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4270  全一頁
類科: 史料編纂
科目: 史學方法論
考試時間 : 2 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接背面) 
 
 
一、歷史研究者最基本的責任在於運用正確的歷史證據,要運用正確的歷史證據,則有
待於考證(Criticism)工夫。關於歷史證據的考證,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區分出外部
考證(External Criticism)和內部考證(Internal Criticism)兩種形式。試說明:
這
兩種考證在運作上的主要差異;(12 分)
這兩種考證,那一種屬於高級考證?它為
什麼屬於高級考證?請具體說明其運作方式。(13 分) 
二、有人認為,歷史的進程是無法阻擋、不可避免的。但也有另一派人認為,歷史的進
程不過是眾多偶然的聚合。你認為:
歷史的進展是出於偶然性(historical 
contingency)還是必然性(historical inevitability)?在你的說明當中,請具體指出近
代學術當中,有那一位學者或那一個學派支持你這種看法?並在此一論述中申論你
的見解;(12 分)
其次,試舉人類史上一個具體的重大事件,予以說明歷史的進展
是出於偶然性或必然性。(13 分) 
三、後現代主義史學(Postmodernist historiography)近年來在史學界有廣泛的影響,試問:
它對於歷史學的性質有何主張?(12 分)
試舉一位代表性學者,並就其代表性
著作說明這種主義對當前的歷史研究上有何衝擊?(13 分) 
四、歷史的開展是「絕對」(absolute)還是「相對」(relative)的,聚訟紛紜。近代的「歷
史相對論」(historical relativism)主張者崛起於美國。請說明:
美國「歷史相對論」
主張者的代表性人物是誰(試舉兩位)?其活躍時代為何?其主要著作為何?(12 分)
他們的代表性論點是什麼?(1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