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年 公 務 人 員 特 種 考 試 警 察 人 員 考 試
103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一般警察人員考試
103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考試試題
12 依警察勤務區家戶訪查作業規定,巡邏簽章表之保存年限為:
1年 2 年 3 年 5 年
13 下列何者非屬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之對象?
曾犯刑法第 221 條之妨害性自主罪者 曾犯刑法第 339 條之詐欺罪者
曾犯刑法第 231 條之 1圖利強制使人為性交猥褻罪者 曾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罪者
14 民主社會中,警察組織必須以「倫理」為核心理念,推動「倫理的警政」(Ethical Policing),才能贏得民眾的信任,所
採取的具體作法,不包括下列那一項?
訓練員警作出合乎倫理的裁量決定 制訂標準作業流程
改善警察績效文化 強化警政課責機制
15 依警察勤務條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警察分駐所、派出所為勤務執行機構,負責警勤區之規劃、勤務執行及督導
警察分局為勤務規劃監督及重點性勤務執行機構,負責規劃、指揮、管制、督導及考核轄區各勤務執行機構之勤務
實施,並對重點性勤務得逕為執行
警察局於必要時,得設警衛派出所,在特定地區執行守護任務
偏遠警勤區不能與其他警勤區聯合實施共同勤務者,得設警察駐在所,由員警單獨執行勤務
16 依警察法第 5條、第 6條之規定,保安警察派往地方執行職務時,其指揮監督體系,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應受當地行政首長之指揮監督
如係執行特定警察任務,對當地警察機關居輔助地位
協助配駐地方警察執行行政業務時,不受當地警察機關首長之指導
與當地警察機關會商有關勤務之分配事宜
17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警察於必要時,得依法實施管束,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警察對人實施管束,時間最長不得逾 24 小時
被管束人抗拒警察依法實施之管束措施,於必要時,得對其使用警銬
管束,應於拘留所為之,並應立即通知其家屬
警察為管束時,得檢查受管束人之身體及所攜帶之物
18 日常生活理論(Routine activity theory),認為犯罪發生的三要件不包括下列那一項?
有能力及動機的可能加害人 物理環境惡化
合適的標的物 監控的缺乏
19 依警察法施行細則之規定,下列那些機關可以發布警察命令?①內政部 ②內政部警政署 ③新北市政府 ④各縣
(市)警察局
①②③④ ①③ ①②④ ②④
20 學理上「廣義的警察」,舉凡以維持社會公共安寧秩序或公共利益為目的,並以命令強制為手段等特質之國家行政作
用或國家行政主體屬之,下列何者非屬廣義警察範疇?
具有實質警察作用之行政主體之總稱 治安行政之情報、海巡、移民機關
調查局人員、檢察事務官 保全公司專業保全員
21 有關我國警察教育制度的特色,依據警察教育條例第 6條與警察人員進修及深造教育實施辦法規定,關於警察教育制
度的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警察大學設置之研究所,不屬於深造教育之一種 巡佐班、警佐班及專業班屬於進修教育
警正班、警監班及研究班屬於深造教育 警察教育分成養成教育、進修教育與深造教育三種
22 警察人員具公務人員身分,在權益保障部分適用「公務人員保障法」,該法規定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或人事主管機
關所為之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顯然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其救濟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得經由原處分機關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提起復審
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復審決定,依法得聲明不服者,得提請行政訴訟
對於服務機關所為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者,其救濟程序為復審、行政訴訟
經復審決定案件,有某些情形者,原處分機關或復審人得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申請再審議
23 依現行警察職權及相關法律規定,警察分局分局長(警察機關主管長官)核准實施之警察職權項目,不包括下列何者?
集會遊行申請許可之准駁
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拘留之案件
警察職權行使法關於公共場所、路段、管制站設置之指定
刑事案件之移送權
24 司法院釋字第 535 號對警察勤務條例與警察實施臨檢、路檢的勤務執行方式,產生重大的改變,其主要的論據與解釋
文的精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警察勤務條例的本質,已非單純之組織法,兼有行為法之性質
警察勤務條例有關臨檢之規定,並無相關法律之授權,因此警察人員得不顧時間、地點及對象任意臨檢、取締或隨
機檢查、盤查之作為係違憲
對人實施之臨檢須以有相當理由足認其行為已構成或即將發生危害者為限,且均應遵守比例原則,不得逾越必要程度
警察勤務條例對於實施臨檢之要件、程序及對違法臨檢行為之救濟,規範尚屬明確
25 以分駐(派出)所而言,勤務的規劃與勤務表的編排,係攸關整體警察動能對應區域治安特性的實質策略成敗,其規
劃係採例行式(routine)與預警式(proactive)勤務方式應用,以達成警察任務,試問若你擔任分駐(派出)所所長,
下列何者非勤務規劃時所須考量的主要因素?
治安要點、地區特性與警力多寡 交通狀況、事故地點分布與交通違規特性
地方民意代表與村里長反映之選民需求 專案勤務與上級交付執行特殊勤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