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職業安全衛生法規 2.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第 4 頁,共 4 頁   
 
下列何者不是職業病診斷之必要條件? 
(A)有客觀的生理證據以證實有病 (B)有暴露的證據 
(C)合乎發生的時序性 (D)達到統計上之顯著相關 
下列何者為台灣過去發生許多職業病與環境病的最主要原因? 
(A)缺乏危害認知與溝通 (B)缺乏環境職業醫學的專業人才 
(C)缺乏測量與分析危害之專門技術 (D)缺乏危害控制與管理之政策 
對於暴露到正己烷的勞工,下列何者為最主要職業健康檢查項目? 
(A)胸部 X 光攝影 (B)肺功能檢查 (C)神經傳導速度檢查 (D)血液學檢查 
有關生物暴露指標(biological exposure index),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不是安全與否的界線 (B)作為疾病診斷的標準 
(C)作為個人暴露狀況的標準 (D)作為努力改善作業環境的目標 
關於空氣中有害物質容許暴露濃度,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工人暴露於 TLV 以下的濃度並不會造成嚴重不可逆性的危害 
(B) TLV 分為 3 種,分別為 TLV-TWA,TLV-STEL,TLV-C 
(C) TWA 是指 8 小時的濃度與時間的加權平均 
(D) STEL 是指任何時間的濃度值均不會造成發炎、慢性的健康效應 
下列何者不屬於職業安全衛生法所稱之職業災害? 
(A)工廠鍋爐管路蒸汽洩漏,造成 20 % 身體表面積之 3 度灼傷 
(B)工廠動力衝剪機械剪斷左手食指第一截 
(C)上下班時因私人行為之交通事故致死亡 
(D)工廠氯氣外洩造成呼吸不適就醫 
關於事業單位安全的衡量標準,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失能傷害頻率定義為每百萬工時所發生之損失事故的件數 
(B)傷害嚴重率定義為每百萬工時所損失的工作日數 
(C)事業場所的失能傷害頻率與傷害嚴重率關聯性很高,因此傷害嚴重率僅做為參考 
(D)每一件嚴重傷害的損失工作日數,係依據傷害程度而有所規定 
呼吸防護具功能分類可分成「淨氣式(過濾式)」(airpurifying)、「供氣式」(air-supplying)、與
「複合式」(combination)等類型,在氧氣不充足環境時禁止使用下列哪一種防護具? 
(A)淨氣式 (B)供氣式 (C)複合式 (D)自供式(SCBA) 
下列何者非室內高溫作業場所監測之綜合溫度熱指數(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WBGT)所
使用之計算方法? 
(A)乾球溫度 (B)濕球溫度 (C)黑球溫度 (D)白球溫度 
事業單位勞動場所發生法定職業災害者,依法雇主應於幾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 
(A) 4 (B) 8 (C) 16 (D) 24 
使用個人防護具是屬於下列哪一項有害物暴露量管制方法? 
(A)發生源的管制 (B)傳輸路徑的管制 (C)接受者的管理 (D)設備安全管理 
下列何者為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A) ISO 9001 (B) ISO 14001 (C) OHSAS 18001 (D) ISO 9002 
下列何者無法預防因搬運而引起的肌肉骨骼危害? 
(A)避免扭轉身軀 (B)使用輔具器具 (C)挺背屈膝 (D)搬運物品遠離軀幹 
下列何者不屬於安全衛生管理規章規定執行之事項? 
(A)自動檢查方式 (B)辦理安全衛生競賽 (C)擬定安全作業標準 (D)提供改善工作方法 
工作安全分析為職業安全衛生災害防治的重要方法,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其分析要項? 
(A)作業步驟分析 (B)工作環境分析 
(C)工作者津貼制度分析 (D)工作人員輪班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