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魔術師:探討校園氣溫變化與舒適環境創設

格式
doc
大小
242.5 KB
頁數
26
上傳者
紅櫻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3-11-18,离现在 21 34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主題探討系列


氣溫魔術師

我們處於自然中氣溫的變化與生活息息相關。本模組欲透過學生在教室中,描述對當時氣溫的感覺,引發學生觀察氣溫的興趣,討論如何測量校園中各地氣溫,歸納出氣溫會因地點、時間、日照、風等因素而改變,並想辦法模擬、探究氣溫改變的因素,並使自己在炎炎夏日中感到舒適。


設計者:劉紅櫻 苗栗縣建國國民小學接受日期:2003/11/15



內容:

一、模組結構及其使用說明

()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活動項目一覽表

()主題探討活動

()各活動科學智能培養一覽表

()學習成就評量

二、模組內各項活動之教學示例

()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

()一天中的氣溫都一樣嗎

()改變溫度的魔術師

()怎樣讓自己舒適


使用說明:

本模組最好挑選天氣較炎熱的日子進行教學,藉由氣溫高所引發身體的不適,探討教室裡的氣溫開始談起。在透過各項氣溫的測量紀錄裡,察覺同天中氣溫的不同,並進而模擬外在的環境探討氣溫改變的原因,想辦法讓自己舒適,如:利用窗簾遮陽、教室灑水、增加通風、開電扇等。




網址:http://www.phy.ntnu.edu.tw/nstsc/http://www.naer.edu.tw/nstsc

(一)模組之教學概要圖

氣溫魔術師

觀察情境

察覺問題

在天氣炎熱的日子裡,我們總喜歡到比較涼快的地方去避避暑氣,或是想個辦法讓自己更涼快些。在校園中,有哪些比較涼快的地方呢?早上出門時和現在上課的氣溫相同嗎?氣溫很高,我們有辦法讓自己更舒適嗎?風來了,我們會感到一些涼意,風可以降低氣溫嗎?我們能改變改變氣溫嗎?走!拿起溫度計,到校園裡探險。








引導討論

確定問題

1.在同一段時間裡,校園中哪個地方較涼快?

2.怎樣使用溫度計量氣溫?

3.討論影響氣溫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4.同一天中,不同時段的氣溫相同嗎?

5.可以改變氣溫嗎?如何改變氣溫?

6.怎樣降低溫度,使自己更舒適?

  1. 氣溫很高,我們有辦法讓自己更舒適嗎?








分工合作

進行探究

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先猜測地點後,到校園裡的不同地點量氣溫,並做紀錄。討論氣溫變化的可能原因,如:日照、風、其他。

一天中的氣溫都一樣嗎:利用不同時段,分組同時到校園裡的不同地點量氣溫,並做紀錄。

改變溫度的魔術師:想辦法製造風、或減少日照,以改變溫度

,如:利用電風扇、燈泡、箱子等模擬情境。










分享經驗

整合成果

怎樣使自己舒適:根據以上的紀錄表和討論,想辦法使自己舒適,如:到陰涼處、搧風、開窗……等。





綜合評鑑

推廣應用


作業、推廣應用

發現開拓性的問題:

氣溫和體溫有什麼不同?

大自然是怎樣改變氣溫的?

白天的高溫會被大地保留嗎?


教學成效評鑑




(二)「氣溫魔術師」教學模組活動項目一覽表

適用年級:中年級

選用

活動名稱

器材

與資源

活動方式

活動內容

1

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

溫度計

紀錄表

討論

示範

觀察

設計紀錄表

分組實作

引導兒童討論哪裡較涼快,並請各組先猜測。

讓學生驗證其想法是否正確,指導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並製作一個觀察紀錄表。

測量校園中各地的氣溫,描述該地的環境,並作紀錄。

˙討論影響氣溫的因素,可能有日照、時間的早晚、風等。

2

一天中的氣溫都一樣嗎

溫度計

紀錄表

手錶

折線圖表

討論

設計紀錄表

分組實作

發表

利用一天中,不同時段,分組到校園中,實際測量各地不同時段的氣溫,並做成紀錄。

討論一天中,不同時段氣溫的高低,影響的因素為何。

將紀錄表繪製成折線圖。

3

改變溫度的魔術師

燈泡式的檯燈

溫度計

電風扇、等製風器具

˙木板、玻璃等不同材質

˙紙箱、鐵製餅乾盒等

討論與發表

設計實驗

實作

討論

˙模擬自然的情境,製造一個熱源(如使用電燈泡)。

˙用木板、玻璃等不同材質來遮住熱源。

˙利用紙箱、鐵製餅乾盒等來模擬室內情境。

利用器具製造風,看看氣溫是否會下降。

˙在遮陽與不遮陽的情境下,風會改變氣溫嗎?

4

怎樣使自己舒適

自行製作器具

討論與發表

設計實驗

實作


討論哪些方法可以使自己更涼快,如:到陰涼處、搧風、開窗、洗臉、玩水……等。

設計實驗,使自己在炎熱的天氣感到舒適,如:製造風、將毛巾弄濕放在皮膚上……等。

(三)「氣溫魔術師」主題探討活動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

在天氣炎熱的日子裡,問問孩子的感受,請學生自由抒發對當天氣溫的感覺,並先猜測哪個地方較涼快,哪個地方較炎熱?

讓學生回憶在校園中,哪裡令人舒服?哪裡令人感到熱?這個時段裡,校園各地的氣溫感覺都一樣嗎?比較涼快的地方,和炎熱的地方有什麼不同呢?

可以改變氣溫嗎?有什麼辦法讓自己舒適?



【引導討論確定問題】

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

在教室中,自由發表對氣溫的感受,並討論校園各地的情形,比較涼快的和炎熱的地方之不同處,提出自己的猜測,教師提醒學生早上上學時對氣溫的感受,並請學生提出可能問題:

  1. 在陽光下比較熱,有影子的地方比較涼快,氣溫可能不同?

  2. 同個時刻,校園中,不同地點的氣溫的都相同嗎?

  3. 每個人的感受,不一定完全相同,確定氣溫高低的方法,除了用皮膚感覺外,還可以利用哪個方法測量?

  4. 剛剛走過通道時,有風吹來,比較涼快,有風的地方,氣溫可能比較低?

教師協助學生歸納,並確定研究的可能方向:

  1. 在同一段時間裡,校園中哪個地方較涼快?哪個地方較熱?

  2. 熱的和涼快的地方,環境有什麼不同?

  3. 討論影響氣溫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4. 同一天中,不同時段的氣溫相同嗎?

  5. 可以改變溫度嗎?如何改變溫度?

  6. 怎樣降低溫度,使自己更舒適?

【分工合作進行探究】

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

學會使用溫度計之後,因為校園很廣,先小組討論想測量的地點。

綜合各組想測量的地點之資料,確定各小組測量地點與地點描述的向度,並氣溫製作紀錄表。

實際依預定計畫,到各地進行氣溫之測量,並作紀錄與該地情況的描述。

小組依觀測結果,歸納報告哪些地點的氣溫較高,哪些地點的氣溫較低。

根據各地氣溫不同的情形與環境的描述,討論什麼是影響氣溫改變的可能原因,這時學生可能發現陽光是否直接照射是重要因素。

這時學生可能察覺風也會令人感到涼快。

一天中的氣溫都一樣嗎

除了環境的不同,接受的日照不同外,時間也是氣溫改變的重要原因。

根據觀測紀錄中的地點,小組討論要如何分時段進行測量。

確定小組測量的地點與時間與後,教師協助製作加上時間向度的觀測紀錄表。

實際依預定計畫,小組分時段到各地進行氣溫之測量,並作紀錄。

討論一天中,不同時段氣溫的高低,可能的影響因素是什麼?並將觀測紀錄,繪製成折線圖。

各組依觀測結果作報告,確定時間也是改變氣溫的重要因素。

設計情境來模擬其環境,進而想當個氣溫魔術師,想辦法來改變氣溫。



改變溫度的魔術師設計實驗

陽光照得多少、風的強弱,真的會影響氣溫嗎?

想辦法模擬日照,日照的多寡,溫度改變了嗎?

一樣的日照,遮陽時溫度會改變多少?用不一樣的物體來遮陽,效果一樣嗎?

空間是否密閉,也會影響其內部的溫度嗎?

想辦法製造風,風來時改變溫度了嗎?風的強弱會影響溫度的高低嗎?

遮陽與否,風也可以影響氣溫嗎?



【分享經驗整合成果】

怎樣使自己舒適

討論除了遮陽與製造風使人涼快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自己更涼快,如:到陰涼處、有風的地方,或利用物體來遮陽、減少衣著、搧風、開窗、洗臉、玩水……等。

設計實驗,使自己在炎熱的天氣感到舒適,如:不直接曬到太陽、製造風、將毛巾弄濕放在皮膚上……等。

【綜合評鑑推廣應用】

由以上的「小組討論」、「觀測紀錄」、「圖表繪製」、「寫學習單」、「設計實驗」…等活動來評量學生的學習表現,並將其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之中。

討論原來所設定的問題,是否都已解決。是否有聯想新的問題:

    1. 氣溫和體溫有什麼不同?體溫會如同氣溫的改變嗎?

    2. 大自然是怎樣改變氣溫的?除了時間、太陽的直射與否外,還有其他因素嗎?例如:為什麼屏東的氣溫總是高於北部?

    3. 白天的高溫會被大地保留嗎?大地會吸收熱嗎?

    4. 氣溫會依地形,或位置的高低而改變嗎?例如:爬山時,感覺山上的氣溫比平地還低。

    5. 如果將溫度計靠近地面來測量,氣溫也相同嗎?……








˙先由兒童的猜測與比賽入手,以提高其對問題的探討興趣。



˙提醒察覺冷熱環境的異同


















教師宜提醒小朋友使用工具來測量氣溫,需指導學生溫度計刻度的讀法與使用方法,並確定各組對當時的氣溫的判讀。
















陽光的直射與否,是影響氣溫的重要因素。



˙提醒冷熱環境的異同,如:有無陽光照到、是否有風等




˙貼近地面與否,氣溫有很大的變化,若學生發現蹲下去與站起來測量之不同時,建議以站立高度測量,地面的探討,可延伸至其他的子題。




˙每一小組都要再同時段進行。




˙最好多做幾天,並能測量到早上、中午、下午的時段。


˙若學生在數學科,尚未學到折線圖,教師需加以指導。









˙讓學生當個改變溫度的魔術師,設計實驗時,請學生利用多一些不同的材料來試驗。



˙當空氣不流通時,內部的氣溫有保溫效果,如:陽光下的汽車,開門的酷熱。


˙如果時間允許,可試驗不同的材質。






˙兒童可口頭發表,亦可利用上個活動,實作一個模型來發表。
















(四)各活動有助於科學智能培養之一覽表

科學智能評量細目表

素養要項

評 量 指 標

學習活動項目



   

過程技能

觀察

1-2-1-1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

比較與

分類

1-2-2-1 運用感官或現成工具去度量,做量化的比較

1-2-2-2 能權宜的運用自訂的標準或自設的工具去度量

1-2-2-3 瞭解即使情況一樣,所得的結果未必相同,並察覺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

1-2-2-4 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做不同的分類



□□□

□□□□

□□

組織與

關連

1-2-3-1 對資料呈現的通則性做描述(例如同質料的物體體積愈大則愈重

1-2-3-2 能形成預測式的假設(例如這球一定跳得高,因

1-2-3-3 能在試驗時控制變因,做定性的觀察



□□

歸納

研判

推斷

1-2-4-1 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1-2-4-2 運用實驗結果去解釋發生的現象或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


傳達

1-2-5-1 能運用表格、圖表(如解讀資料及登錄資料)。

1-2-5-2 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1-2-5-3 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體獲得資訊。



□□

科學本質


3-2-0-1知道可用驗證或試驗的方法來查核想法

3-2-0-2察覺只要實驗的情況相同,產生的結果會很相近

3-2-0-3相信現象的變化,都是由某些變因的改變所促成的

□□

□□□

科技的發展

科技的

本質

4-2-1-1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2-1-2認識科技的特性

□□□

□□□

科技

社會

4-2-2-1體會個人生活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4-2-2-2認識家庭常用的產品

4-2-2-3體會科技與家庭生活的互動關係

□□□

□□□□

□□□□

科學態度

發現

樂趣

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5-2-1-3對科學及科學學習的價值,持正向態度

□□

□□


思考智能

批判

思考

6-2-1-1能由「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等角度詢問,提出可探討的問題

□□

創意

思考

6-2-2-1能常自問「怎麼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決的辦法

6-2-2-2養成運用相關器材、設備來完成自己構想作品的習慣

解決

問題

6-2-3-1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

6-2-3-2養成遇到問題時,先試著確定問題性質,再加以實地處理的習慣




科學應用


7-2-0-1利用科學知識處理問題(如由氣溫高低來考慮穿衣)

7-2-0-2做事時,能運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7-2-0-3能安全妥善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

□□

□□

□□□



(五)模組之學習成就評量(待開發)




二、各項活動之教學示例

編號

活動名稱

活動指導內容

附錄內容

頁次

(一)

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

教學要點、教學資源

教學示例



(二)

一天中的氣溫都一樣嗎

教學要點、教學資源

教學示例



(三)

改變溫度的魔術師

教學要點、教學資源

教學示例



(四)

怎樣使自己舒適

教學要點、教學資源

教學示例





(一)「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活動指導

1.教學要點:

藉由學生生活中對天氣的體驗,察覺同一個時段的氣溫,會因所在的位置不同而變化,並察覺日光直射與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2.教學資源:

教學器材:溫度計、紀錄表。

教學時間:約二節課(80分鐘)完成。

教學資料:前一天天氣預報(中央氣象局)。

3.使用說明:

在天氣炎熱、日照充足的日子,校園各地氣溫的變化較明顯,故建議在這樣的天氣進行教學。

教師請參考「教學示例」之活動流程,依實際需要自行調整內容後進行教學。

4.教學示例:


(一)「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的教學示例

說明

【觀察情境、察覺問題】

兒童提問:天氣很熱,校園裡哪裡比較涼快?是花園、水泥的球場、操場、榕樹下、教室裡,還是……

小組活動:開放兒童分組討論,並提出一些想法與猜測,請各小組依照猜測的地點說明原因,並向同組兒童描述其環境。

教師提問:請各組提出猜測「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並向全班說明原因?

全班活動:請各組提出猜測地點,並向全班說明原因為何,及描述其環境。


【分享經驗、確定問題】

兒童提問:要怎樣才能比較哪一組的猜測最正確?

兒童可能回答:用感覺的、用溫度計量……。

教師提問:哪一位小朋友提出的做法比較好?

兒童可能回答:用溫度計量比較好,因為在同個地點每個人的感覺不一定相同,但是使用溫度計量的會一樣。

兒童提問:溫度計量的是什麼?

兒童可能回答:溫度計量的是氣溫。

教師提問:校園的其他的地方怎麼樣?請小朋友說說看,比較熱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請小組多想幾個地點,做個比較,並製做一個觀測紀錄表。

小組活動:同組兒童製做紀錄表,並討論準備到哪裡測量。


【探究方法、實地測量】

兒童提問:溫度計要怎樣使用?

全班活動:兒童利用溫度計測量教室溫度,並和他組比較,並做紀錄。

兒童提問:如何才能知道各地氣溫?

小組活動:同組兒童利用剛才製做的紀錄表,到各地紀錄氣溫與環境描述。


【分享成果、統整歸類】

小組報告:兒童報告紀錄表的情形。

兒童提問:根據報告,哪些地方比較炎熱,哪些地方比較涼快?炎熱和涼快地方有什麼不同?

小組討論:比較炎熱的地方,有球場、操場、……。比較涼快的,有教室、穿堂、……。炎熱的地方都被太陽曬到,比較涼快的地方,沒有陽光直射,有風吹過來,………等。

兒童提問:影響氣溫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小組報告:有陽光是否直接照到、風的強弱、時間的早晚等。



教師要提醒兒童提出猜測地點時,要描述其環境。










觀測表中要有地點、溫度與環境描述等項目。













教師需指導使用溫度計的方法。眼睛要平視溫度計、手持上方等。


在戶外測量時,接近地表與站立測量差異很大,建議提醒兒童站立測量,若兒童提問其差異時,可進行另外的探究活動。






陽光、風、時間等是影響一天氣溫的重要因素。



(二)「一天中的氣溫都一樣嗎」活動指導

1.教學要點:

藉由學生生活中對天氣的體驗,察覺一天之中,相同位置不同時段的氣溫也會變化。

2.教學資源:

教學器材:溫度計、紀錄表、手錶、折線圖表。

教學時間:約二節課(80分鐘)完成。

教學資料:前一天天氣預報(中央氣象局)。

3.使用說明:

在測量不同地點與不同時段的氣溫時,為避免耗費時間,宜先分組,每一小組選擇一固定地點,在不同時段進行測量。

全班需先討論,在哪些時段進行測量,各小組應事先協商確定登記於紀錄表後,再分組分頭同時進行進行測量。

因需進行一天的實測,教師可將實測當成作業,讓小組於下課時間進行,並將結果,當成評量項目之一。教師請參考「教學示例」之活動流程,依實際需要自行調整內容後進行教學。

4.教學示例:


(二)「一天中的氣溫都一樣嗎」的教學示例

說明

【察覺問題、分享經驗】

兒童提問:一天中的氣溫都一樣嗎?

兒童可能回答:不一樣,早上還有些涼快,現在好熱,如果下午下雨了,又會涼快些,……。

兒童提問:要怎樣才知道,一天中的氣溫不會一樣呢?

兒童可能回答:量量看,記錄起來就知道了。


【進行探究、實際測量】

教師提問:如果每一個小組都不同時間,自行去測量上次各組測量的地點,可以比較嗎?

兒童可能回答:不可以,大家量的時間一定要一樣才可以比較。

全班活動:兒童將紀錄,加上時間的項目,並將協調各組同時進行測量的時間。

小組活動:全班各小組,在一天中相同的時段進行測量各地氣溫,並做紀錄。

教師提問:如果只做一天,可以知道平常的日子中,氣溫的高低嗎?要怎樣做,比較知道平常的日子,哪個時段氣溫高呢?

兒童可能回答:多做幾天,比比看。


【分享成果、統整歸類】

教師說明:請各組提出紀錄成果。

小組報告:一週的紀錄。

兒童提問:這段日子哩,哪個時段氣溫較高?

兒童可能回答:中午過後,下午12時,……。

兒童提問:除了直接用氣溫的度數比較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畫圖方法,可以比較快看出氣溫的高低?

兒童可能回答:利用長條圖、折線圖來比。

教師說明與指導:請各組依照紀錄成果畫畫看,比比看。

兒童可能回答:中午過後,下午12時,……,位置最高。


【探究策略、推廣應用】

兒童提問:氣溫較高又有陽光照射的地方,令人感覺不舒服,可是一定需要外出,應該如何防護呢?

兒童可能回答:撐傘、帶帽子、盡量靠近有影子的地方走、擦防曬油,……。






兒童應可在生活經驗中,應用感官察覺一天中的氣溫不同,但要提醒兒童如何使用工具確知。



全班測量時間應一致,方可比較。





兒童做一週的觀測紀錄。







由於地表的保溫輻射關係,若無其他因素影響,下午2時才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





將結果應用於生活之中。


(三)「改變溫度的魔術師」活動指導

1.教學要點:

希望透過設計實驗日光與環境的模擬,以及風的製造,改變溫度。

2.教學資源:

教學器材:溫度計、紀錄表日光燈(燈泡式)、電風扇、木板、玻璃、紙類、紙箱、鐵製餅乾盒等。

教學時間:約二三節課(80120分鐘)完成。

教學資料:

3.使用說明:

設計模擬實驗,要注意安全。

4.教學示例:


(三)「改變溫度的魔術師」的教學示例

說明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兒童提問:陽光照得多少、風的強弱,真的會影響氣溫嗎?

兒童可能回答:應該會,……。

兒童提問:可以想辦法模擬日照,日照的多寡,溫度會改變嗎?

兒童可能回答:做個實驗。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兒童提問:有什麼東西可以像太陽發光又發熱?

兒童可能回答:檯燈、手電筒、蠟燭等。

兒童提問:討論中的哪一種東西,比較方便我們做實驗又不會那麼危險?

兒童可能回答:燈泡式的檯燈。

兒童提問:可以用什麼東西來製造風?

兒童可能回答:電風扇、扇子等。

兒童提問:討論中的哪一種東西,比較好用?

兒童可能回答:電風扇。


【協助學生設計實驗】

小組活動:兒童利用檯燈、電風扇來模擬大自然中的太陽和風,並做實驗。

兒童提問:光量不同時,使用相同時間照射,溫度是否不同?

小組實驗報告:溫度的差異情形。

兒童提問:風力的強弱不同時,使用相同強度的光與時間照射,溫度是否不同?

小組實驗報告:風力強弱之差異情形。

兒童提問:光量相同,也使用相同時間照射時,用不同的東西來阻擋,遮光下的地方溫度是否不同?

小組實驗報告:不同的東西,遮光下的地方溫度之差異情形。

兒童提問:在密閉的和流通的空間中,使用相同光量,也使用相同時間照射時,溫度是否不同?

小組實驗報告:在密閉的和流通的空間中,溫度之差異情形。


【激勵學生推廣應用】

教師提問:在強烈的陽光下,應該怎麼做?

兒童可能回答:用物體遮住陽光。

教師提問:在密閉的和流通的空間中,溫度不同,在生活中,有沒有在密閉空間中感到很熱的經驗呢?要怎麼做?

兒童可能回答:進入在正午時分,強烈陽光下的汽車裡,會感到很熱,所以要趕快打開車窗,讓外面的風吹進來。

兒童可能回答:進入教室時,要打開窗戶,讓外面的風吹進來,才會涼快。










實驗時,要注意安全,應避免因溫度上升時,兒童手持溫度計的危險,想辦法固定溫度計。






宜用可調整光量的檯燈。






可用不同的材質來阻擋。




可用鐵製餅乾盒、紙盒等來模擬密閉和流通的空間。




在生活中,有許多應用。如:鐵皮屋較熱,烈日下的車內也很熱,可利用通風,或減少日曬、使用反光物等,減少熱。




(四)「怎樣讓自己舒適」活動指導

1.教學要點:

讓學生在天氣炎熱的日子中,想辦法怎樣讓自己舒適。

2.教學資源:

教學器材:溫度計、紀錄表。

教學時間:約一節課(40分鐘)完成。

教學資料:

3.使用說明:

可以讓兒童口頭回答後再實做。

4.教學示例:


(四)怎樣讓自己舒適的教學示例

說明

【協助學生確定問題】

兒童提問:這麼炎熱的天氣中,要「怎樣讓自己舒適」?


【協助學生獲取資料】

小組討論:根據活動一到活動三,我們知道遮陽,與通風,可以讓人體舒適。


【鼓勵學生提出想法】

小組可能報告:

  1. 到陰涼處、有風的地方。

  2. 利用物體來遮陽,如窗簾、洋傘、帽子。

  3. 減少衣著。

  4. 搧風、打開電風扇、開窗

  5. 洗臉、玩水……等。

設計實驗:使自己在炎熱的天氣感到舒適,如:

  1. 不直接曬到太陽,移動位置,找遮蔽物。

  2. 製造風,搧風。

  3. 將毛巾弄濕放在皮膚上……等。


【推廣應用延伸問題】

教師提問:大家是否感到比較舒服了?對於氣溫,小朋友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兒童可能提問:

  1. 氣溫和體溫有什麼不同?

  2. 大自然是怎樣改變氣溫的?除了時間、太陽的直射與否外,還有其他因素嗎?例如:為什麼屏東的氣溫總是高於北部?白天的高溫會被大地保留嗎?

  3. 體溫會如同氣溫的改變嗎?

  4. 大地會吸收熱嗎?

  5. 氣溫會依地形,或位置的高低而改變嗎?例如:爬山時,感覺山上的氣溫比平地還低。

  6. 如果將溫度計靠近地面來測量,氣溫也相同嗎?……







拿出活動一到活動三的實驗紀錄,歸納聯想。







設計實驗驗證想法,讓自己舒適。








新的問題,可以鼓勵兒童於課後討論,或作為下次活動的主題探究。







【校園裡哪個地方最涼快】

!天氣好熱,校園裡猜猜看,哪個地方最涼快?




教室裡(情境圖)








大太陽下的操場(情境圖)




花園裡(情境圖)








鐵製的遊樂器材(情境圖)





樹蔭下(情境圖)








水泥地面的球場(情境圖)


讓我們到校園,找個比較舒服的地方,哪裡比較涼快?

量量看,校園各地的氣溫一樣嗎?出發前,要準備什麼?


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測量氣溫呢?

量量看,校園各地的氣溫。

小朋友站立著手持溫度計,量陽光下的操場氣溫


小朋友站立著手持溫度計,量大樹陰影下的氣溫


小朋友站立著手持溫度計,量較室內的氣溫


小朋友站立著手持溫度計,量陽光下的球場氣溫


根據小組紀錄表:說說看,哪些地方比較炎熱,哪些地方比較涼快?

炎熱和涼快地方有什麼不同?

【一天中的氣溫都一樣嗎】

早上和中午的氣溫一樣嗎?




早上起床(情境圖)







中午的操場(情境圖)



說說看,一天中,什麼時間最熱?

量量看,不同時間各地的氣溫有改變嗎?



將這幾天,校園各地不同時間的氣溫紀錄下來。

說說看:你發現了什麼?

試試看:將氣溫紀錄表畫成折線圖。






小朋友正在畫折線圖(照片)







比比看,一天中,什麼時間最熱?

一天中,哪個地點的氣溫變化比較大?

除了時間不同,氣溫會改變,還有什麼會讓氣溫改變?

【改變溫度的魔術師】

陽光照得多少、風的強弱,真的會影響氣溫嗎?


陽光下小朋友流汗(情境圖)



有風的樹蔭下小朋友乘涼(情境圖)

我們來當溫度的魔術師,設計一個實驗。

有什麼東西可以像太陽發光又發熱?

可以用什麼東西來製造風?

光的強度不同時,溫度是否一樣?



利用強光照射溫度計




利用弱光照射溫度計



風力的強弱不同時,溫度是否相同?



利用強風吹向溫度計





無風吹向射溫度計


遮光下的地方,溫度是否不同?換個東西試試看。


不遮光



用鐵蓋遮光


用紙來遮光


在密閉的和流通的空間中,使用相同光量,也使用相同時間照射時,溫度是否不同?



密閉的空間,用鐵製餅乾盒代替





流通的空間,打開鐵製餅乾盒



在強烈的陽光下,應該怎麼做?



戴帽子、撐傘





躲到有影子的地方,搧風


在生活中,有沒有在密閉空間中感到很熱的經驗呢?要怎麼做?



進入烈日下的汽車中





趕快打開車窗



利用物體遮陽



進入烈日下的室內





趕快打開窗戶,吹電風扇



洒水


怎樣讓自己舒適


這麼炎熱的天氣中,要「怎樣讓自己舒適」?


大家是否感到比較舒服了?

對於氣溫,小朋友還有其他的問題嗎?

2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