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0960  全一頁
類 科:教育行政 
科 目:教育心理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試述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要義、特點、教師實施過程及其對教育的
啟示。(25 分) 
二、近年來,在數位資訊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多元媒體豐富了學習經驗,對於認知負荷
也會有所影響。John Sweller 提出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後,此概念
廣受重視。請解釋何謂認知負荷理論,並說明認知負荷的三種類型來源。另外,試
從認知負荷理論論述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應用於學生學習的意義。(25 分) 
三、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常會以「處於心流」(in flow)來形容自己的最佳狀態。試解釋
並舉例說明何謂心流?進入心流狀態的條件為何?人們處於心流時,其浮現的主觀
最佳狀態有何特性?學校可以如何做以增加學生產生心流的機會?(25 分) 
四、教育心理學研究前輩張春興教授提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三化取向」來討論國內教
育心理學的發展方向,三化取向是指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對象全人化、研究方法
本土化。試詳述這三化取向的內涵與實踐方向。(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