰者,得於執行通知單送達之翌日起 10 日內,向警察機關申請
分期繳納
裁定停止營業確定之案件,警察機關應以執行通知單,命被處罰人於通知送達之翌日起,停止
其營業
經依本法處罰之行為人,於裁處確定之翌日起 3個月內,再有違反本法行為者,得加重處罰
申誡之執行,被處罰人未在場者,應由警察機關於 10 日內,將其處分書或裁定書送達之
7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等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沒入,與其他處罰併宣告之。但違反本法行為所生、所得之物或查禁物,得單獨宣告之
本法分則各章條文中所稱再次違反,並不以前後兩次行為均違反本法同條款之規定為限
行為人或嫌疑人違反本法之行為,經警察人員當場發現者,其書面報告得作為證據之用
警察機關處理違反本法之案件,有關文書送達之相關程序,準用行政程序法之規定辦理
8 警察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參與組織性犯罪之虞者,為防止犯罪之必要,而進行觀察及動態掌握等
資料蒐集活動,所蒐集之資料,於達成目的後,除為調查犯罪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者外,依警
察職權行使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應即銷毀之 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 1年內銷毀之
其保存屆滿 3年者,得予銷毀 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 5年內銷毀之
9 依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規定,有關公務人員參與從事政治活動或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即使依業務性質屬執行職務之必要行為,仍不得從事政黨之活動
得於下班時間或非勤務時間,兼任公職候選人競選辦事處之職務
得為支持某特定之政治團體,在辦公場所穿戴該政治團體之服飾
即使配偶為公職候選人時,亦不得為支持其而在報紙上具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