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50150
頁次:4
-
2
3 在民國 102 年12 月9日所修正的「少年不良行為及虞犯預防辦法」中有關警察機關的作為,
下列何者正確?
學校、社會團體、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構)得知少年有不良行為或虞犯等情事,應通知警察
機關協助處理
少年虞犯事件與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相牽連者,應先送法院處理。經法院裁定不付審理或
不付保護處分者,其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部分,若未逾 2個月,仍得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
法院將少年交付警察機關以外之機構、社會團體或其他適當之人保護管束時,應通知該少年原
移送之警察機關
為強化少年不良行為及虞犯預防績效,得由法務部邀集相關機關或單位及有關少年輔導機構、
社會團體或專家學者,舉行「預防少年犯罪協調會報」
4 依據民國 102 年12 月所修正的「性侵害犯罪加害人登記報到查訪及查閱辦法」,有關加害人登
記報到查訪之規定,下列何者最為正確?
監獄遇有加害人屬中等以上再犯危險者,在將判決書函送其戶籍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時,應於函文中敘明加害人再犯危險等級
加害人於預定報到期日前,原登記資料發生異動,應於發生異動之日起 7日內前往管轄警察分
局,辦理異動登記
加害人有刑法第 87 條之情形者,檢察機關應於受監護處分期間屆滿前 2個月,將確定之判決
書提供其戶籍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戶籍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於加害人依規定辦理登記後,應當面告知並以書面
通知加害人,自登記日起每 3個月向指定警察分局報到
5 警察學的研究顯示:犯罪熱點的辨識與分析,有助於提升警察勤務的效能。下列有關選項,何者
最不正確?
研究發現少數地點集中大量犯罪、犯罪熱點低度甚至無犯罪轉移、犯罪熱點穩定等現象
民眾向警察的報案資料,可作為辨識與分析犯罪熱點的材料
情境式的問題導向警政,是警察針對犯罪熱點回應策略的新趨勢
犯罪熱點比犯罪人更易於變動,不容易辨識與瞄準,以致於不易控制
6 受到全球化效應的影響,治安問題跨境化的現象日益嚴重,國際警務合作的重要性隨之提升。
下列何者不是國際刑警組織的功能?
肩負全年無休的情資蒐集工作
串聯區域合作警務
辦理專業培訓工作,提升會員國犯罪分析能力
I-24/7 全球警務通訊系統,是國際刑警組織與會員國聯絡的網絡
7 有關臺灣警察制度沿革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正確?
日本據臺期間,先採軍政,後則全面改以警察作為治安主力
日據時期,臺灣全面推展現代警察制度,係在中國本土之後
戒嚴時期,主要是以軍人擔任警政首長
勤務指揮中心系統係在孔令晟先生擔任署長時所設置的
8 國際警察合作是警政部門回應跨境治安問題的重要策略。下列有關國際警察合作能否順利進行的
影響因素,何者最為重要?
政治、法律、文化、能力 警察績效、警察職權來源
警察機關所運用的管理思維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