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
頁次:
-
一、中華民國憲法對總統與行政院院長的職權與關係有所規範,其後經動員
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修訂,至1990年代再經憲法增修條文之調整。請問:
從憲法、臨時條款到憲法增修條文,總統與行政院院長的憲政關係有何
變化?(25分)
二、戰後臺灣政治菁英的甄拔與任用,曾經出現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來自不
同管道、各自形成的現象,即所謂「二重菁英體制」(dual elites system)。
請申論:何謂「二重菁英體制」?此現象形成的原因為何?此種情況對臺
灣社會造成何種影響?此一現象何時才得以化解?(25分)
三、國家常任文官之晉用,應有公平公開之選拔過程,憲法第85條規定「公務
人員之選拔,應實行公開競爭之考試制度」。但是過去在公務人員高等、
普通考試之外,卻常有因應特別政策需求而舉辦特種考試。例如,我國曾
長期存在高等文官之「甲等特種考試」,試說明:此種特考出現之原因為
何?此種特考方式與高考有何不同?甲等特考引起那些爭議?此一制度
之廢除經過為何?(25分)
四、2019年底立法院通過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將在2020年夏天監
察院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請問:為何在監察院設立「國家人權委員
會」?「國家人權委員會」如何組成、有何職權?「國家人權委員會」與
過去監察院職權行使模式有何不同?此一機構之設置,對監察院之角色
功能將造成何種影響?(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