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題 代號:21450  全一頁
等 別:高考二級
類 科:史料編纂
科 目:史學方法研究
考試時間 :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請接背面) 
 
 
一、二十世紀之初,英國史家 J. B. Bury 曾說:「歷史是科學,不多也不少。」到了 1970
年代,美國學者 Hayden White 卻說:「(歷史)內容中所含的創造成分之多不下於發
現成分,歷史敘事的形式與文學的相似毋寧更甚於科學。」這兩段話道出了二十世
紀「歷史」這門學科的形象變化。請說明這兩段話所出的史學背景以及說者的強調所
在。另當今史家多半承認,歷史確實含有文學想像的成分,然如此又衍生出歷史知識
的信度以及這門學科有何價值的問題,對這些問題,你的看法為何?(30 分) 
二、資料是探究過去的基礎,因此解讀資料是歷史家極其重要的一步。假設你將研究美
國某位總統候選人對於難民問題的態度,而你目前獲得一份該候選人在某次演講時
談及他不反對美國接受難民的文稿。作為歷史研究者,你將如何解讀這份文稿資料?
針對這份文稿,你會考量那些脈絡、提出那些問題以及如何處理或使用?請將你的
思考歷程和處理步驟儘可能詳細有序的說明清楚。(30 分) 
三、歷史家透過資料、尋找證據,並說出有關過去的一些故事。但史家說的故事主軸和
關注重心往往隨著史學發展而有變化。例如,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政治史當道,
其後社會史蔚為風潮,而今文化史的敘事成為主流。社會史和文化史類型的敘事各
有何內容取向、研究方法和書寫重心?請以歷史研究實例說明之。(20 分) 
四、將資料分門別類乃是歷史學處理資料的方式之一。例如,過去常見將資料分為「一
手資料」和「二手資料」,並以此作為衡量資料價值高低的標準。然而今日已有許多
學者指出,此種分類今日看來有其模糊不妥之處,有些學者甚至用「原始資料」取
代「一手資料」。請說明「一手」和「二手」資料之分類有何問題?又歷史學家從事
研究時決定資料之有用無用或其價值的最重要關鍵為何?(回答以上問題時,請儘
可能舉實例說明)(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