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警察人員、一般警察人員考試及
104
年
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50150  全一張
(背面)
等  別: 三等警察人員考試 
類 科 別: 行政警察人員 
科  目: 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13 根據我國警政學者酆裕坤(1981)之研究,我國現代警察發軔於清末。下列有關建警原因敘述,何者錯誤? 
知識分子亟欲變法以圖強,認為若非效法國外體制,難以於變動環境中生存 
由於清末吏治不良,導致差役嚴重影響民眾生活,認為建立警察制度可以有效興利除弊 
我國自古以來刑事案件的偵辦全賴政府官員,但司法制度卻無法有良好的發展 
傳統的互助警衛組織,無法因應環境轉變帶來的重大變化,隨著社會進步,必然須朝分工的趨勢發展 
14 美國「國家司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曾針對警察接獲報案後快速反應的效能進行實證研究,
下列有關該研究的敘述,何者正確? 
在警察接獲的報案中,大多數是需要立即反應的案件 
警察若能快速反應,將可全面提升破案率 
「差別反應」(Differential Response)及「案件管理」(Case Management)等策略的形成,深受該研究影響 
對破案而言,民眾立即報案較不重要,警察快速反應才重要 
15 「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對於警察勤務的規劃具啟示作用,下列有關該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該理論由 August Vollmer 於1980 年代提出 
David H. Bayley 提出該理論,August Vollmer 將其實踐 
提醒警察多注意破大案、抓要犯,無需過於注意民眾日常生活品質問題 
失序(Disorder)若未受控制與去除,其後可能引發犯罪 
16 1970 年代於美國所進行「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Kansas City Preventive Patrol Experiment),對後續的警政
發展影響甚鉅,下列有關該實驗的敘述,何者錯誤? 
警力增加與犯罪率降低無直接關係 
探究警察資源運用對犯罪控制效能的影響,是研究者進行該實驗的動機之一 
警力增加與民眾的犯罪被害恐懼感無直接關係 
該研究發現的正確推論是:應廢除巡邏勤務 
17 警政學者 Herman Goldstein 曾提出解決治安問題的過程:詳盡的犯罪分析、精準辨識犯罪問題、了解目前的警察
作為、提出現行以外方案、評估資源及所有方案的優缺點、選擇最適當方案。此過程稱為: 
政治看守警政 問題導向警政 古典管理思維警政 案件導向警政 
18 許多先進國家的警政發展,深受實證主義(Positivism)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美國「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的研究方法不是實證主義的範圍 
實證研究重視測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 
實證主義重視科學研究方法 
十九世紀後,實證主義成為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主流 
19 針對治安問題進行科學分析,繼而擬定警察回應策略,已成為當代安全治理的主流思維。下列有關犯罪分析的敘
述,何者錯誤? 
犯罪分析之目的在於協助警察做出正確決策 犯罪分析是一套對犯罪問題的系統性分析過程 
犯罪分析僅運用量化資料,而非質化資料 犯罪分析之功能在於提供警察適時與適當的資訊 
20 降低民眾的犯罪被害恐懼感,乃是當代警政品質管理的重要工作項目,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社區中破窗(Broken Windows)等失序(Disorder)跡象瀰漫,民眾的犯罪被害恐懼感可能升高 
年輕男性通常比老年人及女性民眾有更高的犯罪被害恐懼感 
官方資料顯示犯罪率降低,民眾的犯罪被害恐懼感不一定隨其降低 
媒體所造成的替代被害效應,可能讓民眾的犯罪被害恐懼感升高 
21 針對治安巨量資料(Big Data)進行統計分析、管理與運用,可說是科學警政的重要內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紐約市 COMPSTAT 系統是一個有助於犯罪防制工作的實例 
治安資訊的統計分析與管理,有助於警政高層主管快速掌握治安狀況 
治安資訊系統的背後思維僅適用警政,不適用其他市政問題的處理 
治安資訊的統計分析與管理,有助於人員及資源的快速部署 
22 警政學者 David H. Bayley 曾提出社區警政四項核心要素:諮詢(Consultation)、調適(Adaptation)、動員
(Mobilization)及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就「增進警察與社區互動、舉行社區治安座談會、員警步巡」
等實務策略而言,主要是屬於上述何項要素? 
諮詢 調適 動員 問題解決 
23 「刑事司法體系」(Criminal Justice System)一詞,是指那些政府部門應相互協調合作以達控制犯罪的目的? 
警察、立法、司法、監察  警察、立法、監察、教育 
警察、檢察、審判、矯正  警察、調查、情治、社政 
24 下列有關警察功能的敘述,何者正確?①警察功能主要可以分成秩序維護、執法及服務,且絕大多數警察機構同
時從事三種功能的業務活動  ②政治文化與警察功能密切相關  ③從政治系統的角度看,總體社會變遷是影響警
察功能的關鍵因素  ④利益團體雖然負責表達民眾的利益,將民眾的需要傳送給警察機關,使警察了解民眾,但
警察機關可以選擇不加以回應,因此並非影響警察功能的因素之一 
①②④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25 下列有關警察人員教育訓練的敘述,何者正確? 
警察人員必備的核心能力包括執法知識、執法技能及執法倫理,三者缺一不可。若依職位層級與工作內容來
區別,任務性能力係指中間層幹部執行業務的能力 
升職教育與人事升遷無法配合是我國警察教育的現存問題之一,例如警察教育條例第 6條明定警正班屬深造
教育,但實際上應該定位為升職教育 
教育訓練屬於人力發展階段。訓練,是技能的改變;教育,是知識的改變;發展,則是技能與知識的綜合改變 
英國警察教育中,基層學歷偏低是其最大的問題;德國警察教育中,警察幹部並不向外吸收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