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3640  全一頁
類 科:史料編纂 
科 目:本國政治制度史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試比較漢代察舉(鄉舉里選)、魏晉南北朝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度)的「異」與
「同」?(25 分) 
二、漢唐兩朝,地方行政採「郡-縣」或「州-縣」二級制,一旦出現大行政區就意味
著國家分裂。但宋代以降,大行政區的建置卻成為常態。試說明: 
宋代「路」級政區的組織與管理。(15 分) 
宋代採取何種方法,防範大行政區造成國家分裂的危機。(10 分) 
三、明太祖廢相,其後遂成立內閣制度。試述: 
內閣與過去的丞相制度有何不同?(10 分) 
內閣大學士如何協助皇帝推動政務?(15 分) 
四、明清實施行省制,依地理形勢,行省下置「道」,實施分區管理。試說明: 
明清行省分區治理的「道」,包括那些?(15 分) 
清代臺灣建省以前,隷屬福建省管轄,曾出現那些道級機關?(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