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3680 全一頁
類 科:史料編纂
科 目:本國史學史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請接背面)
一、中國史學史上有所謂「史學兩司馬」。對此,請回答下列問題:
此兩人是誰?(5分)
此兩人在史學上的代表作是什麼?(5分)
請說明這兩本代表作的體例、內容重點和對後世的影響。(10 分)
近現代中國思想史大家徐復觀在其名著《兩漢思想史》一書中,曾對其中一位司
馬的史學代表作,做了很深入的研究。請說明該研究成果的特色。(5分)
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史語所)為國內最著名的史學研究機構之一。請
回答下列問題:
該所自成立以來,前後共計有 10 位以上學者專家擔任該所所長一職。請開列其中
任何 5人的姓名。(10 分)
請陳述史語所的成立及發展史(含其下各單位的設立、調整概況)。(15 分)
三、成書於明初的《元史》,被視為正史中最劣拙者之一。請針對該書,回答下列問題:
《元史》的總裁官有那兩人?(5分)
請說明該書的纂修過程。(5分)
該書成書甚速,其原因為何?(5分)
請說明該書的優缺點。(10 分)
四、下列問題與《春秋》有關,請回答之。
作為史書來說,《春秋》一書的意義與價值為何?(10 分)
下列文字出自《春秋‧隱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公子益師卒。
其中所含下列各詞,請說明史家何以如此撰寫的理由:
元年春,王正月;
公;
鄭伯克段于鄢。(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