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全球化與全球行銷
是非題
1. | 全球化即是企業將全球視為目標市場,同時也將全球視為生產工廠。 |
2. | 全球在地化是指策略的形成和執行是在地性的,但是策略的實踐卻是全球性的。 |
3. | 在民粹中心倒向下,企業僅看到不同國家市場間的相似性,而忽略差異性,因此常會忽略母國市場外的可能性。 |
4. | 區域中心導向認為每一地主國的市場都是獨特的,因此著重其獨特性與差異性。 |
5. | 本土行銷是針對母國的單一市場,因此僅面對一套經濟、文化、政治與社會等環境因素。 |
6. | 國際行銷強調必須針對國際市場的獨特性,來調整其行銷策略。 |
7. | 直接出口是出口行銷階段早期常見的手段。 |
8. | 區域行銷是以單一國家的角度來規劃行銷活動。 |
9. | 可轉換行銷是指某些行銷創意可以適用於全球的不同國家。 |
10. | 科技的驅力是一種促進地球村形成的因素。 |
1. | T | 2. | F | 3. | T | 4. | F | 5. | T | 6. | T | 7. | F | 8. | F | 9. | T | 10. | T |
選擇題
1. | 全球化的侷限是指?下列何者為非? |
(A)負面的產業驅力 (B)合作成本高 (C)策略槓桿的成本低 | |
2. | 通常專門負責國際業務的出口經理是扮演下列那個角色? |
(A)外國進入者 (B)在地行銷 (C)全球行銷 | |
3. | 下列何者為非? |
(A)市場的驅力是企業走向全球化的最重要驅力 (B)全球性顧客是指雖身處不同國家,但卻需要相同產品與服務的顧客。 (C)需求同質性就是顧客的需求內容和型態表現出越來越高的差異性 | |
4. | 跨國公司可以在全世界尋找人才、物料及資金等,而在全球進行更有效的競爭是指下列何者? |
(A)規模經濟 (B)資源運用 (C)全球策略 | |
5. | 行銷成為跨國公司在全球擴張的主要關鍵是在哪一個階段? |
(A)多國化階段 (B)全球化階段 (C)反全球化階段 | |
6. | 認為差異性和獨特性是存在於不同區域之間的是哪一種導向? |
(A)區域中心導向 (B)民粹中心導向 (C)多元中心導向 | |
7. | 企業由間接出口轉向直接出口,通常要滿足以下條件,何者為非? |
(A)對於未來的出口數量看好 (B)公司能夠掌握間接出口的相關資源 (C)管理當局願意將企業資源的一大部分投入出口業務 | |
8. | 關於多國行銷,下列何者為是? |
(A)多國行銷是國際行銷的一種極端狀態 (B)多國行銷下,總公司對於地主國當地的行銷活動嚴密控制 (C)多國行銷下,公司不會在地主國進行直接的生產和製造活動 | |
9. | 進一步強化國與國的整合的是哪一個階段? |
(A)反全球化階段 (B)多國化階段 (C)全球化階段 | |
10. | 僅面對一套經濟、文化、政治與社會等環境因素的是哪一種行銷? |
(A)國際行銷 (B)多國行銷 (C)本土行銷 |
1. | C | 2. | A | 3. | C | 4. | B | 5. | B | 6. | A | 7. | B | 8. | A | 9. | C | 10. | C |
問答題
1. | 全球化的五種驅力是哪五種? |
2. | 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可以分為哪些階段? |
3. | 請指出全球化的五個侷限。 |
4. | 全球市場哲學可以歸納為哪四種觀點? |
5. | 全球行銷觀念的發展可以分為哪些階段? |
6. | 全球行銷管理人員的角色有哪三種? |
7. | 請舉出兩個全球行銷的角色其工作內容? |
8. | 四種可能的槓桿效益為何? |
9. | 由於工廠規模的擴大、新進設備價值昂貴、以及投資額的上升,都會導致企業經濟規模的提高,也就是必須提高什麼? |
10. | 企業走向全球化之後,為了創造整個系統的策略槓桿,因此需要事業單位與分支機構間維持著高度的協調與合作。此合作成本包括哪兩項成本? |
答案:
1. | 市場的驅力、競爭的驅力、成本的驅力、技術的驅力、政府的驅力 |
2. | 多國化階段、全球化階段、反全球化階段 |
3. | 負面的產業驅力、缺乏資源、策略槓桿的成本高、喪失彈性的成本、高合作成本、績效責任歸屬、反全球化的威脅 |
4. | 民粹中心導向、多元中心導向、區域中心導向、全球中心導向 |
5. | 本土行銷、出口行銷、國際行銷、多國行銷、區域行銷、全球行銷 |
6. | 外國進入者的角色、在地行銷的角色、全球行銷的角色 |
7. | 全球區隔與定位、產品與服務的標準化、全球一致性的訂價、全球品牌策略、全球的實體運配 |
8. | 經驗轉移、規模經濟、資源運用、全球策略 |
9. | 最小有效規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 |
10. | 妥協的成本(costs of compromise)、負責的成本(costs of accountability) |